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广告行业以前懂不懂就爱说,买的不是产品,是一种生活方式。那时候我其实没特别多实感,纯粹是把所谓“生活方式”当作一个画饼的虚词来用。
后来年纪大了,自己搞自己的生活,也和一些朋友关系近到了解了对方的生活,我现在深刻感受到所谓“生活方式”,真的不是一个虚词。
你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可能性其实只能落在你的生活这个区间内,你不可能在与自己生活毫无关系的地方自我实现。
而所谓生活方式,就是你决定自己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你做的所有的决定和选择,最后就会构成你的生活。
无论是大的住哪里做什么和谁来往信什么主义养猫还是狗,还是小的扫不扫地牙膏从中间还是尾巴开始挤要不要囤一年份手纸,这一切决定和选择,最终都通过变成你的生活来塑造了你。
好好生活不是买昂贵的东西,也不是非得一尘不染的环境,更不是避开一切自己觉得不想干的事情,而是确切清醒情愿地做出决定与选择,然后客观平静地承受这些结果。

哈哈哈哈编织好厉害,不愧是毛象热门活动!

☞运动——较为温和且循序渐进的运动,是最佳止痛药之一。它能让人体释放消炎与麻醉分子,阻止危险信号传递给脑部,进而促进组织的痊愈与成长,而编织涉及的运动则更为复杂。这种富有节奏性的重复运动会刺激血清素(一种纯天然的兴奋剂和止痛剂)的释放。所以痛苦中的人常常会敲桌板、摇晃身体或者来回踱步。或许我们可以学习坐在摇摇椅上一边织毛衣一边前后摇动的老奶奶。这种左右半身协调、与视觉相合作、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运动确实能重塑人们的大脑。

毛毛象能不能开发一个摸摸功能 :blobcatpats: 看到有uu不开心时就过去摸一摸,不管路人好友都能摸,既可以避免评论给双方带来的精神力消耗(要怎么安慰对方,要怎么回复对方的安慰),又可以防止产生点星赞一条对方说自己心情不好的嘟嘟的奇怪感觉。
而且充满爱的摸来摸去很符合毛毛象在我心里的形象,一群友好且淫乱、社交关系是互为小三的毛茸动物。

好像突然间又有工作可以接着做了😅(虽然是好事,暂时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但不想工作啊!!)什么时候可以不工作也能赚钱!!

#抑郁自救 #生活小技巧 之把没力气做的事情先做一半,后做另一半。

老中社会有一种迷思:「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三分钟热度就有三分钟收获。(不记得哪里看到谁说的了。)

能量低时可以先只做一半事情的。

比如:
没力气洗碗就把锅碗瓢盆先泡水,第二天还是没力气就换一次水,这样不容易发臭。也许第三天就有力气洗了呢!

没力气换床单被套就先换床单,第二天再换被套。

没力气换整张床单就先把脏床单掀起来,在床上铺一半干净床单,第二天再换另一半。

其实很多时候力气会比自己想象的多。抱着#摆烂 的心态做一些事,还有概率一不小心把事情做完了。

我以前总觉得床单被套枕套应该一次性换完。但由于床上东西多(电子产品大全套外加纸本书籍……),每次换床单都非常疲惫。

before:
把床上所有东西拿下来,然后换床单,最后再把所有东西放回去。整个过程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走,很累。

after:
先换一半床单,把东西挪到换好的一边,再换另一半床单。过程中只需要围着床转,不需要来回搬运物品,轻松很多。

- - -

总结:
如果状态不好,那就懒一点,能多懒就多懒。只要不卡在原地就是进步,只要达成目的(不论花费几天)就是胜利。

让自己舒服是最重要的,懒人有多爽只有自己知道!

好了,真的失业了哈哈哈哈项目组解散了😅虽然现在好焦虑,但好像也没有动力去找新工作

我喜欢的一个心理学 up 说自己小时候成绩不好被请家长,他妈妈去了学校问老师,孩子人品怎么样,老师说人品挺好,就是成绩不好。他妈妈说,人品好就行了,成绩不好就不好吧,因为全家都不怎么聪明。这妈妈真的,太牛了。

也不知道国内这种到处都是第三方支付光天化日之下强人钱的垄断市场是怎么形成的,国人还骄傲?骄傲个毛啊,微信支付宝借了你的钱你要提现它还管你要手续费。
我在国外这么多年了从来没用过PayPal生活也没有任何不影响,十年前开了PayPal现在唯一受到的影响是偶尔会收到诈骗邮件说我天啊你中奖了有人给你往PayPal里打钱!

@board @Sinsyoku

药物伤害马上满2年了,看到嘟主说自己最近刚开始减量草酸艾司,立刻过来讲解:

不排除这些问题是减药带来的可能性,去看医生医生也不一定能识别出来这是减药的影响。最好先排除其他疾病,比如心肌炎。

这些药物的介入和撤出都会影响人体整个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没错,有些减药或者不良反应患者会得肥大细胞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受影响是会造成血压调节出问题的。我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坐在26摄氏度的办公室里,中暑了,因为药物伤害造成神经对体温的调节功能失常。也有朋友在服用ADHD药物后坐在车里明明客观上来讲并不特别热的环境,结果中暑了。

具体的一些减药症状可以参考以下网站:
withdrawal.theinnercompass.org

很多有adhd或者asc的孩子会对于一些学习或者日常任务很挫败,会有“要么我就要做到最好最完美”,“要么我就是不行不可以”的两极化思维。
我小时候会因为排演小剧场的伙伴合作得不够流畅,直接选择放弃排练了很久的内容,完全不报名表演。
完全没有意识到,很多事情可以是过程的一部分,或是纵使拿不到第一、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完美,但它也不是最糟糕的、完全不值得的。
后来逐渐在认知和处事上更有信心和灵活,也是成年后很多年才发生的。

在我粗浅的个人想法里判断一个地方是否文明,适合人居,主要看公厕敢不敢明目张胆地放纸,洗碗机的普及性,有多少人还在迷信手洗衣物,对待动物的态度,淋浴的普及(水温水压,是否家里还有一堆洗屁股盆子洗脚盆子), 非热带地区冬天在家里挨不挨冻,医保是否全国通用,在医院是先治疗还是先缴费,无障碍出行等。
至于网购,外卖和网约车,服务业营业到几点,真是我最后才关心的问题。

这一年居然这么沸沸扬扬又平平淡淡的过了。因为每一天我都在用力的活,所以也没有那种“摆烂了一年”的感觉。其实我不太喜欢大家在回顾一年的时候用“混日子”“摆烂”“摸鱼”这样去打压自己。正视自己,哪怕是“摆烂”,勇敢的活着,还愿意活下去、面对一切、不伤害他人不也是一种成就吗?如果不知道自己走了什么路,翻翻社交媒体、手机相册、购物车、地图定位、12306、支付宝账单、影视浏览记录、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或者主播……总有一些生活的痕迹被留下来,总有我们感慨万千的时刻。我们作为成功人士可能是失败的,但作为普通人却很成功。不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善于记录和收纳人生,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是默默前行了很多。无论是做什么,只要对自己有意义,那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希望大家年终回顾多夸自己,这世间唯有我们自己最知道自己的难处与不容易,连我们都不包容自己,还有谁来理解我们呢?

我可能是…长毛象宇宙上第一科普水豚河狸海狸鼠水獭海獭的人 :0010:

还在为搞不清以上这些动物而烦恼吗(没有人会为了这个而烦恼吧)?别着急不担心,时计来帮你!

“政治抑郁症的本质是没有自由成为我.”——柴静访谈Dr. Robert Lusson
 
去年我的一位朋友说他得了政治抑郁症,我没太留意,因为这不是一个临床医学概念。直到今年他的症状开始让我担忧:每天看七八小时新闻,失去工作热情和生活乐趣。他是我见过意志最强的人之一,所以当他开始谈论茨威格在二战结束前的自杀时,我开始查找资料,发现关于政治抑郁症概念被引述最多的是美国心理医生Robert Lusson博士。t.co/uAMglL2bkc我与这位医生约了一次zoom访,把笔记发给了朋友。今天在他建议下,贴出来跟有需要的人分享:
 
柴静:“政治抑郁症是真的吗?”

卢森博士:“当然它是真的,因为你的感受是真的。我没有发明这个概念,是它找到了我,因为美国患者在特朗普上台时普遍抑郁—--“我有过希望但被拿走了且不知道它是否会回来。”东方的抑郁可能是“我的灵魂,关系,职业不被允许发展,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让我感觉无望,因为不论多么甜蜜微小,与人为善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核心是无力感?”

“失去控制,失去力量。这是无力的感觉——不论我做什么,不被听,不被看。”
 
“是因为糟糕结果不可避免吗?”

“不,结果不是抑郁的必然部分,它让你焦虑但不是抑郁。政治抑郁症的焦点是常规抑郁也有的因素———失去希望。如果它异乎寻常地积累,一个人将无法理解自己的世界,进入失去联系的孤立状态。政治抑郁的本质是因为没有自由成为我,没法向他人自由表达我。”
 
“你为什么说恐惧是政治抑郁一个主要驱动?”
 
“有两类恐惧:实质伤害,像逮捕,家人受伤等等;或者社会排斥:人们远离你或者污名化你。如果你发现你不再能活得真实,这至少激发焦虑,如果积累一段时间不能解决,抑郁就来了。”
 
“但我的朋友之前一直是个有活力的实干家,他从没有为个人危机抑郁?”
 
“这类人是最有激情的人,时代先锋,所以他们是物质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最先被摧毁的,因为他们冲向墙壁,以如此之渴望,结果让人心碎。他们是最敏感的人。”

 “他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恐惧不在了,但抑郁还在”
 
“另一部分抑郁是更深的,需要更长的时间,这部分根植于他。也许从他三岁时就在那里,只是被激发了。”

 “他该如何前进?”
 
“他现在不平衡,处于冲击带来的无望状态。”
 
“怎么修复?”

“这样去想:我接受事物如其所是,但我不能预料未来.”
 
“但他有对未来的预料.”

“你可能对经济和气候变化有预料,但这只是预料。拿我来说,我的预料是XXXXX. 你看,我只是呈现另一种预期,而且我不在乎”
 
“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打心眼里知道,普通人,我们, 想要与现实不一样的东西,这就够了。我不在乎是否它需要一千年才来。这是抑郁和希望的区别。”
 
“你改变了看待问题的时间框架?”

“是的,你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但事物可能在明天改变。你的朋友面临一个灵魂深处的选择——一是“不会改变”。另一种是“我不在乎,我会做我能做的,帮助改变发生,慢慢来。”一个带来抑郁,另一个带来力量感。你必须选择,因为你不能同时存在于两种状态之中。”

“我感觉是他的同情心让他受苦”

“ 去做他认为价值观对的事。一个人可能带来一群人,变成一个故事。历史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抑郁是因为确知未来会如何,自己会怎么结束。但另一种选择是未知,我不知道故事如何结束。”
 
“但未知会增加焦虑?”

“怎能不呢?这是选择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害怕导致的焦虑,可以是带来兴奋的焦虑。”
 
“政治抑郁症能治愈吗?”

“柴,there is no cure for us. 你是独特的,我不能拿走你的全部,那样你不再是你。我会建议一些小小的平静,比如去海边度假。就是这样。另外,我们对话。理解可以让你得到平静。(停顿,笑)这世界是一个混乱无章的所在,人生是个烂摊子,我们这个物种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要理解自己,管理自己,洞察自己的虚弱与力量。我们成长,并超越.”

“问个具体问题,他如何停止旧习惯?”

“转向当下。有旧念头十秒后让这念头过去,练习一千次,一而再,对自己承诺。”
 
“怎么叫转向当下?”

“看你背后。你窗外的景色是真的吧?因为我看到叶子在掉落,光线在变化,正在改变的一切就是当下。”

十一年前akira收養了一隻貓貓。負責給一群流浪貓找主人的朋友說,別的貓貓都找到收養人了,只有她,一點都不親人,不給任何人抱,也不能摸,所以沒人想要。akira就把她帶回家了。
當時akira和男友住在一起,男友對貓貓也很好,即使貓貓不讓我們摸摸抱抱,也依然是我們的家人。
akira在網上搜索貓貓不親人的原因,常見的是流浪貓保留了更多的警惕性,可以用食物訓練,每次摸摸抱抱再給吃的獎勵。
akira想了想,覺得我們家不需要這樣,不親人就不親人,即使不親人也一樣有飯吃,有床睡,有人剪指甲、打疫苗,生病了也能治療。我們家就應該是這樣的家,如果我有孩子,我不會要求它必須喜歡我們,更不需要討好我們。
於是akira就繼續這樣養貓。
漸漸的,她願意被我們摸摸抱抱了,但只能摸幾下,抱不了半分鐘,她就會開始慌張,就馬上放下。冬天她會跑到被子上,睡在akira腳邊。
就在剛才,她跳上桌子,然後窩到了akira的腿上,摸摸她的頭,她很久沒有要走的意思,akira就抱著她,把頭埋到她柔軟的毛毛上面,她的身體也軟綿綿的,很放鬆的感覺⋯⋯
巨大的幸福感把akira包圍了。11年啦,貓貓終於能安心被人類抱抱了嗎。雖然等這一天等了11年,但是無論多久,akira都會等。因為她是akira的貓貓。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