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我感觉贵国发明“羊了”和“大白”这一套跟思维幼化关系并不大,只能说是一种官方刻意引导之下对于词语的扭曲,这种扭曲也会进一步降低人们的道德底线,两种不同的语感,背后反映出来的理念和思维也不同。怎么说呢,现实就是这样的事情,人们用虚伪的观念为自己的行为粉饰太平,慰藉必然被刺痛的良知,实际上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已经是放弃了道德的一个表现。只能说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观念的代表,有些人想用新词去消解事实中蕴含的恐怖,但是没有想过这种消解本身就是一种恐怖现象。不愿正视现实的人,能够发明无数的词句粉饰现实,可是现实也从来不会被称呼所改变。

每日拜一拜这只小猫,它在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很好听的昵称,叫“猫润之”。

#长毛象安利大会
总结一下我平时找电子书资源的流程

首先肯定是先上 zlibrary
需要注意,因为版权敏感问题,它的域名经常变更,建议谷歌搜索“zlibrary”后直接点开第一个,一般都可以进去
其次,还是最建议使用 telegram 上的 bot,搜索「@firstlibrarybot」后关注,绑定完账户后就可以用了,发送书名会返回搜索列表,点击选择下载。好处是不受域名改变限制、不需要重复登录、直接在 tg 里下载文件方便快捷。唯一的缺点是文件大小有 50m 限制(超过限制会给你链接让你去网站下载)

如果 zlibrary 上没有,建议直奔这个网址:bk.5mbook.com/
这个依靠的是超星库,和淘宝上的 PDF 代找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必须付费(因为超星本身就是要收钱……)但是便宜很多(3¥ vs 1.8¥),详细原理请看:mp.weixin.qq.com/s/7SX-Oztgx2q

我平时要找的书基本用这两步都能找到XD 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欢迎补充,我编辑进来

一个名为Mappiness project的项目研究哪些因素令人快乐/不快乐,主要方法是通过一个手机APP收集人们: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此刻快乐程度如何?

主要结论:

1. 最令人快乐的活动前三是:sex,运动,搞园艺;
2. 最令人不快乐的事情前二是:卧病在床、工作;
3. 跟爱人或朋友在一起提高快乐度,跟同事、孩子、熟人在一起不提高快乐度;
4.天气对快乐度影响没那么大,但25度以上的晴天确实令人快乐;
5. 在自然中令人快乐,尤其是在水边,尤尤其是在风景美丽的水边;
6. 使用社交媒体不会令人快乐。

该文认为大数据给出的快乐人生终极答案如下:
和爱人一起,在25度的晴天,找一个风景美丽的水边,做爱。

支付宝事件后续!update 

支付宝update:昨天我给淘宝客服打了一天的电话,全平台发布了我的事情。今天白天支付宝客服主动联系了我,为我的账号解除了封禁,并要求我删除了墙内所有的帖子。
现在我提现了10万,剩下的工作人员说让我隔几天慢慢提,以免再被系统识别。学费那边应该也可以按时交了。
我自己总结的tips:
1.关于客服电话
有三个,95188是普通客服,26882828是上级客服,12363是银保监。
首先你打95188,打了以后你的手机号就会被拉黑,告诉你持续等待(不要持续等待,有的人等了30天被延长成180天),换个手机号继续打。每次打要推进,我第一次打她敷衍了我让我等待,第二次打就详细询问了我的资金来源,第三次打就为我提供了申诉入口(这个申诉入口要你主动要,它会应付你但你坚持说你要上传凭证申诉,不要挂电话),第四次就说会为我审核凭证。
26882828是上级客服,就是他们审核你的凭证,你打第一个电话走到凭证阶段后,可以打这个电话催促审核。
银保监的我打了感觉用处不大,它会把你转给上级客服。
2.关于社交媒体
请全平台发布。我到现在都认为我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我发了微博,之后支付宝客服通过私信联系我,才为我反馈了内部通道。并且客服给我打电话也是要求删除微博。所以请一定全平台发布
3.心志
遇到这样的事会很崩溃,请坚持打电话,我看到有一个当事人被封了3年,连着打了50多天电话终于被解封了。不抛弃不放弃
4.远离支付宝

显示全部对话

带娃去学校玩我坐在边上等他,一个小朋友走过来问我:你需要有谁跟你玩吗?

我心都要化了,说:谢谢你啊,你真好。我其实就是坐在这儿等我的娃,但是你想一起玩的话我也很开心。

小朋友说:但是你坐在buddy bench上。

我:哈?

小朋友:buddy bench, 坐上去的意思就是没人跟你玩你想找小朋友跟你玩,或者你想换一群朋友一起玩。

我转身一看,凳子上果然赫然写着:buddy bench.

有这么个凳子存在已经好可爱了,还真有小朋友过来问。:ablobcatheartsqueeze: :ablobcatheartsqueeze: :ablobcatheartsqueeze:

在抗争的议题中想要剥离性别视角,那是不太可能的。越是想要剥离、越强调抗争优先的必要性,越是会激发更大的反弹,因为这套逻辑其实一直在隐形地伤害女性。类似于,“这不是女权问题,这是人权问题”,本来就是女权主义一直在反对的话术。结果同样的语言又被用来评价,“他的话是更大意义上的抗争,已经超越性别层面”,为什么男性的抗争能超越性别层面成为一个集体性的符号?这正是第一性别的特征。

正如哪吒能够成为一种中华儿女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通用符号,不可回避的一点是,他是儿子。女性可以对一个小男孩的叛逆产生切身认同,男性绝对不会把同样的情感投射给小女孩。如果哪吒是女儿,会如何?她能否产生在集体意识层面如此深远的影响力,我不认为可以,因为中国文化形象里没有等同的例子可举。

显示全部对话

@runrunrun @board
转自朋友圈留学中介,关于办护照经验:
分享学生办护照经验:

中介合同,中介营业执照,收据,中介写的情况说明,学校的在读证明(双语),雅思成绩(如果没有,就报名费那面也行),学校官网的截图(翻译成中文)

​以上针对未拿到offer需申请护照学生。

关于跨境汇款。如果大家怕家里人觉得汇款这个操作麻烦,非常推荐大家拥有一个中国银行的账户并开通手机银行。我这几年都是爸妈把钱打到我的账户上,然后我自己用中行app购汇、汇款的。渠道正规方便,也不需要父母做更多的事情,这比多次汇款的手续费损失要重要的多。

app常跳出让我确认一些信息,我一直都直接忽略,也能够正常使用。

需注意的是,app对地区好像是有限制的。我用的是苹果手机,在国区下载的软件都能正常使用,在海外商店下载的软件时不时就不能用。

@runrunrun
#留学

记得本科学公共关系学一课时,老师有讲到“谣言”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小道消息”“民间流传的消息”,只是用来定义经由此种渠道传播的信息,并无“不实、谎言”之意。但经过官方的不断改写,如今它不再具有合法性,而是成为了愚蠢、阴谋的代名词,民间的声音出来时,“不信谣、不传谣”,并且需要官方给予“辟谣”。词语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被改写了,而被改写的也不只是词语。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89年十世班禅圆寂后,有关转世灵童的确认与十一世班禅册封的争议。由达赖喇嘛认定的班禅转世灵童更登确吉尼玛自六岁起就失踪再未有外界消息,每年他的生日都会有藏族人纪念。据说藏地寺院里大都秘密藏有他的画像做供奉,我从未亲眼见过。但19年我去瓦伦纳西时,在鹿野苑见到。这个佛教圣中之圣地,有一棵菩提树,佛祖顿悟的那棵菩提树插枝而活的第三代,也有佛教传统国家都在此地建有本国的寺庙并有本国僧人在其中,日本、韩国的寺庙每天都会定时有本国传统的佛教仪式举办。唯独汉地佛教的寺庙、亦称中华寺,是民国时福建一位李姓人修建,后来再没有汉人佛教徒驻锡,我去时看管那座寺庙的是一位印度人,而我是整座寺庙里唯一的中国人,引来几十位印度游客与我合影。在藏传佛教寺庙里,遇到了一位藏族僧人,我俩只能用简单的英语沟通,他说他生于昌都,离开后再没有回去过,他让我随便看,走到后面,看到了案台上供奉的十世班禅与藏传佛教徒认定的十一世班禅的照片,隔了这么多年,他们也只有且依然在用更登确吉尼玛六岁时的照片。临走时,那位僧人赠与我一个袋子,袋中有几粒石榴石做护身平安符。

@xiaoyaoshui 作为长春人其实很久以前就知道刘晓波,可以确定的是高中时就已经知道他了,但我自己也说不清是怎么知道的,可是毫无疑问这肯定和我也在长春出生成长有关。所以我想这或许也是“留下来”会产生的影响之一?离得近,的确可以让自己发出的力量更大一些?如果他离开,走和那些海外民运者一样的路,十几岁时的我肯定不可能知道他的,也不会因为知道他,开始思考他行动的意义,并逐渐把成长过程中被灌的狼奶吐掉……
而且的确,即使我后来学会“翻墙”(也短暂出国过),可以获取更多海外民运者传递的消息了,我却发现那些在海外高呼的人都给我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和刘晓波或者其他在国内进行抵抗的人完全不同。即使我不怀疑海外民运者中也有感情上很真诚的,可是他们几乎都是悬在空中,我从未感到他们和生活在大陆的能我真正共情,因为我遇到的那些痛苦中那些幽微的部分,他们几乎不会触及,这些也的确是无法通过新闻和他人的转述理解的,所以当他们拿二手信息做出一些判断时(他们都格外热衷转发这些),都甚至让我有种被利用感。尤其是一些人的呼喊变得那么形式化,仿佛是一场又一场的表演。我不是没对他们抱有希望过,但结果就是完全失望,没有一个值得信任,尤其反感他们居然还自命在“拯救”、在“唤醒”,事实上我确实认为逃跑者没有这个资格。
我完全支持人们为了活命离开这个烂地方,但是在别处活得轻松和抵抗这里的暴政,二者注定不可能兼顾。距离的确会消解人们行动的意义,减弱影响力,如果自己试过,这种感受可能会更真切,因为肯定会发现离开大陆后面对那些被转述的消息,自己会失去判断真实程度的参考标准——这就是不在场的代价。
后来我读哈维尔文集,发现他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为什么不选择流亡时,就早已经从类似的角度做了解释,包括对流亡者的“海外运动”做了很尖锐的批评,各位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查看。他的那段访谈让我特别特别感动的是,他是在几次被捕入狱,失去原本经济来源,被严密监控的状态下,仍然努力“好好活着”进行抵抗的。他为了谋生可以去啤酒厂当滚酒桶的工人,并为了这个工作还能在忙碌一天后和工人们在下班前喝到作为福利的一杯啤酒而快乐,他不会因此就看轻自己,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居然沦落到了底层”。而且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也还不断在结交各种朋友,和他们在物资极其有限的状况下,互相支撑着维持一种作为人活着的日常乐趣,比如一起做点儿好吃的。这些看似非常平庸、琐碎,可是其实这恰恰是一种最真实的抵抗,是一种真正的尊严……
真的特别建议各位去读读哈维尔文集,尤其是因为各种原因目前仍然不会选择离开中国的人。我觉得他的作品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虽然我也认为如今的中国和当年的捷克不是一样的气氛,可能留在这里面对的诱惑和遭受的打击都更大得多,但是哈维尔所说所做的,仍然能成为我们进行抵抗的重要参考。

每年今天都想到一個入行不久就開始跟相關新聞的學姐,採訪過議員、志願者、定期回訪的骨科醫生。她說香港人去臥龍大熊貓基地可以免票,那一段的高速隧道入口刻了洋紫荊花標誌,裡面竟有些像紅隧。

川震十年的時候,她去採訪追責校舍質量的家長。時間過去太久,很多家長已經放棄,領了一筆賠償,有了新的小孩。她一路被跟蹤攔截,終於聯繫到願意說話的人。他們約在一家小旅館的房間,距離約定時間十分鐘,手機收到陌生號碼的短信:「你們快走,他們來了。」

他們來了。

说出那句“这是我们最后一代”的男生,在那个当下的勇气当然是值得敬佩的。只是任何情境下人说出的话语,都不可能完完全全脱离性别身份,更何况是用“自绝繁衍”这样与性别息息相关的话语来作为抵抗。有人说假如换成女生,也同样会激起这么大的浪花。这种假设也忽略了男女在生育问题上面临的压迫并不等同。在生育议题上,男性受父权的压制,女性受父权和男权双重压制,这本就是严重不对等的,男女两性在拒绝生育上付出的代价是不对等的,甚至于,直到今天,有些女性仍然在被强迫生育。所以从性别角度重新审视这句话、认为把他捧到伟大高度对付出了更大代价的女性不公、认为这呈现了男性话语权更大的集体无意识,这种讨论是有意义的。

我感到非常能理解的一点是,当舆论把这位男生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比如史诗、甘地这样的词汇),很自然就会激发一些情绪的反弹,因为当下就是一个女性反婚育的言论频繁被举报/网暴的时代,女性一直在承受代价。前段时间有女教师评论不愿生三胎(这甚至不是反生育),立刻引来一群要举报她让她丢工作的(男)人。这方面,女性面对的压力甚至超过面对一个站在你面前说“影响三代”的警察。种种现状,伴随而来的情绪,我完全理解,这跟男生本人值得尊敬不矛盾。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