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被披露出来的某国救市骚操作,我惊得目瞪口呆。我说节前那个“喜庆”的、“红彤彤的”牛市,是怎么来的。这种拔网线式的救市,还真他妈是小学生能想出来的办法:寒假作业被狗撕了。而且这还得是低年级小学生;高于三年级的、有点常识而又要点脸的大孩子,都不好意思这么玩了!
吃惊过后,我感到的是极度恐惧。用这种没常识没底线的骚操作,拉抬起来的股市,制造出来的“祥和安定的春节氛围”,就好比是武侠小说里能让人短期精力大增的烈性毒药,春节过后,市场将面临什么样的可怖的反噬?
PS:某国向来有这样的传统,为了营造“祥和安定的春节氛围”,而搞出不惜代价的骚操作,拼命压制坏消息,制造假欢乐。你国很多无法收拾的大灾难,都跟为了过年而封锁消息不作为,有直接关系。从多年前的萨斯,到几年前的新冠,莫不如是。我还没忘了,在武汉人传人已经大面积扩散的状况下,当局还在训诫医生堵嘴,还在失心疯一样大搞百家宴。
在华中某省的童年记忆,总是伴随某位作者写的讽刺故事,我一想到就忍不住笑——我现在记不起是谁写的。
当时去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老师叫我们低头默哀,必须看着自己的红领巾,记住 “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那个作家的小学思政课也是相同的话术。于是他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画面:为了染红领巾,发给小学生,年年要杀很多烈士。一排排烈士跪在地上砍头,制作红领巾的人拿着布条,蘸着血染色。他很疑惑,烈士会不会不够用了。
这个故事说明,当局的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年纪小的小孩,起不到它预期的作用,小孩子可能会鹦鹉学舌这些用语,但小孩子对世界的理解,跟成年人不一样。
最近足球圈的C罗/梅西访华事件非常有意思。事件梗概:C罗访中后因伤取消比赛。黑子抓紧机会黑了一波“C罗敷衍中国”。不久,C罗的对头梅西访港。比赛照常举行,但梅西没有上场。隔没几天梅西访日,上场了。如果之前还有一些梅西铁粉没有破防,此时也纷纷脱粉。C罗粉此时乘机捧C罗“多么爱中国”。
整件事极为戏剧化,可以从多个层面解读。而我的主要笑点是中国人的自卑心:需要被外国明星“爱”。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球迷喜欢球星的球技,热爱观看他们的比赛,尊重他们对体育的贡献,对自己“被爱”与否,毫不在意。可中国球迷不一样,他们是需要被球星爱的。而且不是作为个人,是作为一个“国家”被爱。
这体现了一种人格的不健全。极度自卑缺爱,需要以他人的认可为养分;同时又缺乏个体意识,只能软弱地蜷缩在名为“国家”的巨大躯壳里。当他们作为个体时,他们敢要求被爱吗?那时候他们反而不谈爱,却谈起价格来,把自己和他人都当货物称起斤两。
我觉得他们滑稽可笑,同时也很可怜。
纵观中国的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学校教育,没有一样在促进人格变得健全。反而处处打磨人变得顺从、鼓励人内卷互害。
甚至可以说,如果你不是非常倔强叛逆,丝毫不顺服于中国社会、中国学校、中国家庭,那么在这个国家长大成人,一生的人格残障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王志安曾經說過不應該把董志民抓起來,否則誰去照顧鐵鏈女和八個孩子呢?我覺得這個言論暴露了他的一種思維模式。鐵鏈女事件其實是一個隱喻,董志民就好比是共產黨,鐵鏈女就是中國人。鐵鏈女在董志民的長期折磨下不斷生產、並且精神失常。這個時候,即使鐵鏈女受到人道的對待,要恢復正常也是非常困難的。就好像,即使明天共產黨政權倒台了,中國人要恢復精神健康的狀態,可能仍然需要幾代人的時間。而且如果沒有了共產黨,誰能來維護中國的社會秩序呢?沒有了董志民,誰來養鐵鏈女和八個孩子?事實上中國就是沒有這樣的社會福利體系,正如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替代共產黨來維持中國的秩序,去照顧十幾億精神高度失常的人口。是否要將董志民抓起來,與是不是要推翻共產黨政權,其實是同一個問題。
最后是,经常看到有人再说,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努力争取拿到更大的权力 尤其是女性,不要畏惧掌握权力、身居高位。
这话当然有它的道理 但是如果整个制度建立在吃人的基础上,你越爬就越吃人、越爬就被容易被吃。好了歌怎么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就算女性做到武则天又怎么样?很光彩吗?很幸福吗?很愉快吗?很深渊玩,被深渊吞噬是早晚的事。
这样看,宝玉宁愿走进茫茫大雪,也要弃绝这个脏烂的世界,其实反而很有担当。
以为宝玉奋发图强就可以靠科举中兴,其实和宝钗的认知差不多。但事实怎么样,看林如海贾雨村王子腾等做官做的还不错的人都什么下场就知道了。以为站对队伍就可以中兴的也过于幼稚。
其实宝玉那个年代也没有别的办法。其实曹雪芹已经在红楼梦里把一个清朝人能做的批判和反思都做了。
也许下面接棒的那个人,是鲁迅。
除了改变这个体制,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这不容易。但真的没有其他办法。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