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女性来说,有的男性就是会突然变成一个怪物,比如一个相处得很好的同事或朋友,他突然说了一句「嫖娼就是你情我愿」,他在你眼里可能一下就裂开了。他们会把非常好的一面留给父母、哥们、同事、领导,对待女性的时候,会暴露出最糟糕的那一面。所以男性读到这个小说也许会奇怪,但女性读到会觉得,对,就是这样。”
“ 我也在生活里看到过一些这样的夫妻:当丈夫的在生活没遭遇艰难的时候,他好像能表达出一些爱意,但一旦触及自己的利益,他就立刻跳开了,像割席一样,一定优先把自己的利益保护好。他似乎对妻子有爱,但又非常有限。”
“ 后来另一艘因事故毁灭的飞船上,传来一段爆炸前的影像:男船长想强奸女大副,让她「死前感受一下性爱的快乐」,女大副毫不犹豫地反抗,一刀捅死船长,把他心脏里的能量块挖出来,放进自己的自慰器,在飞船毁灭前的几分钟,达到了高潮。看完这段影像,这个机器人做出第二次选择,它变成她,给自己造了性器官和自慰器,开启自我愉悦的性生活。”
这两天弦子来香港,刚刚和她告别,现在在回程地铁上。
谈了好些内容。关于性骚扰诉讼公共的部分和大家briefing一下:
1. 性骚扰是黑箱事件。
2. 由于性骚扰是民事诉讼,被告人可以回避。诉讼演变成了受害者的控诉“独角戏”。黑箱的部分无法当面对质。(朱军全程不出庭)
3. 由于1和2,目前中国的性骚扰诉讼不是对受害者的司法救济,成了一种难取得胜利的“羞辱”。(听到这里我好难过)
4. 公民缺乏司法救济。受害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比如看卷宗,拿到立案和取证回执等。
走法律途径需要专业人士的协助。
弦子2014年第一次报警一无所知,吃了很大的亏。案件也由最初的猥亵刑事案件转性骚扰民事案件。
5. 性骚扰不能只停留在司法层面。需要在公共领域,大家一起探讨性别文化,制度建设和对权力机构的检视。
要警惕一出现metoo事件,就全部丢给目前司法并不公正的审判,以此剥夺女性在公共领域发声的权利。
她最近挺好的,比之前庭审时胖了一些,气色也好多了。
我发现了中国人的bug之习惯性道德绑架
故事:
一个女孩子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去另一个城市找喜欢的男孩子玩,结果对方连上几个月夜班又连续没睡好觉,整个人脸色萎靡看起来下一秒就要不行了,吃了顿饭溜达了一圈就回家补觉了,没有再见面。当事人表示没睡好觉很可怜,见了面吃了饭感觉挺开心的。不过她的一些朋友觉得很可惜,或者觉得不值得。
读了这个故事各位有没有觉得女方脾气很好很宽容,精神很强大,发生这种事竟然一点没感到不悦?有没有觉得男的不行,觉得真的不值得?有没有强烈的厌恶感?
有的话,换一个版本试试。
版本一:
一个人去找另一个人玩,结果对方连上几个月夜班又连续没睡好觉,整个人脸色萎靡看起来下一秒就要不行了,吃了顿饭溜达了一圈就回家补觉了,没有再见面。当事人表示没睡好觉很可怜,见了面吃了饭感觉挺开心的。
现在会觉得缺觉的那个人不行吗?还觉得不值得吗?是不是已经没有强烈的厌恶感了?
版本二:
一个人去找好朋友玩,结果朋友连上几个月夜班又连续没睡好觉,整个人脸色萎靡看起来下一秒就要不行了,吃了顿饭溜达了一圈就回家补觉了,没有再见面。
如果是好朋友的话,也许会让很多人在代入的时候心想「玩什么玩!赶紧回家睡觉吧!下次约好时间我再来!」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好朋友由于连续上夜班又没睡好觉还出来玩而猝死在自己面前。
一个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朋友/恋人/家人。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身份,就对ta进行#道德绑架。
网上冲浪能看到很多帖子吐槽恋人没做到自己期望的事,自己不开心。但如果同样的事情景代入「朋友」角色,就不会不开心。有的人觉得「正因为是喜欢的人所以得满足我更多的需求」,这其实是没道理的。
逻辑很简单:如果是「恋人」就想要求对方牺牲自己的补觉时间,是「朋友」就不需要对方牺牲,那么,作为恋人的待遇岂不是比作为朋友更差?既然更差,为什么还要谈恋爱呢?谈恋爱就是为了和伴侣互相侵犯互相牺牲和互相折磨吗?那还不如不谈,大家朋友一场,客客气气,没有人会被道德绑架。
就好像有些父母口口声声说为你好,却让你难过。他们对待别人家小孩可没有这么刻薄。为什么亲生的孩子得到的待遇要比野生的更差呢?这种「更差」的待遇真的是爱吗?
「相敬如宾」这个词是很有道理的,把对方当成宾客,在表面上看起来有点疏远,实际上可以避免互相侵犯。两个人都是完整的人,都不用被绑架,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这样的关系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亲密。而互相道德绑架的关系表面上看着亲密,实际上双方都会不得不牺牲自己,会很不舒服。
#爱 #亲密关系 #悟了
@normanzxy 是的,即便你觉得这些事情都太过荒诞,但假如你对此表现的认真,确认出标准,对权力来讲就是束缚,因为绝对的权力在于它没有标准,或随时改变标准。所以,我觉得或许对咱老中人而言,边际收益最高的抗争是认真跟其确认标准,这能赢得广范围人的支持,也能获得谈判的起点。
阿里巴巴做慈善,赞助了农村地区全覆盖的血氧仪,看见有人说这叫政府+平台的“共治”模式,这风凉话说的,真是把人鼻子都气歪了。你想想这个背景:1.中国的国企垄断土地垄断就已经够不给民生留活路了,税还高;2.税高就罢了,中央还拿大头(民生主要是地方出钱);3.税收不公也就罢了,各种费还多,而且二次分配也是完全倾向体制内(最最触目惊心的就是医保和养老金的双轨制);4.这一切都吃干榨尽之后,您猜怎么着?他们还有脸要找民企要搞三次分配(阿里为“共同富裕”认捐了1000亿)。现在是连血氧仪这种最基本的,完全应该问责政府的救命物资都要摊派(注意不是个别事件的募捐而是全国农村地区卫生所,这个事情不是政府牵头阿里自己根本不敢搞),相当于抢匪回头来找苦主报销打车钱,还好意思说这叫“共治”?
在中国,慢慢面对宣传和现实的落差。
身边都是盛世之音,强大祖国,厉害了我的国的宣传。但你的生活实际上又一地鸡毛:
比如学生应付繁重又没有用处的学业;打工人加班内卷;生娃后又遭到母职惩罚;农村人的待遇和城市相比天差地别……
你想自己过得那么苦,唯一的盼头就是国家强大了,自己的生活慢慢就会越来越好。
可是你要知道,这个国家终究和你站在利益对立面:
对于学生,国家的意识形态就不会允许学科设置鼓励科学质疑精神,创新冒险意识。国家培养的是不去求真,只懂得服从的螺丝钉。
对于工人,国家不允许你自由结社办工会,不允许你上街游行,抗议薪酬水平过低。
对于女性,老男垄断了政治权力。压根不能指望女性以参政议政的方式改变现状。“党在法上”也不能指望法治,充分保障人权。
对于农民,中国的户籍制是有效的管理制度。阶层和等级是这个国家的内在逻辑。平权不是国家的政治目标。
有句话说,女性没有国家。这话也可以改一改,中国人没有国家。
邓小平长子邓朴方说:“中国有上万亿资产的不止我们一家,至少有17家,上千亿资产的至少有50家,多数是勤劳致富的,希望大家不要嫉妒,有本事可以自己挣嘛”。
中共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的这句话,可是有据可查的。2013年,陈小鲁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说:“不要嫉妒红二代致富”。
另一位太子党陈同海的豪言也让人记忆犹新,陈同海说:“作为共和国长子,我们不垄断谁垄断?”
据解密资料显示,中国的高官们退休待遇惊人,全球罕见。
中共2014年退休高官年开支逾675亿元。2014年,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员长、国家副主席、中顾委副主任一级的离休高干,公费开支高达3.26亿元,平均每人2725万元。其它级别逐级配置,形成庞大国库开支。
Paxlovid入医保谈判失败,双方的开价到底是多少?之前有小道消息说辉瑞的报价是600多,但是仍然据医保局底线较远。财新出来辟谣,说是“从权威渠道获悉”辉瑞并没怎么降价(现在对中国的供货价是1890元人民币也就是不到300美元),至少不是网传的600多,至于医保局开价多少,这个“权威渠道”一点儿也没透露。而根据辉瑞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的说法,中国要求的售价比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还低,原话是“他们(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不认为他们应该支付比萨尔瓦多更低的价格。”那么关键问题来了——萨尔瓦多的Paxlovid卖多少钱呢?纽约时报的说法是不到25美元,我觉得这有点太过惊人。不过无论如何,如果双方都没说谎(只是各自表述对自己有利的那部分),那么真相很可能是——辉瑞真没降到600这么低,但是医保这边开出的价钱,也确实是大大低于600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双方的谈判崩得这么快,因为实在是没得谈。一边觉得我的药是真好,而且你也不至于缺这个钱;一边觉得我的人命真的是贱,敢多要一毛钱你就撕票得了,谈得拢才怪。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