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现在的社会大家都活得很辛苦,很努力但是找不到出路,没有希望和未来。普通人毫无保障,企业996没人管,反对调休的声音没人理会,空气质量不好,低收入人群被赶出一线城市,担心35岁后就失业被裁,食品问题爆雷却无人管,朝不保夕,公车地铁每天载着一群行尸走肉的人出卖时间和精力去获取生存空间,社会氛围也都是紧绷的。讨论的民生话题都是烂尾楼、房价大跌、买不起房、鸡娃卷娃。连上网讨论都不知道哪个话题会突然踩雷导致账号被封。
原来这就是清朝人民麻木不堪的生活。没想到走进现代还是能被拉回到封建时代。无数人的奋斗最后创造的财富进了红色阶级的私库。渴望进入社会主义的期盼被扭曲引导成了对皇帝宝座的拥护。民众团结一心,吃苦耐劳,最后迎来了一个非常疲惫的时代。
近期网上冲浪观察发现我好像对网络喷子免疫了。免疫过程大概是:认真观察对方言论中的(过于离谱的)逻辑,根据对方与别人交流时的回复,发现对方属于无法交流的人(比如爱扣帽子)于是直接放弃交流,无视对方的存在。
过于离谱的逻辑举例:
A=B=C
你是中国人=你要爱国=你要拥护共产党
你提出国家做的不好的地方=对共产党不满意=你是美帝走狗
每一环都没有逻辑关联但是有些人真的可以理所当然地把它们串起来,一边串还一边扣帽子和人身攻击。
before:
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啊干嘛非要歪解别人的意思又不听别人解释呢。网上冲浪遇到这种也太糟心了吧。(很有可能浪费时间给对方解释逻辑问题。)
after:
这个人好像脑子不太好的样子,有点可怜。(直接无视对方的发言并且内心平静。)
这世界上就是有人以普通话为母语的,比如我,整个童年都因此被歧视,在出生地被当作外地人区别对待,反而是离开出生地才好些。这种被排挤的经历最糟糕的部分在于讲出来无人相信,就像有白人血统的日本明星讲述学生时代因为外表被霸凌的经历一样,仅仅因为现在不存在这种歧视,人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否认我曾亲身感受过的痛苦,这才是最糟糕的部分。
一个人母语讲普通话,除了说明在幼年时期由讲普通话的人抚养长大以外,什么也不能说明,尤其不能说明这个人认同普通话教育。事实上这两者不可能有任何直接关系。第一,谁能选择自己幼年时期在什么环境生活,谁能选择自己被谁抚养长大,谁能选择自己以什么语言作为母语?第二,如果接受过一种教育就会认同这种教育的话,统治者还需要担心什么?
想要保护其他语言的生命力是很正常的想法,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骂习近平也算一种。但是在对别人背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别人日常讲普通话就指责和嘲讽别人,臆测别人抛弃家乡和文化,这种想法难道不是和仅仅因为自己讲普通话就歧视别人的方言口音一样狭隘吗?
关于“变现”和后面的各种问题,大到社交平台/搜索引擎,小到博主带货/“知识付费”等等,除了主动不择手段逐利,还有不少是被挟裹的。资本主义“将一切商品化”的浪潮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是它让社会大部分成员活在极度匮乏/匮乏焦虑中,不“变现”就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哪怕有些事物是不应该被“变现”的,比如涉及人的基础权利的基本信息接收和传播(大型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的各种“变现”相关算法都显示了它能带来怎样的灾难);有些事物是拥有者出于自身考虑倾向于不去“变现”的,架设“变现”渠道所需要的时间/精力/情绪消耗以及后续影响可能是个体不愿意付出的,比如被讨论过很多次的“爱好变成工作/商业化之后变味乃至杀死了快乐”。但在切近的“匮乏”威胁下,人们被迫放弃了道德上的考量和精神上的关照。
之前和朋友聊UBI (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时候说到过,如果温饱无忧,我们以及很多人(毕竟我们俩是很普通的普通人)是非常愿意不要求回报地分享一些自己的能力的。而且当基本衣食能没有顾虑地被满足后,人们也会有/更容易拿出“闲钱”来支持不要求回报的分享者。
“免费的背后总是暗中写好了价码牌”一次又一次地在现实中被印证、被作为教训学习,但它并不是一件“天然”的事,也因此更让人难过。
现在的教育是赢家通吃,上更轻松愉快的课程拿更好的课内成绩刷更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去读更好的学校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情这些体验几乎都集中于同一群来自发达地区家境殷实的学生,而一直到高考为止的课内考试仅仅是为了让他们的起步优势在这个阶段显得平平无奇,不像以后几十年那么遥遥领先罢了。
不是因为有钱有权人家就天生更聪明更优秀,而完全是因为教育就是商品,在更成熟的市场上更会花钱就意味着有更多机会买来更好的教育,就算名义上是公立教育也是一样。而根据特色国情,教育早在市场化之前就已经商品化了,阻止市场化只是为了保障官僚的利益而已(在这里,花钱都买不到往往是比花钱就能买到更不公平的)。
教育商品化在哪都大同小异,区别只是在游戏里留出多大的缝隙给不具有这么多优势的人群;在教育机会和资源上,在社会其他方面的机会和资源上,有多少可以真正拿出来分配,以什么原则分配。当名校几乎再也找不到寒门学子的典型而只能造假或者装傻的时候,升学考试的游戏还有必要谎称公平吗?其实人们也不是相信它有多么公平,只是不希望改得更糟糕而已,因为每次改动只可能向着统治者和它旗下寄生虫的利益,就像狐狸分饼一样,越是重新分配,剩下的就越少。
毛象男的别逼我把话说的太难听。“在等国宣传男的如何防范女性诬告”这个话题,居然还要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应该?各位高华真当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外宾了?告得了谁?女的就算人赃并获拿着照片去派出所,你去问问哪个地方给立案?别说被偷拍,就算被骚扰被强奸了,能立案的有几个?就算没妈也有认识的女人吧?长嘴去问问她们去派出所报警的经历?收收自己的嘴脸,这有一群人被剥皮剔骨花样一百八十吃,满桌满地的血你看见了哦一声,扭头看见有个拿着刀的漏网之鱼你扛着喇叭喊这有人杀人了哎杀人难道不可恶吗?你还要我怎么评价你?骂你们都不是指望你们长良心,而是指望你们没镜子也拿尿照一眼,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动不动一句“当然xxx也是客观事实”就觉得自己把嘴上该交的良心税交清了,你这良心真是要卖都嫌贱。
今天端传媒的早报登载了对三名男性异见人士的性侵指控,而三起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因为相关的维权事件与这些男性相识且不得不与这些男性合作,而掌握资源/权力的男性实施性侵后,受害者又因为维权事件的艰难、自身与对方身份的敏感、不得不继续合作而只能忍气吞声。如果去掉“民运”、“维权”等背景,这和整个 #metoo 所曝光的其他被忍下的性侵害也如出一辙。但正因有了这些背景,受害者因自身身份的敏感,会面临更加艰难痛苦的处境。换句话说,“反贼圈”认为自己饱受中共压迫,而其中的女性以及相似处境的性侵受害男性,所受到的压迫更是多重的。
这个事实确实让人沮丧。但如果往过去回溯,会看见从去年的白纸运动开始,女性力量乃至性少数视角终于逐渐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声音,无法像往常一样被更“主流”的叙事边缘化。此后关于贝女士(“编程随想”主要营救者,妻子)在🐘上引发讨论,女性开始拒绝“英雄妻子”叙事,将叙事主体握在自己手中。而近期,王丹、腾彪等知名民运领袖/人权律师等相继被控性侵,更是将“反贼圈”长期淤积的父权制脓液给开了个口暴露了出来。似乎我们可以从这一系列的发展中触摸到些微的时代脉络,也许能保持一些微小的希望:历史多少是会前进的。
@xihuhanbi ‘’支部建在连上‘’,在和平时期,只有利出一孔的极权才能做到,但苏联结局如何?中共国建政前内部肃反如何?中共国真正军力如何?昭然若揭。何况其在军事之外,更擅长制造人间惨剧。
不要忘了,胡锦涛的军委班子,全军覆没,这样的军队,屠杀平民可以,欺负弱小可以,其他呢?
哈哈哈哈
类似的思维还有很多
比如看苏联倒台,倒退出“一旦崩溃会非常可怕”所以要坚决镇压任何反对意见
如果俄罗斯这次出了什么事,他们也会倒推出同样的结论
这个说俄罗斯即使分裂和动乱也不会民主,这个思路跟中国即使诸夏独立也是春秋战国而不是欧盟一样。其实我大概也能认同
但最后一句绝不认同。苏联解体后没有民主而是寡头垄断,是因为寡头们提前(因为有门路知道内部消息)就开始偷偷大肆把国家财产弄到自己手里。等尘埃落定,寡头已经形成。他们绝不会给民众任何民主的机会了。这不是民众的责任。而是寡头的责任。冤有头债有主,别弄不到民主,就骂老百姓素质低。
我确实不能理解对程序正义的过度执着,在一个有程序正义的地方当然该追求程序正义,但不是所有案例都适用于此,动不动就“普京应该在军事法庭国际法庭接受审判和唾弃”是一种全然理想主义的想象,在即便是民主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绥靖主义的当今国际社会,真的有人相信这最终能实现吗?即便能,要等多少年?历史上真正受到合理制裁的独裁者有几个?除非真把全世界得罪光了,不然大多都是绥靖对待,尤其现如今新一代的独裁者早都学聪明了,都尽量回避冲突闷声当土皇帝,关起门来折磨自己人,这就更不能全然指望国际社会的程序正义了,如果自己身处这样的国家就更不应该抱有如此天真的期待,不说别的,毛至今还在水晶棺材里受人敬仰,国际社会能做啥?等到啥正义了?我觉得很简单很现实的道理就是他当年如果一早能被刺杀后面就不会死这么多人,死独裁者才是好独裁者,不仅要死,还应该尽量早死,哪怕黑吃黑哪怕狗咬狗,起码也给了历史一些变数,俄罗斯这次的内部反叛不管最终成没成,能加速是肯定的,我的理想主义还没有高尚到连这也要急着批判
原来在学校官网上看到一个学生的名字,感觉很维吾尔,国籍是中国的,那肯定就是维族了。结果今天国际政治课上在没有小粉红的情况下,就谈到了中国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同化。
今天做Pre的同学是一个蒙古族,她迟疑了很久,还是给民主国家的学生们一点点中国震撼。
这包括19-20年她去参加抗议的各种故事,以及最近几年中国对蒙古文化的迫害,还有她的维族同学的遭遇,细节描述了各种监控手段。她也提到了那个在我校的维族校友。后者是最后一批还能逃出中国的维族,现在已经在日本定居,虽然再也联系不上自己的家庭了。
这之后所有学生都震撼了,感觉无法想象二十一世纪还发生这种事情。想去中国留学的,对中国还有一点好感的人瞬间打消了原来的想法。台湾学生则觉得:想过很恐怖,没有想过那么恐怖。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