显示更新内容

工作上其实还蛮容易妥协的,感觉不太好,一部分是因为不太喜欢讨论着就奔着吵架去的氛围,一部分也是因为对自己的专业度存疑导致不是那么有底气去讨论(需要一些盲目自信

生活了很多东西都很难当成这个事情本身来接受,它往往是一个package,而这个package让人分心的东西太多了。

很多人受的教育是,能力是用来工作挣钱的,所以培养能力要看这个东西能不能变成收入,然后生活的品质是通过消费换来的,有钱买服务生活就更好。但我小时候受到的家庭教育完全不是这样的。我受到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培养一种能过更好生活的能力。所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把生活环境保持整洁舒适等等,显然本身也是一种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这些能力今天很多人是不去培养的,能力缺失造成的生活不适马上想着购买相应服务来解决,然后事实上花无限多的钱也解决不了这些能力缺失带来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人建立了一种话术,你的某个能力如果没有换钱而是直接帮助别人改善生活了,那别人等于占了你的便宜、剥削了你的劳动,敦促人们削减生活能力。我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辈、祖父母辈的人讨论怎么清洁一个东西便利,怎么做一个东西好吃,怎么织毛衣、如何擀面条。而同龄人、更年轻的人,90% 的讨论是围绕去哪消费、消费什么比较好。有人把这种变化看作是商品经济更发达了、社会更进步了,我不表示反对。只是生活在所谓进步秩序中的人到底有没有更快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有一天实在受不了这个氛围了,记得还有我们这种从来不愿意进入消费秩序的人,一直过得很好。

推荐一个日语播客:そうだ!ゲイにカミングアウト
podcast:podcasts.apple.com/jp/podcast/
节目网站:radio.yaruki-arimi.com/

语言很浅显很口语,不需要很高的日语听力水平,也没有什么高深的议题,就是两位主持人聊聊天,回答一些读者烦恼。主持人观点很包容,不会强压一些大道理给听众,听完心情会比较轻松。最近心力交瘁很难有精力去完成人生计划,听了第151期,久违地有捡起来的勇气了,推荐给大家 :ablobcatangel:

reddit.com/r/China_irl/comment

再转一篇对付墙的战略。中心思想就是用游击战扰乱中央军,用ccp的老办法来对付ccp。看完之后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现在学习搭建土梯子还来得及吗!

《GFW技术评论》-- naiveproxy 作者关于反GFW战略态势的描述

起因是去年6月时,v2ray接连发现漏洞,于是开发者们关于下一代翻墙协议的方向发起了讨论

naiveproxy协议的作者在其中发表了一段关于翻墙战略态势的评论,这里分享给大家:

​

>我不是“有人”,如果不知道我是谁,可以去查一下。我的回复👎竟然是👍的两倍,网络真是健忘的,看来有必要发一个《GFW技术评论》的迷你社论在这里:
>
>顶楼的提议当然在技术上是进步的,TLS在技术上比土制协议更先进,不然我也不会在自己的实验项目里走这个方向。但是很多人的思维惯性是技术决定论,没有搞清战略态势。
>
>不知道是不是钢4引用的名言,“业余玩家谈论战术,职业军人研究后勤”。决定这个对抗性研究斗争成败的很大因素,在于后勤。在翻墙技术研究里的后勤就是人力和资金。从人力和资金来看,国家机构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个时候去把技术力量集中于打造极少几个完美方案,就如同井冈山反围剿的时候与中央军打阵地战正面冲锋。不是败于技术强度,而是败于后勤。实际的例子,二十世纪初的自由门,一月一换协议,结果被上交等团队集火。美国军方、国务院资助的匿名网络的技术顶峰Tor,照样被集火。最近谷歌资助的Outline也好不到哪去。
>
>**而战略态势是什么?研究“反翻墙”的不是一个匿名机构,其实很明确,工信部安管中心,国家应急响应中心,高校实验室,网络安全公司。而且他们也不是专门要与翻墙群众过不去,国安基础设施(与PRISM对标),反病毒和botnet,防止境外有害信息传播(宣传口,查封网站),网络信道的垄断权(通管局数字主权,抓卖代理的人),优先级的最后才是把大家的自用梯子给封了。只是恰好加密信道技术具有共通性,翻墙能用的加密信道botnet也会去用。**
>
>**有这么多对手,分到反翻墙上面的人力物力是排到最末的。实际情况中比较可能的研究翻墙技术的主力就是高校的研究生,研究过程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基金委发了资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出一个成果,导师要评职称,学生要毕业。这样的后果就是,没有人在这里跟你经年累月地耗。像v2ray这种项目,光用户配置的协议组合就要十种八种,我自用已经烦死了,让研究生去分析,就要烦爆了。这个时候你把协议组合减少成一种,去引诱对方成立专项工作组,不是自送人头吗?**
>
>**我有什么证据证明反翻墙技术研究的混乱?从有墙的时代开始直到前几年,你可以在21和25端口上跑一个明文的HTTP/1.1代理而不被封。我从来没有公开这个事情,因为这个漏洞太容易补,但就从这里就能看出问题了。另外一个后勤上的例子,比如现在流行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去做流量分类,但由于base rate fallacy造成非实验室条件下误报率过高,以及推理网络开销巨大,基本上没有可能落地到在线防控管理的系统里,也许可以做一些离线分析。这种情况下什么准确率99%都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意义只能说明协议里面有肉眼能看出来、三行代码能测出来的特征,就不需要学什么学了。**
>
>所以在这种战略态势下,v2ray所代表的范式就是一个辩证的思想,游击战、人民战争,造成反翻墙研究者没有明确可控的研究对象,打掉一个协议,出来十个协议,越打越多,而不是越打越少。这个时候v2ray的弱点就辩证地转变成它的长处,没有一个中心管理团队,没有协议的顶层设计,各种协议组合之间也没有优劣之分,也就没有研究的头绪。现状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到这样,具有了它内在的合理性。你可以在技术上类比强度和韧度的区别,往TLS深处研究可以提高强度,但是缺少了外围根据地,这样是没有什么韧性的。
>
>而且告诉你,TLS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这个协议本身会散发出大量信息。而且由于使用证书的原因,在地址上缩小了搜索空间。
>
>上面我比较夸张,但实际上我的推荐也不是完全不用TLS,现在不是已经用了吗?的确可以探索。关键是不要TLS为理由来把其他所有协议组合提供的“外围根据地”、韧性、或者叫战略纵深给取消掉。

github.com/v2ray/v2ray-core/is github的讨论

诶这是可以说的吗……其实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少年漫画的血统论 :ac_classic05: 友情努力胜利的核心很打动人就是因为会鼓舞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吧……但是不知道为何所有人都会渐渐变成“太子”……ta的强大源于家族而不是ta自身……像在说ta的胜利是必然因为体内有xxx的血统或者因为是xxx的孩子……也不是说让以前的努力变得毫无价值,就是……怎么说呢,感觉表达似乎变成了了:不是否认那份努力,但是光是这种程度的努力是没用的,如果没有血统不是天选之人的话……努力到这份上也木大(。的感觉

现在回忆起来,都不知道读书十几年学了十几年语文到底学了点啥。人教版教材根本不学文法,只是因为高考要考改错题做题学了些,我一个中国人活到现在都没有系统地学过现代汉语语法。写作这件事也并没有教大家怎么把一句话说清楚,学了半辈子如何写八百字的八股文,但是这个八股和“如何把自己表达清楚”也毫无关系。做阅读理解也是生搬硬套硬要从里面理解出一些主流价值观的中心思想来,语言和词句的意义构造和力学全都接触过。网上现在总骂别人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我觉得按照中国这个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所有人的语文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虽然知道工作上有些事不是我能解决或决定的,但还是好气哦(夹心气

还是出门上班了(看中的房子还没去看就被租出去了,第三次了)

TL友们有没有尝试过芝士风味气泡水呢?
请务必试试看。
刚才我第一次喝芝士味气泡水,那感觉太赛博了,闻上去是芝士,喝起来是气泡,只有无数芝士电子讯号在口腔中直达大脑的虚幻感,感觉易拉罐里冉冉升起一朵莲花(。

当年释伽牟尼也是喝了这个才领悟到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吧。

一些无语时刻,好好沟通没结果,就是要发火才有用

下周开始会有很多人在公司坐班,已经开始焦虑了(公司真的会很吵)

我连能不能坚持工作到年底都不知道。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