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现在的热议话题,但是也别忘了医保也有大事发生:2025年底DRG/DIP(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要实现全覆盖,也就是说,你去看任何病都有一个对应的上限锁死,在你身上多花一分钱医生都得提现。按理说,集采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死命压单价,其实已经足够解决医保不足的问题了。但他们还不放心,还要再设置一个预算打包封顶的方式压总价。就好比你在食堂存了一笔钱,他们一方面每个菜都只用最差的原料做,一方面还规定你一顿饭不能吃超过多少钱,你就琢磨这食堂的运营状况吧。当然,相对于社保,医保这块是比较好糊弄的。因为社保没有就是没钱,医保还可以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让你不要直接感觉到没钱。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之所以还在交社保,就是因为很多地方规定不能单独只交医保。也就是说,医保不但本身能忽悠人,还能忽悠人连带着买社保,真是国之重器。
对歧视的最微小抗争
那就是不要当空气。
最糟糕的歧视其实是当你是空气:越过你跟别人讲话,不把你当正常的人看,或者主动去忽视你的诉求。这种情况下一切的argument都将被“不存在”这个假设否决掉,所谓erasure,话语权的彻底丧失。
因此很重要的就是,遇到了恶意歧视的人,不要去躲闪,不要去回避。如果像空气一样,炮弹打来只会躲开,这样歧视只会追着我们走,把我们的诉求越挤越小。去不回避,告诉自己,下次遇到这种一定要骂回去,训练自己去刚,去反抗,大喊大叫,准备好很凶的curse words下次骂回去,让周围的人也注意到,让同行的人为你壮胆。
做不到也没关系,大家都会被吓到腿软,我也会这样,这是很正常的。回来之后调整一下自己,搜索当地的歧视投诉信箱把这个人举报,把这件事情告诉你的白人朋友,亚洲人朋友,黑人朋友,象友,房东,同事,老板,导师,助教,一切你信得过的人,从交谈中获得力量,尝试唤醒他们的正义,慢慢把我们的苦痛告诉这个社会,提醒所有人在下次歧视来袭的时候别忘了伸出援手,说不定会帮到下一个受到歧视的人不至于崩溃,指不定那就是你。
@sabishizhiren 这事的舆论真是太神奇了。
古典男权男基本看过视频的倒是立刻认定那是性骚扰,更有甚者被舆论气坏了,认为中华民族完蛋了,羞与国男为伍...
古典男权好歹还会承担一部分责任义务~现代冢椁男权是只要随心所欲的权利,完全不要责任义务。他们爱骂女的「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其实是贼喊捉贼。
近期,中国最高法院对规避缴纳社保的行为做了司法解释和明确规定,此举被称为“全民强制社保”。
有评论称:不是我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我。
年初京东和美团两大外卖平台相继给外卖骑手缴社保,另一外卖平台饿了么2023年就开始进行骑手社保试点。
中共当局在经济衰退和财政缺口面前,不愿面对“直升机撒钱”的必要性,近年一系列动作表面上看是在完善社保体系,实际上是在向社会伸手要钱。有评论称其是竭泽而渔地向底层社会转嫁经济危机。
当局软硬兼施的一系列改善措施并没有建立起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屏障,完全可以用陷入泥潭、进退两难,来形容其消费刺激政策失灵、造成产能过剩的产业补贴政策、以及向企业和底层社会转嫁风险的社保改革措施。
当局在力推“新质生产力”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2年一项报告称,从2017年到2019年,中国政府用于支持工业政策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这一比例是巴西、法国、德国、日本、南韩、台湾和美国的两倍多。
显然中共当局至今没有扭转这种过度投资和过度依赖出口的政策取向,表面上维持GDP数据的体面实际上遗祸无穷。浪费巨大的产业补贴确实在短期内刺激了出口,但是也不计代价地造成了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这是一种科技大跃进心态,不但不利于科技长足发展,还无力应对经济危机之下的经济活力和市场韧性,最重要的是转嫁危机和拖累民生。
中共当局并不是反对“直升机撒钱”,而是只喜欢给产业补贴“直升机撒钱”,这样做最能够直接体现出漂亮的数据,但是完全不计后果,不考虑可持续性问题。如果换成向社底层会“直升机撒钱”,消费活力就会恢复过来。但是当局对本国社会充满了不信任,表面上装出给国民施了多大恩惠的姿态,实际上跟防贼一样防着国民,反而伸手向企业和底层社会揩油。
非常好的总结。武大杨同学之所以让某国国男们被吓到、气到发疯,正是因为,她的行为、和事件的走向,彻底颠覆了国男们的脑内剧本与舒适区:
1,她被骚扰冒犯以后,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恐惧和羞耻,而是不遮不掩的敞亮的愤怒,并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收集证据,然后追责。
2,她不是一时的、应激性的报复,而是持之以恒地、多方面多路径地、对掏裆耀祖穷追猛打。
3,她针对的不是更严重的暴力性侵,而是国男们习以为常的、乃至于有不少人都干过的,日常性骚扰。
4,她自己貌似没付出什么重大代价,没滚钉板没丢工作没耽误学业没有人生尽毁,就达到了目的。
5,在国男眼中“没干什么了不得坏事”的掏裆耀祖,被收拾得惨不忍睹,而且随着对他以往行径的各种爆料(“捡笔”),大概率还会更惨。
PS:我忽然想到,杨同学能把国男们吓到、气到这个德行,说明她的路径是对的,这也是我们自己以后伸张性别平权、反对歧视的时候,需要学习的内容。
@synchronicity 对的,这种对男的耍流氓如此宽松纵容古代是没有的,西方也没有,连新加坡这个典型的大中华圈父权国家也没有还有鞭刑,只有咱们这地方令人作呕地纵容男宝。
比如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的无序性和逐利性,社会主义国家往往构建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对市场进行替代。最后与其说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如说是官僚主义社会。这导致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往往呈现鲜明的等级制,尽管他们从理论上追求平等。而且你就像你没办法用皇帝和奴隶的收入来折算基尼系数一样。一个身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是没有办法理解等级制中两级分化根本不是贫富分化,且这种分化是难以量化的。在这个意义上,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是找到了资本主义之外的另一条道路,而是复兴了沙皇俄国和中华帝国的等级制传统。所以我觉得说它是思乡病,我还还是一个恰当的形容。
棉花糖实验之所以被推翻,是因为它无法排除其他可能的竞争性假说:那些忍不住当时就吃掉了棉花糖的孩子,到底是因为缺乏意志力/判断力,以致无法抑制冲动以换取更大利益,还是纯粹的不信任大人会履行承诺,或者干脆就纯粹是因为当时比较饿?很明显,后两个解释才是更合理的。社保也是一样,你完全不需要理解什么叫现收现付什么叫统筹账户不归个人,也不需要知道社保基金的规模运作收益率,甚至都不需要反思人社部的事情要由税务和司法系统来负责意味着什么。你只需要本能地意识到,任何条款他们都随时能改而且你对此毫无办法,就足以得出“快逃”的结论。以前说交15年就能领,现在不是变成20年了吗?以前说60岁退休,现在不是变成63岁了吗?所以,中国人在这个棉花糖实验里,根本就不会去计算需要等多久以及最终能吃到多少棉花糖,有就赶紧吃,不然随时可以没有。这才是纯正的简中智慧。
@normanzxy
棉花糖实验早就被骂化了,这狗屁实验与其考查的是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倒不如说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平时不缺糖吃也不会挨打的孩子,才会相信那个“等会再吃会得到更多糖”;而糟糕家庭的小孩,平时吃不上糖的、或者随时可能被人扇一巴掌抢走糖的孩子,则肯定是第一时间马上往嘴里塞。——前一种孩子为何更容易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重要的原因显然是,更好的家庭背景和童年成长环境,而不是什么狗操的“延迟满足”、“自制力”!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