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社媒上能治愈我的就三种东西,第一种肉体不在地狱去新世界的,第二种精神自由在地狱一样活,绝不接受社会规训的,第三种非常幸运没有成为人类的物种们

什么都要自救,没退烧药要自救,没菜吃要自救,没车出门也要自救,没办法去医院要自救,家人死了也要自救。政府干什么?政府负责贴封条、撕封条,建集中营、拆集中营。好大一盘菜,举国上下看你们发展核酸产业,看你们建立21世纪最伟大的集中营项目,看你们把“最好最温顺”的国民操得死去活来,看你们赚得盆满钵满,看你们的口袋的零钱洒下都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砸碎。看你们玩弄法律和权术。哪里是天灾。

现在倒还能怪在一直在自救的人身上了。当权力的走狗之后吃屎会比较香些吼

今天去尝试拍摄短短的纪录片,在访谈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我没文化”“我不好看”“我不知道”“你去找年轻人拍吧”。我的心好痛。真的好痛。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蚀骨的歧视长在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奶奶心上。
在拍摄的过程里,有一个不知职位的男性一直斥责阿姨不工作,越来越大声的呵斥盖过了阿姨的声音。我们结束了问题。可是一切还在继续。
同学给阿姨拍了张照片说到时候可以打印出来送给她。

做了个纯自我记录的视频,做完之后不知道往哪儿发,感觉不管在哪儿都过不了审,然后改了一些东西,开始改了就不可能停了,就想,“这样是不是也不行”“这么改好像也不太对”“算了还是删了吧”

如果心可以流泪我已经泪失禁了,我又开始联系久不联系的人们,我开始想念和她们有过美好回忆的人们。我想念她们,纷乱的世界里,我们能不能再相逢

我看见越来越多的抗议声睡不着,在这样凛冽的冬夜,愤怒像木炭炙热的余温烤灼着我的心,但又不至于大到将一切烧灭。还有,我的朋友,我的朋友,这样冷的夜,我想抓住每一个朋友的手,我想成为每个人的朋友,哪怕能分担一点也好。我没办法成为第一个在街上抗议的,但我永远会是第一个站在我素未谋面的朋友的身边的。

就要说话就要说话就要说话,不仅说话还要大声说,还要超大声说用喇叭说,防疫大运动该停止了,不要再吸人民的血了。死的每一个人都会算在你们决策者、执行者的身上。

昨天连对政治冷感的室友也被乌鲁木齐的情况打动,这对她可能是很陌生的体验

我只是有太多问题想问 

在我生命每个阶段我都不出意外地游离在人群外,也没有所谓知心好友。在准备高考的时候一头扎进怎么了解自己和怎么处理情绪,大学个人的命题倒是解决了不少,社会的议题又浮上来。同期学生已经积极参加活动、积极社交、积极打造一个健康快乐爱玩又能学的人设。也不能说他们是人设吧,也许他们真的爱也不一定。毕竟我也没有深入了解过别人。
这些东西沉重又麻烦,“聪明人”不会沾,我见过不少“聪明人”斩钉截铁地或者语重心长地安慰/劝诫我,选择最主流的,成为part of them。不要问为什么是我,不要问为什么会这样,不要问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做最主流的,走最大众的路,那里有参考答案,抄吧。说实话,他们看起来比我“成功”多了。
我看见一个帖子说考研没考上不知道怎么跟考研失败的人交流,第一条回复就是,“你处在人生的上坡路,她在下坡路,你的幸福会刺痛她”。我觉得好残酷,我们才二十多,原来就已经算是上坡下坡了?我以为我们还在思考和选择呢,至少我是。
有时候我也想要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搞钱”“学习”“考公”“考研”“社交”,这样你的问题就都解决了。有时候我觉得我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这样的答案。

白天我可以稳定,稳定,再稳定。晚上我没半点能量去面对这个世界的现状,我们活在什么狗屎地方啊

理直气壮地大声喊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很重要呀

《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 

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一个重症患者脱离医院脱离专门的机构在社会上寻找志愿者帮助自己生活,一开始看到介绍他生活的难度,需要24h无间断的照顾不然生命会遇到威胁,我还以为在讲述个人心智的重要性,什么就算身体残疾心也不能残疾之类的。
后面看到尽管病人个人的强烈的求生欲是很重要的元素,但更关键而重要的是社会运动,民间自助支撑他有这样条件,以这样残弱的身体享受多那么一点点的自由。有那么多的残疾人、残疾人家属还有对残疾人心怀怜悯的人的呼吁、演讲和学习努力才会让日本的公共设施、医院、福利机构持续完善。
里面关于自立生活的概念是“自立并不代表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而是自己决定想去哪里、想干什么。决定权在自己手中,为此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寻求他人帮助,暴露自身无能,这件事竟然不是羞耻的。
即使是重度残疾,但是里面的病人鹿野依然想要和普通人一样喝咖啡、逛书店、看表演,他出门可是需要好几个人帮助才能成行啊!
这是一个弱者不需要感到羞愧的社会吗?不是吧,日本人是出了名的不爱给别人添麻烦。可为什么残疾人能坦然地“给别人添麻烦”?
是因为他们把人当成人,还是残疾人的不断呐喊“我们在这”?

活在随机的世界里,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稳定下来,情绪稳定住,找到同温层,然后蜷缩在被窝里等待。我不断阅读看见远超这个国家的世界,可是我只能蜷缩等待

真正让我感到恐惧的 

我很怕面对妈妈的衰老,这种衰老是被生活搓磨的岁月留下的。她的指缝是黑的,指缝的黑是洗不干净的。她的手指皮肤是粗糙的,是经常受伤的,总是粘着创可贴的。她的脸上是皱纹和晒斑,她的身体矮小瘦弱。
我来自于她却脆弱且懒惰。我无力承担责任,害怕责任,我害怕可能会有的衰老、失能,不体面,即使她才四十多。为什么人才四十多就苍老如此?是因为她的血落在了我身上吗,是因为我吮吸的不是乳汁是鲜血吗?
我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这一切,这样将自己的生命延续寄托在另一个陌生的生命上。可能对她来说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一样理所当然,这样的付出和牺牲,沉重的劳动,为了生活下去被迫承受的痛苦,只是为了所谓的家庭、孩子。她没有将这样的痛苦强加在我身上要求我任何,因为就像太阳东升西落,她早已接受。
于我而言,发现自己像个无意识的掠夺者这件事很恐怖……而我将因为这掠夺承担起在道义上理所应当的责任……

我现在对大学生的态度就是,活活贱死吧我们就。这个出头鸟谁爱当谁当

看单口喜剧让我学会了怎么把恶心的事变成笑话,这种幽默的攻击让人很爽,直勾勾的对抗还不如软绵绵的调笑

我想起以前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不仅是这个世界的还是我自己的。而且失去了活力和热情。唯一的习惯是保持痛苦,保持沉重。痛苦像附骨之疽一样缠绕着我。我的生命长满了“非我”的东西,就像房子长满霉菌。任何事情都能毁了我,一个摇摇晃晃的玻璃人在世界上行走。

没什么好说的了,回忆过去还不如展望未来,展望未来还不如活在当下。我喜欢活在当下,我今天能看见一只绿色的螳螂,多酷。

我不喜欢豆瓣影评的那个大拇指标志代表“有用”or“没用”,看电影本身就很没用啊!为什么还要这么评价一个影评

人类最大的道德:在冬天下午3点半开始晒太阳

在微信读书看完的独裁者手册,看完之后发现不能评价也不能看别人的评价,挺好的,跟里面的内容刚好互相呼应了。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