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是就是逐渐习惯并忍受苦痛的过程?以至于最后“与生活和解”“建立了平衡”“明确了passion”“更自主自由”。以为是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其实是认清了自己只能这样活着。所以越难以接受的人越觉得痛苦,而述说这种痛苦又是多么无病呻吟。
大多数年轻人写中国小说,很难摆脱任务安排(系统流)和资源增长(升级流),具有浓烈目标导向的思路。故事中总是下意识问,「下一步计划做什么」「怎么补充资源消耗呢?」「如何提高效率呢?」「我造成了损失要怎么弥补呢?」「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种故事写出来,具有匮乏焦虑感,故事的张力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角色内部的自我解体(饿死自己)和补救(觅食喂饱自己)。好的作者会即刻满足这种匮乏,随之又制造新的匮乏,如此交替前进。
我将其称之为「匮乏故事结构」。读者更加接受以「资源管理作为核心逻辑」的故事。
网文作者往往需要打标签「精明」「杀伐果断」「有点良心但不多」,表明自身会严格遵循这种故事结构——我作为研究者不会道德评价读者应该喜欢什么,所以我简单观察到,它已经形成了范式共识。
有趣的是,习惯了「匮乏故事结构」的读者,会对「英雄之旅故事结构」(总是男主角!)感到困惑,觉得「英雄受到感召」真是莫名其妙,超出文本地归因成作者强行安排的剧情,英雄内心与外界共鸣甚至为之行动是一种「无病呻吟」。不过还是可以容忍一定程度上的抒情,只要不为之行动就可以,比如「角色犹豫了一阵,还是为了自身利益和日本人暂时合作了」。
理所当然地
我讨厌太油滑的男的
太精于人情世故的
太多心眼儿和算计的
不幸的是我遇到的男的大多如此
我喜欢性格粗糙直率
没有弯弯绕绕思虑
但是温柔 而且不蠢的
笑死
我还是做梦吧
女生的话
我分不清我对别的女生是爱慕还是友情
她们很优秀对我很好很温柔
所以我经常觉得我喜欢她们
但是也不是每一个
我是说
我也不会错误地认为我的每个女性友人喜欢我/我喜欢她们
但是她们中的1/2/3
大概是三个
我会有心动的感觉
她们三个都是打扮行事有点像男生
哦还有一个很漂亮很女生的我对她算是又爱又恨 大概
这种 是我把她们当男人代餐了吗?不要啊
会被女同恋爱bot骂死的
我之前坚定地认为我是双性恋
现在开始绝望地想 也许我是个会迷恋帅/有责任感/温柔善良坚强人类的异性恋
不管什么恋
反正没对象
嘟嘟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