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康乐村疫情
就问一句,这乱世,到底何解?
看到的🐘友麻烦可以转一下,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正在发生的事。
这就是广州的现实,活生生的发生着的、鲜血淋漓的、难以言喻的痛,削骨抽筋般地震裂着我。
现实四处崩坏,且持续崩坏着。
然而那些上面的人在干什么?
——依然挂羊头卖狗肉,什么也不做,拿着钱吃着白干饭一天到晚乐呵呵,悠哉悠哉敷衍了事。
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着的现实。
睡不着又想了很多事
想到塔利班上台之后没搭上起飞的飞机攀着机身掉下来的人,女人背着生病的孩子爬出封控的高楼想离开求医结果坠楼双双死亡,拿着菜刀闯关卡给孩子送奶粉的被抓的男人,冲进幼儿园抢回自家孩子的,富士康和格尔木步行逃难百里的,被防疫逼得从大城市逃回老家的,焦虑地学语言找路子要润出国的,想回家却被弹窗和关卡拦着回不了的,被黄码吓得当场窜逃的,被封在公厕、露天广场、市场、宜家、海底捞各种地方的,似乎大家都像大难临头的蚁群,奔溃四散逃命。让我想到2012、釜山行和其他一些末日片里看过的片段,已是处处末日之景,又想到武汉时深夜在街上边走边用手风琴拉喀秋莎的老人,无家可归的,有家难归的,背井离乡的,只生出无限悲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哪里呢,哪里才是无风雨也无晴的地方呢。
@chacha1 当天晚上附近好多村民看到视频之后拿着食物和水去接应,直播评论区也全是给徒步的孩子们通风报信的(“XX方位有设卡千万要绕开”“不要摸黑走农田可能有机井”“吃完东西就快点走吧我们刷到军车过来了”),给我们这种只能看直播发评论的人一点点“我好像也帮上忙了”的错觉
关于无留学offer以澳门报考雅思为理由申请护照的一些失败经历分享
偶然搜到一篇文章,记录了中国人大自创立至今可能唯一试图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瞬。
http://biweeklyarchive.hrichina.org/article/11479.html
能征集到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大常委会委员签名在现在看真是不可思议。
PS. 受委托牵头征集签名的人的身份竟然是北京*四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父亲需要拿着菜刀,才能给出生的宝宝买奶粉;
妹妹需要保证“不再返回住地”,才能去见跳楼自杀的姐姐最后一面;
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女儿不能为去世的母亲送葬;
为了为家人举行葬礼,要偷偷摸摸好像做贼,避开乡邻。
中国人一直引以为傲,某种程度上中国文化的基石的家族伦理,在今时今地,被打压,被遏制。
前两天看到的一件“小事”:男人在火车站帮拿不动行李箱的女生拎了下行李。大概是女生后来查到感染,政府出了个“寻人启事”,要这个男人自己去方舱隔离7天。
如果那个男人知道要付出这样的代价,他还会去帮助那个女生吗?以后他还会给陌生人伸出援手吗?
亲人间也好,陌生人也好,一点点的连系啊羁绊啊,都被政府切断了。要维系这一点亲缘和善意,就要有拿起菜刀的觉悟。早知如此,如果可以选择,真的不想出生在这样痛苦,泯灭人性的地方。
有看到timeline上有象友分享,用习得性无助来分析为什么中国人不反抗。用原始的习得性无助的理论,因为尝试多次又失败,知道做什么都没有用,所以放弃了。
但是,原paper的作者,在50年以后又重新做了类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跟原来的结论相反的。
现在的认知是,放弃/没反应/passivity是生物的对于外界压力的默认反应。只有生物发现自己有control/控制之后,才会学会去逃离和改变这个情况。如果这个外界负面情况我们依旧认为是不可控制的,那我们还是会继续passivity。
所以重点不是去反思为什么大家没有反抗,既然无反应是大脑的默认反应,而是帮助大家找到能够控制的一小部分。
这里有50年后之后的paper
https://ppc.sas.upenn.edu/sites/default/files/learnedhelplessnessat50.pdf
这里有一个不错的繁体中文的解读
https://theoriginwithin.com/zh/getting-over-learned-helplessness/
19岁女孩从富士康走16小时回家 脚磨出泡同伴没抛弃 有人送物资
#富士康 摘要:在离开郑州富士康前,25岁的陈东发现自己工作的车间从八条生产线减少到了两条,19岁女孩陈倪在宿舍啃方便面也不敢去上班。他们曾被三个月就能拿到的“返费”(提成)吸引来,打算干满时长就走。如今,和回……(来自搜狐新闻22/10/31)
阅读原文:http://3g.k.sohu.com/t/n644040794
备份1:https://archive.ph/wip/iDB4b
备份2: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31095446/http://3g.k.sohu.com/t/n644040794
是一只游荡在扎木苏里的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