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什么第二次冷战啊,不就是黄人老登白人老登相互丢屎,波及世界吗

李安昨天领了美国导演工会终生成就奖,在台上说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Taiwan,然后讲话被掌声打断,台媒重点宣传,而微博上不提这一句,相关内容大部分只说中国又占了一个第一,少数好事者提出这一点的,评论里则是“他不这么说就会被湾湾出征了”,笑死,可见李安基本是黄仁勋待遇,粉红不仅不敢随便出征,还必须主动帮他们说场面话,否则不利于中国占领世界第一 :aru_0270:

有湾区人想收留一条八岁的德牧么?我刚刚去 shelter 探望了 Chance,八岁的大狗狗看到我就哭⋯⋯

他们本来今天想把它安乐死了,我说我可能能找到愿意收留的人,他们推迟到了周五。
显示全部对话

我自己没有刷短视频的习惯,但我从来就不认为“短视频没营养、毁人”。这可能还是王国维那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影响:每个时代,都是那些当时被认为属于变体的、大众化的、“上不了台面的”,文体形式,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最高峰。从宋词到元杂剧到明清小说无不如是。相反,那些在当时被老登们抬举到很高的、要求自家孩子好好学的“正经文学”(元明清制艺和诗文尤甚),在后人看来,不过是优孟衣冠冢中枯骨。

古之人如是,今之人更如是。从80后的金庸琼瑶游戏厅,到90后的网游,再到当今的短视频,都遭遇过“没营养、毁人”这样的评价。——横竖就是:那些更便宜制造快感的、那些穷人和小孩消费更多的,文化形式,总会被描述为“低层次”乃至“有害”。说白了,就是欺负这些文化的消费者要么缺钱,要么缺话语权,没法堂堂正正为自己的爱物辩护。

我很想做个预言:我认为,在后人书写文化史的时候,短视频和网文,将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杆性文化产品。而且,以后的教育体系大概率会改变,会去适应“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更短”这一现象,而不是把孩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视为需要矫正的问题,并且乱甩锅给网游和短视频。

#在毛象上大放厥词就是爽

@oskarvon 男权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能把自己的性癖上升为异性的道德

借书千万别借给这种人,丫借了不知道要还。

我的一位亲戚(平辈)在教小学,今天听伊聊天,感觉现在的小学太逆天了……才一年级的班级,居然会搞期中考试计算每科平均分,排名靠后的班级的老师会被扣绩效。亲戚是合同编,和学校三年一签约,绩效太低不仅影响工资,更可能导致伊在三年后不能续约丢掉饭碗。
班上有一个孩子总是考零分,没法完成作业。亲戚跟家长沟通。家长表示孩子有阅读障碍。亲戚说,可以出具书面医学诊断,将这个孩子的考试分数从班级平均分计算中剔除,平时的作业也可以减免。但是家长担心孩子被打上标签被歧视,拒绝提供相关证明,改口我们家孩子一切都好,成绩差是你老师教的有问题。于是亲戚几乎每天都走流程催这个伊知道不可能做完作业的孩子做作业,把自己和家长的聊天记录交给学校表示自己已尽义务。可想而知,家长对于学校愈发愤怒,也愈发坚持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好。
到了期末,亲戚为了这孩子的成绩焦虑得睡不着。伊最终居然想出一招,安排一个成绩很好也很乖,很听老师话的学生坐在这孩子身边,并且暗示乖学生把自己的试卷展示给这孩子,让这孩子抄。最起码得把选择题给抄了。但是这孩子不愿意抄,自顾自在自己的试卷上画起了花和藤蔓。当乖学生按照老师的吩咐把自己的试卷答案展示给同桌的时候,同桌反过来把自己画出来的美丽花朵展示给伊,还摆出挑衅的姿势。乖学生举手说老师他作弊。这孩子马上反驳说你才作弊。监考老师只当是学生之间的打闹,确认没有什么抄袭行为就把这事放过了。
太逆天了,我问亲戚你怎么想的?教唆一年级小学生作弊?亲戚说都是为了绩效我也没办法。唉我想着对方也只是一个刚毕业一两年的打工人,甚至比我还小,确实也没办法说太重的话。亲戚在事后一边庆幸事情没有露馅,一边又焦虑自己这学期的绩效。伊回忆起来试卷上的花朵,说真的很漂亮很精美,值得自豪地展示出来,说明这孩子或许有阅读障碍,但是在绘画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天赋。但是在试卷画花事件之前,也没有任何人发现这一点。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人在意这一点。只能说这个事件中的成年人,不论是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家长,没一个很好地处理这件事,荒谬的一切成体系地传导给两个小学生。

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甚至“生命力”也是个可怕的字眼。几乎可以说是专属于那些最low最没底线最恣无忌惮的那些人,几乎等同于无耻和下作。这不是“生命力”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只有那些最无耻下作的生命力,才(因为与主流价值观的合拍)具有一定的表现空间。如果真是两方面都放开手脚对喷,你嫌烦不看就是,倒也不用支持封禁。但是既然大环境是拉偏架,那还不如都封了好。

少年漫画当年救不了日本,现在也救不了中国………

大S曾经评价张兰是武则天,我当时觉得有意思,但又隐隐约约觉得并不精准,现在我明白不妥在哪儿,她明明就是个微型的红太阳么!张兰和家人经历过反右和文革两次政治迫害,惨的一批,但张兰从时代苦难中只学会了唯利是图、翻脸无情、污蔑构陷和不择手段,并且把那些折磨她的整人手段内化,从受害者蜕变成加害者。

而汪小菲是被宠坏的微型暴君二代目,无能狂躁、性情不定,没心没肝,戏精附体的泰迪癫狗一只。说实话这母子俩才是真的有代际传递的时代病,送去杨永信那里电一电,以毒攻毒,恶人对决,才最好不过。而说正经的,你国三十年的革命斗争,毒害几代人,流毒无穷。

显示全部对话

反过来说,大S母女姐妹,真是有涵养体面的一家人,从未说过汪小菲和张兰的坏话,甚至没有爆过母子俩的黑料,没有利用自己传媒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打压过他们,在遭受台独的污蔑时作为深蓝和名人,也从未以破坏统战为名找大爹捶死他们,其实这俩瘪三母子丑态百出、口无遮拦,导致浑身破绽,有心想整死可太容易不过了…哎,珍贵的善意被视作驴肝肺…天道不公

显示全部对话

说认真的,两者在画风上、审美上的差距不比原版《明天会更好》和2024版《明天会更好》之间的差距更小。

有些赞美计划经济的曲学阿世之徒是真坏,但大多数支持计划经济的小民百姓or学生娃,恐怕只是匮乏+蠢。

他们的脑回路,其实也不难理解:他们觉得,很多生活必需品(从衣食到住房)都贵得吓人,买不起。这不对头,这一定是资本家奸商在使坏。所以,市场经济不是个好东西,害得老百姓什么都缺。让资本家奸商滚蛋,让政府来公平分配,可能还比较好。

然而,他们意识不到的是:

1,普通人买不起生活必需品,这不是市场经济的问题,而大概率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权力不正当干预市场的后果。
正如,你国房子卖那么贵,可不是因为市场经济;
正如,三年大封锁期间普通人吃不上饭,更加不是因为市场经济。

2,你在市场上买不起某种东西,却觉得权力会白给你分配这种东西,这更是做大头梦。权力只会把这种东西,大把大把划拉到它自己的腰包里,只给你一丁点骨头渣子。
正如,先前房子不能上市交易,只能由单位分配的时代里,普通老百姓一家十几口挤几平米小屋是常事,而官员子弟却往往有成套的房子;
正如,三年大封锁期间,普通人连烂菜叶子猪奶肉都不一定能吃上,街道管理人员却在大吃瑞士卷。

关于文科的重要性,一个最强有力的论据是:文科不好的话,就算理科生好不容易干出点成绩,还是会毁在傻逼手里。

我已经很爱国了,我爱国的程度已经超出了国爱我的程度,已经是在倒贴了,还要我怎样

2015年的TVB电视剧《枭雄》,这个镜头故意把戏票上的 “1977” 伸到镜头前面,生怕观众认不出顾小楼就是孟小冬。若剧中的顾小楼原型是孟小冬,那么剧中的尚文彬只能是梅兰芳了。

很少有影视剧,像这部剧,把梅兰芳描绘成一个很坏的人:利用自己戏剧界大佬、男明星身份,骗女徒弟上床,始乱终弃,叫老婆出面赶走女徒弟,借影响力封杀女徒弟、毁掉她的前途,买通媒体往女徒弟头上泼脏水。
(真实历史与这段剧情差不多。杜月笙出手帮孟小冬,买报纸版面让孟小冬发文澄清。)

编剧在已公开的历史的基础上,再将 “尚文彬” 的嘴脸刻画得更丑恶。我觉得编剧很清楚中国社会这类事情的套路——假如有一个女学生站出来控诉男学阀,受害者肯定不止一个女生,而男学阀肯定会动用业内的人脉关系,打击报复,“要你在行内无立足之地。”

————————

TVB大部分电视剧都很烂,偶尔有好剧。《枭雄》是很好的电视剧,主角是杜月笙,背景是1920至1940年代的上海,以古寓今。

良心未泯的人,因生活所迫加入黑帮,洗白身份成为商界大亨,又想投靠新政府。新政府马上给你肮脏任务:谋害忠良、镇压示威群众……你怎么办呢?然后日本人来了,有的人宁死不合作;有的人既当汉奸又勾结共产党,还能在49年之后官至中央,很是长袖善舞,结果文革时死在牢里;有的人逃去香港台湾……

那句说女性遭遇困境,倾诉自己的痛苦时满以为男的会伸过来一只手,实际伸过来的却是生殖器。
倒过来也是成立的。
一些男的大谈自己的逆境自己的不容易自己的委屈,女性燃起恻隐之心伸出自己的手,对面递过来的还是个生殖器。

我要是浪姐团队负责人,我肯定在《好东西》定档的时候就把宋佳钟楚曦的浪姐2025合约预订了。现在可好,人家约都约不到了。
为什么呢?因为制作人从女的(吴梦知)变成男的(任洋)了。 :0090:

不是说《哪吒》不好的意思,只是有点感慨,中国观众吃得实在太差了。以致三十年前热血漫画的水准,就能让创造影史上的票房奇迹。更可悲的是,这里所说的“水准”,是仅就价值观/故事性而言的。如果说到世界观建构和美学创新(本来这才是动漫/玄幻作品最应该出彩的地方),那就更让人汗颜了。again,《哪吒》很好,但它如果是1997年和《海贼王》一起面世的,那就更好了。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