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上过学的都知道,有句好话叫学历越低傻逼越多,学历越高傻逼越纯。送去上学不代表就真的读书了,结了婚不代表就真的成家立业精神独立了。但这些行为的确可以让人看起来像经历了这个社会化过程从而让大家默认你社会化水平进步了。从学校毕业后,很多人的社会化水平就逐渐现出原形了,是否会进步取决于自己有没有感到焦虑/环境是否推着你继续社会化。
現在我們假設你是大清的一個普通人,正逢二十世紀初。雖然你身處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但當幾年後聽到慈禧過世的消息後,會想到再有3年革命黨就會起事,鬧他個天翻地覆嗎?
你看到的是革命黨雖然存在,但就和陰溝裡的老鼠一樣,人人喊打,根本冒不了頭。朝廷雖然有種種不好處,但人群中佔絕大多數的不是穩重的保守派就是務實的洋務派,你有時候都覺得洋務派都太激進了,他們搞的那些個新式學堂真不是數典忘祖嗎?
雖然日子是不好過,但勉強還能過得下去,朝廷也不是紋絲不動,也在推進着改革,如果保守派和洋務派的老爺們不是那麼互不相讓,相互調和一下,社會的秩序就一定會更好。你是這麼相信着的,可萬萬沒想到,革命黨宛如天降,把這完美的圖景一下子撕得粉碎。
那麼問題來了,革命黨是被一個偶然的力量推上舞台,還是中間有某種必然性呢?
之前我問一個小伙伴,她覺得未來最需要什麼職業?她說是“管理者”,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我們現在的世界簡直是一團糟,需要有好的組織和秩序。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和她類似的看法。應對一團糟其實對我們來說不是新鮮事,無論從歷史中還是日常生活中,你都能看到許多對應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電腦有問題怎麼辦?一般來說重啟能解決80%的問題。因為電腦在運行中會不斷積累錯誤,當那些小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無法忽視。這時候你想去尋根朔源解決是很難的,成本上也不划算。重啟讓一切復原就是你該做的。
我們知道有些軟件有一些落後的設計,但他就是不改。很多時候是因為這個軟件的代碼已經太龐大了,你去修訂他花的成本,還不如你乾脆重新做一個。
歷史上有個典故,叫做“約法三章”。說的是劉邦在原秦朝的地盤施政,把原先的秦律全部廢除,只留下三條: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為什麼要做這麼極端?原先的秦律大家都知道有問題,但是問題太多了,你沒辦法一條一條修改,推倒重來是最合適的做法。
人類的腎也是這樣運作的,他不是記住什麼東西要扔,什麼東西屬於營養不扔,而是先全部扔掉,然後把有用的再撿回來。
舊時代的認知會告訴你,改良是好的,革命是很兇殘的。為了愛惜人類的鮮血,我們要改良不要革命。但你要明白,正如有白色就有黑色一樣,革命永遠不會被改良所取代。
to be continued……
你举国体制就是这样。领导人向哪个产业倾斜,国家就向那个产业倾斜,不然你以为呢?财政部砸钱鼓励什么产业,就会刺激投机分子一窝蜂涌入那个产业。你以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实际上是在一个领域过度集中了一大堆过剩的投机分子。
习近平的产业政策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错的,但中国有一个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下,国家控制着最好的资源和条件,本着正常的逐利心态,是个人都会本能地找受到国家扶持的产业投机。这种事情怪不了商人逐利和地方政府裱糊政绩,根子上还是中共集中力量办大事思维造成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过度投资、过度浪费。结果非但没有振兴经济,还给本来就结构性问题严重的中国经济埋下新的炸药。
习近平的经济政策就是一种矫枉过正。科技不会帮助中国经济突围,科技产业会成为(继土地财政之后)中国经济的第二个致命的结构性缺陷。
改革开放初期有人讲,共产党的手伸到哪里哪里就萧条,共产党退出哪里哪里就繁荣。中共当局越是把科技产业看得过重,科技产业就越是要被扼杀窒息。
出了事情就甩锅给下级,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起码古代皇帝还要假模假样下一个罪己诏。习近平显然是完美无缺永远正确的圣人,错永远都是下级错、别人错、美国错,反正锅总是有人背的。
@MulanPurple @stela 连曹雪芹都看不下去,在《红楼梦》里官方吐槽过:贾府的小姐无论嫡庶都平起平坐,尊贵得不得了,“探春撒个娇,别说太太,就是老太太也得让着她”。
某次王熙凤一家,关门讨论探春的婚事,有个谁提了一嘴探春不是夫人生的,平儿很诧异“啊?还有人敢拿这个小瞧她!” 王熙凤解释 “有些人家脑筋很落后,喜欢挑剔这个”…… 可见曹雪芹得年代,挑剔小姐出身嫡庶的行为,平儿都不理解。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