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不难理解这个案子的群男咕涌,不久前劝国女不要靠滤镜跑去云南过世外田园生活提到的“云南曲靖女孩跳楼案”,两男拖拽女子到宾馆四楼强奸,女孩为反抗从窗户跳下摔残了,云南警方直接不予立案的,“没有证据证明该女子被胁迫被限制人身自由”。这案子还没到谈婚论嫁呢,摄像头拍到拖拽辱骂推搡不能证明,拿走她手机不能证明,打她耳光和一系列人身暴力被确定也不能证明。
闹上央视新闻又怎样,“警方维持不予立案决定”。
如此相似情形之下,大同案“被确认”的证据可比云南案少,说为反抗跳楼,大同案连跳都没跳——所以当然古怪的是大同案,诡异的当然是大同法院
大家都是瞎子快乐徜徉于阴暗的粪坑,你特爹的突然冒出来说要有光??倒反天罡!

m.cmx.im/@MulanPurple/11435967

而这次法院能支持女方原因有1.男方秉持的是古今便宜两头占的原则,认为订了婚、给了部分彩礼把女方“睡了”就没有一点问题,从始至终坚持做无罪辩护,而女方事后就把已收彩礼退到中介了,男方不收还造谣女方为钱卖女。2.男方一家一直在利用舆论造黄谣,甚至说女方背景硬贿赂法院,这惹怒了法院。3.男方在事发后为控制女方拿走了她的手机,逼得女方烧窗帘和桌布,甚至尝试跳楼,这些关键证据使得“违背女方意志”成为事实。

无论从哪点来说,当事人男女都是家长意志的傀儡,判决结果也不是现代法治的进步和胜利。而你国的基本盘,连如大清般贞烈的女方都能疯狂泼脏水,无非是要半醒不醒古今美德都有的、任他们吃的当代好女人。

显示全部对话

董志民这种人放大清也是要杀头的。
王志安为其叫冤,说明他的思维水平和道德修养还没有追上大清。

alive.bar/@neveryoursChris/114
5202年了,在「推翻了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新中国」,此贴截图里男律师谈到现代社会男女关系时提到「小妾」。不知道的还以为该男律师活在大清学的是大清律例。
强奸案件中,精神大清人的男律师们还在热议过时插入说~谓之没插入、「处女膜」没破怎么能叫强奸呢?我就忍不住想起<<笑林广记>>里一笑话:
半处子
  有寡妇嫁人而索重聘。媒曰:“再醮与初婚不同,谁肯出次高价。”妇曰:“我还是处子,未曾破身。”媒曰:“眼见嫁过人,今做孤孀,那个肯信?”妇曰:“实不相瞒,先夫阳具渺小,故外面半截,虽则重婚,里边其实是个处子。”
强奸犯阴茎「渺小」,所以就不是强奸了吗?清朝人都知道阴茎渺小都难以触及阴道瓣这一事实了,冢椁男律师压根儿不考虑这个可能性,还不如清朝人呢。

果然!这次男方能被判刑,是因为女方实在太完美了,跟单亲母亲相依为命的乖乖女,母亲收彩礼并不打算自己花掉而是要一个保证,钱也会都给女儿。女儿则是拿放大镜都找不出缺点的婚前严格守贞的处女,在被强奸后还烧了窗帘、尝试跳楼明志……我的天!这故事女方的部分太大清了!

而男方并不大清,带有强烈的当代中国特色,毕竟大清的男女订婚后也不能见面更别提有性生活。男方一家从订婚起就开始筹划“拿下(强迫)”女方了,男方母亲在强奸前就卖力泼女方的脏水说俩人睡过了,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常鸡贼的污损货物、迫使对方不得不降价的下流手段,也是你国男基本盘的共识——怕女方不是处女捡个“烂货”,但真碰到坚决守贞的,又要想法设法强迫强奸,逼其降价甩卖,至少也要把女方拉下道德高地。(我称之为处女二象性)

虽然男方被判刑,我看后一点都不开心。绝大多数熟人强奸案的受害者都不如这位女性“贞洁无瑕”,连她都被造谣成这样,而不完美的其他女性可太多“瑕疵”,能被男方有实锤地反咬好几口了啊!
mp.weixin.qq.com/s?__biz=MzIyM

显示全部对话

这次大同强奸案暴露出来的一些法律人的嘴脸,我一点都不惊讶。咱老中的法律从业者也属于基本盘的一部分,并无过人之处。个人观念先进与否先不谈,中国的刑法有很多法律条文都是很陈旧的,性犯罪尤其如此。就这次有些律师在振振有词地解释什么“插入说”和“接触说”,这个定罪标准早就过时了,连我当年参加法考的时候都不用这个标准了,可见把这一套挂嘴上的律师到底是个什么业务水平。

@MulanPurple 而且女方还把彩礼退还婚介所,让婚介所通知男的去拿,男的就是不肯去拿,然后到处造谣说女方骗他钱。这项证据十分重要。女方家里这一点还算清醒:退钱要退到第三方,如果直接退到男的账户,男的肯定拿了钱还反咬对方没还钱。

谈性别问题的时候,男的就喜欢和你扯阶级问题。告诉你只要革命胜利了,社会公平了,自然就会男女平等了。

且不谈男人幻想中的公平社会是否对女性公平。那革命没胜利的日子里,女人怎么过呢,就这么对着眼前漫天飞舞的屌们俯首祈祷,祈求一个大同世界?可我看你们这帮傻左的革命再过两百年也实现不了,还是先让女人革了屌的命吧。

这个倒大有可为,至少比王志安们颠覆中共的可行性强太多。

看到有个女生的月经试验,没怎么吃肉蛋奶的那个月痛经就很厉害,月经来之前多吃了牛肉和鸡蛋又不痛了。
我觉得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不应该冷的冷知识是:成年女性对铁元素的需求比男性更高。
看到这条请你好好吃肉!

就最近很火的订婚强奸案。我看到的是,男性群体很愤怒,很不解,在各新闻评论区打滚……这就是现状,大众(主要指男),甚至此地法律,都是默认,性是婚姻附属品,是义务。而,现在女性明白,只要不同意就是强奸,与什么关系无关。

对目前简中网络上所有被热烈讨论的社会事件都提不起任何开口的兴趣,无非只是一次又一次被提醒🀄️跟现代社会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山西大同强奸案能让各位律师吵到快要分家的程度,也是没想到,都不只拿你法我笑来吐槽了,各位法律从业者都多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还有没有人样吧(二审为何改判如此艰难这类问题甚至都不应该放在此案中讨论)这也不是什么保障女性权益重大节点一案,当然会有人跳出来说司法实践中强奸入罪从重物证转向重口供重书证,从证实暴力胁迫转向强调违背妇女意愿,这些在此案中也未体现。唯有在各类事件中重复数次不断认识广泛坚实且野蛮落后毫无文明可言的基本盘,女性作为人类亚种在此别说上桌,喘气都可说得上艰难,日常被吃干抹净,日常作为社会情绪的泄压阀,性别矛盾或直接说性别战争被gov当作转移社会发展矛盾的常用工具频繁使用,亲手养殖大把incel且放任,最后这些口喊拳塔一体的小中老登们会冲向何方,法律会是最后的安全护栏吗?当然不会

@puppyplane 我也偷拿过父母的钱,也是因为他们一分钱零花钱都不给我,他们觉得给小孩子零花钱会让小孩学坏。

我的一个远亲姐姐,读小学的时候,悄悄拿父母的几块钱买零食(严格较真,在法律上,14岁以下儿童拿自家的钱,我都不敢用“偷”这个词),被她姑姑发现。姑姑把她关小黑屋,凶狠审讯,吓唬她说把她送到公安局。她父母下班回来,狠狠打了她一顿。

我的父母听闻此事,也拿来教训我,说那个姐姐是坏榜样,“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

多年后,那个姐姐长大、结婚、生孩子。双方家里都很穷,没钱买婚房,一大家子挤在老破小的旧屋里,争吵不断。爸爸生病没钱治,死了。妈妈想找亲戚借钱买房,亲戚都躲着他们家。后来听说,她的妈妈精神不正常了。

当年 “义正词严、铁面无私” 威胁恐吓审讯她的姑姑一家,趁国企改制的时候贪了不知道多少钱,富贵泼天,再转移资产出国,如今祖孙三代都在澳洲。

“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 的寓言没有发生,但我看完了一部 “窃钩者贼、窃国者诸侯” 的全剧。

@Tuilindo 感觉很多男人都有一种“只要把女人管一管,我们就能重回黄金年代”的神秘幻想…

大同的案件实际上在法律上并没有什么争议,甚至是在中国法治每况愈下的大背景下,为数不多的顶住了舆论压力,按照法治精神和现代人应有的常识而作出的判决。

把这个案件的旁枝末节去掉,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

不能违背他人意志,强行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这样一个正确的判决却被许多男性诋毁和咒骂,甚至拿来对女性进行无差别攻击,实在是非常可悲的现实。

80年代初,一本家庭杂志上曾经讨论过婚姻中的性行为是否应该双方同意,有人在来信中写道,如果结了婚这事还要看对方乐不乐意,那还真不如买个花瓶供起来。

几十年之后,许多中国男性的观念依然没有一点变化。

@RXY
以前我就说过,黑猴和黑眼圈尿童,都属于文化产业里面的“皇权经济”:把自发的市场行为和创作斩尽杀绝,然后用国家资源死命堆出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文化自信”,仅仅是为了展示“在红爹管辖之下还是有好作品的所以红爹没错都怪你们无能”。

发现了中国公检法机构跟煮肘的共同点:本来是incel的靠山,却因为帮他们欺负女人欺负得不够变成了他们心中的女权

这个世界的厕所实际上应该分为愿意和鸡巴共享坑位的卫生间和不愿意和鸡巴共享坑位的卫生间

这个案件根本没有争议:男的强奸女的,还把女的打伤,非法拘禁。女的试图点火烧屋,男的才把女的放出来。一审二审均判决男的罪名成立。

舆论场故意营造争议:什么订婚强奸,什么收彩礼,什么法院偏帮女方……假装争论一番,字里行间暗示一点桃色新闻,转移视线——免得大家都去讨论失业,停工,关税,经济崩溃,以及成都客运站的标语。

某老师,平时看着头脑挺清楚的,也在网络平台大惊小怪:这个判决将会对中国人的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堪比南京彭宇案。

我:南京彭宇案?好远古的时代!零八宪章之前的事了……那个年代,多少人曾相信中国会逐步走向政治和法治的现代化,后来发生的,大家都知道……而新冠疫情的三年,中国社会早就撕掉最后的遮羞布,一切罪恶、仇恨、司马昭之心,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装都懒得装。谁特么还会因为一份判决,动摇那个从来不存在的 “法治观念”。

原来,很多人,真的对新冠三年,以及2015-2025的所有政治剧变,没有知觉,没有记忆。

mp.weixin.qq.com/s/jSDJUInYdWx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