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很多bg小说,一个很明显的体会就是:整篇故事好像是一个女人泄气的完整过程。不管这个女主能力如何、志向如何、心性如何,她面对男主时最后总会变得“无力”。女主与男主的互动,最终都会以女主失去一部分力量告终,不管是明面上的吃瘪、讨好,还是男主为赢得好感假意相让,潜台词都是:男主在这段关系里永远把控上游。
娇妻流最后会被美美豢养,晋江热门倔强独立小白花遇到痞子男会难以招架,强强则是原本身负重任的女主遇到一个可以帮她解决大部分困难的金手指男主,从此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再也没有往日敏锐智慧,陷入一种顺遂的平庸。在有意无意之中,这些被塑造出的男主,总用或强或柔的方式慢慢懈去女主心头的那口气,女主没有被历练打磨得越来越锋利光亮,反而慢慢褪去自己的独特,变得暗淡钝化,最后成为所有言情文里统一的面孔,那个幸福、满足、紧紧抓着男主爱意的模糊女人。
“编都不敢这么编”这个说法,反证了说谎的通常原则是不能太离谱,否则怎么让人信呢?可是,在一个系统性的谎言里,说谎的目的不是说服,而是投喂。这时候就不存在“不能太离谱”这个原则了。比如“西方伪史说”,推敲当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可是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因为本来就不是让你认真琢磨的,而是投喂给你一个说辞(“这又不一定是真的”)以捍卫中华文化独步天下的信念。为什么要捍卫这个信念呢?因为若非如此,“我们一直都很好,所有不好的地方都是因为别人欺负我们/他们一直都很差,现在之所以显得还行都是因为欺负别人”就不能成立。而这个前提不成立,岂不是就要接受普世价值和国际惯例?那不就没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了?那不就全完了?所以,为什么一柄三千年前的欧洲青铜剑都接受不了?因为这真不是小事。正所谓“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真正重要的不是信不信,而是忠不忠;不是大方向上忠不忠,而是在一切细节上忠不忠。
爱国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词,该被唾弃,因为爱的是空泛的宏大叙事,没有具体的内容,很容易被塞入各种极端概念,引导成仇恨。
爱国可以引导成反侵略,也能引导成法西斯纳粹,去屠杀同胞,侵略他国,那些侵略他国的士兵,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爱国。
日本为了防止法西斯复燃禁止教育中宣传爱国,而中共政府却加大爱国主义宣传,一个独裁政府大肆宣扬爱国主义就是想当法西斯的重要标志。
一个和平没有被侵略的国家,你说你爱国,我怀疑你想搞法西斯你想搞纳粹,拿爱国当遮羞布
所以要警惕爱国法西斯化,爱国不如爱同胞,爱同胞因为指出了具体的人,不容易被钻空子。
一个人说我爱国所以我砸日系车主,很多人觉得逻辑通顺。一个人说我爱同胞所以我砸日系车主,就说不通了。
突然意识到,中国亲俄,除了以俄为爹的历史惯性之外,还有一种更底层的“共情”。也就是说,虽然历史上被俄国欺负得苦,但是由于很多中国人会认为,换作是我也会做俄爹同样的事,所以一边挨揍,一边反而觉得更加亲密了。比如说俄国侵略乌克兰,这种“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的逻辑,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不符合国际法又怎样?惨不忍睹的人道灾难又怎样?地缘政治嘛,战略缓冲嘛,这就是大国做事的风格。之所以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刚才有人提醒说,作为红色高棉的支持者,柬埔寨死了那么多人,这么多年中国可曾有过任何的忏悔?看到之后我心里一惊,对哦,连我都没想过这个角度。以前只觉得波尔布特是魔鬼,但是没想过这个魔鬼之所以能得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我为什么一直都没想到这一点?没意识到波尔布特背后隐藏着的邪恶?还是因为狼奶没吐干净,觉得大国做这样的战略选择很正常。
【特校校长多次性侵残障女孩们 事发一年受害者收到辱骂短信】 #湖北随县博爱特校性侵案 陈思思自幼患先天性眼疾,三岁那年母亲去世。2007年,堂哥陈均了解到随县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招收像陈思思这样的孩子免费入学。在网上,这所名叫“随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口碑颇佳。校长刘爱业的事迹曾多次被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过,那些故事塑造了一位极具爱心的慈善人士形象。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这位在网上颇有“善名”的校长,频繁将残障女孩们召唤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并锁上门。音乐教室里有学生听到墙那头女孩的哭喊。
在笔录里,陈思思多次提到了“强奸”的经历。陈思思的堂哥陈均告诉新京报记者,报警后,警方有带陈思思去做过妇科检查,显示阴道瓣有裂伤,但由于报警当天并没有发生强奸行为,没能从阴道里提取到刘爱业的DNA。
根据一审刑事判决书,随县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18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间,被告人刘爱业多次在校长办公室及学生寝室抚摸、揉捏未成年学生陈思思(2004年X月X日出生,盲人)的胸部及乳房。2021年下半年,刘爱业在校长办公室抚摸未成年学生周晓若(女,2005年X月X日出生,智力残疾人)及张阳阳(女,2006年X月X日出生)的胸部。
法院认为,根据在案证据无法证实被告人刘爱业存在强奸的事实,故对二委托代理人提出的应当以强奸罪、强制猥亵罪数罪并罚的意见不予采纳。关于陈思思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属于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经查,被告人刘爱业曾在其办公室内、学生宿舍内实施猥亵行为,但其在学生寝室内实施猥亵行为时无证据证实当时有其他人在场,故其犯罪行为不应当被认定“公共场所当众”实施,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相关意见,法院不予采纳。
2022年12月,随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刘爱业犯强制猥亵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禁止被告人刘爱业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2022年5月18日,刘爱业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24日被逮捕。刘爱业被捕后没多久,学校以放暑假的名义解散了一百多个学生。2023年3月下旬,记者走访了多个博爱特校学生的家庭,在学校关门后,大多数学生没有去处,终日待在家里。事发后的一年里,陈思思接到过陌生号码的短信辱骂她,对方指责陈思思污蔑刘爱业,“要站出(来)解救校长,(让他)继续办校,一个残疾娃子拖累一个家庭,一百多号娃子,一百多个家庭。”
更多内容请查看原文>> https://3g.k.sohu.com/t/n702341976
那些在主页写什么“平权主义”的都在装什么太空人?在一个女性经济状况不及男性、道德耻感高于男性、自由程度普遍低于男性的世界,你在那平权平权,“平”的哪门子的权,这是个需要在天平的两方,小心翼翼地增减砝码的游戏吗?这跷跷板都朝一边翘上天了哥。支持平权不就是支持女权吗?直接说“女权主义者”烫嘴吗?影响你在兄弟会里的脸面了?
我直说,”平权“就是男人的漂亮话术而已。在这个话术里,跷跷板平不平,不是物理定律决定,而是男人制定了一套标准,他享有对“平权”与否的解释权力。女权就是要把制定标准的权力夺过来,而不是在男人的标准里玩那些平衡游戏、表演夫妻吵架。说句难听的,那跷跷板都不是你的,下一代还是传给男宝的。他们心情好才和你平来平去,心情不好就要把你赶下去,骂你是极端女权,好好反思了才能上来玩。
我劝男的,与其强调什么平权,不如先无条件支持女人,认真听女人们说话,并好好看看自己因为那根几把享有哪些特权。不要一边享受几把与生俱来的“银趴自由”和“嫖娼自由”,一边说这些几把持有人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你自己想想好不好笑。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