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谈恋爱了
最近是被恋爱脑附身每天都在想这个主题。谈到下一个对象意识到上一个对自己的影响,平常我对有没有女朋友以及她对我的影响都无感,就像呼吸空气一样简单,普通,无意识。实际上脱离了旧环境发现被改变的地方比你国基建挖开的山都多。我做的事完全有另一个人的影子,事情发生的时候甚至能幻视上一次我在这样的情境里是什么角色。做事更妥帖了,如果情绪价值不是个伪命题的话,那我确实能提供更多情绪价值了。这种时候比浑身都是吻痕的时候都让我意识到曾经的亲密程度。我不喜欢怀旧思考以至于我现在都不懂为什么分开,我只知道不停不停的吵架还有不断的痛苦突然就出现,像医生给病人发下了晚期癌症通知单。
不知道是初始设定还是童年创伤,我很容易忘掉事情,我不断不断用纸笔用电子文档记录就是因为我害怕忘记。但这种刻意断开的感情之中发生的事,我竟然已经忘到干干净净的程度了。我没办法怀念,客观意义上无法怀念,我无法不活在现在,过去像有人在用橡皮擦一样擦得干干净净。
#又读书了
看的是模仿欲望,前几章觉得有点意思,作者的观点是人通过其他介质才有欲望,其他介质包括活着的人,死了的人。现在的社媒通过展现粉饰过后的生活状态将一种欲望传递。并且他认为这种模仿欲望不是可以克服的是类似地心引力的客观事实,人没有所谓的“发自内心”的欲望。人的欲望都来自外界。感觉没什么毛病,比较清晰的观点,但后面拓展开就觉得没那么清晰了,像在看由十几本不一样的人文社科书混合起来的书,不太懂他在表达什么,而且发现作者用的例子在别的书里也看过,比如乔布斯的例子,但用它论证的观点完全不一样。也就是一件同样的事可以论证十几个看起来不同的观点,瞬间觉得这本书毫无魅力了。
感觉特别自由,肯定不是因为赚了点钱,而是陈旧的无形之墙被打碎了。女性最最最最应该体验的就是主人感,开车的时候,收钱的时候,还有遇到问题自己轻松解决的时候。没有道德感约束我去思考小家怎么样,大国怎么样,地震海啸都跟我没关系,谁爱哭谁哭,谁爱死就死,反正不是我的责任,跟我没关系。
一人吃饱就一人开心,吃西瓜开心,吃牛肉开心,骑车开心,抽烟开心,走哪都开心。这种感觉才是人应该有的,没有后顾之忧,也不需要未雨绸缪,不需要前后思考二十年才敢落下一子。有人给钱就收,不给就要,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再想想,想吃就吃,想玩就走,身体健康,搭上火车或飞机,哪里都能去。有没有人一起玩不重要,走哪儿哪儿都是人,搭把手的事,想一起玩总能找到一起玩的,不想就拉倒。
只想要平静的幸福,像躺在阳光下的癞皮狗一样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