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姑娘转发了郑智化吐槽深圳机场为难他的微博。我就顺着看了一串。郑智化描述廊桥到飞机居然差着25公分,轮椅推不上去,升降车司机拒绝再升高,郑智化连滚带爬柱着拐上了飞机。底下评论区有人贴视频“打脸”郑智化,说根本不是这样的,视频里,确实差着25公分,俩机场工作人员无法推轮椅上去,郑智化只好柱着拐站起来,一个工作人员把他的一只脚挪上飞机,然后挪另一只,明显两只脚完全没有知觉,晃晃悠悠的,我都不知道他这样柱这拐,让别人移动他的脚,他有多大可能失去平衡摔倒。就这么一个视频,评论区一众人等嚷着打脸了打脸了,不是帮你了吗,你哪里有连滚带爬,还要人把你抱进去吗?有一个人贼逗,号称自己走了100多个机场,深圳机场是服务最好的。最好最好,就是升降机不能跟机舱地板找平。我也不知道这100多个机场谁家有这种水平。郑智化顺便吐槽了所有机场安检,因为他带着支架,过安检各种为难,只有贵国才有这种待遇。群众们愤怒了,叫他不要来了。顺着这一串,一大堆大v都站深圳机场:你不就是残疾了吗?不是帮你上飞机了吗!至于这么委屈!
话说回来,马姑娘也顺便提到自己的遭遇,有时候忘了公交爱心免费卡,有残疾证也不行,必须买票,毫无通融。评论区里讲规则守纪律的群众跳出来表演了,并表示偶尔买一次票怎么了!你自己忘了自己负责,充分理解司机的不容易。
贵国群众吧,总是能精准的把规则纪律行方便错开落到最需要的人群头上。需要守纪律被监督的享有行方便的方便,需要行方便的人群,需要严守纪律和规则。围观群众在围攻需要行方便的人群的过程中正义感道德感得到了极大满足。这么一群人呢,真的,也不配有啥公平善良。
吃完晚饭回家,中学生盯着一个有孙笑川的视频在笑,我说你不会成为孙吧男吧,他说孙吧没以前那么恶臭了,然后顺势又聊到小红书,说小红书有很多“魔怔女权”,我顿时警铃大作,问什么叫“魔怔女权”,他举例说比如某个“全女空间”最近闹笑话……我严肃地和他说,第一,全女是很正常的需求,很多女顾客就是不希望有异性在旁边;第二,就算他们内部管理混乱,和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你跟着笑就已经开始厌女了。然后我又跟他讲,让他不要跟着网上的兄弟玩梗,你以为是梗,其实很多都是厌女思想,当你认同的时候,你就慢慢变成了一个厌女男,我希望你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看到具体的人,想想你的女同学,有哪些具体的优点,别网上一说“小仙女”就跟着高潮。然后我又跟他分析了胖猫事件,因为他知道一点,说那是大家把自己遇到的带入进去了。我说网上现在对“捞女”的定义很可笑,请一顿麦当劳就捞女了,我给你足够的零花钱,就是希望你跟同学出去玩大方一点,请女同学吃东西不要计较,他表示一直就是这么做的。然后又跟他讲了武大事件如何被incel们推波助澜的。从他的表情来看他还是听进去了。如今当家长真是警钟常鸣。
之前看李诞视频,感觉李诞如此决绝地不再参加脱口秀节目应该是被伤了心,甚至说出了两不相欠这样的话。不知道到底什么是那最后一根稻草,但脱口秀节目从此不再一样了。虽然有李诞的时候脱口秀节目已经在越来越烂,但不再有李诞是脱口秀节目的一道分水岭。
今年两边的脱口秀节目终于补完了,一个我耿耿于怀了一年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我记得至少从脱三开始,脱口秀节目就一直在说女性发声女性上桌女性被看见云云。可是为什么去年当ECHO讲述二姐的故事,当一个真正的底层女性的经历和困境被说出来,这个我心目中去年最好的作品之一,却只得了105票被淘汰?现在我明白了,其实ECHO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不是一个大女主的故事。这不是爽文,没有手撕,也当不了嘴替,ECHO所控诉的对象是真正带来伤害却又无能为力的。
如果二姐得到了成功,全场所有人都会为她欢呼尖叫。但她只能全款拿下两套煎饼果子,而不是被期待的两套深圳的房子,这个预期违背让人失望了。二姐们受到最少的帮助,却背负最多的期待。她的艰难让人感到有罪,她的不够强大让人感到有罪,观众不想看这样的二姐,这样的二姐太不爽了,太不解气了,即使一个十四岁离家出走的乡村女孩能够在深圳独立生活下来已经比在场的绝大多数人要强大太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ex1eqEgz
@sabishizhiren 但是你共让人恶心的地方就在于,他估计也知道自己打不了台湾了,就要宣布“台湾光复纪念日”恶心对岸一下。
打一个不太雅致的比方:这就是一个猥亵惯犯,他知道自己如果伸手就会进监狱,于是站在阳台上疯狂裸奔,就图一个恶心人。
@liminnnn123456 腾讯动画乍一看好像达到了日漫的制作水平,画的也像那么回事,音乐CV也不错,用自己的大IP做漫改流量也有保证,但叙事真的很弱,没有节奏,不知所云,看的每一个动画都是如此,特别跳跃,不知道是不是国内的漫改叙事还没找到成熟的路径。
一种是工业动画论,这以原来土豆网王微创立的追光动画为代表。认为动画制作流程本身也工业化,这也是他们一年一部动画电影的原因。但是拯救追光动画的其实是古典IP,而不是他所谓的工业化。
一种漫改风潮。以《十万个冷笑话》漫画改动画为标志,产业一度开始将网络漫画改编成动画。当微博漫画和有妖气漫画影响力不足,在腾讯漫画的竞争下败北。腾讯漫画在原创漫画作者不足的情况下大量正版引进日本漫画。加上纸媒衰落的原因,国产漫画生态在网络和纸质双渠道几乎被摧毁。《狐妖小红娘》和《长歌行》分别是这两个渠道的产物。
一种是古典IP改编和网文改编。院线动画几乎没有办法复刻《大鱼海棠》的成功,最终落入创作者都去复刻《大圣归来》的模式。追光动画通过《白蛇缘起》被盘活。而网络动画改编则在优酷、爱奇艺、腾讯的流媒体大战的过程当中,成为网络文学改编中的一环。成功的网文IP改编集中在《诛仙》之后《凡人修仙传》之前,即网络文学较为大众化的时期,之前和之后的IP影响力不够,难以改编成功。这方面以玄机科技将制作中心从《秦时明月》这种半原创IP完全转向网文改IP和《凡人修仙传》动画的成功为标志。
(2/6)
我长期观察中国的动漫行业,行业中有几种有趣的倾向。
一种是缅怀宫崎骏追捧的上海美术制片厂的时代。但是这种缅怀没有意义,本质上是国家退场后没人买单动画了。
一种是比较论和怀疑论,问为什么美日有动画产业,中国没有。又问其实没几个国家有动画产业,难道中国就非要有吗?当然这种论调在《大鱼海棠》后基本消失了。
一种是产业补贴与反产业补贴论。2006年电视台渠道限制非国产动画播出,同时进行了大量的产业补贴。以至于骗动画制作补贴本身就是一种生意,形成了完全劣质驱逐良币的状态。产业在这段时间实质是空心化了。在2014年左右这种补贴逐渐退出。动画产业才算是开始起步。现在这一代动画人,很大程度上是2006年之前培养的。
一种是网络动画与院线动画的区分。前者门槛极低,但是成本也极低,工作室容易苟活。小疯动画、好传动画、艾尔平方都是这样。院线动画在当年院线整体高涨的情况下逐渐成为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大鱼海棠》和《大圣归来》为标志,这条路最终走通。
(1/6)
时间线:“老师说万一以后当省长或总理被检出毕业论文不合格……” 那,那个,
其实,同学们刚毕业,就开始抽检了啊!
我每年要抽检教育部指定的篇数,都是其他省份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已经毕业,在读更高的学位或在工作,若抽检结果给了不合格,就得启动重新审查学位的程序。我怕搞到人家中途丢饭碗,前途尽毁,所以再烂的论文只要没明显违反学术规范,我都会给及格……但其他老师是不是这样想可说不准……
自从“天临事变”(翟天临)之后,高校内部自查愈发严格。
很多人在社会上也学会此招数:不论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求职,考试,晋升,只要跟你有竞争关系,对家先查你的论文,用显微镜和文字狱的标准一个字一个字挑毛病,寻找一切机会把你挤出局。甚至跟你没有竞争关系,纯粹出于八卦,也有人这么干
天龙人背景的关系户,能让学校把学位论文隐藏,不挂到知网。但是其他人的论文,生前死后皆挂知网,供众人随时围观。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