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今日听到的两件震惊我的事:媒体排版中“习近平”“总书记”均需排在同一行,不可换行,否则属于重大错误;一些固定表述比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换序或近义表达的属于失误要罚款(可达数千元),“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字如有缺字错字未被审稿人发现的属于重大失误,严重处罚时可以关停。
信源来自相关从业人员,应当较为可信,首页有人之前知道这些事吗…?这个规定是沿用还是具体对待啊……

查了个颠覆认知的数字。我出生那年省内的出生人口171万,18年以后报名高考的人却只有51万,不到三分之一。而那年高校的省内招生人数只有31万,本科14万,也就是说同龄人里只有18%的人能上大学,8%的人才能上本科。我认知里的中考是一半的普高率,加上一定比率的调节率大是60%。我以母校(比上不足重点比下有余乡镇,比较平均)为参考,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本科三分之一的专科三分之一的落榜,所以我一直觉得省内同龄人里大概是40%的高职,20%的非全日制,20%的专科,20%的本科。我认知与实际偏差在哪。首先,假定所有人都接受了义务教育就不对,比如丁真,尚且是个00后,在山区和牧区这样义务教育阶段失学的人也得是成千上万。中考一半的普高率是没错,但那是城区中学没有代表性,算上村镇中学是达不到的。截止去年省内中考录取率才达到52%,更别说我中考的十几年前。171万人我算你撑到中考的150万,一半以下的普高率撑到高中的算你70万,抛开辍学休学留学保送和被开除的,撑到高考的可不是只有50万了吗?然后本科专科落榜各占三分之一,那算下来本科率确实只有5%。网民群体的本科率是8%,算上受众面其实很印证很合理。

网友投稿
自己在淘宝上想要购买一件印有乌克兰英雄Oleksandr Matsiyevsky的T恤,结果账号被永久禁言

网友投稿
有江苏本地小区业主群发布通知,证实今天苏州全城大面积戒严是与习近平抵达苏州有关。

网友投稿
北京光华路大北窑南公交站旁边,遇见民警随机抽查手机

小时候看上美版宝莲灯,每每听到《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都很伤心。想到沉香独自在萤火的幻梦中苦苦追寻天人永隔的母亲,便觉得那舒扬而振奋的旋律中充满了哀愁,以至于一听就想哭。刚刚得知李玟去世,一时只是惊愕,并没有太多实感。直到重温了一遍这首歌,听见那暌违十几年的歌喉像沉在深海的莲灯般幽幽亮起时才感到一阵熟悉的悲伤,不禁同儿时一样落下泪来。
“梦里,你在回家的路。” 祝你找寻到回家的路。

台湾这一波me too还真是各有风格,结合被爆出来的那些人,就还真是像他们会干出来的事。比如黑人的“没办法你们范范姐就很不爱这种事”,还有黄健祎“你怎么不叫”,以及陈升“和某某睡一觉”,还有黄子佼拖人下水。目前我觉得吴慷仁应该不会被爆……吧,他看上去是那种撩得动就撩,撩不动就算了的人。周杰伦不确定,他不一定是没那个想法的

@peartina 是真的,新华社发布重要指示是在7.5早上7:07,以重庆为主语的正式新闻报道发布于当天下午14:23,“与时间赛跑一线直击”发布于当天下午16:48。其他网站的新闻均为转载新华网因而均更晚。总书记全网首爆料实锤了

很他爹的奇怪诶,你们男的说自己群体里也有好人,是坏人抹黑了自己的名声,那干嘛要跟女的掰扯这件事?这种内部矛盾跑来找女人升堂能给你断案吗?还是说,你既不打算解决这件事,不想要让男的这个群体离文明更近一点,也不想要为各个性别之间的平等相处做出任何努力,仅仅是试图在女的面前树立一下自己的“好声誉”,好让自己求偶的时候有更大概率被女的选中?那这样你也够抠够懒的,想用一句话换一炮,不是我说,避孕套都比你对人类社会有贡献。

一个是真有脸告,一个是真有脸管。不结婚立省28万8,这等好事居然没人放鞭炮,可见用婚姻拴住个女人有多重要。

又看到一个神句,文章名叫《短缺经济与低效繁荣——北美旅行见闻》,说是美国经济强劲归强劲,但是由于就业形势太好很多行业招不到人,导致服务行业的质量和效率发生了下降。作者气呼呼地讲了半天在餐厅酒店和长途大巴上受到的委屈,最后理直气壮地问了一句:“这样的繁荣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这句话真是太神了,浓缩了各个角度的最具简中特色的思维方式。什么叫“低效繁荣”呢?外卖员超过3块钱一单就叫低效,大巴司机不连轴转就叫低效,程序员十点前下班就叫低效,总之是只要失业率不够高,只要辛苦干活的人不被压榨到吐血,只要不能把你堂堂一个旅美上中产知识精英照顾得妥帖满意,就都叫低效。三句话总结:全无心肝,全无智商,全无廉耻。

与其说中国父母很笨拙,不会表达爱,不如说是他们将控制,精神虐待,冷暴力,通通打包,解释为爱。

美国这个国家最核心最有竞争力的东西,不是很多人处心积虑要剽窃要窥探的高科技,而是那一张薄薄的《独立宣言》。两百多年来,它堂而皇之的摆在那里,谁都可以看可以学,至今却没有几个国家真的拿得走。它是美国赖以成就今日的渊源和基石,也是代表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的节点。

重温独立宣言,看看我们距离它还有多远: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

现在确实跟工业革命时代有一点点像。
企业公司只想要消费者不想要员工,并且确实通过技术升级达成了减少员工的目标。
新生代生育、教育至获得一份中等收入的成本不断攀升,成年人、中年人学习能力下降预计薪酬下降但还活着。除生活所需(衣食住行病)外,其他方向榨不出什么钱来,当不了企业爱的消费者。
新的行业新的岗位还没稳定,一些国家还时不时随机按行业消灭旧岗位= =
民没钱了会省吃俭用消费降级,政府没钱了从古至今只会加税增役。

耕地红线问题目前看来是死局。有的地方明明是良田却由房地产公司擅自开发成别墅花园和高尔夫球场,或者开办农家乐,长期没人敢举报,就算通过卫星照片统一查出来,有本事的业主也会集体维权力求维持占用耕地的现状。反过来,有的地方明明是上百年的墓地,或者是因为缺水而根本难以耕种的土地,土壤条件极差的河滩或者山坡,当地村民却被迫承担指标去耕种这样的地方,实质上是有人迫使他们替城市化过程中出卖、掠夺了集体利益的那些人背锅。如今所谓守住耕地红线,结果只是应付官僚霸权并掩盖城市化剥削遗留问题而已;与此同时,城中村及城市边缘村民通过城市化获得了最大利益(通常还是逃税大户),又无需承担耕地的任何义务。
由于城市化既是空间和土地上的,也是教育和经济上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经不可避免,且在很多地方不再表现为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还会回来定居,而是全家彻底离开,不会再回来。外人不允许获得农村集体土地,耕地只能在越来越少的人群中流转,如果适合规模化种植就可以交给大户,否则就只能抛荒,这是符合理性的决定,不应该通过压迫暂时仍留在农村的农民来避免。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本来就不应该像六十年代那样强迫人去耕种。

看到路上严查电动车,想起最近好多人提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什么的,结合李强最近开会说要促进家居消费,突然意识到这真是一盘大棋:你以为救经济是要么减负要么放水,并不是这样的,简中逻辑从来都是反的,就跟涨价去库存一样,现在他们希望通过增加成本来盘活经济——你生活消费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合规吧?不合规强行要求你合规,你不就得多花钱吗?你的成本增加了,经济不就搞上去了吗?所以最近那个梗真的很有道理:要怎么样让国家相信我们不是不乐意消费,而是真的没钱呢?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