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圣诞树。
Facebook: Euromaidan Press https://www.facebook.com/euromaidanpress.en/photos/a.224406674409809/2132281213622336
#新冠感染经历 我冠完了活着回来了……想分享一个情况,说不定能救命(真的精神意义上的救命),如果大家遇到也能有个准备。当你感觉血氧低,能进行呼吸但肺代谢功能好像失灵的时候怎么办。前面废话太长部分可以跳过,后面具体操作部分感谢阿猎的专业指导,向阿猎倾诉了痛苦之后,她花费一天时间整理了资料,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非常齐全,希望能帮到你。
友友都知道我平时轻易不出门,不是出于所谓防疫需求,而是生活习惯如此。但即便这样还是阳了,究其原因大概也只能是扔垃圾的短短两分钟时间通过结膜感染的。
先说一下基础身体情况:青年女性,160/41,常年过敏性鼻炎患者,从不锻炼,没什么肌肉。
阳了之后体感和平时鼻炎发作区别不大,流清涕,咽喉微有不适,并且不是持续性的,过段时间就好转,导致我烧了两天才测了第一次抗原。平时鼻炎发作基本只是洗鼻加硬抗(鼻涕让它随便流个十分钟这阵也就过去了),这次开始低烧后,就吃了感康加两倍的综合维生素片。维生素片平时想不起来吃,身体哪受过这待遇,我去,鼻子从没这么干爽通畅过,实话说除了发烧带来的虚弱感,甚至比平时精神更为健旺。不知是不是发烧加速了新陈代谢,皮肤也变好了。就在我遍告亲友说接到益生菌之后不久,很突然地出现了焦虑症状。
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触发原因是什么,总之,第三天已经彻底退烧,微有点出汗,我醒来一看烧退了,微有点咳嗽,心想就这就这?这就结束了?的时候……感觉气管深处有点动静,作为长期鼻炎患者加感冒黑钻会员我下意识把它咳了出来,是一些黏痰,甚至没有脓,但咳完后突然有种很恐怖的感觉。
不要掉以轻心,你的心肺功能真的还正常吗?
此刻我呼吸完全正常而且通畅,但身体或者说大脑在告诉我氧气可能不够。
我试着深呼吸,情况并没有缓解,甚至手指开始发麻,眼前发黑,身体无法移动。
因为平时体质很差,这些情况属于痛经和低血糖的家常便饭了,但与它们不同的是,这次有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落在身上:可能今天就死在这里了。
和痛经痛得要死不一样,身体绝没有那么痛苦,但对可能会因为低血氧最后全身脏器衰竭死掉的假设特别确定,吗的,就像是没有一见钟情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一见钟情但你一见你推就懂了的那种确定(。
那我比起打120肯定是首先删除手机数据对吧!
但拿起手机看到好友头像又觉得自己还不能死(。
想到刚才我选择删数据而不是打120那说明我潜意识里竟是自尊高于生命这样的选择,也就是说我跟自己平时感觉的一样,精神上没那么怕死……然后精神上没那么怕死的我就在身体狂给血氧值下降信号的同时狂搜 新冠 呼吸正常但血氧低 ,搜到的全是什么“快乐缺氧”之类宣告我因为前期症状轻殊不知肺已经像喝了百草枯一样即将BBQ的恐吓,那种强烈的濒死感再次出现了。
这时我就想,不对劲,如果身体真的缺氧,即使没有血氧仪,我的指甲肯定会因为缺氧而发紫,现在除了发麻,颜色正常,那么会不会不是缺氧,反而是因为过呼吸?
于是我冒着万一缺氧无疑是加速死亡的风险用衣服捂住口鼻呼吸了一些二氧化碳……很好,手指发麻的感觉消失了,是过呼吸!
接下来就用意志控制着呼吸节奏,开始寻找缺氧感的原因。
既然是看到负面信息情况加重的话,十有八九是心理因素,于是我又查了焦虑症、惊恐发作的情况,可以说完全符合。
到这里我觉得既然如此那应该没事了吧?并没有。而是处于一种,精神上知道没事但身体不信的状态,可以正常呼吸,但缺氧感仍然强烈,搞得我像吉良吉影一样时刻注意手指甲看看是不是病毒的诡计。
也试着转移注意力,喝水、听歌、看剧、找人聊天……虽然有所缓解,但效果并不明显,窒息感仍然时不时就扑上来弄我一下,很难受。
情况完全好转是三小时后朋友来送抗原检测,见到活人的瞬间身体的不适感神奇地消失了。
复盘时其他朋友说这三小时里我表现得完全正常,说明我这个人确实死要面子(。
经验总结:如果有条件,备个血氧夹,或许不会像我一样疑神疑鬼,万一真有问题也不至于延误治疗。
没有血氧夹:请确保自己是在可以正常呼吸,但“感觉”有缺氧、惊恐、觉得快死了的情况下,考虑焦虑症的情况。
这次确实感受到了心为形役,我有过数次真实濒死体验,生活中也是胆子很大的人。但“濒死感”这是头一次,头一次知道“死”具体起来竟是那么有威力的东西。
如果平时心理就比较敏感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原因的话,可能会非常害怕,所以写了这些让大家能有点心理准备。
然后,对于新冠本身,我症状不严重的经验是:非高烧阶段的保暖(袜子和帽子,固定热源)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补剂。
***惊恐发作怎么办***
依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惊恐发作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者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惊恐发作会伴有强烈的身体症状,例如心跳加快、出汗、颤抖、胸痛或胸口不适、呼吸困难、头晕目眩、恶心、腹部不适或濒死感。在惊恐发作时,人们即使没有面临迫在眉睫的危险,也会觉得自己快死。惊恐发作的出现往往是突发的,有时会在没有任何警告下突然发作——就像面蛸提到她只是突然想到也许心肺功能仍在出问题——也可能没有明确的触发因素。
因为惊恐发作的感觉涉及到心、肺、头等多个重要脏器所在的地方,所以它很容易让我们担心是不是自己要猝死了、心脏病发作了、要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但事实上,尽管惊恐发作令人感到非常害怕,但它只是一段身心反应,不代表你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我们所担心的可怕的事情(猝死、心脏病)都不会发生。惊恐发作也不会导致猝死。
如何区分COVID-19症状和惊恐发作?
纽约市卫生局给了三个区分COVID-19症状和惊恐发作的方法:
(1)你在过去是否经历过类似的症状?如果你之前曾有焦虑或其他恐慌表现,特别是,如果你之前经历过惊恐发作,那么你很有可能正在重新经历这些;
(2)症状是否在10至15分钟内得到改善?惊恐发作的症状通常在10分钟左右达到峰值强度,之后症状开始减退*;
(3)使用放松技术后,症状是否会改善?放松技术,如深呼吸或正念,一般能有效改善焦虑或惊恐发作。如果是COVID-19引起的呼吸急促等情况,不太可能通过放松技术得到改善**。
*面蛸的惊恐发作整体持续的时间较长,但是在中间是有“峰值-平缓”交替的。面蛸自述“虽然可以呼吸但是好像没有足够氧气”的感觉持续了三个小时,在见到朋友后可以缓解;而且,强烈的濒死感只出现了两次,并她在意识到可能是惊恐发作后,可以用意志控制住濒死感的出现,真正濒死状况下不太可能因为个人的认知调节和放松技术的使用就消除濒死感。
**COVID-19一般伴随发热和咳嗽的情况,但是咳嗽和发热不会在惊恐发作时出现。如果没有发热和咳嗽或是没有COVID-19阳性,呼吸急促大概率不会是COVID-19引起的。
出现惊恐发作怎么办?
调节想法
1.1 识别出加剧你焦虑感的念头,与现实中的证据核对,试着反驳它。例如,“我要缺氧了”,这时候可以看自己的血氧量,或是和面蛸一样通过指尖和嘴唇的颜色来判断,告诉自己“这只是惊恐发作,很快就会好的”。
1.2 转移注意力。把你的注意力从身体转移到其他地方。例如,播放让你放松的音乐或者视频;或是回忆让你放松的时刻。你曾在什么场景下感到放松?想象你到了一个让你放松的场景里。比如想象自己在温暖的阳光下,身边有朋友陪伴有温柔的风吹拂等等。
使用放松、着陆、正念技术
2.1 调节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吸。尽可能慢慢地、深深地、轻轻地用鼻子吸气,而后慢慢地、深深地、轻轻地从嘴巴吐出。刚开始会觉得和快速的呼吸对抗有些吃力,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呼吸的节奏会慢下来。
2.2 着陆技术(grounding technique)意图帮助人们将注意力从对自身安危的担忧中移开,转移到当下。例如,如果家里有植物,可以摸着叶子数一下上面的叶脉;可以数一下房间中五个黑色的物体;可以给自己倒一杯热水,然后握着热水杯,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掌接触水杯、暖暖的部分;可以用温水冲手,将注意力聚焦在手上的温度等等。
2.3 正念(mindfulness)技术能帮我们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关注当下你的感受。在b站或者其他试听网站搜索“正念”,有许多正念音频,试着跟着做。
如果惊恐发作反复出现,干扰到了你的生活、学习、工作,需要去专业的精神科就诊治疗。
***补充:疑病:对自身健康的焦虑***
在COVID-19流行后,担心自己感染、担心身体状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开始持续不断地研究身上有没有症状表现、反复就医检查、在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问题后仍然反复感到不安,可以考虑会不会是疾病焦虑(过去也被称为“疑病”,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用“疾病焦虑”相对而言更中性、没有贬义)。
有的有疾病焦虑的人,身上可能会出现疼痛、无力、呼吸急促等感受,这其实是情绪的躯体化,而这种躯体化会反过来加深疾病焦虑。
如果自己无法调节这种焦虑,需要求助医院的精神科,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是否给药治疗;也可以考虑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
最后推荐一本书《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The Anxiety and Phobia Workbook)》,作者是Edmund J. Bourne博士。里面有对焦虑及焦虑症状的解释、描述和详尽的应对方式。
参考资料:
<Is It Anxiety, a Panic Attack, or COVID-19?> by NYC Health Department https://www.gnyha.org/wp-content/uploads/2020/05/Is-it-Anxiety-a-Panic-Attack-or-COVID-19-DOHMH.pdf
<Is It a Panic Attack or COVID-19 Symptoms?> by Hester Hill Schnipper, LICSW, OSW-C, from the website of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https://www.bidmc.org/about-bidmc/blogs/living-with-cancer/2020/05/panic-attack-or-covid-19-symptoms
<How to deal with panic attacks.> by NHS. https://www.nhsinform.scot/healthy-living/mental-wellbeing/anxiety-and-panic/how-to-deal-with-panic-attacks
另外,李如一昨天在博客中更新的这段话也非常值得一读:
“在啁啾會館(Twitter)和擁躉一起聽 Spotify 裏的歌,在啁啾會館直接玩 Wordle,在啁啾會館直接衆籌……這些想法最終指向的是 Facebook 多年前未能建成、微信或許已經建成的世界,一個基於萬維網的準操作系統式平台。那是任何公司絕對想要,我們絕對不想要的。“
https://blog.yitianshijie.net/2022/12/18/no-twitter-os-for-me/
——————
除了被胁迫,商业化网络平台对于自我膨胀包揽一切的渴望,也是它们会与强权共谋的另一个原因。膨胀和无所不包,将用户彻底绑定在平台内部,才能用更低的风险换取更高的利润。而这同样是一种墙。
认清这一点,就会发现Twitter的野心之外,苹果、谷歌和FB,都有这样的企图,苹果和谷歌还建得相当成功。
有人翻译了《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的幕后创作访谈!看下来只能说舒适程度直逼毛象同温层(。),总之就是推荐追完剧的朋友们都来看看!
全文:
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14823379/
**描绘了喜欢烹饪的野本小姐和喜欢享用美食的春日小姐这两位女性的恋爱和日常生活的电视剧《作りたい女と食べたい女》(#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 )以晚间电视剧的形式,从11月29日开始播出。这一次,以「幕后制作阵容的内幕谈话」为座谈会主题,关于「以电视剧的形式向大众播出」,「虚构作品中女性的描写方式」,「构建可以安心的现场拍摄环境」,「故事与现实的社会如何联系起来」等等话题,制作阵容各自讲述了ta们对这部作品的所思所想。**
节选:
“坂部(制作総括) 比如说对女性之间的恋爱说「因为我以前是女子学校所以我懂」这样的话不是microaggression(微骚扰)吗,这类的。
合田 (ジェンダー・セクシュアリティ考証) 「因为是女子学校所以懂」这般发言可能稍微有点难懂。我认为在十几岁时全都是女性的环境里与女性交往和在不管什么性别都有的大学和社会中与女性交往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提议说,假如想要将这个角色作为Ally(支持LGBTQIA+的顺性别异性恋人士)来描绘,相对于女子学校,认识在进入大学或者社会后与同性交往的朋友,将台词这样去写会比较好。虽然说这只是个很小的细节。
……
ゆざき(原作) 实话说如果是「『つくたべ』已经太过时了」这样的时代的话是最好的。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作品,那样的事情最令人开心。虽然不知道能够持续到何处,但是在能够做到的前提下想要尽可能地描绘两个人的日常生活。”
下午法律培训,律师说起公安机关用的最多词就是“粗糙”,指公安作风粗暴,疑罪从有,只记录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多以威胁恐吓为手段。
律师说起应对方式大概就是,少说少错,一问三不知,不认识不知道没参与,不要乱承认,也不要相信公安说的任何“交易”(坦白了就能早出去、少判点等等,他们没有这个权限)或诱导(说别人都坦白了都说是你,让你咬他们)。中心思想就是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还特别提到,群聊内容现在经常作为调查取证重点,今年某起聚众抗议事件的案子,诉领头者的80%的证据都是群聊记录。
但又说到,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取证作证的方式,竟然是交可以登录微信的原手机上去手动查,而不是直接从运营商或微信后台调取(仅限民事案件)。所以建议经常清理手机和聊天记录,不该留的别留。
親子丼
需提前准备:剩米饭
1. 一到两块鸡腿肉提前放在冰箱冷藏区化冻(或者现场用微波炉defrost档解冻,可能需要3-5分钟),踢出骨头擦干
2. 不粘锅或者铸铁锅,鸡皮面向下,不加油直接中火煎,3-5分钟后翻面继续煎。鸡腿肉一般正反各3分钟可以煎至少7成熟,差不多这么久就可以取出备用
3. 煎鸡的同时半个洋葱切细丝,在锅内加少量油翻炒,可加半个切碎的蒜瓣
4. 鸡腿煎好后大概洋葱也炒半透明了。取出鸡肉切成块。洋葱锅里加入大概一勺生抽、一勺酒、一勺白糖、三勺味淋、适量水(可选加入日式高汤少许),煮开1-2分钟加入鸡肉。
5. 搅拌1-2个蛋的蛋液分1-2次加入锅中,盖上盖。想要液体蛋口感就关火闷2分钟,固体蛋口感就开小火闷2分钟。泼在米饭上
总体大概需要15分钟,如过现场化冻鸡肉的话20分钟。完事后清洗两个锅一个案板。做法基本上完全是masa的菜谱,masa好像没有终点提他这个做法很快,实际操作确实非常快
想不依賴政府,就是要學會靠自己。
解封後減少了社交間距,病毒傳播一定會加快,必需自強學會面對。
新冠病毒傳播快,即使減弱仍是比一般流感傷害力,要學會自己小心處理。
1. 勤用肥皂洗手,盡量在街接觸過任何表面(扶手、升降機面板、售票機、車門、欄杆)後先洗手,再碰其他東西。
2. 洗手需搓最少 30 秒,即大約兩次生日歌的時間,留意兼顧手心、手指、指縫、指甲等。
3. 無法洗手時,如果可能的話,用酒精搓手。搓手的時間、方法與洗手看齊。
4. 用手摸口鼻前,先洗手或用酒精消毒。
5. 飲食或處理食物前,先洗手或用酒精消毒。
6. 回家盡量先洗澡更衣,再做其他事情。出門後的衣物先洗好再在家用,或者索性分開擺放出門及居家的衣物。
7. 出門戴好口罩,叮囑家中老弱出門戴好口罩。
8. 抽時間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戶外運動需在空曠、人疏的地方做。
9. 教育身邊的人,提升大家健康意識,互相保護。
10. 學會居家照顧傳染病人︰小心洗手、戴口罩、分開飲食、分開衣物處理等。
11. 別忘記解封不是天降恩賜,支持身邊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