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可以看到有些男性用户对毛象的文化生态感到非常不适,讽刺女权主义者,把女权主义者比作红卫兵,利维坦。随着用户画像的扩大,毛象不会再是女性的乌托邦。所有的社群都是在男性用户比例逐渐增加之后沦陷的。他们将以各种手段捍卫自己从出生起就享受的言论自由——攻击、污名化女性的自由,他们习惯了先泼一盆脏水,再冷眼旁观女性如何与之缠斗。女性在摆脱指控和拼命自证中自我消耗,便不再有精力从男性手里索取空间。

而且生育率和劳动力这个问题,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真的很不同。

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作时间更短、工作强度更低、人力单价更高的轨道,老年人生活质量也更高需要更多人力照护,所以出生率低到1的话是真的会有劳动力危机的。

但中国不一样啊,老年人在完全动不了之前,往往还拖着病体照顾孙辈呢。66岁的残疾人都还在艰难照顾88岁的老人。年轻人一边每天工作12小时一边担心随时会失业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你想想,这是哪门子的劳动力危机?

以及,为什么中国在总体生产力更富足之后,没有走上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和权利的道路,而是内卷了起来。是因为所有民运人士都被失踪了吗?

显示全部对话

我说的不是编程随想很自私这种私人领域的道德批判,而是他没有给妻子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问题,婚姻从社会角度是一个风险承担共同体,我们之所以讨厌对方嫖娼(出轨)和隐瞒财务状况,而是除了感情收到的伤害,也将对方置于病菌、欠债的未知危险之中。

我对揣测别人的婚姻没有兴趣,我只提出了这件事中贝女士没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失权这一点。跟她本人在不在意这一点也是两码事情。不喜欢我这个言论的可以屏蔽,随意。

这两天听到最好笑的话就是一些男的替编程辩护“就是怕老婆举报才不告诉她的“哈哈哈哈哈我是真的笑发财了!既然这么怕老婆发现,可以先就离婚分居呢!也可以一开始就不结婚呢!况且一个资深反贼能和一个看到反政府言论就去举报的女子结婚总叫人觉得奇怪,这是有多不了解啊,你们讽刺的女人婚后不幸是”不带眼识人“可以原封不动还给你们了。

借口一大堆,理由千千万,还是掩盖不了不把老婆当平等的人,不认为她有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问题,呵呵!

@MulanPurple 这事说到底只是干的具体事情正好符合男反贼的心理预期,但对于女人来说,和踩到了丈夫偷偷举大额债务的婚姻坑是一个性质。对于承受世事重量的那一方来说,没有什么义薄云天与否的区别。

@MulanPurple 但凡对一个人有精神上的爱情也不会对她完全隐瞒自己投入极大精力去践行的理想,应该是希望与她同路吧,退一万步说她无法理解想要平静生活也说明不是精神共鸣的伴侣正该分手嘛。隐瞒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她很好用得拖住啦。

我为什么不喜欢宏大叙事下的道德绑架,甚至非常厌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社会就会崩塌这个论调。
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就是太服从大局了好吗,太喜欢听从国家的话,不断的牺牲自己,国家让干嘛就干嘛,一点私人私产观念都没有。我个人反而是那种最不支持什么为国为民,反而更像鼓励普通民众真的能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权益,什么是自己一定要捍卫的权力,很多人说中国人小农意识,我觉得中国人是太不小农意识了,凭什么习近平敢进我家掀锅盖,我让你进来了吗,凭啥你开个会,吃的那么豪奢还要封堵我们的路,你算什么东西,你死了就死了呗,一个国家公仆,死了我们再换个仆人就是了,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当国家的奴才,每一个人不需要羞愧自己没什么政治意识,也不需要羞愧自己没有积极参加民运,只是温和的表达自己的声音,你不需要看不惯什么俄罗斯打乌克兰,你只需要意识到哪天你不需要为了什么那些当权者恶心的政治野心要拿你父亲兄弟儿子的命来填补,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你不让我过好我的小日子,我和这个国家政权就是有私仇,你敢害得我妈长新冠住方舱,逼的人出来疯了,我才不会想什么国家大棋,明日就敢上街把政府烧了,问我就是私人恩怨!

男人在女权问题上最大的美德就是闭嘴和顺从。你做到了,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好男人,你只是守了男人的本分。你没做到,你太出格了,可能是我们对你太宽容,让你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得意忘形了,所有女人都会厌弃你。性转就是过去几千年女人面对的现实。现在只是面对第一句,男人在女权问题上最大的美德就是闭嘴和顺从,很多男人已经气到口吐白沫,不让我们点评女人,怎么可以呢?

布道者一方面热忱,愿意将自己摆上,一方面因为内心的道德制高感,有说教感。
比如编程随想,无私奉献自己的网络技术,民主知识,另一方面也用启蒙者的教化姿态(看上去不那么平等)面对自己的妻子。

@shine 女性根本就不应该自我审查“该怎样正确地说话” “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倒是想反问别人:哪儿来那么大的脸,教训女性该怎么说话。

“不割席”不代表不能批评革命者。相应地,指出“革命者的伟大妻子”这种叙事方式的缺陷,也不代表否定革命者的牺牲、更不代表要因此放弃对革命者的关注。

社会运动始终都不缺少女性的参与,但是怎样保证女性在运动中的可见性,这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同样毋须讳言的是,很多反抗中共暴政的义士,本身也是支持压迫女性的父权制度大家长。很多女性抗争者对顺直男反贼有PTSD,这应该不是一种不能理解的情况。

另外,说到关注度。南传最初举白纸的那个女孩,她的身份迄今无人知晓。这不是说编程随想配不上大家的关注度,但是男性运动者总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是要下什么结论。我也不知道这一切该怎么办。黑人女权运动者面临过的现实困境:社区里的黑人男性是白人警察暴力的受害者,于是黑人女性投诉黑人男性性侵自己变成了一件进退两难的事情。在此地,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男性“领袖”骚扰女性,那么举报他们到底算不算把战友出卖给共产党?女性抗争者的贡献被她的妻子身份遮蔽,变成了“反贼背后的贤妻”,我们该怎样讲述她们的故事?

无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女性都不该失语。但是到底该怎样“正确”地说话?我不知道。

我一直不能理解一些中国人对黑人的刻骨仇恨。黑人没有侵略中国的历史,非洲国家对中国也没有威胁。为什么B站粉红仇美仇韩之余,竟然能分出精力深恨黑人,而且对黑人的恨远超其他。
后来慢慢发现,这些狂恨黑人的人,主要是男性。
我不由得猜测,是中国男性基于男性气概受到体型更加雄健的黑人男女威胁,进而深恨黑人。
而有些不太思考的女性也被这些男性裹挟着,糊里糊涂地跟着仇恨黑人。

我越来越感觉,毛象还没有做好准备成为它们所谈论的那种社区,包括一开始想象的、主要由女性用户构成的社区,现在却大声呵斥女性表达观点,这不诡异吗。曾被指控性骚扰的男的在这里大红大紫,各种各样男的在这里收获名声、众望所归——首先他们讲话就已经有一种姿态了,像是世界期待已久,期待他的回响,因此他掷地有声,哪怕讲的是一堆垃圾话。

编程随想没有告诉他妻子自己的事情,却又问“如果有一天有国安来家里,你会为我奔走吗?” 这其实让我觉得有些不适。

🔼 开始发牌坊了,“妇德典范”,当世师表。
女的都学着吧,这招多好用啊,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怎么评分打标,统统尽在其手。论评头论足、judge 东西南北中、不动声色地给女人分个三六九等吊根
“看得上你”的胡萝卜,还是老国男功力最为深厚。

在中国,如果你可以公开表达恨一个群体,而没有危险。那你一定恨错了人。

现在的情况是女性稍微陈述自己的视角,就要被“革命“(如果有的话)排除出去,认为她动机不纯,无法与反抗强权的叙事合并,从而彻底将其分流,好像说她根本不在乎共同的敌人,而只在乎自己。

但其实不是的,中国的每一场女权运动、每一次女性发声,都在试图撼动统治的权威。所有的运动都失败的时候,女性的运动还在继续,虽然她们也是受打压最严重的。包括“白纸抗议”,我觉得你不能否认它和“女权运动”的关系。

女性只要在诉说自己遭受的不公就是在对抗权威。而令所谓革命者感到不满的原因是,这些女性没有把自己填进与他们一致的“救国”叙事。但恕我直言,这种叙事非常前现代,让人感觉他还活在民国,(那是不是抄一下孙中山的宣言就可以建立另一个国家了)活在一段历史的狂想之中。

我们知道伊朗的“女性革命”从根本上影响着那个国家,但伊朗女性就从来没有说“为了我的国家如何如何”,而是“女性、生命、自由”。我觉得中国女性亦然,我们是不可能加入“救国”叙事的,我们受到的启发也是世界的女性运动。这恐怕也是“女人无国家”的另一层意思。

无论哪一种叙事,凡是企图利用和再次压迫女性的,我们都会进行反抗,我们不会停下的。

女反贼会为了男性伴侣克制自己的正常公共表达,男反贼不会为女性伴侣这么做。
指出这种区别不是为了要指责阮晓寰、把他架在父权制的火上烤,而是要提醒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种类的艰难困苦,总有一个对应的、更糟糕的女性版本。
指出这个事实绝对不是转移焦点。如果谈自由不允许带着性别视角,那么这个自由不谈也罢。

聽完這期不明白的真實感受——
作為一個個體,編程隨想做的事情讓我感到肅然起敬是真的。
作為一個丈夫,貝女士陳述的他在婚姻中的行為讓我感到的不適也是真的,比如:為了找和妻子的“共同點”而讓妻子去學新的東西,而不是自己去學妻子感興趣的東西;害怕自己被國安抓走卻又不對妻子說實話;妻子投入工作而不是投入對他的照顧,他會感到生氣甚至疏遠。
但是對一個人讚許不表示肯定ta的一切,對一個人批評也不表示否定ta的一切——這是最簡單的邏輯之一。現在象上兩方聲音都有,只要是好好說話,在各自領地真誠表達各抒己見,我覺得就挺好的。

撕了这一场的收获:
爱情无法界定,信任无法界定,贬低和不尊重却可以界定(虽然作风优良能打胜仗不能界定)。
妻子不是战友,妻子不是同志,妻子只是为了生活一起组队(虽然直男不分左右死都不找男的组队)。
被动的慷慨赴死是浪漫,被迫的承受风险是现代女性,最后关头被蒙在鼓里是一种保护。
皇权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皇权的圈养也非神圣不可侵犯,但编程随想神圣不可侵犯。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