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ishizhiren 这下好吧,你说拿花的姿势不对,品种也不对,那老百姓改拿刀枪棍棒了。这帮敬酒不吃吃罚酒的。
@Tuilindo
我记得,当时它们的说辞,比“送花”更不要脸(送花在此前的很多事件诸如上海火灾里也都有,说成“境外势力”不太有人相信):它们居然说,示威者举的是白色康乃馨,中国人表达悼念不用这种花(用白菊更多),所以这是境外势力操纵的颜色革命🤮
http://www.hmszqq.com/m/ArticleShow4.asp?ArticleID=8299&BigClassID=113&SmallClassID=
@sabishizhiren 再补充一个鲜为人知的卑劣点,当时为了压热度硬生生的给周边市民断网,物理断网,就是新疆那种。
(接上)49中之后,发生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由于未成年学生遭受霸陵or意外死亡,而引发的民众聚集抗议事件,已经呈现出,与当年的49中事件,完全不同的特点,如23年底的河南宁陵事件(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23%E5%B9%B412%E6%9C%88%E6%B2%B3%E5%8D%97%E5%AE%81%E9%99%B5%E5%88%9D%E4%B8%AD%E7%94%9F%E5%9D%A0%E6%A5%BC%E4%BA%8B%E4%BB%B6),
本年初的陕西蒲城事件(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25%E5%B9%B4%E9%99%95%E8%A5%BF%E8%92%B2%E5%9F%8E%E8%81%8C%E6%A0%A1%E5%AD%A6%E7%94%9F%E5%9D%A0%E6%A5%BC%E4%BA%8B%E4%BB%B6)、
本年5月发生的河南许昌事件(https://www.rfa.org/mandarin/shehui/2025/05/27/china-henan-campusbully-student-protest-riot/),
这些事件,已经呈现出,与当年的49中事件,完全不同的特点:
1,大量的参与抗议者,是在经济危机之下穷困、失业的社会贫民。
2,抗议者已经不那么关心事件本身,他们更想要藉此表达自己对政府的不满乃至愤怒。
3,抗议者的方式,也已经越来越火药味十足,上述几个事件里,几乎都存在抗议者与警察的武力冲突。
——我想说的是,某国公权力可以把49中那种老实和平的体面人的抗议,当成“颜色革命”凶恶镇压;但对宁陵、蒲城、许昌,以及今天的江油,众多愤怒的贫民、“无敌之人”真的趁机闹事,则除了撕开脸皮直接动武,没有别的办法。我非常怀疑,江油之后,各地还会爆发更多更激烈的同类抗议和骚乱,引发流血事件,导致最后的崩塌垮台。
江油现在正在发生的抗议事件,让我想到了21年的成都49中事件。这是维基百科对49中事件的归纳:(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21%E5%B9%B4%E6%88%90%E9%83%BD%E5%9B%9B%E5%8D%81%E4%B9%9D%E4%B8%AD%E5%AD%A6%E7%94%9F%E5%9D%A0%E6%A5%BC%E4%BA%8B%E4%BB%B6)
可以看到,同样是因为未成年学生遭受伤害,而引起群体抗议,当年的49中事件,有如下特点:
1,参与抗议者,大多数是有正常生活和职业的市民。
2,抗议者的诉求,大多是就事论事,对事件本身的真相追究和责任划分。
3,抗议者的方式,是和平的,基本上只是聚集和为死者献花。
然而,当时的公权力,却采取了最为凶恶卑劣、不负责任的应对方式:政治构陷+强力镇压,把抗议者描述为“受境外势力指使,搞颜色革命”(甚至卑劣无耻到了,用抗议者举花的姿势说事,指称抗议者为“境外势力派遣的间谍”),靠这种方式,应对民众正常的政治诉求。
49中之后,发生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由于未成年学生遭受霸陵or意外死亡,而引发的民众聚集抗议事件,已经呈现出,与当年的49中事件,完全不同的特点:(接下)
@Camus @aquilegia 你让他和你Me too他又不肯,他要的只是用自己吃过的亏堵你的嘴(虽然我严重怀疑他就是随手扯谎,男性在me too指控的也是男性,从没见过指控女性的)
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承担着某种神秘的天命,并不是稀罕事,很多大国都有,但是俄国和中国比较特殊。因为从地缘政治上说,这两个国家长期面对的,大多是文明程度不如自己的对手(特别是两国之间的欧亚草原上的广义上的“鞑靼人”)——军事上可能偶尔失败(比如中俄都曾被蒙古帝国统治),但是文明上还是有优越感的,这就是“天命在我”的底气。问题是,在现代西方文明崛起之后,这种大型圈地自萌,就很难维持下去了。事实上的差距不能不认,文化心理上又过不了这一关,这就很难办了。所以中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共产主义——既是西方又不是西方,既是革命叙事又暗中契合(暴虐与极权的)传统,反正我就是要有一个跟你对着干的意识形态,服是不可能服的。这也算是一种大国的诅咒吧。
@MulanPurple 朱就是个死蠢抢劫犯,只会看到民间有利,就去与民争利,跟今天的国企央企吹,完全一个思路。
宋朝廷知道,全民对外贸易,然后朝廷收税即可。元朝廷的蒙古人,本来就很国际化,他们是海洋和欧亚陆地两条线,一起做生意,还鼓励民间搞对外贸易。
朱觉得自己好聪明哦,哇,那么多钱,怎么能让商人赚呢?他要自己赚!但是他又不会经商,明朝廷老以为自己手上垄断了出口货物,就能逼外国“朝贡”他,他批特许经营权,两头吃美滋滋。结果人家不跟你玩,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直接找民间的海上武装商团接头,捞得风生水起。
另外,我一直好奇明朝禁海的真正原因、和统治阶级对海外殖民毫无兴趣的原因,原来是朱元璋“深刻吸取”了元朝的教训,认为元朝热衷于海外征服和海外贸易,消耗了国力导致亡国,而开海则会养出一群刁民悍匪,所以特地写了圣训,提醒后世皇帝们有十六国不征、不许开海、专注于开拓中土。啧啧!咋说呢,人能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没有教训,而朱元璋你还是栽在了没有见识,且是一个内陆土鳖上啊!
又看到一个,2020年中国男学生Xiong Jiawei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当着女生手淫,先被学校停学,后被警方发逮捕令,随即潜逃回中国至今未归。唉你们公共场合掏裆的男的也就在中国可以被打造成弱小无助受害者了,出去到哪不是过街老鼠。
《Vista看天下|“好丈夫、好同事也会偷拍”,是这热搜里最刺眼的事》
《小事丧办:中国人的滥情》
中国的正能量叙事是所有马列主义政权通病。除了虚假的正能量宣传以外,这些政权还要树立一批同样伪善的共产主义道德模范和劳动模范。还有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公共事件和虚假宣传制造过度滥情。
朝鲜人在看见领袖的时候,经常在镜头面前哭,他们并不一定是装出来的:他们是真的过度滥情。
不要以为中国和其他前共产主义国家就不存在这些通病,这些国家一样滥情。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就经常批评“滥情”(Kitsch)。滥情是一种逃避主义,用虚假的、浮于表面的过度感伤,来解释生活的复杂性和回避社会问题。
但这些共产主义国家为什么这么执迷于滥情呢?除了滥情有助于回避问题、转移矛盾和压制个体之外,米兰·昆德拉认为马列主义政权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滥情。
尤其是对所谓阶级压迫和境外敌对势力的过度滥情,还为社会暴力跟报复社会大开绿灯:那些大义凛然地大批处决“反动派”的暴民每个人都一样滥情,他们不但把自己幻想成最委屈的受压迫者,还把一切社会问题归结于没有全部处决所谓“反动派”。
在日常生活中滥情就更常见。滥情不仅给虚假正能量宣传提供养分,还给道德伪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创造生存土壤。中国人最熟悉的两种手段莫过于“坟头蹦迪”和“丧事喜办”,还有一种就是故意用煽情的配乐、镜头语言或叙事制造催泪效果,这就是狭义的滥情,可以说是“小事丧办”的典型。
对于马列主义政权来说,你躲得过正能量,不一定躲得过滥情,总有一款宣传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你不会看见国家领导人就在镜头面前哭得死去活来,但是你看到打鸡血的反美、抗日、爱国影片你也一样很难抵抗泪崩:因为它们的叙事结构就是政治滥情。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过度抵制滥情也出现了一个极端,那就是怀疑一切和玩世不恭的犬儒态度,这个极端走向了同理心、同情心丧失的灾难性结局。
在滥情和丧失同情心这两个极端之间持中,並沒有想象的那么难。它只要求你做个冷静但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不浮夸、常自省、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其实没有那么难。
在极端情绪之间来回滑动,一会儿情绪控制不住、一会儿情绪控制太死,一会儿滥情、一会儿绝情,这并不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该做的事情。
@wolf2046 @itsumosobani 刚刷到这个,被告不是武汉大学而是湖北省教育厅,意思就是芦管太子这已经是去教育厅复核过一次被驳回才起诉的lol第一次感觉这种告学校死活告不赢的机制有一些好处,可惜这个没有铁证,照这样肖家诬告可是诬告到衙门头上了啊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