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隐私大盗》
https://neodb.social/movies/23829/
对于数据方面的“恐惧”有很多想说的,我实在不觉得模型能真的勾勒出一个人(少量的数据没有用,大量的数据杂乱+预测准确率很难达到很高)。传统媒体也在做类似的事情,红蓝州接受新闻的渠道不同,换到现在变成接受的广告不同,换了种方式罢了。选举不是这么容易被操控的,数据投放只能说是很小一部分的因素。这家公司为保守派效力,当然不算什么好人,但也绝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大恶人。越看到后面越觉得:就这?这算什么道德败坏,算什么恶。比起旷视做的那些烂事,比起健康码和手机号包含的信息,这都算什么民主的威胁……虽说我一边觉得美国人逼逼赖赖大惊小怪,一边觉得他们这种对民主价值斤斤计较的样子真好,但这部影片的问题是,它没有探讨美国民主投票本身就存在许多偏向性因素(比如投票站的地理位置、开放时间设置),而是默认没有数据投放的民主投票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