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 是非常能体现俄罗斯作家的复杂性的,《米嘉之恋》里面的乡土风景、自然描写很俄罗斯,但整个故事简直是翻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米嘉之烦恼》)是浪漫主义的、感伤主义的表达,但是这里面还是有道德拷问。《乡村》则带点儿启蒙色彩,是“到民间去”的好样本。像这段可供联想的空间简直太大了:“起初,革命和流血使他高兴:‘他们把那个部长收拾得真叫人痛快啊。’迪洪·伊里奇说着说着就一阵狂喜,‘连尸骨也没留下!’不过一谈及没收土地归于国有,他就气得直冒烟:‘都是犹太人干的好事儿,还有那些穷酸样的学生!’可是他不明白:人们都嚷嚷着要革命要革命,到头来不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太阳照常升起,黑麦照常开花,一辆辆货车照常开往车站……使他不明白的还有老农们都不吭声,或者是说话躲躲闪闪。”读普宁,读契诃夫(尤其较晚期的小说)都使我想起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