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嘟文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服务器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置顶嘟文

嘟嘟嘟听上瘾了,好像水滴之精灵

置顶嘟文

太喜欢“雾海”这个名字,本来就中意黑夜,所以当初毫不犹豫将界面设置为暗色主题。继续分享“夜”之绘画,继续和新旧朋友夜航。

Nostalgia(怀旧、乡愁)这个词是在17世纪,由一位瑞士医生创造的。来自希腊语的nostos(归乡)与algos(苦痛)。
欧陆的医生们认为这是一种可被治愈的疾病。一些医生采取的方法是鸦片、水蛭、洗胃,但最好的疗法还是使其还乡。

医生们试图找到乡愁的病灶,有人解剖客死他乡的士兵尸体,发现了一种和乡愁有关的脑炎。
在军旅中,nostalgia成为了传染病。将军和军医禁止音乐和歌舞,因为家乡的旋律会让乡愁蔓延。
法国的一位医生相信疼痛和恐怖可以医治乡愁,他记载到,一位俄国将军活埋了几个思乡者,于是剩下的人就不再思乡了。

可是后来人们发现,nostalgia无法被医治,也不一定与离乡有关。到了18世纪,研究nostalgia的工作,从医生那里交给了诗人和哲学家。

“高原反应”这个影响你国这么多人口和地区的大事,居然全被没有屁用的红景天、高原安之类的中成药\保健品垄断 :0100: ,而真正有用的高原病西药(乙酰唑胺、地塞米松等)不为人知........虽然预料之中,真看到还是震撼的!这个常识在其它国家,甚至印象里“落后”的南美国家都早就普及了,中国才是那个更落后和封闭的地方吧!不过想想你国人最终也没打上的BNT疫苗,也就释然了!

中文名:乙酰唑胺,通用名:acetazolamide,商品名:diamox,其它华文名:海拔适,是RX处方药,1957年被美国FDA批准使用。1983年被中国批准使用,国内通常用来治疗青光眼、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但其预防和治疗高原病的功能鲜为人知。

msdmanuals.cn/home/injuries-an
2002年美军空降阿富汗的“蟒蛇行动”,给官兵提前服用了乙酰脞胺,使得无一人出现高原反应,才被中国军方注意,发了《美国陆军特种兵预防急性高原反应药物简介》。链接有详细说明高反,提到的基本都是处方药请去医院开,没有处方请勿自行购买和服用!!!
#高原反应#高原病#乙酰唑胺
m.bilibili.com/video/BV1ey411q

转自空间:你的奶子上有一个圆圆粉粉的东西,好像是美国的监听器,别急!让我用嘴把它搞坏.png

①晁楣《秋韵》/木刻版画/1996年
②张祯麒《艳秋出猎图》/木刻版画/1979年

显示全部对话

昨天!看到了猫头鹰!
我正在观察一只爬树的浣熊,忽然听到附近的冠蓝鸦狂叫,往叫声方向一看就看到了!
看到天快黑透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①周胜华《秋水》/木刻版画/1990年
②肖青江《丽水边境》/木刻版画/1996年

显示全部对话

①吴凡《秋林》/木刻版画/1961年
②力群《黑龙江之秋》/木刻版画/1984年

显示全部对话

在豆瓣上看到有人在公园把追逐埋过冬核桃的松鼠当成嬉戏,还有人专门把松鼠埋好的核桃挖出来带走。贱不贱,贱不贱,你缺这一口核桃吗。人就是这么贱,就爱挑软柿子捏,不就是松鼠没办法打你吗。你动动手指能买到多少核桃,连去壳的都有,何必抢松鼠过冬的储粮。有些贱人真的是地球上的癌细胞。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冻,雪后覆盖的地面想要觅食也很困难,何必这么欺负松鼠。你们和曲婉婷妈妈是一种人。

上班后意识到人生中出现了一种很独特的人际关系,即同事。假如一周onsite 5天,每天8小时,那么你和同事就要每天当8小时的室友,你们被关在一个不工作就出不去的房间,老天爷,除了同居伴侣以外人生中还有另一种社交关系可以比得上这个物理亲密度吗。而且同事就是一种,你知道你在生活中会有爱的人,会有亲密的朋友,同事或许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但上班没有同事在的话,产生的失落感其实和前者没什么两样,一种office relationship

走在地下通道忽然看到一个女生骑着马要进来,地下通道太矮,她在马背上俯下身。太梦幻了太美了太像电影了,我这几天看到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忍不住想“如果不打仗就好了”。

突然想起一件事使我强烈意识到我已经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人了:初高中的时候我会和好友写信——哪怕我们就在同班或者隔壁班。对的会写信,而且是那种认真的、细入微末的,甚至是有一些文学性的长信,信的抬头和落款也都会按照格式写好,“见信好”、“展信佳”,结尾总写“祝好”、“此致敬礼”,像来自过去的人那样。我们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琐事、对身边人事的观察和感悟等等。而“寄信”的方式就是中间拜托几个同学不断转手,最终转交到对方的手上。而像这样我与之互相通信的朋友有好几位。也不知道是什么默契还是风气,总之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是有这样长段的、缓慢深度的交流的。我喜欢趁着自习课老师不在从教室里溜出来,拿着信纸,坐到一个有树荫的地方慢慢地写,通常都是一页纸,写到入神时,也会写两三页纸。有趣的是,这有时竟也会成为我与朋友之间潜在的较量——当我送出了超过一页的满满信纸时,隔几日,对面送回过来的,往往也是厚厚的一沓。所以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是写信的。我想知道为什么人们现在不为彼此写信了。在我看来,写信是一种,比起短信息,更密集,也更浓郁的交谈方式,但它又不似当面的长时间大段谈话来得那样有入侵性,它无需你为它改变自己的作息和日程安排,也无须在这之前打扮换衣,做冗长的准备。在写信给你的朋友时,你既是属于对方的,又是属于你自己的。很好、很优雅的一种占有。我其实到现在也挺想与人写信的,遗憾的是,我坐下来想了一圈,也没有想到我能与之这么做、愿意这么做并且也适合这么做的人。我才发现我书写的那些信件的收信人,已经全部都存活在时光的过去残影之中了。

我今天跟一个以前在柏林动物园当向导的小哥一起逛动物园,他跟我说,有一次他带一个小朋友的团逛到企鹅馆,小朋友很喜欢企鹅于是决定从水池里捞起一只放在背包里就这么带回家。后来他妈妈打开房门看到孩子在和企鹅玩,吓死了赶紧给动物园带电话然后把企鹅送回去的。企鹅好像很chill没出什么事 人类比较受惊

莫测《渔火》/木刻版画/1973年
王琦《森林之夜》/木刻版画/1963年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