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讨论女性防身工具,我推荐一个:
战术甩棍折叠自动伞。
收起的时候,就是一把普通的伞柄稍微长一点的晴雨伞,
伞柄内的甩棍可以快速抽出用于攻击,
因为是自动伞,一键打开时的冲力,就是一次有效攻击了。
女性手里的折叠伞在过安检的时候,一直都是被忽视的东西,通行OK。
除了价格贵一点568,其他没毛病。
从昨天还是前天开始,各个群里就陆陆续续传出周末要核酸筛查的消息,当时有许多版本,大多都是说,或许又要再关上48小时,做完核酸再放人。不管消息怎么传,周末要关起门来做核酸好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这一下让人不安起来,毕竟这个情节太过熟悉,上海最早封城时不就是这么说的吗?最早小区临时封闭两天,结果一下子关了两个月都不止。昨晚出门时就觉得日常散步的路上人多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超市生鲜店门口拥得全是人,大家都在买菜买水果,还有人直接拖了一车凤梨叫卖,一路上全是别人讨价还价、小商贩吆喝的声音。
今天从早上起小区群里就有人在问,明后天到底做不做核酸,会不会封小区,万一封了又要封多久。解封以来,每天听到的都是哪里哪里有病例,哪里哪里又封了的消息,大家忧心忡忡,镇政府和小区居委却迟迟不出通知。一想到好不容易才能出门,好不容易习惯了每天都可以出门走走的日子,再一想或许又要被关回去,心里不由充斥着淡淡的杀人冲动。家中的蔬菜已经快吃完了,我收拾收拾出门,重复了三个月前的行为:买菜,囤货。
这次又与上次不同,上次通知要关起门做核酸时,大家心理都有预期不会只关两天,但没有人想到封锁居然长达数月之久。这次核酸的消息一出来,每个人都意识到,难得的几天自由时光或许要到头了,这次又会被关上多久,两个月?三个月?没有人知道。
我背着帆布袋出门的时候,平时常去的几家店早已人满为患。平日摆放蔬菜的货架如蝗虫过境一般早被洗劫一空,最多只留了些姜蒜洋葱一类,就这还有人不甘心地四处问:菜都没了吗?新的什么时候到?
我沿着平时的购物路线走了一圈,只买到一点调味料、一点白玉菇和金针菇,折回家的时候看到路上有家连锁店开了,这家之前经过时门还关着,应该是早被买空,新的菜又到了,所以重新开门营业。就在我经过又折回去这短短一二十分钟的时间里,连锁店里已经排起了长队,店里乱糟糟的,本就不大的店面里挤满了人,连转身都很艰难。我站在一群战斗力强盛的大爷大妈中凌乱极了,勉强从人的缝隙里摸到两颗娃娃菜,抓了把荷兰豆就赶紧匆匆付账,挑也没得挑。两颗娃娃菜,一份荷兰豆,一点蘑菇,一些调味料,这是我第一次出门的收获。
回家的路上翻了下群消息,小区群里已经有人直接开车去了崇明,打算观望下后续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回来。后来有人在群里转了据说来源可靠的消息,说明天只做核酸,不封小区,做完就可以凭借采样凭证出门。说实话,这种筛查到底意义何在呢?凭借采样而不是核酸结果出门,那如果真有人是阳性,不是就被放出门了吗?更何况现在大家都心里有数,做核酸前都会抗原自查一下,如果是两条杠根本就不会下楼,那这么检测又能查出什么?
两颗娃娃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回到家后,我稍稍休整了一下,再次出门,去更远的大超市碰碰运气。今天为了买到蔬菜,我大大小小跑了六七个地方,走进的每一家超市,每一家生鲜,都能听到别人在四处打探消息,顾客问售货员你们居委有消息没有,售货员说啥也没通知,就知道明天要做核酸,还有人一边挑水果,一边唠家常,都在说要再关的话真的关不起了,就算说只关两天——现在谁会信?万一呢?万一再关两个月,这时候还不买东西,是不是傻?没有人会信政府和居委发布的通知了,辟谣辟得越及时,大家抢菜抢得就越厉害。偶尔能听到人嘀咕两句:有序购物,不要哄抢物资。听到的人都哈哈地笑起来,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简直可以接一句:孔乙己,你又信政府那套鬼话了!当然,说这话的人也并非真心相信,更多的是以一种嘲讽语气说出。如今政府公信力几近为零,大家都知道要把话反过来听,每个人都知道他们讲的都是空话,这时再把他们安抚民心的话语拿出来说,场景顿时变得分外滑稽。
回家的路上正好赶上一家生鲜店新一批蔬菜到货,我赶紧挤进去,这次抢菜和我之前从缝隙里掏娃娃菜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前面那家连锁店好歹还把蔬菜拿出来在货架上摆好,这次连摆放的机会都没了。各色蔬菜用白色的泡沫塑料箱装着,就这么沉甸甸地往货架上一甩,连包装的玻璃胶都没有撕掉。大家像无头苍蝇似的,眼中只有装着蔬菜的白色泡沫箱。箱子搬到哪边的货架上,一群人就跟着冲过去,七手八脚地撕掉封箱的胶带,连好好打开盖子的耐心都没有,好几只泡沫箱的盖子都因为用力过大掰断了,被人随便扔在一边。盖子打开后,就是一群人哄抢着从箱子里掏出茄子、青菜、红椒,看也不看就往手里的塑料袋子里猛塞,生怕晚一步菜就会被别人拿光一样。那些在人群边缘,拿不到菜的人更是使劲地往泡沫箱边上挤。边上老阿姨们玩笑似的说:这架势,跟青菜不要钱一样。我故技重施,从人群的缝隙里掏了两只西兰花就赶紧溜走了,结束今日的第二次采购。
晚上再次出门,买菜的人终于少了,货架上能看到一点生下来的莴笋和西红柿。我拎了一提雪碧回家,途径蜜雪冰城买了支甜筒。我像做贼一样站在路边,眼见四下无人,赶紧把口罩摘下来吃两口冰淇淋。
女性的生存环境到底怎么样,不需要到新闻里去找,也无需感到震惊。小时候在你们街道上四处游荡的那个女疯子,后来不上街了,因为被锁了起来。你素未谋面的姑姑,家人说是失踪了,但其实她是被卖到了浙江,重新联系上你们家人,但你爸和几个哥哥都觉得太丢人了,叫她不要再回来了,好好跟人家过日子,毕竟孩子都那么大了。你的远房表姐,嫁了个大她二十多岁的鳏夫,后来生病,不给治,活活被折磨死。你姐姐去年结婚,怀着孩子的时候就不断遭遇家暴,回来跟你爸妈哭诉,你爸顺势躲进厨房,你妈抹着眼泪说,婚姻就是这样,忍忍就过了。有时候你会感到困惑,你妈好像完全不承认,在你六七岁的时候,她曾服药自杀,还叫你背一串数字,说是存折里面还有几千块钱,花完了就自己去讨生活吧。她不肯说出真相,日子还是这样过下去了。
中产阶级的幻灭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再往上走,很多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东西,其实都是遥不可及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逐级上升的阶梯,再往上走就没路了。其实这个问题之前就有预兆,只不过那时候只是隐忧——你想想,为什么说到财富自由的最高级别,一致公认都是“国籍自由”?这个看似莫名其妙,一说出来大家都心领神会的段子,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其实是一个最后反转的punchline——没有国籍自由,你前面以为自己拥有的那些自由都算个屁。所以,倒过来说,只要没有国籍自由,消费升级的快乐就都是虚的——菜场自由,得能出门吧?饭店自由,得能堂食吧?旅行自由,得能出国吧?汽车自由,得不限购吧?学校自由,得课程思政吧?连玩个游戏都得翻墙,你还以为自己真有花钱的自由?看剧你以为真的是在看神仙姐姐的脸?你是在看审查大老爷的脸色……真的,任何一个消费行为,稍微一想,里面都不存在真正的尊严和满足。或者说,你只能假装大老爷们不存在,才能在那些随时可以被清零的快乐中找到一点虚幻的慰藉。唯一真实的快乐,是一边躺平,一边看他们急得抓耳挠腮。
在看秦晖讲文革的这个视频,一方面被高层视角的各种决定出发点之荒诞震惊(毛发动文革就为了解决分别对他有意见的党人和对左有意见的群众,害怕两者合力所以想出“高明”办法让两者互斗,自己还能充当救星角色),一方面也被一再重复上演的悲剧下同一套逻辑震撼——就是秦制,不是修辞,是毛中学时代作文里就写着的,四千年他最佩服商鞅,商鞅做过的事里单挑出“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前一句好理解就是建立强大军队和国家,后一句非常可怕,秦晖称之为”古往今来最极端的反福利思潮“,西方右派的反福利不过是让穷人放任自流,甚至给他们自由鼓励创业,而商鞅的提议是把他们抓起来劳改!视频里说的是58年后直到03年孙志刚事件才取消了所谓的惩治盲流做法,但如今的社会治理思路难道不还是一样?不能为国家机器效力的就是废命一条,躺平也要晒成肉干给机器输送营养。
推荐嘟文:https://m.cmx.im/@chenzhong/108442141646154343
视频地址:https://youtu.be/cpCDRzL-cYk
大饥荒的直接起因是农业放卫星。比如官方资料也承认的,以河南信阳为例,1958 年粮食产量实际是 100 万吨,却为了夸大政绩,向上面说成了 320 万吨。上面按照 320 万吨,要征收 15%,也就是 320 乘以 0.15 等于 48 万吨。而市、县、乡镇各级头头为了表忠心出政绩,又要层层加码,最后征收上去了 52 万吨左右。100 减去 52 ,只剩下 48 万吨了,除以全市人口,每人只有 164.5 斤了。一天吃一斤,只能吃 4 个月,绝对顶不到明年。其实你看这个计算,48 万吨吃 4 个月,实际也就产了 100 万吨,一点都不上交,也就只能吃 8 个月。其实不但不应该上交粮食,还应该调拨粮食救助这儿的灾情。
按理说,中央的政治斗争,历朝历代都很难波及到县一级的干部。谁当皇帝,谁当宰相,县令县丞们还不是都干一样的活儿,还不是一样吃炒土豆丝儿。
1959 年,饥荒刚刚开始的时候,河南很多地方其实已经意识到问题,开始停止人民公社,转而试点包产到户。当时明面上由刘少奇主持的中央并没有批评反对,更没有明令禁止。结果庐山会议一开,彭德怀一上书,太祖劲头上来了,大手一挥要全国反右倾,立刻包产到户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罪名。
比如河南信阳地区的光山县,之前县委书记马龙山让另一名县委干部张福洪负责试点包产到户。庐山会议之后,马龙山一看风向不对,原来包产到户是右倾错误,立刻说这全是张福洪一个人的行为,而张福洪当然说是县委马书记让他这么做的。马龙山是县委书记,等于是只手遮天了,在龙山这个地方我就是王法,于是召开了批斗大会批斗张福洪,为了撇清自己和表忠心,将张福洪活活打死。类似的事情在别的县也有很多。
改革开放之后,这段历史是绝对不能提的,所以官方历史里 1978 年安徽小岗村才是第一个试行责任承包制的农村,标志着改革开放开始在农村开展。然后官方历史里还会说,当时小岗村试行承包制,村里人都按了手印,签了生死状。绝大多数小盆友,包括小时候学历史课本的我,如果不了解反右倾那段历史,是不会明白为什么农民承包土地要签生死状,为什么那个生死状上写的是“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希望大家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等等。
工作相关求助
#万能的长毛象
求助万能版聊 @board ,关于我和同事们以下的状况,希望可以提出一些见解,谢谢大家!
我在北京某公司工作,经理突然决定要关闭北京这边的业务,从河南从零开始一个新公司,问我们员工的意见是不是跟着去。基本我们除了经理的全员都是不愿意去的,所以大家打算在关闭之前重新找工作。目前是不打算注销北京的公司,会保留这个名字,但实际上名存实亡,内部全部转移到河南。这个情况的话,公司需要补偿不跟着去的员工吗?
因为毕竟不是无缘无故辞退员工,是让我们跟着迁走但我们不乐意去,而且名义上公司还在,这就属于是我们自愿离开,所以不需要补偿我们是吗?但某种意义上,在河南和北京完全是不同的环境,就算去了也相当于是去了个新公司,不去就是被失业了,感觉也很微妙…(公司准备在下个月底前完成迁移,现在同事们都和我说先苟到下个月,如果还没入职新公司的话就算辞退了
打扰大家了!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如果能有相关专业(应该是法律?)的友友解惑就更好了!
#勿忘六四
#第一次知道六四
#六四 徐勤先是5月17日接到屠杀命令的,而#六四 学生对此毫不知情
5月18日李鹏还在假意与学生会面
然后中共逮捕了拒绝执行屠杀命令的军人,调来毫不知情的外地军队,开动员大会洗脑说学生们是“暴徒”
6月3日晚,正式开始屠杀,一直屠杀到6月4日凌晨
中共反复统计,发现军人共死亡15人,还授予他们“共和国卫士”勋章
(其中6个死于开车翻车,3个死于友军误伤,1个心脏病,5个先杀人的被愤怒的群众打死)几十万“暴徒”才打死5个军人,而“暴徒”死亡至少几百到几千人,到底谁是暴徒?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4591
陕西南路 186、188、长乐路 339 弄的抗争记录象友这条嘟串比在传播的剪辑版更完整一点。https://m.cmx.im/@gemut/108435772158774203
兔说的1个站出来的人背后有10个人窃窃私语帮腔和100个人默默不爽的“有效的反抗”在上海成形。抗争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眼看着火在烧,柴也是当然要添的。
因拍摄凉山彝族结婚,被警方请去喝茶,还有更离谱的事情吗?
我猜还是这几年大吹特吹的脱贫结果在镜头前暴露无遗,到底穷不穷一看便知。
小学老师招聘,男女分岗还分卷考试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8494881/
小学语文笔试的骚操作真是令人无语。男女还分考场不是男女混合在同一个考场,卷子不是完全一样……🥲有人讨论了发现男女卷子的文言文有些题目还有后面的默写出题说法不一样,男的这几题难度要低一些。(可以上xhs搜去看题目具体怎么不一样)
(更新:有考过的反映初中数学男女的卷子也不一样😐)
分考场的话,阅卷的时候晓得这里都是男的,给分也能给松一些(有这种可能性)。
表面看起来分岗了这样操作也没啥👍🏻但仔细一想,都是为了他们卷面分能好看点省得落人口实。因为前些年他们男的分数普遍比女的低一些,女的进面试的几乎都有70分以上,男的普遍50 60多分,好多人吐槽这个问题。这次看到好多男的晒分有80多。这样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继续搞男女分岗,甚至以后优先招聘男老师,进一步压缩女性岗位。“看!这次我们招聘进来的男老师笔试分数很高啊!不能说我们低分录取了吧。”
都男女分岗了还能想出这么多花样。可真是厉害。
一个就差没有扶屌上厕所的男宝国
何愁男孩后劲儿不大
是一只游荡在扎木苏里的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