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初代皇帝热衷对抗自然规律,末代皇帝喜欢对抗经济规律,一个和天斗,一个和地斗,天地都容不下的大佛怎么可能不撑的毁天灭地?

微博上有刷到有公安又在抓海棠作者,之前是安徽这次据说是甘肃,抓捕就是为了罚款,刷到一条评论说“全国两千多个县嗷嗷待哺”,我真的想问一千遍我为什么活在一个这么恶心的地方。

耐克至少都被象征性的被抵制了一下,李嘉诚可是直接上手打了大爹的脸,居然如此稀里糊涂的就被糊弄过去了。讨伐李嘉诚的煽动效果极其有限,大爹的脸根本比不上一只半死不活的大熊猫,或者大英博物馆里的某个文物。民族主义已经从跟随官方的“指哪打哪”,进化到自己找素材做文章,流量市场化各凭本事恰饭的“打哪指哪”了,也怪不得最近老整那些大粉红,抢主子话语权真是找死。

突然想到,张爱玲正是因为在港大接受了正统现代文科学术训练,才让她有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点对她日后看破ccp的政治洗脑宣传,尤其是在看到土改的真实情况后不是去主动将其合理化而是在眼见为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最终促使她52年去国肯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黄心村教授的书里详细写了张爱玲在港大的课表,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历史学、逻辑学和英语。再加上张爱玲自己读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学,对所谓封建王朝的盛衰循环、今之大害唯君而已等问题都是有所思考的。这一点在她的海上花译后记里谈到水浒传的时候有充分的体现。到40年代中后期她被左翼作家围攻,被左翼报纸批判是星期六作家、小资作家、汉奸老婆,一时间到处是辱骂羞辱她的人,这段历史参见《想象与形塑》一书。所以到了50年代,我相信以张爱玲的水平不可能没有察觉到一点不对劲。因此文科自然是有用的啦,文科能保命。当然我说的是现代西方人文学科,不是孔子或者董仲舒或者朱熹那种文科。

AI做的东西,基本下限高上限低,看起来像点样子能糊弄一下外行,但靠尸块拼凑没办法凝练成一个高质量的整体。

人下限低上限高,能做出很多垃圾也能做出非常厉害的杰作。

所以需要糊弄一下,要求不高的时候用AI就很合适,或者提升自己的下限的时候也能用。别指望它能帮你做出高质量的东西就行了。

很多的混乱、无效的熵增,其实是由于没有明确目标导致的。
虽然宇宙最终都要走向无序,但人类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美丽的一厢情愿。

我所见的公公大多有过强的性别意识(gender),而嬷嬷大多有过强的性欲意识(erotic),cp粉则大多有过强的专偶制意识(monogamy),这让只是想嗑人和人互动的我很崩溃
#绝望鸽头炖菜

和朋友聊天朋友说到:
男的可以把任何事情包装成深情。

太对了,家暴可以包装成深情,跟踪恐吓可以包装成深情,造黄谣也可以包装成深情
——在豆瓣看到帖子说一个离婚冷静期的女士被丈夫造黄谣,后来对方解释只是为了让她再理自己。

我甚至觉得那些强暴女性的男的也觉得自己是深情。这个社会到底在怎么教育他们啊。

小黑书上很多教人怎么让别人上头让自己下头的推拉术方法论实操课这类视频最看得我大惑不解,包括和朋友之间所谓“维系友情”也是一样,人和人之间不能就靠点真诚相待来自然而然地彼此相系吗,偏要靠些刻意经营的手段攻心,以为对方被自己玩弄股掌之间了、被“攻略”了,人才舒服了……糊涂啊,谁又能真正属于谁呢?说实话用这些术法强修来的缘分能为你真正带来什么快乐呢,就算修到了又是你本心所需的吗?我看不见得。人在寻求人际关系的过程中一旦求术,就已经输了。因为好的缘分是不需要你在这方面投入精力来拴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也并不需要。假如觉得明明身边每个人都是同样相处交往但偏偏自己得的少了,那么先从修自己开始吧。

对李嘉诚的讨伐根本没有达到预期。他想要的效果是民族罪人,历史耻辱,遗臭万年,最次最次也应该是个方方,结果就是不痛不痒的象征性响应。这是我有史以来见过的最不成功的一次扣帽子。
1.李嘉诚不是方方,海内外最知名华人老板,但凡有一丝影响自己恰饭,线上赚钱的线下赚钱的都会有所顾忌。
2.李嘉诚确实不是中国人,只有骂川岛芳子的哪有骂李香兰的道理?这一波强行到专业的接盘狗也接不住盘。
3.粉红饭越来越难恰,大家早就发现了骂方方并没有啥好处(甚至有坏处),所以官方舆论的响应者们现在也只敢打安全牌,捡国外那些没有利益相关无关自身痛痒的题材做文章。

我不看年代剧,原因就一个:
不信制作和编剧,能在陈述60、70、80乃至90年代的背景时不说谎、不粉饰。

@Tuilindo @shiguredanjyou
我记得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你国修订了牛奶安全和质量标准,对蛋白质成分要求大幅度下降、细菌含量要求大幅度上升。估计是因为看到,你国是真做不出符合国际标准、而价钱又比较亲民的牛奶,非要国际标准,你国聪明人就开始走歪门邪道(比如用三聚氰胺对付蛋白质含量检测)。所以还不如把标准降低,爱掺水掺面粉都随便了,别为了标准再掺人不能吃的奇怪东西……

上美八十年代的作品好的最大原因,是文革没弄死的那帮画画老九,终于熬到了画画不仅不挨打还发工资还可以稍微稍微微针砭时弊还能看到美术片和动画电影上映,太爽了嗨翻了终于能画点儿自己喜欢的了。直到上面仔细一琢磨卧槽凭什么啊我还花钱养社科反贼,自负盈亏去吧你们 :0010: 老九们也差不多退休了,小九们收拾下心情接外包赚钱了,小孩儿们迎来了好看的一波外国动画及(盗版)漫画,经典作品留在光盘闪存盘硬盘和网盘里。这么一看好像什么也没亏。可能画王杂志被老干部管不住孙伙计恼羞成怒摁死是个挺亏的事。

不評價宮崎駿本人,但是在宮崎駿十分反對侵權訓練生成式 AI 的前提下用他的作品訓練再生成模仿作拿來做宣傳,這種行為我一般叫做「騎臉」

@Tuilindo @Haruko
你国公务员容易出反贼,从古代起就是如此。概因皇权社会利出一孔,做题家们效忠皇上就是为了吃口好的,现在崇祯皇上给不起饭了,做题家们当然要另找饭辙,大顺大清的饭不香吗?

中国既然是从铁器时代科技大跃进来到信息时代,为什么会有人相信,铁器时代的60后70后原住民是文明人?家庭因阶级变化形成了创伤,不管是否以西方文明为标准,大多数老一辈确实行事野蛮而不自知。这就是取代「原生家庭说」的「父母原罪说」,非人之罪,文明之罪也。这不是伤痕,而是对文革无动于衷,没有承担时代责任的原罪。

女生说话像椎名林檎的方法:不要说“我月薪三千”,说“薪水在进公司后一直是平行线”;不要说“我买不起房”,说“我深爱东京却一无所有”;不要说“我逛街不买东西”,说“19万円都拿不出来的我来到了御茶水”;不要说“我老是熬夜”,说“每天晚上都high到极点”。

最近在看一些以前上美厂拍的动画片。
不出意料地,评论区里又冒出了一些“以前的人都为了艺术,现在就是资本、市场……”之类的糊涂话。
但平心而论,市场经济大潮来临之前,上美的动画拍得确实好,很为这种理论提供了一些论据。
接下来是我的观点:
之前上美的东西拍得好,那是因为中国的这个体制最擅长的是“调集极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一个确定的目标里”。
极权体制确实能做出一些好东西,但这些好东西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身上集中了大量的资源和技术、经验、力量。
上美的好东西,无论是《大闹天宫》也好,《哪吒闹海》也罢,无一例外的都是“改编古典神话故事”的类型,因为这些古典神话故事流传甚广,文本经过多年来的千锤百炼,是确定不可能有问题的了。这恰好遮住了体制的短板。
就好比《战争与和平》的改编,还真就是苏联人拍得最好。因为苏联可以为了这个目标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为了拍战争场面就可以集中大量的军人,还可以调集国家资源生产大量的戏服、道具……
这个执行力和技术力,好莱坞和BBC都做不到。然而这种东西本身只是锦上添花,因为《战争与和平》本身就是个优秀的故事,只要不乱改,很难拍得难看。
然而,上美也拍过《黑猫警长》和《葫芦娃》,这类动画你说多差也没多差,但也没多好。
同一个上美厂,怎么差别那么大?
很明显,上美厂有能力画出精美的画面,有能力找到最好的配音,但没办法原创出一个精彩的剧本。
剧本,恰好是一个动画中最需要创意和灵感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中国和苏联这类体制永远无法超越市场经济的致命的短板。
原因,自然也是因为没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可以让大家自由发挥。
明朝和清朝之所以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说,那也是因为明清时期允许民间印书卖钱,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催生了良莠不齐的大批小说,西游三国水浒这类小说才能从里面杀出来。
然而,一旦这类古典故事被改编完了,上美又能做什么呢?
换言之,与大家的想象恰恰相反的是:是古代的市场经济的成果补足了上美最大的原创力短板,是现在的极权体制堵死了上美的未来。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解释防疫、科技创新等等事物。

@RXY
同意。极权国家的文艺作品,基本上都是这样:长项是艺术形式的精致打磨,短板是写故事。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