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了三年,到底应该反思些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彻底反思无处不在的“清零思维”。
先说历史。以前说到黑死病与中世纪的终结,大都强调的是对社会结构的冲击。其实更重要的,是疫情对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毕竟那套社会系统大差不差地运行了上千年,真要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不是今天的粉红能比的。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足够巨大,同时又足以不辩自明地呈现出原有系统之荒谬性的冲击,才足以导致人心思变。这样的冲击是很难发生的,而一旦发生了,意识形态(继而是社会领域)的变革,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理解了这一点,你再回头看这三年防疫的历史意义,就会意识到它不会仅仅是三年大饥荒的复刻。我不是说历史不会重演,比如在清零政策结束之后,大概率也会接一轮收紧意识形态的运动,正如大饥荒之后接的不是放松而是整风,正如中世纪的教会也会借瘟疫卖卖赎罪券什么的。但是主观上他们会这样做,不代表客观上这样做就能成功。因为这次的冲击,正好是在打在了“七寸”上。
什么意思呢?你应该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防疫只有胜利没有结束,西方的防疫只有结束没有胜利。”这不只是阴阳怪气,而是有深刻内涵的。因为我们现在的这个系统,在意识形态上是容不下失败的。既然任何失败都可能动摇其根基,那么任何政策也就只可能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如果不能胜利,那就包装成胜利,反正宣传在手世界我有,倒也不是很难。毕竟即使是像大饥荒这样的惨剧,也不过是“走了一点弯路”而已,最多是因为下面的人“冒进”(aka层层加码)。而这在“不断走向胜利”的话语体系之内,完全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现在你应该可以意识到,为什么防疫乱象击中的是“七寸”了吧?因为“病毒不肯消失”这件事,是没办法遮过去的。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不存在“胜利”这么一回事。奥米克戎注定要感染绝大多数的人口,人类注定要和这种新型病毒共存。可是像这样一种“接受现实”的策略,从来就不是我们这个系统习惯的行为和叙事方式。戏还没演到一半,大金链子早早地就已经挂到了自己身上,就好比下围棋的时候喊出一声“将军”,你说尴尬不尴尬?
同样的道理,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可以看到。甚至可以说,只允许胜利的“清零思维”,正是这个系统最深刻也最普遍的痼疾。而且更可悲的是,这反倒是他们经常用来攻击正常国家的理由。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政治一定涉及不同人群的利益,每个利益相关方都希望自己的需求被回应,所以政治体系的运行,就一定需要专业的游说团体。但是他们是怎样向中国民众解释西方的“游说”制度的呢?他们说这是一种“制度性的腐败”。这里面的逻辑是——政治应该是凝聚共识的,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以“团团伙伙”是不好的,是必须清零的。而西方不但不清零,反而选择了与小团体利益的“共存”,把见不得光的东西拿到台面上来说,甚至形成一种合法的制度性的安排,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悲哀的是,以上这段话,你拿去给中国人讲,就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很难意识到有什么问题。这就是“清零思维”已经根深蒂固的一个证明。更悲哀的是,只要这种思维模式不发生改变,政治上的折腾就会一轮又一轮永无止境。就算像现在这样在财政崩溃的边缘不得不回头,短暂的休养生息,也只是为了下一轮折腾得更起劲。
总之,清零思维,其实就是现在这套意识形态之“合法性”的底层逻辑。正如索伦的力量藏在不起眼的魔戒里(你想想魔戒的具体功能也就是“隐形”的喻意),这种思维模式也潜在地构成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力量之源。唯一的好消息是,以前这一切都是隐形的,至少是普通民众完全没有体感的。你想跟人讲清楚这里面的道理,几乎都找不到现成的论据。现在经过了三年的折腾,至少有了一个所有人都大致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例子。我不知道这是否足以捍动历史的进程,但是如果更多人能把道理想明白的话,微小的希望也是希望。如果现在大家觉得“一切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嘛”,人类才真的是输了。
原本老是嘲笑老中人是二极管是非黑即白,只知道反防疫就是完全躺平,一点都不知道还有中间地带。现在才发现原来人家才是真的是懂中国,知道国家治理水平真就是二极管般非黑即白,说优化防疫真就立马躺平,上个月还在不是大号流感后遗症吓死人这个月立马没有后遗症季节流感而已。只有那些还没转过弯来的爱国老蛆还愣在那第一次没跟国家政策步调一致。真的就把人民当猴耍,只当大家只有七秒记忆,把三年大防疫当过眼云烟,以后的历史书如果要写上一笔,肯定只是在艰难探索中走了些弯路,但依然取得了最后胜利。
老中人真的都很明白,既然今天可以靠一个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病毒毁你三年青春夺你几年阳寿,以后也能借个什么理由继续折毁你摧残你,完事了以后还当无事发生,真的能咽下这口气被这样的二极管政府主宰命运吗?
秦老师谈自由时说争取自由的过程需要圣徒。而彭载舟、李康梦、李老师让我看到,“圣徒”更成为了一种精神,并且这种圣徒精神正在去中心化。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圣徒”不必须是甘地曼德拉那样的大人物,更有可能它的职能将由一个越来越壮大的群体来承载。未来的抗争就是这股平凡普通的力量。
李老师之“becoming李老师”的历程更让我比较明晰地看到:
➊即使在铁锅高压之下,一个普通人的良知也可能维护得如此完好,可能成长得如此迅速;
➋如多位年青象友的共鸣,正是铁拳的残酷压迫使岁月静好无处容身,温和的声音终将成长为抗争的力量。
注:“李康梦”这个名字并未确认是第一位举起白纸的南传女生,但容我以此代表白纸运动里的所有学生、所有人。
忘记之前在哪里看到的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总结是:不要小看人民群众的智慧。他们的每个反应,都建立在知识分子不了解的血泪教训之上。
当时那个作者用的例子是2007年厦门人民游行,反对建立P X工厂的事。当时作者和其他知识分子还感慨,民众就是不听科学家的,瞎恐慌。以现在的技术,PX工厂不会造成什么化学物质的污染和伤害,但是民众就是不听。最后政府让步,工厂搬到古雷半岛了。作者还嘲笑这下厦门人民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好机会。
结果,2013年7月30日, 迁往古雷半岛的该项目发生闪燃事故。2015年4月6日,该项目设施发生剧烈燃爆事故,方园四五十公里都有很強震感,伤者十数位。
作者的感慨是:虽然很多方面,科学道理上,是不会有什么损害的。 但某地某党就是有法子不按照安全措施来,就是偷工减料,就是人为制造灾难,当初游行的厦门人,也并非不相信科学家或理解不了复杂科学,而是不相信某些人能把复杂的科学按照科学家的方式处理好。
如今,为开放后的疫情恐慌的人,固然有科学知识的欠缺的可能,但更深刻的原因,是大家明白,一旦你得了病需要帮助,是没有人帮自己的。那自然就恐慌了。
所以,不建议一味骂人防疫爱好者,而是骂政府,提出他们本应该做的事情,要大声。
就像邻居们一起冲出小区封锁一样,我们要把需要的东西大声要回来。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