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雾霾受害者日记
另一件深受其害但我才发现的事情是:我没办法弹琴。

小时候学钢琴,正巧考到十级就停止了学琴。很多孩子是因为家长鸡娃太厉害所以一考到十级就再也不想弹琴了,我起初以为自己也是类似的,但我学琴并不是父母鸡娃的结果,他们甚至从不鸡娃。只是小时候暑假考级那阵子父母天天打电话回来就只问我弹琴没,不问我吃饭没,多少令人窝火。

班里也有弹琴的同学,有两个男生音乐课之前会提前到教室battle,看得我好羡慕他们的野心。但我已经不再弹琴了。

在国外的时候呼吸了新鲜空气感觉人好了,又想弹琴了。在机场看到钢琴,凭手指的记忆弹了支离破碎的片段,几乎要落下泪来。当年还要上课学习,没时间精力找琴房练琴,还是搁置了。回国看到自己房间里的钢琴,我也几乎不去碰它。

后来也尝试学习了别的乐器,吉他和尤克里里。都是弹得半吊子,一阵有劲一阵没劲。我不知道原因,以为只是自己没办法坚持。(而我小时候天天弹琴,不需要任何人督促。)

现在才发现,还是雾霾。

九月兴高采烈找了老师报了课,上了几节后十月人开始不行了,和老师说天冷了我人不行了,天暖和再约课,老师表示理解。

天冷的时候我到底人哪里不行了?为什么我小时候可以轻松弹钢琴,现在只能弹尤克里里?没有歧视尤克里里的意思,只是它的四线谱非常好认。从识谱难度来看尤里里里<民谣吉他<钢琴/古典吉他(五线谱)。

分析以后我才发现,不是我出于叛逆再也不想弹钢琴。而是我没有办法做到同时:识别五线谱+找到左手和右手在琴键上的位置+左右手配合+脚踩踏板配合+用弹琴和踩踏板的力度表达我对曲子的理解和自己内心的情感。

太难了。吸了雾霾的我做不到了。因为做不到,所以弹琴给我带来的痛苦会大于乐趣,最后就不弹了。我没有办法做到一边读谱,一边手脚配合,一边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民谣吉他和尤克里里不需要用脚,并且识谱更简单。所以我在状态好的时候可以做到。我一直以为的“青春期叛逆”实际上是“雾霾污染脑子后的我被剥夺了演奏能力”。

我的“抑郁休学”是在停止弹琴后的那一年。现在想来,那只是我弹不动了而已。中国空气逐渐变差,差到我从没那么容易感受快乐,再到无法弹钢琴,最后无法上学无法写作业,直接休学了。大家也只以为是“抑郁症”。

直到我出国又回国,直到我以为自己“好了”又差点被拉回原点,直到我吸了净化器发现内心的“寂寞”会消失,原本止不住的眼泪也会消失。

显示全部对话

【一个顿悟】以前我一直有个纠结,就是每当看到有些女权主义者处心积虑给自己打造出一个“一心搞钱”的精英人设(也就是除了具体性别议题绝不涉及社会批判,把挣钱作为解决人生问题的唯一方法,通常都会带个货卖个课啥的),就会想,如果是男的这样做,我会觉得很讨厌,但是女性这样做,就觉得还好,这是不是一种双标(甚至反向歧视)呢?现在终于想明白了,不是。因为,这种人设固然有点慕强或者社达的倾向,但是在简中,你有什么别的选择吗?难道要跟着戴锦华一起骂市场?一起反对自由主义?一起呼吁国家多管管资本无序扩张?两害相权取其轻,女权主义者选择成为社达而非锦华,恐怕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范冰冰的《绿夜》和池子北美脱口秀可能是一个信号:在中国呆不下去的演艺界人士即将纷纷转移中心到海外市场。

我挺期待一个没有审查的流散文化bubble

孟川微博被禁言了。
之前他因为说自己在微博居委会之类的言论而被我厌恶。这次因为之前支持白纸运动的言论而被微博禁言,演出取消。
人已经被清理光了,现在清理的是蛆得还不够的。

看到李老师的这条推文,一个举白纸的青年迅速被两个举着蓝色警察标语的布的警察隔开围住,使得外面拍摄的人无法看到里面的场景,然后举布的警察越来越多,逐渐围住抗议的人,最后在包围圈里逮捕抗议的人。看到这样针对性的训练还是蛮震撼的。惊讶于这些人的专业性,完完全全地用在了对付手无寸铁的人的身上。他们也知道用印有“警察”二字的遮羞布,里面只是一个举着白纸的青年而已,要逮捕什么小偷啊罪犯等,他们会那块布遮起来吗?当然不会,但他们知道逮捕一个举白纸的青年,是要遮起来的,因为虽然ta举的只是白纸,但是每个人心中都知道白纸上写的什么啊!
粉红们所说的,举白纸是为了给境外势力更好PS标语和口号。我看警察举的遮羞布才更好PS好吗?还能PS蓝底白字的官方公告,背景颜色都不用调,希望你们建议警察换个办法啊。
视频链接:twitter.com/whyyoutouzhele/sta

独裁对民主最常见的误判之一,就是民主政体都很软弱,很容易因为怕死人而求和。二战时的日本,就是这么想美帝的,如意算盘就是打垮美帝太平洋舰队,逼美帝签城下之盟。就类似鸦片战争或者甲午战争,打赢了几个战役,逼对方签个不平等条约,就行了。

其实民主政体一旦决定了要打仗,那几乎一定是不死不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存在城下之盟。独裁可以一夜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天清零明天放开,今天跟大洋国打明天跟欧亚国打,一句话的事。民主政体做不到,好比就算罗斯福政府想求和,也立刻就会被弹劾/选下台,换一个总统继续干,不干到东京誓不罢休。

俄罗斯跑到乌克兰领土发动侵略战争,作为侵略方却声称打击危害俄罗斯的纳粹主义,像不像中共跑到越南的领土上打所谓的《自卫反击》战。

今天Zeit这个俄乌战争一周年的示意图真的很直观地震撼到了我,坚强的乌克兰人民……

Zeit做的专题报道还写着“当初俄罗斯和西方世界都以为基辅会在72小时内陷落…”

最让人揪心的是,真正知道不能跟西方翻脸的人,于公于私,反倒是最不敢这么说的。因为这里有个“赚差价”的传统,就是看西方搞出了什么好东西就一哄而上,或学或骗或偷,能弄出个样子来就行,然后想方设法包装成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这一方面是符合从两弹一星以来的正能量叙事(我们不怕封锁,只要想搞什么都能搞出来),向上面要钱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更是满足个人私利,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市场上搞钱都是很方便的。本来这也是三赢:政府既有里子又有面子,粉红民族自信爆棚,中间商也赚足了差价。可是现在你看多尴尬,小院高墙政策越收越紧,赚差价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些人总不能老老实实地跟上面说,如果跟西方彻底翻脸,我们以后啥都搞不出来吧?这都不是面子或者利益的问题,万一倒查三十年怎么办?命还要不要了?被信任又懂行的不敢说真话(只要还在简中这个圈子里混,就算自己不是赚差价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可能彻底得罪同行),懂行又敢说真话的不被信任。所以结论是:不懂行领导的看懂行的专家都说行,就更有底气了。

关于体制性的愚蠢,金融领域是另一个例子。和科技领域不同,制度和规则是不存在封锁的,好东西放在这里,想学尽管学。而且金融搞好了,不也是有利于维护统治的吗?然而事情哪有这么简单,意识形态不与世界接轨,你金融系统与世界接轨,这本身就是在打爹的脸。你觉得你是爹的心头肉,爹觉得你胳膊肘往外拐。不管爹是真不懂假不懂,反正看你不顺眼是肯定的。比如23号中央纪委发文,说要在金融领域批判“西方看齐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这就很有趣了。从这些罪名,你完全可以推论出,金融系统里面是有明白人跟爹据理力争过的。你甚至可以把他们讲过的话还原得八九不离十,无外是说,就算要跟西方斗争,出于业务需要,咱们金融这块还是得遵循一定规则的。你们打架归打架,不能把自己家锅都砸了啊。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是有的。爹听不听得懂呢?大概率是听不懂的。而且就算能听懂一部分,爹更怀疑的是你搞独立王国不听招呼。更何况在爹心里,有兵在有网信办在,金融实际上搞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期管理”上咱们永远是赢的。大胆预测一下,这波运动搞完之后,金融领域再也不会有专业精英的容身空间了。

同人文化真的是一种极其前卫的东西,在形式上破除了作者中心论,作品的解释权不再被作者垄断,而是由整个圈子的读者(其中很多也是创作者)共同享有;在内容上结合了古代民间文学的转述传统和现代主义的重构方法,为文本赋予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这是真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哲学,同人女就是新时代的先锋艺术家啊!

“风腐一体查”这个说法很有趣,相当于直说“我就是看你们不顺眼,没实锤也要整死你们”。为什么在金融行业要特别强调这个呢?你代入一下昭和时代的视角就明白了——对于一个土包子出身,只有上等兵资质的陆军马鹿来说,人家海军是正统英伦贵族范,玩的那些东西看都看不懂,看他们不爽,可不就只能从作风问题着手了?海军可不就是“西方看齐论”、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精英论”“例外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的大本营?

这听起来是个恶毒的想法,但其实并不是:像弘芯那样的纯粹的骗子,要是再多一点就好了。号称能做芯片做操作系统做基础软件……最好是把钱彻底耗光并且什么都做不出来。因为要是真弄出来点能用的东西,他们做事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更加不在乎国际规则,结果一定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倒退回改开前,甚至更惨,那就是擅开战端生灵涂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骗子,简直是利他利己利国利民。亚当斯密如果写个《新国富论》,一定会说:专制国家的安宁,并非来自专业人士的勤勉和恩惠,而是来自骗子基于自身利益对其作恶能力的削弱。

武汉弘芯的闹剧,非常典型地说明为什么官僚系统搞不好经济。都不一定涉及腐败和低能,官僚系统凭借其自身本性完美发挥,大概率就能把事情搞砸。你可以代入到武汉政府的角度想一想:国家是不是要搞芯片?是。这事搞成了是不是重大政绩?是。人家是不是挖来了蒋尚义(以及台积电的几十位工程师和高管)并且搞到了光刻机?是。行吧,有人才有技术有设备有政策,这事凭什么不能做?当然现在你可以复盘说,那几个董事没有做芯片的经验;或者敏锐地注意到,光刻机买来半年就被抵押给武汉农商行(相当于把虚晃一枪把资金又给套出来了),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因为在那些做成了的案例里,也不乏这种情况。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官僚系统的决策方式和商人是不一样的。在涉及商业上的重大决策的事情上,政府这个体系最好的情况也就是照章办事(假设其中不存在腐败的话)——条件都具备了,软件硬件都谈妥了,文书是合格的,上头也有这个精神,齐活儿。至于跟投资团队深入地聊,从各个角度旁敲侧击,最终凭借直觉做出判断,这些细致的,人性化的,微妙复杂的事情,是官僚系统根本无法胜任的。

不见棺材不落泪,是官僚系统的必然。逻辑是这样:做事情的人,是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事情/结果负责。而上面下达任务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免责,又肯定是“既要又要”的。所以,当上面既要A也要B,而A必然会导致B无法实现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上面就是因为知道A会导致B无法实现,才专门说一句“也要B”的,这就是免责的诀窍),下面是不能说“可是A是通往棺材之路啊”(这会被理解为懒政和不忠诚),而只能通过努力把A做到极致,让这条路尽头的棺材快点出现,才有一丢丢希望能让上面回心转意。比如说,上面同时讲“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防住疫情就要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就必然会流失外贸订单,外贸又是目前中国经济唯一还在运转的发动机。可是既然这人这么有头脑,再想想就会明白,这道理上头难道不知道吗?知道还这么说,是为什么?把““疫情要防住”放在第一位,是为什么?还特意在后面又加了一个“发展要安全”,一副生怕你真去搞经济的样子,这又是为什么?这样一想就会明白,所谓“经济要稳住”,根本就不是上面的真实意图,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免责罢了。可是,经济如果不稳住,不也是个死?对,可是这话轮不到你说,你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既然知道这条路一定通向棺材,就更要好好地走。不但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甚至见到棺材也不能落泪。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你的国,你连落泪的资格都没有。你就把棺材放在怹面前就行,看怹怎么反应呗。

公权力谴责网暴,有两点特别无耻的地方。一是闭口不谈网络戾气的真实成因,二是谈来谈去最后的导向都是严加监管。比如那个粉色头发的女生为什么会触发网暴?还不是因为你们禁止了一切所谓“不得体”(包括但不限于染发纹身穿环打洞奇装异服)的因素,同时又在几乎一切问题上鼓励党同伐异的戾气?网络暴民无非是上行下效,你们多大脸觉得自己与此事无关?就算你说,谴责网暴本身是没问题的,可是你的讨论方向是什么?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对吧?让每个人都更加不敢说话是吧?简中的环境已经让人活不下去了,结果真活不下去的人,又变成让其他人进一步活不下去的理由。被碾死的尸骨,不断变成这台碾压自己的巨大机器的燃料,这个画面太恐怖了。

搬一张群友发的图(因为现在那个微信群为了避免敏感,叫「🦫河狸保护区」hhh

#水獭#海獭 不难分,但我以前居然觉得#河狸#海狸 是一种动物……

小时候学“乒乓外交”,课本和老师都一再向同学们传达,这是一件多么聪明的举措,显示了古老的中国智慧。但我就觉得很奇怪,很难接受,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利用个人的情感来达成这样一个目的,那不就是演的吗,有什么运动员之间的情谊,不都是骗人的吗,为什么写在这里供人称颂,教人虚情假意,时刻做出自我牺牲。最近天天看到大熊猫,真的觉得太惨了,古代用“和亲公主”,今天换成熊猫,什么都能外交,大国智慧。

俄乌战争打到如今,还有人带着某种看似悲天悯人的样子,把不愿停战进而造成平民大量伤亡的帽子往乌克兰政府头上扣。
不往远了说,单谈近一点的简单事实:这场战争从2014年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时就开始了。乌克兰当时忍气吞声,换来的相对和平(注意,只是“相对”)只有八年的保质期。那个跟妈妈走在文尼察街上便死于俄军炮火之下的唐氏儿小丽莎才四岁,很显然,八年前的认怂保护不了四年前才出生的她。
把平民的损失往乌克兰政府的抵抗上靠,意味着认为弱者有示弱的义务,不肯示弱导致的后果也该由弱者本人承担。
一言以蔽之,不问是非曲直的种种,无论体现为怜悯还是什么,都是在替罪行辩护。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