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2)另外各个年龄段的性别比是越来越难看的,这种压力正反应到这上面,出校园就结婚对女性的自我成长弊大于利,建议各位女生不要英年早婚。你傻傻的以为是这意味着爱情和幸福,却不知掉入了男性别有用心的围猎工具人圈套。

不信你试试说五年内不要孩子+要深造,要留学,要去外地发展……any对女性来说“不打算好好生孩子+过日子的胡思乱想”你将欣赏到亲亲男友的火速翻脸,那时候你彻底就清楚他“爱”的是你本人、还是你的功能了。

显示全部对话

#摆烂以及典当首饰度日
#肉蛋奶吹

前不久,在放暑假前夕的会议上,碰到几个同事,他们已胖成球,男同事肚子大到即将分娩。其中一个女同事指着我,一惊一乍,阴阳怪气:“你怎么那么瘦!只喝露水吗?”

我想告诉她,我喝牛奶,吃很多肉、蛋,吃蔬菜,不吃米面谷物,不吃甜食。
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因为我记起来,两年前,我和她经常见面的时候,她问过我好多次类似的问题。我当时认真答过她的,她表示不信,说我骗人,还嘲笑我。
并且我想起来,这个同事家里请了专门做饭的阿姨。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把一个人能拥有的各种选项剥夺,只留给他们一二三个剩下的,这一二三件事的意义就会被无限放大,微不足道的旁枝末节都会引发惊恐焦躁忧虑,旁观者看了茫然不解,不理解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抓狂了崩溃了,实则是当事人长期困在一二三里,已经不知道也不敢想还有外面的世界了。

这种剥夺有外界强力的,也有人的自我剥夺,很多时候看到这样的悲剧慢镜头一样发生,实在是太无力了。

这辈子都没办法原谅中国教育。它几乎给你规划了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并告诉你路的尽头一片光明。结果出社会的你面对的却是一个比学校残酷一百倍的世界,而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个教育体系不仅塞给了你一堆无用且充满谎言的知识,还将你的求知欲、好奇心、审美、心理健康等等你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生存的一切能力摧毁殆尽。操你妈的,中国。

感觉之前有段时间,李老师的推平静到几乎只剩下录屏评论区之类的投稿,现在已经完全是亡国之象了,被逼上绝路的人越来越多,公共危机频发再多的娱乐圈花边新闻都盖不住。历史的垃圾时间在一些人的嘴里仿佛是平静地等死,但现实是底层人像气球一样不断地破灭,也根本没有光明的未来在等待着中国人。

“反腐败”,就已经够恶心的了——制造一个粪堆,天天围着它打苍蝇(偶有“老虎”也是权力内斗),还觉得这是自己的政绩,脸皮得多厚?可是“反躺平”这三个字一出来,“反腐败”就彻底输了。因为这都不是恶心的问题,这是真真正正的残忍——你自己做大做强,已经把别人逼到绝路了,还不准躺平,是要让人去死吗?可是你以为“反躺平”就已经是顶点了吗?不,他们居然还能突破无耻的天际,提出一个震铄古今的“反内卷”。由于这三个字的残忍、无耻、脑残都到了极致,反而显得有点好笑。你可以这样想:一群奴隶在大太阳底下摘棉花,有人活活热死,这时如果奴隶主说,没事让他们继续干,干不动就抽,这叫残忍;如果奴隶主说,这都是工头的错,是工头没领会我的意思,这叫无耻;如果奴隶主说,要进一步把庄园经济做大做强,庄园好了大家就都会好,这叫脑残。可是如果奴隶主说,有人中暑?那咱们可以搞一个“反中暑”运动嘛!你说这叫啥?

@lianghuan 三年大清零运动中的脱口秀演员很可能写出了一生中最好的段子,但是不能讲。

我看到很多人在苛责国内单口喜剧演员最近都在讲男女问题(且认为其中多数不好笑),这种苛责并不成立。几年前单口喜剧演员也都在讲穷的问题(且其中多数也不好笑),并未得到什么苛责。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应该苛责的,但你不敢苛责。

⬇️真这样的话军队入伍时每人发一条丝袜哈。

@mazora
「一夫一妻制」国策在文字上的呈现方式,会给男人某种幻觉:我一个男的至少要配备一个妻子。
而女的对这五字的一般理解则是:非多配偶。

若将「一夫一妻制」换成核心意思完全不变的「一妻一夫制」,是不是观感有点不同了?但女的也不会像椁男产生幻觉:我一个女的要配一个丈夫。还是会理解为:非多配偶。但椁男看到「一妻一夫制」,估计大比例怒火冲天以为造反了。
「一夫一妻制」在冢椁男权社会逻辑下,有别于过去「一夫一妻多妾制」,前者对于曾经永远也娶不到妻子无法组建家庭的底层椁男而言是种进步,因为他们可以获得过去不曾有的,是男人之间的某种平等。但这不是对女人的进步平等,女人还是处在一种被分配状态,现在底层椁男也能分一杯羹了。
于是也不难理解,为何无妻的底层椁男跟扶贫干部要老婆那么理直气壮,有暖被窝工程,徐州丰县纵容董志民囚禁铁链女等,其逻辑一致。
语言由社会、文化决定又反过来影响思想。

再如「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party对底层男性也是用许一个老婆来动员,49后则是许一个老婆来维稳。我觉得椁男跟party对「一夫一妻制」的理解一致。
女的才是错误理解了国策,误以为真的有平等了。

一个简单的求助:
从1月份确诊白血病开始,就一直住在医院,前后辗转了三四家医院进行治疗。期间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视力。治疗的副作用包括严重的口疮和外周神经病变,导致将近一个多月无法进食,口腔每天都像几百把刀子在切割,双脚和左手麻通难忍。住院的日子也很无聊,每天都是无止境的打针检查抽血拍片。唯一能让我感到愉悦的精神活动是看各种美食。所以这里我想请大家帮个小忙:给我发一些你觉得看起来很好吃的美食。不需要是那种正儿八经的商业美食图片。我更想看的是普通人日常吃的家常便饭,随手路边摊,街头小食,地方特产,最普通的零食、速食,都可以。也可以是好吃的介绍。你的随手一嘟,能让我乏味痛苦的住院生活生出许多小小的快乐。在此提前感谢大家!也请随手转发这条嘟文让更多人看到。谢谢!

@board

看到那六个年轻学生因为工厂安全事故而惨死的地狱新闻,我又想到从前在象上看到友邻的提醒:接下来的这几年,你国人将不断面临各种危险恐怖+匪夷所思的公共设施事故。交通灯会停,煤气管会爆,脚下的路桥可能突然塌掉,头上可能会掉下来各种东西砸死你。

原因是,你国的相当一部分公共设施,从19年以后,就没有被好好维修过:先是三年大封锁没法修,解封以后又遇到经济大萧条没钱修。很多带病运行的设施,这几年都到了该发病的时候了。那几块吞噬了六条人命的工厂格栅板,不知道是否也属于这种情形。

我这一生就看小说看小说看小说看小说,并且相信爱看小说的人都不会太坏。

@nani_HaiYa @mazora
你提醒了我!“一夫一妻制”在女性眼里是“保障男人和女人都不能有两个配偶”,在为数不少的男性眼里,却成了“保障每个男人都拥有一个老婆”!

大家知道吗 国格这个词官方用完被女的嘲成梗以后 现在发在微博评论区已经会被屏蔽了

当过二次元的都知道,说着我要毁灭世界的角色未必是坏人,但是如果有人宣称要创造一个人人幸福的世界那它绝对会是超级反派

通过贬低异性来增进自己的自我性别认同感是男性群体的特权,而且运用得非常堂而皇之
不过贬低异性确实是增进自我性别认同感的有效手段,所以女性要是这么干是会挺有用的,至少能把低到泥里去了的自我性别认同感给提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女性群体的主流做法是绝大多数时候只会控诉异性,而非贬低异性(甚至会不舍得贬低
控诉和贬低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简而言之,控诉是从好坏的层面出发,说被控诉者“很坏”
贬低是从强弱的层面出发,说被贬低者“很弱”
这可完全不一样
人类对好坏与强弱对的观感是呈反向联系的,好人往往被认为是弱者,坏人往往被认为是强者
所以天天在那里控诉男的,就不舍得贬低哪怕一下,到头来就是越控诉越相信男的是虽然弱但很有力量的强者,而女的是虽然善良但只能哭的无力的弱者,于是怎么样呢,依旧是自我性别认同感提不上去,女人也是人呢也会慕强的呢,尽搞那套“女人=弱者,男人=强者”的思维死印,女人不因为身为女性而自轻自厌还打从心底里向往“男性力量”就怪了

退一万步说,以捞女游戏的零零玩家为代表的“一杯奶茶也捞”是追求其爱情的纯粹性,是回归质朴的“正能量”,但人类之间的所有关系都是会涉及金钱啊?为什么放在爱情,尤其是异性恋里就显得“不纯粹”了?而且,为什么爱情就要追求纯粹?同性恋也这么矫情吗?还有为什么“不用钱🟰真爱”?友情也是用“不花钱”衡量其纯粹性的吗?

@RXY 小时候老在天涯贴吧看到什么“处女鉴定手册”,觉得low到不行,直男的low的地板应该也不过如此。后来在小红书上看到各种谴责“相亲不买单是为捞女”的帖,就是诸位能想象吗?不是房子车子,甚至也不是彩礼,只要吃过一顿以上还没确定(性)关系,就可以定性为捞女。我就在想现在的男孩是从来不请自己兄弟喝酒吃饭吗,太离谱了,这些帖子应该掐准小红书流量密码起号。直到今天,听袁莉采访这位零零后捞女游戏玩家,这些小男孩还居然是真的把一顿饭一杯奶茶视为捞女,还在公共媒体上自豪的公开宣扬……不怪你们不怪你们,经济下行都是CCP的错,都是同行衬托的好,80后直男屌丝你们赢了👍

RT 果然在华北平原长大的人都很恐惧田野,因为这里有无穷无尽的粮食,和无穷无尽的饥荒,政策注定了这块大地永远是输送农作物的地方,所以这里的人在更上层的人看来也是农田的附属产品,俗话说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但这里的情况可能还得更残酷一点,因为这里种植粮食的人却经常因饥荒而死,简直让人不明白到底粮是人的产物,还是人是粮的附属。

我高考前父母把我送到老家的麦地,虽然以我的成绩完全不用担心,但他们还是说:考不上大学就回家割麦。

这是很习惯性的一句话,小麦熟成的季节和高考的季节正好重合,老家的多少人确实都是如此,考不上大学就回家割麦。做农民,了此残生。作为农民的孩子出生,作为农民生活,就连死,墓地也在田野里,真的,农民家族的祖坟就在农田里,往劳作的地方之外走上不到几米,立刻就走到了坟头包旁。

所以我第一次读海子的亚洲铜,就觉得再也没什么比这个更恐怖了: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着人的地方。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