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librown 是的,霸凌的逻辑是流动的,是某些人在试图占据上风的时候随机选择的,随之起舞就很无稽。
霸凌者不是山上的老虎,他们在必须做人的时候也会缩起尾巴做人。环境纵容默许了弱肉强食,恶意才会在某个缺少教养的人身上显形。这个人不必然更高更壮更狡狯,只要ta相信放纵恶意可以给自己带来便利甚至仅仅是片刻的优势,ta就会选择不做人。从这个角度说,霸凌者本身也是流动的。他们是环境失范的产物。某些年份为什么多产打砸抢的红小将,为什么新纳粹能死火重燃,环境的容许有更大的责任。
老虎不在山上,在人心里
我觉得有时候甚至都不是霸凌者随机找霸凌理由,而是围观群众甚至受害者自己去给被霸凌归因。就跟大爹总爱说:「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受害者也总是会想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但上位者和霸凌者不想这个。
确实,我就在网上看见过,学习不好被霸凌、学习好也被霸凌;长得丑被霸凌、长得美也被霸凌;有朋友被霸凌,没朋友也被霸凌...
霸凌者随便找个由头就能霸凌。
@mengmeng55 @16sixteen
我觉得霸凌者会“挑选”受害者这种描述可能有一种幸存者偏差。
其实有可能霸凌者人人都想霸凌,有机会就要霸凌,只是有些人抵抗并且成功了,有些人抵抗不了就成为“他们弱所以被选中”的证据...
@mengmeng55 你想一想,其实不存在那种“那种霸凌者喜欢下手的气质”。那只是从霸凌者视角进行的罗织而已。
说你乖所以欺负你,说你不乖所以欺负你;说你太吵所以欺负你,说你太安静所以欺负你;根本这个清单就可以无限往下列。
重点是霸凌者不必然成为某个小环境里的顶级掠食者,有苗头就给按下去,其余各种各样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空间。
只有那种刻意培养霸凌者,(尤其很多老师带头示范霸凌)的地方,你才发现霸凌怎么都躲不过去,各种尺度的,来自父母亲友的,来自你以为的“朋友”的。(很可笑的一点是:霸凌者倒是有很多“朋友”的。但是那种“朋友”,或称喽啰,你真的想要吗?)
我们不是必须得让孩子活在粪水污染的地方的,对不对?
不要再反思自己了。
我作为家长,最侥幸也最庆幸的是不曾站在霸凌者的角度进一步挤压小孩的生存空间,比如问以下这些混账话:
“为什么他不欺负别人光欺负你?”
“你做了什么让他生气的事吗?”
“你为什么老得罪人?”
“你为什么没有朋友?”
“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更喜欢人家?”
“你就不能多带点好东西跟大家分享,这样大家不就喜欢你了吗?”
……
但是我肯定说过以下这些话:
“你别理他。(默认这种行为干预无效)”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一厢情愿的绥靖,且很快就会被证伪)”
“离他们远点。(让出空间)”
“做好你自己,不跟这种人停留在一个层次。(把压力留给自己,即不够好就无法摆脱这些人)”
“最大的轻蔑就是无视。(让无理/无礼take over)”
这些,也是不对的。它们在心理上暗示了一个价值观正在成长的孩子,告诉他你能拿到的最好结果不过是被leave alone,而不是道理得到伸张。
问题是我前半生都在拼命努力试图被leave alone,我得到片刻宁静了吗?
由是,如果我希望小孩活在一个更合理更健康的环境里,我就不应该把那些我从旧世界里带来的逻辑和行为方式pass down给他。支持他抗争,支持他主张道理,对不对的事情永远愤怒,这样他的快乐才是纯粹的。
把空间让给霸凌者永无宁日,为自己记这一笔
图片里说的这个,从我小孩经历的霸凌看,如果不是信口胡扯,也是有很多想当然。
并不是说你有朋友、有一起玩的小圈子就不会经历霸凌,这个事情的发生不光取决于你,你有多resourceful,也取决于对方,对方有多烂,有多经常无视明文和非明文的规定。
学校有规则,也要看校方能够多大程度上坚持执行规则。
不信我把小孩的经历breakdown给你们看看:
我小孩8岁来加,英文流畅,成绩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从不担心他”。他上初中后是至少三个团体的固定成员:学校管乐队、弦乐队和象棋俱乐部,在每一个团体里他都有玩得不错的朋友,有自己班的也有同年级其它班的,还有跨年级的。
霸凌他的一方是2-3个近年刚来加的中国学生,英文程度一般,也不太交族群外的朋友。霸凌的主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用中文说各种怪话,测试什么怪话最能激怒他,在他和其他中国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拿走他们的东西,试图分裂小孩和他的朋友,在跟他坐同一个桌的时候用各种动作和噪音妨碍他正常听课……
小孩在初一被激怒过很多次,也被老师训戒过不可过度反应,但是基本上那些上升到校方会给我打电话解释的事件里,老师或校长都会说,这个不是他的错。为什么我能说那是霸凌?因为被校方停课的是对方。
按截图里的说法,像我小孩这样一个朋友不少,两种语言都能流畅表达,又有让他足以自信的艺术技能的孩子,应该就“很难成为被霸凌的目标”了?
狗屁嘛。
当霸凌是用中文或者学校老师不能理解的另一种语言里发生的时候,老师和非中文背景的同学朋友,他们的正常反应是不理解、不评价、stay out of trouble。当小孩被一句中文的“因为你不敢打你爸爸”气得冒烟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这个平时友善的孩子突然有了anger issue或者情绪管理上的困难。即使不说出来,他们也会想,为什么不能stay calm呢你?
(Btw谁跟我说那种屁话我的直觉反应是给他一记耳光打掉两个牙齿再讲理,理性反应是我不一定真动手但是一定会让对方觉得我马上就会动手修理他,我的语音语速语气语调身体语言全部会相应调整,这是我的中国人生存技能)
小孩把霸凌者驱逐出他的生活,靠的从不隐藏自己的经历,坚持(和我,家长)谈论,坚持向校方投诉(并努力抑制自己别动手),投诉到一定程度,校方决定把那个先前闹事被停课的中国学生调到其它班去了。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小孩的生活是愉快了不少,但是有一天放学,他亲眼看到那个被赶到其它班的学生在柜子附近找七年级的另一个中国孩子讲我娃是怎么暴力对待他的。
巧了,那个七年级的孩子就住我们家对门,是我娃从十岁就认识的朋友,他的妈妈就是我朋友,我猫最喜欢的那个女生。
所以你可想而知,那一天的背后污蔑没有起到效果,但是像这样的污蔑,并不会因为我小孩有多少朋友而停止。
就对方很烂,烂到他们不能接受你居然不跟他们用同一套烂人逻辑一起在泥坑里打滚,拼着也要往你身上溅一些泥点。
甚至于当你有了足以让学校在早间广播里播报的成绩,他们也不会自惭形秽。就是这样。
要心性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但是并不是这样就不会遭遇霸凌。
别再拿“多交朋友”“有自己的圈子”这种建议来暗示被霸凌的人可以多多搞好自己,victim blaming了
没听过录音的可以去听听什么叫斗智斗勇,男方一开始滑跪道歉,被女方发现他道歉信上写的是没做过的偷拍而非自慰,他声称干的事太龌龊”而不好意思写下来(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实话实说“,而偷拍惩罚相对轻,也能用手机里没照片翻供)然后提出可以赔偿(如果真是被冤枉有什么好赔偿的?)----女方声称自己知道这时候如果自己接纳赔偿会构成敲诈而不上这个当,然后男方说要去人少的地方(甚至是天台)而女方坚持要留在公众场合(才更安全也有更多人见证),男方开始卖惨,女方坚持要通知辅导员和对方父母,男方继续自我贬损求饶(again,正常人被冤枉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否认,而不是用”一时冲动,真是第一次“来辩解哀求)女方发现对方耍滑头在道歉书上留下假名(心理压力再大也不至于连自己名字都不记得了吧?)而更愤怒---- 你说这叫天真无辜可怜大男生被咄咄逼人的学姐吓得承认了自己没干过的事---?而且也从头到尾没提到有湿疹可以去校医室立刻验证来洗脱冤屈,实话实说,录音证据都到这地步了,还能以”证据不足“无法获胜,只能说你国想抓偷拍犯性骚扰犯,还真是比登月要难得多。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