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反婚反孝,有些反育,本质上是避免自己变成弱小的。爱上人会变得脆弱,进入婚姻会被束缚,反复思考母父爱不爱我就更是了,生育更甚。反性缘反友缘,反所有会拉住人前进的脚步的那些人,不要为别人驻足,驻足就是停留在过去,这样就无法奔赴未来了。一直向前走,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
我不觉得这是社达,如果我已经知道做某件事必然会有代价,不吃饭就会弱小,不学习就会笨拙,不运动就会虚弱,爱人会受伤,那想要躲开又有什么错。说真的又有什么错呢,如果早已经知道前路风险太高,选择避开又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决策吗。我觉得烦人的点在于可能是大家太激进了也太太年轻了,于是理直气壮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的选择,就好像只有一个选择是正确的。
没有答案是正确的,别人的选择是因为那是别人的人生。
#复健记录 昨晚拉伸得很爽,今天没有那种缩头缩脑之感。今天马不停蹄开始力量训练,很喜欢那种一组一组逼迫自己拿起更多更重的感觉,喜欢那种竭尽全力的感觉
我并没那么支持林奕含,我没有那么喜欢那本书,只是看过之后很难受。我站在局外者的角度单纯地觉得,也许她可以做得更好?也许她可以有更好的结局?比如不是自杀的结局?毕竟这已经是很老套的传统故事流程了,女人被强奸,然后死了。
但是在大荧幕上看初步举证,亲眼看见演员演绎出这种被整个社会围剿的女性的困局。她难道不够努力吗?不够聪明吗?还是她应该放弃律师的光明前途直接捅死男的?可做错的事情的并不是她,为什么她的前途尽失,她要付出一切?
林奕含做得不够好吗?直面这些痛苦,咀嚼又吐出的过程也是堪称伟大的勇气。我还是很难受,阅读这些的过程让我很难受,我敬佩这份勇气,这不是弱女叙事,而是真正的勇气才会将这份痛苦诉诸于众,为后来者铺路
只想要平静的幸福,像躺在阳光下的癞皮狗一样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