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微博上有明白人指出,舆论一边拼命报导“养老院护工虐待老人”,一边还以此为依据,宣扬家庭养老模式(这在某国这种吝于为国民提供社会福利、想方设法把照料职责甩锅给个体家庭的地方,尤其明显),这种宣传可能很糟糕也很危险。它的问题在于,把社会化照料的风险放大、乃至于妖魔化的同时,却对家庭照料中的虐待问题严重缺乏关注。

事实上,家庭照料中的虐待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护工可以获得收入,且有休息时间;而家庭中的照料者,却往往不得不全天照料失能人员,还无法获得报酬。这当然使得后者更容易疲劳、心态失衡和绝望,认为自己的生活被失能亲属绑架,因此也就很容易导致打骂虐待行为。

PS:原博主有一点提醒了我:相比职业照料机构,家庭内部对被照料者的虐待行为,更难以被揭露和关注。养老院护工打老人耳光就可能成为新闻事件,而家庭成员只要还没把老人打死or打成重伤,就不会有任何人关注和干预。这种状况下,对被照料者来说,“家庭比职业看护机构安全可靠”是很不靠谱的,而且搞不好还恰恰相反。

我的天,一个台湾UP主居然在一本正经的从相对论的角度分析叶哲泰为什么会被批斗。单位下指标,领导穿小鞋,同僚挤压,哪有什么原因……矿泉水都能有罪人又算啥。哎,羡慕这种没有被毒打过的观赏思维。

@sabishizhiren @MulanPurple 西南妇女地位也不高,就是女性失学太多才有的张桂梅。老成都说以前茶馆里只有男的,女的都没资格外出喝茶但农活家活还要照干,杀女胎少就是因为不裹脚可以种地做饭当劳力,少数民族因为早婚还不如汉族。现在吹的川渝男怕老婆女性地位高都是掩盖失学就业早婚这些本质问题的恶心宣传话术,用王志安小骂大帮忙的说法就是“小捧大剥削”。而且拐卖现象现在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变相存在了,川渝地区很多外地的男打工人一问都是“老家女的少彩礼高讨不到老婆过来讨老婆的”,这个“讨”和“拐”无非就是“我自己过来便宜“的区别。

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我不喜欢所有的传统节日就是创伤的表现,因为在这种过节的日子里要么我要被迫去跟我妈娘家的一大家子npd打交道,要么在家看我妈这个npd一到过节就找茬吵架。我妈每到过节都会突然变得暴躁,多疑,焦虑,控制欲更强,说不准哪句话说得不对就要吵一架,尤其是在春节前后的那段时间。我现在怀疑,春节到底是阖家欢乐的节日,还是一部分中国人的大型创伤纪念日。

国内的生活到底有哪里不好呢?我也不知道要怎么用一个词来说,经济下行也好政治环境变差也好都太抽象了,我出国之前的收入足够我过得还不错,而且理论上我也完全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是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直围绕着我,比如说坐地铁的时候突然要查身份证,比如说随机点开一个新闻之后下面乌烟瘴气的评论区,比如每一个社交媒体上面的人说话好像都越来越刻薄,比如说公司领导突然像小孩子一样无端发脾气,看起来都是很小的小事,而且出国之后就碰不到吗--当然也不是,所以在朋友问我“国内哪里不好”的时候我除了经济和政治环境竟然也说不出什么来,但是只要想到这些时不时刺到我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及经济和政治的问题会让这种类型的小事越来越多,我就更坚定要努力留下来的决心

加拿大考试好人性化。我数学运算中间漏了根号,法语短文里的 m' 全写成 s' ,都不扣分。这就明显是孩子其实会,但就是考试紧张写错了,就和字儿写得乱一样。这么想中国的考试真是变态啊。

最近明白了一点就是一个social group中最有话语权的人(俗称皇帝)的素质决定了这个group整体的素质,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素质较差或者道德水准较低的人在群体中取得了主导性话语权,那当中没主见的人很快就会被这类人同化,而思维意识清醒但习惯避免冲突的人也会逐渐倾向于默许这类人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群体内部的规则怪谈,群体中性格弱势者很容易便会成为受害者。

上文说的素质差可以指很多方面,比如喜欢冒犯他人而不自知、好给他人扣帽子、霸凌他人、捏造事实、见不得人好、恶意揣测他人、双重标准等等。这些特质往往不会单独体现,一个让你明显感到不适的人会占其中至少2到3条。

而当你意识到这种劣等皇帝统治下的群体氛围令你产生不适了,我的个人经验就是大胆脱离它就好。不需要担心会因此与群体中你欣赏、交好的人失去联系,因为正常人不会被皇帝洗脑,会被洗脑的人也不值得继续交往。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永远警惕服从性测试。当某个人当众对你提出你认为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请强硬地拒绝。因为不合理就是不合理,你如果接受了,对方非但不会感谢你反而会觉得你好拿捏,那便是霸凌的开始。

祝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

我非常讨厌推上那些满嘴“X地独立建国”的反贼。九成以上都是发达地区本位,九成以上都做的东南互保大头梦,都想着“跟那些落后地区(尤其是山河四省)的穷蠢粉红爱党底层人划清界限,一刀切掉扔垃圾桶,我们发达地区江浙沪珠三角高等人,就可以在欧美国家保护之下,独立建国过上好日子了”——这怎么可能?

我又想起以前我吐过的关于义和团的槽:CCP把义和团当成“反帝爱国运动”当然混蛋,但“义和团北方农民穷蠢排外傻逼真讨厌,八国联军最好把他们都拿机枪突突了”,混蛋程度也不遑多让。

你知道吗,韩国男人和日本男人加起来只有8400万,而中国男人有7个亿,如果中国男人和日韩男人结婚,每个日韩男人都要娶83个中国男人,你不知道,你不关心,你只在乎你自己。

陈铭这个行为真是典型男权,先捂嘴说我们不谈性别,再说你们是不是对我们性别(男)有意见。就差脱口而出你们打女拳了。
还有妻奴人设也是,在节目里说自己有多爱老婆,老婆生孩子多痛。结果转头让40几岁的老婆追三胎男宝。被别人说了之后,他的粉丝还要骂路人陈铭想儿女双全怎么了。
这点真的是很好笑。男权真的很爱用个例男人给整体男人立深情爱妻人设,被扒出来个例男人都不深情之后,又嚷嚷着女人恶毒,明明老婆死后再娶很正常。丝毫不提之前给自己立人设塑金身的事。
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比如“庭中有枇杷树”。这两个人,被男权用来标榜男人深情多少年了。结果被扒出老婆死后立刻再娶之后,舆论就说那是时代局限性,他的诗好就够了。
我是觉得吧,男权要么就承认大部分男人都是想着“升官发财死老婆”,老婆死后就得立刻再娶。别给整体男性立痴情人设,从而让女性对他们有过分的幻想。要么就在被扒之后老老实实认了,别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时代变了,第一个林生斌能利用老婆孩子赚很久的钱,第二个林生斌能不能赚上这份钱就另说了。

小红书搜索什么东西不能放洗碗机,小红书网友说统统都可以放,没问题的留下,洗坏了的淘汰!
感觉……怎么说……我的人生……一些醍醐灌顶……

看三体的时候,有个小细节,让我觉得非常别扭,就是歌者的工作方式。咋那么像个街道办事员。昨天看网友吐槽太空豫剧,忽然就合理了,但是仍然别扭,能量都到这种程度了,仍然是个街道办事员。动不动就要灭了别人也就甚为合理,软肋嘛。

我求求文艺作品评论区的大小姐们,不要在怜悯古代女性仰仗男性境遇恶劣凄惨时,再加上“幸好我们现在有了受教育权利,有了劳动、选举的权利,有了做自己的权利”。
文艺作品还没感发到我,但看到这种大小姐言论,我反而要想到那种天天被老公家暴还要对外宣称老公对自己多好、朋友圈晒幸福秀恩爱不断的可怜女性。

总算挤出无娃日看完三体。早说了,三体最合适给美剧编剧们暴改,脑洞有,故事有,文化没有,深度没有,人物没有,这于是编故事的就可以从头编。电视剧比小说顺眼多了,难得啊。以刘作家对人物的理解,女的都傻白甜,男的都充满中国式正义感,aka,精英纳粹主义。于是女的出场翻白眼,男的出场,想踹他。刚刚意识到,离三体人到来,还有四百年,这个故事应该很有意思,别管原作了,重新编,人类面对400年未定的未来,遥远,又不遥远,多有意思的设定。 求你们重新编。

要警惕那些看起来无限进步的人,因为一个人表演进步无非就是两种方式,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别人。一个能毫不犹豫把毛主席像章别在肉里的人一定也能毫不犹豫地用皮带活活抽死阶级敌人。

我以前一直觉得位卑者更能感知不公平的存在和形式,因为ta一直承受着这些攻击和痛苦。最近突然意识到事情可能正反过来,歧视者比所有人都更清晰地知道他人失权在何处。
有色人种想要正常坐公交,女人想露出头发皮肤,儿童想锁住自己的房间门抽屉柜,普通公民被侵占存款……任何失权者想要发出声音,哪怕只是说出自身遭遇,并未向谁索取公平,也会引起对方的愤怒、憎恨、打击、捂嘴,甚至消灭。男的对“拳”真的比女的敏感N倍,敏感到受歧视者难以理解这种过激。
我们需要在持续的麻木的痛苦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和成因,阶级上位的歧视者们则十分清醒和享受地知道他捅了人什么地方,捅了多少刀,每一丝有动摇特权的可能都会被感知。

之所以笨蛋提出的问题最难回答,是因为“提出正确的问题”本来就是很难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问题提的是对的,那么离解决也就不远了。所以反过来说,如果问题压根就提错了,或者太过模糊以致无法回答,那真的就是再聪明的人也没辄的。比如老蛮问,石头会风化,怎么可能保存两千年?这个问题就没法答。你但凡问细一点,比如具体到“拉奥孔看起来跟新一样太假了吧?”或者“斗兽场这么高大的建筑还经历过多次地震两千年不塌怎么可能?”又或者“巨石阵这么大的石头当年是怎么运过来并且竖起来的?”(是的老蛮连巨石阵都不承认,可怜的凯尔特人,他们根本就不是昂撒啊他们也是被昂撒侵略的)这我就知道该怎么答了,就算我不知道,也可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因为像这种质疑应该是学术界的基本功)。可是你就说一句“石头会风化所以这些建筑和雕塑不可能是两千年前的”,那就真没法说了。

越想越觉得还是脱钩好,因为典型意义上的中国人,跟世界上所有正常国家的人思路都不一样。在博物馆里看到好东西,没有任何正常人的脑回路会是“我们国家同时期没有这样精美的东西所以一定是假的”;看到数千年前的遗址,没有任何正常人会觉得这里主打一个自古以来+扬我国威(罗马人天天看见那么多宏伟的古建筑也没谁觉得墨索里尼失败得真可惜啊);就算感觉到某个古迹有疑点吧,正常人的思路也应该是看专业书/找专家答疑,而不是自己略一思考就得出“可见所有西方学者都在合伙骗我们”这么机智的答案。这甚至都不是智力的问题,就纯粹是民族主义的毒奶已经浸透到大脑的每一个皱褶里了,洗不回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不是中国人独有的问题。欧洲人不也是一而再再而三耗到筋疲力尽,才(在外力aka美国干预下)彻底放弃这套民族主义叙事吗?然而这样一想,其实你会更悲观:说明现在这种反智民粹风潮,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停下来的。甚至更糟,得经历一次德日在二战末期那种级别的社会崩溃,大家的头脑才能冷静下来。再甚至更更糟,人家根本不跟你玩二战剧本,直接以对朝鲜的态度一直晾着你,go fuck yourself,整个世界都是伪假的好不好?

看到友邻在讲“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突然就想到一个有趣的例子:
中国正能量当下对不吃猪肉的民俗近乎于恨之入骨,在反对这类习惯的宣传中最喜欢用的是“不能一个桌子吃饭算什么一家人”。按照这个逻辑,在中国文化的核心重地山东,女人都不是家里人咯。

看国内挂同人作者不爱女感觉现在国内平台还停留在这个耽美同人爱不爱女的讨论层面,给我感觉就是一天天啥事儿也不干了光盯着女人看,女的干啥都是错的。看多了懒得说不是因为吵不过而是同人跟耽美这些东西就是正着说也行反着也行,掰扯多了纯粹是无聊的文字游戏。你说耽美美化男人,我还能说耽美是女性写给女人看的文学,是女性情欲的解放是女性写作的崛起。你说耽美里矮化边缘化女角色,我就能说耽美提供了一个没有第二性的模拟空间,供青春期少女们得以安全地寄托自己的浪漫情感。你说俩纸片男的做爱有伤风化,我还能说看完bl小姑娘只会认为俩男的应该做爱而不认为自己应该找个男的做爱,减少了有伤风化的风险。我自己写着都嫌烦,你就说那些人长篇大论地在那论证小姑娘搞个同人引起全球变暖到底有意思没有。其实挺无聊的……说到底就是少对女的指指点点,就算你也是女的也不行。小姑娘不仅要看俩男的亲嘴还要看俩女的亲嘴俩木头人亲嘴俩汽车人亲嘴俩马亲嘴,看人体蜈蚣亲嘴也行看不亲嘴也行。怎么这群人天天光盯着小姑娘在虚构作品里看了什么写了什么画了什么出警,俩电子纸片亲嘴不比活人亲嘴省点碳排放。。。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