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去年十月底,因为富士康封控,大批做工的年轻人怕被封锁而找不到工,连夜沿着高速路边徒步回家。那时候基本上全河南都在封,打车是不可能的,大巴车也停了,据说有人走了三天三夜。我在河南高速的小程序直播里看了一会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郑州富士康到底在什么位置,离机场很近,但我以前从没注意过。可能去看的人太多了,没过多久那个区域所有摄像头的直播都被关掉了。
昨天晚高峰昌平线故障全线停运,打车排队一千多人,很多人只能在雪地里沿着铁轨走路回家。我这里早上8点,看到有人说自己还没打到车,走了快一夜。那已经是北京时间的半夜三点了。看到一个帖子叫《西二旗的地铁会给多少人结束北漂埋下伏笔呢》,里面有上千的评论,说今年的不景气,下大雪不准居家办公,打不到车,工作不如意,房租贵,说要离开了。有人说有时候就是这种小事才是压垮人的稻草。更多的人在发问但更像是问自己,“这个班非上不可吗?”过了三小时再去看,这个帖子已经没了。
讨论的时候有人觉得不能把中国的治理逻辑称为黑社会治理,理由是中式治理相较而言更讲程序。典型的黑社会治理应类似于俄罗斯,寡头政企联合体,国家支持暗杀政治反对派,普京小团体如如。我觉得很反直觉。黑社会治理在中文语境下所指一般有二:团体模式实践非法活动。以及依治理主体与权力中心的亲疏远近分配权力。从这角度讲中国的治理逻辑当然是有黑社会底色的,讲究程序算不上什么洗脱。哪怕是中世纪的宗教审判会,想给人判死刑也会要求犯人满足几个条件:其曾悔过改信,却又再信异教,同时罪大恶极。这种程序实际仅作为一种给惩罚合法化的仪式。而非为了达到程序正义本来的目的:维持法律的公正。依我看中式黑社会治理手段有四:一是一种黑箱政治,二是强调监管,三是体制内的高福利,四是模糊的罚款与执法标准。通过这些程序降低的是治理主体的风险,稳定的是治理主体的预期收益。在一个立法上毫无障碍的国家,为何不直接以"监管"云云的名义。合法化寻租呢?监管设置的市场准入门槛可以营造某行业垄断,体制内的高福利则允许合法的“挪用公款”,哪怕是远离权力中心的基层人员也通过罚款巧取豪夺,这怎么不能被称为黑社会治理?
老舍被批斗殴打还有两个细节:1.罪名大小是按行政级别和工资多少算的,老舍工资级别最高被列为黑帮头子 2.红卫兵执行殴打,文联内部造反派指挥怎么打,比如荀慧生是四大名旦多打几下,萧军负隅顽抗更要多打。现在看荒唐到不可思议,根本想不到如此荒诞的细节!
@thucydides 要说重理轻文,医应该算理的范畴,李文亮如何?就好像历朝历代都说重农抑商,商固然是常常倒霉,但千百年来农几时活得像个人了?这国喜欢打着重视关爱某一群体的旗号去打压自己看不爽的群体,被打压的群体固然免不了惨遭踏为齑粉,但“被重视关爱”的那个群体何曾逃脱过兔死狗烹或兔狗一起烹的下场。
@grush 这事我上年今天也曾经隐晦的提起过,当时还是有点包袱的,要说完全对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不care显得也很冷血,但是我想想3000万被杀的女婴,1500万到3000万在大饥荒饿死的人,几百万在文化大革命被斗死的人,哪个数字都是10倍级100倍级的南京大屠杀的人数,那是不是只有被外国人杀的中国人命才能被纪念,被中国人杀的中国人就该死?在我眼中人命的相等的,所以我做不到跟着官方悼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们,除非官方同时也悼念别的死去的无辜的中国人。
说白了,原po就是说的大实话,表达的更到位,这什么悼念日,悼念的不是人民百姓的性命,不过是官方宣传仇恨培养战狼小将的手段而已。
你哪儿人,你多大,你是在这里上学的吗,哦,就你一个人还是你家人也移民了?你拿什么签,你怎么留下来的,你是嫁了本地人吗?你老公是白人还是华人?你什么工作,你住哪,你哪个学校的?学的那个专业好找工作吗?你是毕业了就直接找的工作吗?你老公是什么工作的?你老公在哪上班的?你这个行业工资怎么样?你老公那个行业工资怎么样?中国人做这一行蛮少的唻,你为什么不去学金融啊?学金融不比你现在好多了哇。你单位有人歧视你吗?哎你怎么进的这个单位,你们还招人不,我认识个小伙子他也blahblah。你知道和你本地人工资一样吗?你买房子了吗?买在哪里了?多少钱买的?你们那个地方房子均价多少啊?
---------以上就是我从不参加什么当地中国人社交团体的原因。
知乎上经常被曲解和污蔑的:性同意可撤销
性同意可以随时撤回:在性行为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任何一方都有权利中止。
过去的同意不是同意:一方过去同意,不代表这次同意,另一方不能以一方过去一直同意为由,就认定这次一方一定也是同意的。
不知这些人是蠢还是坏,还是蠢坏蠢坏。或者说,该说某些人就是为了千方百计的要维护自己令人可悲的,对于另一个性别的优越感呢?只有污蔑她们是愚蠢的、极端的、不可理喻的,才能给自己信心,在这浩浩汤汤的女权运动潮流中,她们肯定是站不住脚的,愚蠢得会自我毁灭的,自己才是正确的。这样垂死挣扎,真是可悲啊。真正的温和,一定是来自坚定的。或者说,当一个人表现出“温和且坚定”的优秀气质时,首先是因为ta的坚定,而不是因为性格随和。比如说,你不管怎么骂一个人ta都真心不生气,不是因为随和(随和也是有限度的),也不是因为有修养所以强压怒火(这其实还是在生气),而是因为ta非常清楚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从而知道你的误解或否定无法伤害ta。甚至进一步说,ta会觉得你也有你的道理,可是我也有我的道理啊,所以你讲你的道理怎么会伤害到我呢?由此延伸说来,极端主义者(比如历史上那些无一例外都要干到死的极权统治者)无论声称自己的价值观光谱为何,他们的共性都是崇拜权力,而崇拜权力就是因为内心还是不够坚定,自己也知道只能通过强制让别人闭嘴。所以他们是不可能温和的,而声称处于不同价值观阵营的独裁者(比如希特勒和斯大林)居然会如此相似,也正是因为内心具有相同的虚弱。
之前提到Sheldon的negotiable精神是这个角色虽然很多时候(如果代入到真实生活)让人很烦但却并不讨厌的关键。有人不同意,这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们一般说到negotiable的时候,都把它理解成一种随和的性格。得饶人时且饶人遇到冲突各退一步就是negotiable,锱铢必较非要争个胜负就不是negotiable。一般的来说,作为一种性格的negotiable这样理解也没错。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严肃的探讨“协商理性”,那么实际情况刚好相反。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律师。律师这个行业,是以协商理性的存在为前提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所有的极权统治者都讨厌律师)然而律师给公众的观感,却恰恰是死缠烂打咬文嚼字处处走极端绝对不随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谈判本身就是漫天要价做地还钱,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立场,尽可能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是这个系统的negotiable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这里你能看到一个很吊诡的事情,就是谈判双方一副撕破脸的样子,反倒证明他们相信这个系统是讲道理的,双方是处于有效的协商之中的。反倒是大家都不敢表现出冲突的态度,生怕哪句话说不对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这种一团和气活稀泥的环境,看起来每个人都很随和,但其实才真是negotiable的反面。前者以法庭和议会辩论为代表,后者以宫斗和中国式开会为代表。但凡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现在说回到Sheldon,生活大爆炸这个戏的主要笑点来源,就在于主角在生活中不恰当地使用了法律和议会辩论的精神。也就是说,Sheldon社会化程度低的最明显表现,就是他在跟朋友相处的时候像个律师。但这并不妨碍我说他是一个具有negotiable精神的人,因为这就是协商理性的一种表现。笑点只是在于场景不对,这也正是为什么这个角色很好笑但是并不讨厌。而且进一步说,如果他的朋友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其实也有那种能把他怼到没脾气的角色),他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为什么特别强调他的坚定并不来自于权利欲和控制狂的原因。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人也真的会很烦,但确实也会说一句“他本质并不坏”。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协商理性的一个不恰当的运用。即使你说Sheldon傲慢(这确实是真的)也没关系,因为他会说:那你也按照我这套办法来怼我呀,就好比我请律师你也请律师呗,你为什么要生气呢?你看这仍然是一种协商理性的框架。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