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我发现男的(顺直男)普遍实在太喜欢拉偏架了(和ccp一个毛病?),太喜欢理客中了,尤其到了这个性别权益问题日益激烈的年代,批评「站队」,批评「分门别派」已经成为了他们价值观的默认语境,不管讨论什么都特喜欢“一碗水端平”(实际上倾斜角度拿捏很准),背后那种“你们都太偏激只有我最理性”但实际暗搓搓为自己辩护的行为逻辑呼之欲出,小心思根本藏不住,但当事人往往还觉得自己特高明,当同样两个这样的男的碰到一起时就更糟糕了,聊天也好,播客也好,就那种相视一笑心照不宣的默契、那种一谈zzzq一谈自由主义一谈男权女权两个人就仿佛找到共识找到知己的氛围味儿实在太冲了,像是两个老顽固老保守在针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交换意见,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世间真理,明明是地球上最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生物忽然之间个个成为了世界大同和平大使,看破世间纷争厌恶人类本性以为自己是甘地没骗到哥们儿先把自己骗了,不知道在装什么,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当然还是因为他们想要维系自己的性别特权地位,没文化的一般会直接骂街,有点文化的不好意思直说就只能回避根本问题摆出大慈大悲的面孔,你说群体性特权他说为什么要站队,你说结构性压迫玻璃天花板他说何必要你死我活,自诩理性实际上是因为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而一哭二闹三上吊

把24字涂到伦敦就敢妄称自由了,笑死。有本事去北京的天桥上挂24字横幅啊。

网友投稿
8月5号,张惠妹北京演唱会
大量“彩虹元素”被审核
现场《彩虹》这首歌被替换,同时也禁止任何关于彩虹的元素入场,有些歌迷被拦在外面,换了工作人员准备的服装才能进场

可能是一直习惯了这些标语,看到这些标语突然以掩盖掉其他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在一个刻意打造的空白的白墙出现时,才发现这东西原来这么突兀且苍白。好像是一直以来对比欧美这些国家,让人产生错觉好像我们跟它们一样是文明而现代的国家。但一堵白墙和一片没人相信的标语,暴露了我们其实是僵化的清朝僵尸,也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先进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东西。

海外爱国小留的存在荒诞又必然,一群初始目的为了镀金回国继承家业而并非出于对西方普世价值认可和个人主观意愿、且被既得利益父母半推半就懵懂出国的小既得利益者,大多可能只是徒有资源但内在空无一物的庸才,当这种人在海外又闲又懒又耐不住“老子这么牛逼在西方却当不了人上人总得给自己找点傍身之物”的寂寞之时,缺乏对当地文化感知和融入又急需拥抱一种民族文化自信来给自己贴标签标榜与众不同(“众”指西方主流价值)的心就躁动起来,而贫瘠的信息接收知识储备和特权身份带来的思维惰性又让这种人对“祖国”的全部理解都来源于中共从小灌输给他们的教科书知识和样板戏,由此形成的单薄又畸形的自豪感和西方社会文化发生碰撞就会出现这种前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社会脱节的笑话,这些人可能还觉得:“你们西方天天那套民主zzzq内斗,而我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傍身我酷不酷,给你们一点红色震撼”(实际上同样的行为在国内反而会被抓),而西方人感受到的可能只是中国人无知民族狂热的震撼,这只会导致整个西方世界越来越排华,特权小留可能镀个金就回国享福了,害的是那些想留在海外生活的华人,ccp给中国人刻上的“思想钢印”像病毒一般蔓延和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层面

我看那几个sb:怎么不去北京喷呀?嘿呀

8月6日凌晨,河北高碑店。
政府派人试图在没有任何泄洪文件和批准的情况下偷挖112国道泄洪,被当地民众发现并阻止。
6日清晨,因为民众的坚守,最终政府的人悻悻离去。

看了推特上一个以朝鲜官方名义拍摄的展示国家人民幸福生活的纪录片片段。做主角的小女孩进学校前先向领袖雕像鞠躬,在学校的历史课上听领袖是怎么赢得战争的。课后参加艺术培训是为了给伟大领袖表演节目。最后一个镜头,小女孩在漫长的拍摄之后有点疲惫了,背不好最后的台词,快要哭出来。拍摄者让她想一想高兴的事情,念一首喜欢的歌谣,小女孩念起了一首歌颂伟大领袖的歌谣。这给我什么熟悉的感觉呢?我一直感觉好像自己和室友和一团恶心的红色的东西生活在一个房间里。因为这团东西体积不大,我还能把它藏起来避免看到它,然后我在相对宽敞的房间里走来走去,感觉自己还挺自由的。但是这团恶心的东西还会吞噬别的东西,会越变越大,有天我已经没有办法把它放进柜子里了。它就这么红色一大坨,占据我房间显眼的位置,我看着它虽然心里膈应但也不太影响我的生活。我没想到我的室友竟然有天高兴地把自己献祭了,这团红色的东西吃了人就膨胀得更快了,直到最后它撑爆了整个房间,我窒息而死。

很符合我对你国的艺术系小留的刻板印象
怎么还有人用艺术反叛和逗乐为这个行为辩白呢。感情他的反叛性是体现在覆盖其他艺术的涂鸦,但大声说我爱我国家,是吧

意识形态滤镜再重,也架不住审美的直接冲击。比如说,仇日情结再重的中国人,真去过日本,“日本是个军国主义国家”这种话就不太能说出口了。因为就算不具备任何反思精神,对于一个“军国主义”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子,总会有点隐隐的感觉,总之不是日本现在这个样子就对了。反过来说,当年那些对中国有滤镜的西方白左,改开初期国门开放之后来中国,第一眼的印象不是中国同志们的革命热情,而是乌泱乌泱的“蓝蚂蚁”——这样一个连衣服颜色都统一得这么丑的国家,怎么说也不是你们这些嬉皮士心里的天堂吧?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这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刷上东伦敦涂鸦墙的行为艺术,还真挺及时的。把普通中国人日常感受到的(并且大多数觉得习以为常的)审美旨趣,直观地呈现给最后一批还对中国有幻想的西方人看,没什么比这更有冲击力的了。

《本人捷克造》:是一部以诙谐手法拍摄的捷克青年从共产主义童年逐渐成长的影片。

是不是很那个。我的想法可以多看捷克电影,毕竟我们共享同一个共产主义童年,同一个共产主义阴影。

显示全部对话

听播客的一大感受:
极少碰到男女主播共同讨论某话题时,男主播能积极向女主播提问,或者意识到女主播有观点要表达时,主动让女主播把话讲完整的。尤其是女主播要质疑时,男主播常常会直接否定,随后继续自己滔滔不绝。
很多男的就算嘴上有情怀,理论层面的人道人权一套一套的,甚至自认非常关心女性权益、反对父权制,实际上却总是沉迷于表达自己的高见,严重缺乏对别人感受的共情能力,生怕自己抢夺话语权的竞争中不能处于绝对优势。
真的搞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么分裂的,以为别人不像他们那样抢话是因为他们对吗?想讲人权女权,你们还是先学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尽力表达自己,控制控制自己的发言时长吧。

另外,黄永玉还有一副1991年的荷花图也很值得说一说,因为他居然在整幅作品上写满了字,其中还明确地解释了自己是如何看待民主的,我把其中一段截取出来吧——

『 缺乏民主生活的社会,其实很容易看得出来,跟贫血者的险色一样,只要用常识就可以判断。所谓民主,也就是在政治生活中讲究科学性。科学的发展促使之间的性质和现象越来越明确易懂。在文化上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施与和允诺,而是一种无须明说的宜人的环境和空气,是一种人从来就有的权利。 我曾经不断地听人告戎(诫)某日开始就不再在文艺上打棍子戴帽子时,我既不信也不幸福,因为他本身既不能自保,且在某种条件转换之后,首先就是他(他就是)第一个出来给人戴帽子和打棍子的人。不幸的是在九十年代,我们还在以生命作抵押,与人来探讨人的基本权利 。 这点状况本身就证明那些人是如何浮浅和不能自拔。 此画上大写特写与画无关的意见,是因为运用自已范围内的有限自由和民主。』

(下条嘟文会补充题款完整版)

显示全部对话

目前,网络疯传一张南方周末记者讲述涿州情况的朋友圈截图。
大骂当地官员“禽兽不如”。

专制集权之所以缺乏纠错能力,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所有它自己搞出来的毛病,都会变成它进一步加强集权的理由,然后就在大义+私利+民粹狂欢的共同作用下错上加错。比如反腐、严查医疗系统,严查高校就业率做假……稍微冷静点想想就能意识到,这些现象的真实成因,都可以追溯到根子上的体制问题。他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特意污名化所谓的“定体问”,然后就一边逼着底下做坏事,一边借严查这些坏事的借口进一步自我扩权。所有的反腐、严查、加强教育和学习,最终都会变成少数人的权力洗牌+多数人进一步的俯首帖耳。道德高地站上了,自己的人安排上了,不服管的管服了,老百姓看着也解气,完美。

一名村民讲述目前涿州的情况:
1.涿州东边和北边的村都淹了
2.不要相信新闻报道,政府什么都没安排,目前主要靠村民自救
3.现在很多人都在大堤上护堤,防止再被人挖开。
4.信号正在被屏蔽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