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TL的女性友友们,有空可以帮我完成一份研究前的关键词调查吗?填写大约需要五分钟。
希望以此为契机了解大家关于「女性心目中理想的职业与工作环境」的想法。
(如果能帮忙转发就更好了 :ablobcatcry:
wjx.cn/vm/hJrnjrO.aspx

⬇️//杜英哲07年正式成立艺考机构,至今15年,巅峰时期一届有500名学生,每一届都有很多女生受害,我目前了解到的最早的受害人可以追溯到07文学系。他甚至私下和我炫耀睡过上百名学生,“我就是电影界的教父”。//
作者在文章末尾的訴求只是要他永遠退出教育界,向所有被侵害的人道歉。
//17岁,青春正好,一个小女孩,背井离乡孤身来到北京,追逐自己的电影梦,换来的是被40岁的老男人洗脑、控制、打压,中断学业,毁掉人生//
這種人難道不是坐牢和判刑嗎?槍斃幾百次都難以洗刷罪孽!

在教育行业这么多年,这几天才慢慢体会到,之所以应试教育是国内教育的主流而它之所以那样设计,不是为了遴选能力最优者,而是要确保社会的管理阶层、精英阶层中大部分是听话、服从的无异见者,所以教学中,评估的地位大过学习本身(习得、理解、迁移),评估方式也只能是现在所见的那样,考试为主、客观题为主,主观题实际上也是客观题。与其说是在遴选学习能力强者、会举一反三者,不如说是要确保他们是循规蹈矩的,而“应试”之义不在于在学习结束后做总结性评估完成对学习者的反馈,而在于让评估本身成为目的,居于教育的核心,通过长达十二年的学习锻炼人服从规范、向它效忠的“品质”。而这条路上一旦有所成便难以主动放弃,这是应试这个单向的零和游戏训练出的心性之一。

在一个表面推崇优绩主义的体系中相信优绩主义的人,较倾向于服从体系内的主流价值观、默认这个体系中所有的主要条款、附加条款,而加入这个游戏前,我们甚至都没有机会浏览一下 terms and conditions 再按下 agree and proceed,我们往往无从知道what we have signed up for

年轻人是借助防疫来完成对文革的构想,“怎么会发生那样荒谬的事”,现在看清楚了:很惯性,很温和地走了进去。

@white_night99 还是希望人只有这辈子,过完拉倒吧……人要为自己不知道的过去赎罪或是得到奖励,就还是很可笑的事(

看到那个烧纸问张辽最爱的是谁的微博下面有人评论:不要这么不尊重古人
网友回复:古人只能被我亵玩(支持)(支持)

法官说从14年到现在,8年过去了,你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计划。
你说你的人生计划,就是把自己奉献到案子里面去。

丁香园内部禁止讨论被禁言的事,目前员工也不太清楚被封具体什么原因。有猜测是之前写过连花清瘟,最近出了国产口服药,虽然一些博主已经写过生殖毒性和怀疑有效性的科普了(生物狗Y博),但影响力不大,可能是先封了防止丁香再发文。上一篇连花清瘟的文章是丁香约稿,三个作者有在公立有在私立,都不是丁香的员工(其中一个作者是我的朋友,约他的原因是他给腾讯较真写过连花清瘟不能预防流感的科普文章,这篇当时也被威胁删稿过,腾讯顶着压力没删,丁香之前发的预防新冠的文章已经被删了)。有影响力的私立医疗科普机构和帐号都发了类似的通知,以后的科普内容:不讨论中西药,不讨论私立公立医疗,不讨论新冠相关和防疫政策。
不管封丁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封锁消息和反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进一步全面加速洗脑。
【请不要截图或者转发出象】

我每次看到网上一些较为女权的社交媒体上或是朋友圈里很解气地说生育率在降低就感到很无力

因为实际上生育年龄在降低,妇女受教育的权利在被限制,新一代女性里全职妈妈的比例在急剧提升,女性的工作权利在急剧被限制。

总体生育率(用全部人口做基数计算)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口急剧下降(上一轮生育高峰在1988-1990左右终结),并不是平均生育意愿(或者说,很多底层女性是“自愿”生育的吗?她们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个选择)真正降低了。

而这一切滑坡好像都被总体生育率下滑、中产的一些觉醒掩盖了。

paper.wf/thucydides/8yue-10ri-
弦子的法庭自辩是多么有力的称述啊。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自然而铿锵,有热情又讲逻辑。我相信,这是痛苦中的升华,而这种升华,我只有在那些古典作品中有幸瞥见。

看到弦子的最新消息,其实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不可能会有一个让公众满意的结局,在经历了丰县唐山之后的我们,对这一判断都心知肚明。
这其实是极端可怕的现状,我想起基努里维斯的那句话,他不愿生活在善良是弱点的世界里。是的,我也不愿生活在正义永远得不到伸张的世界里。
如果一个国家的正义善良始终被摧残被侵犯被践踏被沉默被遗忘,那么不要有任何怀疑,确实是需要毁灭它的时候了。

我感觉正常人在这个社会活不下去,终生都会出现排异反应。正常人的脑子会感觉荒谬痛苦抑郁,而不是在外部宏大叙事体下出现一波又一波颅内自我高潮。

尤其在,身边发生的恶事一件件都不允许讨论的情况下,唯一允许讨论的只有对外部国家的愤恨。哦,唯一的发泄口,无数的排泄物从他们的口中倾泻而出。

对不起,有点反胃。

@chattesong 因为没有北京72小时核酸不被允许进入便利店,也不能买东西付钱。第一次体会人过了保质期的感觉。

最近每天都觉得自己是废物,连胸部也感觉在抗议。

丹东93岁大爷患有疝气去社区看证明去医院看病,社区不给开要大爷自证有疝气,大爷脱裤子后社区以耍流氓为由报警,警察在警车上给大爷带手铐,打的嘴角出血。大爷气不过选择在社区门把手上上吊自杀。

"厌女"(misogyny)这个词不好。它来源于两个希腊词语,直译就是"厌恶女性",在解释中增加了"对女性的傲慢、蔑视",但第一解释仍然是"dislike",所以就会引发很多的误解。

比如大众很容易认为"厌女"就是不喜欢女性,因此有个常见的说法"厌女且渴批",多用来讽刺一个人的自我矛盾、前后不一。但实际上,"渴批"本身就属于"厌女"。因为"厌女"并不是"讨厌女人",这种常被看作只有同性恋,或被女人伤害过的男人才会有的情绪。上野千鹤子也提到过,misogyny有一个更好懂的译法:"女性蔑视"。也就是将女性异化、矮化,并为男性所掌控,我觉得更应该被称为"驯化女性"。这样一来,许多表面上对女性的优待和讨好,就很容易被看穿其背后的"驯化"目的了。这种女性蔑视在女性自己身上也不该被形容为"自我厌恶",而应该是一种"自我贬低"。因此,厌女是不分性别的,也不是一种情绪或性格。

厌女是性别二元制的核心,且是让这种二元制产生次序的原因。也就是说,在具有结构性压迫的性别阶级中,厌女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一种个人倾向。网络上时常会有"鉴别厌女"的行为,比如在讨论某个人对女性的态度时批判其为"厌女",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厌女并不是个体的倾向,而是个体被社会影响的结果。比如说当下的经济形势不好,那么某个人的资产有所减损,这就是其受到了社会的波及。同样的,在整个文化社会的主流都有厌女现象时,其中的个体都是厌女的。这些个体中对此有所反思和反抗的,即形成了"女权主义者",因此,女权主义者也都是厌女的,不厌女的个体则不会成为女权主义者。所以,将厌女看作是个体的缺点是徒劳的,厌女也不是某些群体的特征,而更不应该认为"女人或女权主义者不厌女","你一个女人怎么还厌女呢"其实就等于"你一个穷人怎么还会破产呢"。

而希望男人能够反思厌女是极为困难的。比如在特殊时期,经济下行,但总有些群体反而能从中获得暴利,正如当前疫情下的核酸检测机构,或者是战乱时期发国难财的商人。这些人正是靠着剥削、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优势地位,也就是说男权主义实际上是发"女难财"。那么希望这些业已获利的人来自我审判和弥补(且没有法律依据,因为法律也是男权制定的),要么靠他们自身高尚的道德标准(哈哈),要么就是自己掌握资源与之抗衡。所以性统治并非是一种意识形态,要求男性换位思考就能解决的,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统治。
#女性主义

宝洁辱女广告被罚的背后,是女律师带头做出的努力。(链接在下面)
她在访谈中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如果我们这些懂法的律师都不站出来维权,只让这些大企业出事后轻飘飘一句道歉就完事了,那以后还是会有商家发布这样的侮辱女性的广告。”
是的。我们这些阅读了女权主义书籍,接受了女性自我意识启蒙,哪怕只是掌握了正确的生理知识、拥有一些自我挣扎经验的女人都保持沉默,或心如死灰,破罐子破摔,那未来的女性怎么办呢?谁来替我们自己言说痛苦和成长?谁来动摇那些固若金汤的陈腐理念?
我不敢奢求、夸耀我是有光的,我能做的只有把偏见和罪恶挡在我的门外,我走到哪里,就把这块盾牌带到哪里,我遇见的哪个她是软弱无力的,我便将盾牌立在她的面前。
mp.weixin.qq.com/s/0EWu26I99bK

污蔑jingyao的视频在微博上被各种媒体转发(jingyao一开始不想报警恰恰是害怕这样的遭遇,但jingyao也说她比自己一开始想的要坚强),支持jingyao的博主却被限流。在这里号召大家公开支持jingyao,关注庭审进展(最终的陪审团审判将在今年九月底十月初进行)。我们决不能让jingyao自己面对来自刘强东和京东的污蔑和攻击。
“回声”相关公众号文章《针对刘强东案违法泄露视频的回应:当事人系被“自愿”》
douc.cc/1UN1nn
【要点:1.视频中警察的执法录像和用作封面的Jingyao质询录像的截图,属于法官明令禁止发布的材料。只有双方律师才持有这些材料。
2.公开录像仅剪辑了对刘强东有利的片段。Jingyao进入警车之前,警察先上门询问她是不是被强奸了。Jingyao回答:“是的,但并不是那样。他(刘强东)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我不想惹麻烦。”
3.视频没有显示的另一个信息是,当晚出警的警察对性侵案当事人有严重偏见。也是因为这名主要负责警察的调查取证不足,让明尼苏达检察官决定不对刘强东进行刑事起诉。
4.视频称Jingyao邀请刘强东进入自己的公寓,这也是“被剪辑的事实”。所谓的邀请,是Jingyao醉酒后感到不舒服,急切地要回家, 于是哀求刘强东把她送回去。完整视频中,她因为醉酒迷路,在大楼里上下转了15分钟。】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