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要出远门的记得查看充电宝型号,一刀切政策下来,没有3C标志的移动电源都不能上飞机了(而这个标志真正出现也就前两年的事)
罗马仕的充电宝即使有3C标志好像也不行,具体型号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输入生产厂家查询该型号证书是否失效,链接在这里👉http://cx.cnca.cn/CertECloud/index/index/page
感觉人们对于抑郁/郁期在睡眠方面的关注点都是失眠、早醒,并没有很多嗜睡的人被看见,所以有很强烈的想法想要画出来。
我是一个嗜睡十几年的人。痛苦了很长的时间,经常被人骂时间观念不强,老是迟到。但我真的直到现在依然听不见闹钟,调了八个闹钟最大音量没一个听得见,最好的办法只有让人叫我起床。
所以这就是我想做的,通过表达让自己的痛苦被看见、稀释,也让嗜睡的人的存在被看见。
🤧编辑:友友们提到的手环闹钟振动,我这两天尝试了,结果是第一天醒了一下又昏睡过去,到了第二天完全感受不到起不来床。所以可能有的人嗜睡情况真的比较极端。今天我是被突然响起的微信语音电话吵醒的。
能够清晰表达自己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这能让与自己交流的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更本质的原因是,当人在无法准确且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或需求时,TA就会产生孤独感,继而产生挫败、愤怒,TA就会转而寻求别的手段,也许是用不恰当的行为(比如说暴力行为、消极回避、情感麻木,自伤或者伤他等等),或者是用不恰当的语言(比如煤气灯和PUA)。而准确表达的门槛是不低的,它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觉察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课题分离”的抽离能力,且要有一定抗拒惰性的能力,因为那些诸如我例举中的“错误的表达”往往是更简单直接的,也大概率会起效,尤其是当这个表达者是一个上位者的时候,比如说,父母、老板,或者亲密关系中占据控制一方的伴侣,他们就会误以为这种起效是手段正确的证明,实际上逻辑完全搞反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惰性就会占上风,使其不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而是沿用这种的确“起效”的但同时也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表达方法。当然,我提出惰性绝不是在为这些人当中的一大部分开脱,因为除却惰性以外,个人能力与智慧的不足也会导致他们不能够做到清晰表达自己。其实,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也许自始至终也未曾体会到过这种感觉,妄谈理解和践行:当人能够将自己准确表达出来时,在“打到点”的那个瞬间自己是会觉察的,只要达成了这一点哪怕问题没有实际解决,人的负面情绪也会瞬间减轻很多,而更多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问题”,无法表达自己的挫败感才是问题。总之,答案非常清晰,原理、立场也很清晰,问题就是“有效交流”这个终点站上有太多条岔道口,稍有不慎就会拐入崎岖的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