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有人说要严惩那些“鼓吹”开放的人,非常有趣,他们很明白那些“决定”开放的人是惹不起的。” ——微博网友

网友投稿
某爱国大V在放开后散布渲染恐慌消息,然后转手N95卖四块一片,而且还拉黑质疑他价格的人

以前不太理解的是,中央文件不说人话也就罢了,为什么分析引用的时候也不说人话,也得原样引用?现在有点意识到,那是因为官方那套讲法,里面太多弯弯绕,无数的小心机里暗藏着无数雷区。几乎没给你留下任何发挥的余地,想要不出错,就只能原样引用。比如说,现在要重提发展民营经济,能不能直接说“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呢?不能,只能说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什么?你体会一下这句话完整版的微妙:“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首先,公有制还是放在前面的,只提民营经济是主次不分别有用心;其次,公有制才配得起“巩固和发展”,民营经济只能用“鼓励和支持”,等级不同不可僭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对民营经济的“毫不动摇”,落点并不是“支持”而是“引导”,也就是我们管着你,不能让你翘尾巴——这才是真正需要“毫不动摇”的地方。你想想,这么多微妙的小心思,个个都是雷池,就算病人心跳骤停也不能大呼小叫喊救命,只能规规矩矩地用“两个毫不动摇”这个官定的说法才保险。

你们还记得那个去武汉支持抗疫、英雄归来,他的双胞胎女儿在他隔离的楼下跳舞迎接爸爸的医生吗?后来他接诊了阳性病人,被医院处分,不堪屈辱自杀了。

我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在路上突然想起他,想起他的家人。今天的她们怎么能接受那个让她们失去丈夫、失去父亲的防疫政策已被彻底翻篇过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不知道又有多少家庭会因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策变更失去他们所爱的人。

小红书上昨天天安门前的照片,以及队尾那位据说是便衣。
🐻甩手让老百姓自生自灭,但他心里可能还没放开呢

用“收放自如”来形容治理水平,是一个灾难性的引喻失义。这个词(如果是正面应用的话)只能用来形容艺术,因为艺术一方面需要有充沛情感,另一方面又不能显得突兀和造作,所以大收大放又能自然得体,那当然就代表很高的造诣了。可是放在行政治理这块,原本的褒义突然就会变成贬义。因为首先,行政不是演戏,最好是既不要大收也不要大放,有这样的突然转向,本身就说明你做得不够好。其次,如果实在要有一惊一乍的强烈政策波动,你说出来取得大家的谅解也行,你得意洋洋地还在那儿刺激大家算怎么回事?要知道,你的“自如”跟治理水平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只不过是因为被你折腾的人拿你没办法而已。他们但凡上街举个白纸,你就没那么自如了对吧?所以得意个屁啊!

@board
也不只是2017年北京政府清理低端人口,还有2020年初好多援助武汉的普通人,回到所属省份家乡被歧视甚至不准ta们回来,就如现在情形,北京快递员人手不足,北京政府倡议公民兼职骑手,但是,希望去北京兼职骑手的快递员们,要想清楚了,因为你一旦注册骑手,那么你的个人信息数据就会被特别关注,且之后不容易注销删除骑手,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要自掏腰包去做核酸,凡事此地政府倡议公民要助力渡难关的事,请各位要多多想想此地政府在2020年是怎么背刺善良的人。

封控是政治。解封是政治。解封后不公布死亡人数也是政治,要从政治的角度去思考。
解封的决策者是政府,政府垄断了所有的权力封控和解封,也就是责任方。政府不希望民众看到死亡人数去质疑解封的政策,进而政府作为政策主体被质疑,影响自己的权威。
中国政府解封是急转弯,是在各地出现反抗,民怨沸腾,而且北京失守,无法清零的状态下解封的。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如果公布死亡率,也会让人注意到为什么突然解封的原因,这也是一向要面子的爹的小九九。
我一直划重点——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中国民众不是权力的来源,无法选拔和罢免官员。这种体制必然造成政府的组成,官员缺乏意愿去为了民生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即懒政。
如果死亡率一高,民众自然会期待政府出降低死亡率的方案,比如限购药品,限制餐饮业,对人流量大的服务业从事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如果上级没有指令,政府只会维系最低的职能,只会不做不错,不会冒风险多做多错。
中国官方必然要“胜利”,凭借死亡人数低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现制度优势。所以,官员也不会冒仕途的风险,犯政治错误去公布死亡数据。

低端人口必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挥一挥衣袖,不要北京户口。

「向逆行者致敬」等於是向曾經被清理出去的「低端人口」致敬。需要的時候就捧上天,軍功章一大堆,用完了就掃地出門,對勞動者冇半點尊重。

RT @[email protected]

點開毛象看到這一則
搜了搜推(也可能是我搜索關鍵詞有誤)沒看到相關
自發po一則
#關注失蹤青年

🐦🔗: twitter.com/There4I/status/160

是不该装外宾,但也真的没想到三年下来真的一点应对措施都没有。相当于硬按了三年,然后进入其他国家三年前的混乱状态。不理解,就真的不理解。

中共一直搞“家国共构”,把爱国作为信仰。只要解构家庭,审视父权制,把基督教的一神极权模式的运作模式弄清楚。基本上就能理解七七八八了。

咱这不叫放开,咱这叫放弃,领导放弃责任了(从来也没承担过),搞成大灾难就都是你们自己闹的,底下自己扛过来了就都是老子的功劳,三年来一直如此,十年来一直如此,一直一直如此。
将来中央党校讲着不知道持续多少年的荒唐事时,大概也不过重复伟大领袖的正确性,伟大路线的正确性,外国人趁咱们病要咱们命,老百姓自己犯迷糊要跳火坑都拦不住。可能连“走了一段弯路”都不会说了。

雨伞运动后,中共明显急了,为了笼络“民间组织”,撒了一堆币,免费邀请香港年轻人到广东参观考察交流,想展示好形象。
我也混在其中,毕竟是免费的。
一次去参观某大湾区展览。有个年轻貌美妆容精致的样板女人用样板普通话介绍大湾区发展。展览厅一进门赫然挂着习总书记的大画像。
我印象很深刻。边上本来说说笑笑的两个香港女生突然停下来,流露出不适,内地人鄙夷朝鲜人的眼光。
后来还有一次,一群人去参观广东某制造厂。老板很得意地夸劳动力廉价。电子厂像蚁窝,一群群工人伏案眼睛要做瞎,一个月就拿一两千。同行的年轻人也震惊了。
……
恩,反正事与愿违吧。

关于科技封锁,其实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当年日本过来的遣唐使,对中国的典章制度诗词歌赋一概嗤之以鼻,只对刀剑锻造兵书战策感兴趣。那么只有两个可能:1、这是一帮别有用心的坏人;2、这是一帮不通教化的蛮人。无论是哪个可能,不打交道是最好。

我一直在想,“动态清零”之后会是什么政策,现在大概有个眉目了,应该就是“快速过峰”。说是不会这么说的,但是实际上已经在这么做了。妙的是,表面上这是所谓“一列高铁两个头,开了这头开那头”。可是你仔细一看,高铁还是同一列高铁,一点儿都不带变的。“动态清零”的要义就是不管不顾,我只要清零,要堵你门就堵你门就拉你去方舱就拉你去方舱;“快速过峰”看起来是不清零了,但是它的要义同样也是不管不顾,疫苗也不安排药也不安排连尸体火化都得排三天的队,总之就是大家赶紧得一遍然后开工干活把经济搞上去免得财政完蛋。你看这个前前后后是不是一个调调?他们唯一不会的,就是那个唯一正确可行,但却一直被说成是“躺平”的“拉平曲线”策略。因为这需要权衡,既要尽可能少地限制个人权利,又要不突破医疗资源的上限。同时还需要一种灵活与开放的态度,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微调,并且实时与民众沟通取得共识。这种细活,完全超出了这列高铁的能力。唯一的好消息是,具有简中生活智慧的人一能意识到,同样是“不管不顾”,单纯是不顾我们的死活,其实是好过不惜一切代价达成某个目标而对我们的死活不管不顾的。这就是为什么快速过峰时期的北京虽然表面上是一座死城,但是人们内心反倒比一个月前更活络的原因。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