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我知道未雨绸缪很重要,但我的20多岁只想着未来的终结,就是早点死,我没办法去展望那些别人口中美好的30+40+,我拥有的只有现在,那种纸杯里的冰块在炎热的天气里慢慢化掉,四处渗水以至狼狈不堪的现在。

现在才知道“陈嘉玲”的真正结局 

(因为篇幅有限,我把谢盈萱采访的下半部分放到这里)
“所以一些观众会觉得怎么到最后这么老套,在某一种社会既定的观感之下完成她的人生。因为整个故事它不是陈嘉玲的人生,还有妈妈、外婆、外公、爸爸、弟弟的人生,在这些人生故事交错跟拼凑之下,这个戏想要带给大家一个比较欢乐的东西,而不是讲大道理,它阐述的不是你一定要怎么样,女性站起来,而是在那些琐事里面,你有没有办法理解你自己要什么。但我跟艺文其实都知道,那只是这个剧本,这个故事。最终我们还是希望每一个人能够活出自己的陈嘉玲。你现在就是不想要生小孩,你现在就是不想要结婚,你有你的决定权。你不需要用陈嘉玲来给你答案。”

显示全部对话

现在才知道“陈嘉玲”的真正结局 

谢盈萱接受采访时说:“我想象中的(第二季)陈嘉玲不是这样(笑),我有跟艺文讲过。可是因为受众的关系,它后来被锁定变成一个合家观赏的戏,所以她不再是第一季我们的陈嘉玲,她变成一个属于大家的陈嘉玲,我们得要给观众一个交代。她不能够再这么的任性。”
导演采访也说妈妈有劝自己,台湾现在少子化这么严重,你还宣传不婚不育。
当初第二季播出的时候,豆瓣讨论组里因为陈嘉玲决定生娃的剧情吵得昏天黑地的,一方是岁月静好派,觉得不是结婚生子就不是独立女性了;另一方是代入现实痛斥派,认为陈嘉玲决定结婚生子是脱离人设。
结合起来也是蛮唏嘘的,两边寄予厚望和据理力争的“陈嘉玲”,其实只是一个向保守主义的妥协物罢了。
单从荧幕形象的角度出发,我希望“陈嘉玲”能破处婚育的魔咒,我希望她更加先进迥异,而不是成为帮助“和解”背书的案例,温情童话结局的注脚。
但或许争论本身,就证明了另一个“陈嘉玲”的存在,证明了下一个不受制约的女性形象终会出现。

每次看到bl的小热、大热、现象级大热,小肚鸡肠的我又会嫉妒发作,没有针对观众和具体某部电视剧的意思,就是一种广阔的,抽象的,集无力羡慕眼红为一体的嫉妒。

两天不练,线条不见。
(谁懂啊体脂高的痛😭😭😭

近期以及未来的人生态度:i dont fucking care just wanna die sooner

@Lindenpendecy 😭看到🌈真的泪目,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啊

好像已经处于看异性恋仿佛看外星人的状态很久了

@yukimomo 热衷于在影视剧里自恋自虐式治愈和解,换来爹爹再爱我一次🌚

命运的齿轮别他爹地在互联网上转了,我现生都要被夹在里面绞死了

真的无语,那个儿媳爱上婆婆的韩剧,最后婆婆和儿媳的表弟相爱结婚。我真的韩国人你们不能拍纯les内容就别拍,别把女同当流量密码啊我艹。
别他爹给女同文化写受东亚父权社会受虐的be美学了行吗?现实还不够trauma?
什么时候能像人家欧美女同那样单纯为爱情死去活来,肝肠寸断,做合格的melo!不是凄美的殉葬品!

电影《野蛮人》入侵 

@yuan 避雷了……🌚🌚

@209k 给苹果是ok的,但是不能说我都倾尽所有给了你苹果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upupandaway 最离谱的是,一天中最有灵感,状态最好的时候,是坐在公司电脑前和甲乙方扯皮battle,是到点要睡觉,不然第二天起不来,是在开一些浪费生命的表忠心大会。好了,处理完了所有琐事,坐在床上打开自己的小电脑,面对写好的提纲和计划,脑袋空空,勉强写了100字然后读了一下这是什么垃圾,怒而清空,这种无力感比单纯写不出来本身还要令人绝望。

看到小红书辩论题说到底是过去还是将来让自杀者想死,妈呀就不能是现在吗?过去和将来都有得躲,受存在之苦灼烧的现在那可真是避无可避啊。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