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对于刘电工的意识形态来说,他在多个作品中如三体,流浪地球中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信任,以及对自由秩序的不认可,我觉得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他的内容,这种表达是随处可见的

而且他的观点还远远没有上升到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的不信任那个争议高度,他的书哪有那个水平,柏拉图说的哲人王是通过哲学自省去维护哲学秩序,而刘电工说的恰恰正是柏拉图所反对的僭主政治,以强权或下大棋等欺瞒手段牺牲个体完成宏大目标,简中人都应对此非常熟悉,这正是共产主义叙事。

在这一刻娘子关水电站宇宙社会学与亲自部署指挥防疫工作,它们的内在价值奇妙的得到了统一,这其实是中国人的普遍认知,文革以各种形式由一个个下大棋的保罗或者艾伦耶格尔发动,难道要去怪暴民吗?沙丘里有一句话“千万不要使你们的人民落到英雄手里”

ISIS都对恐怖袭击负责了,普京却说四名袭击者被逮捕前“试图逃往乌克兰”。这人真是邪恶至极了。祝他早死早超生吧。
截止当前已经有133人丧生,作为国家元首,普京不但不想怎么反恐,怎么惩治凶手,却要利用人们的恐惧和愤怒继续合法化他发动的侵略战争,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独裁者就是可以自私、冷血到这种地步。

@MulanPurple
是这个道理。如果有人说奥斯维辛是一碟醋,不配为了它包一锅饺子,谁都知道这是屁话,说得出这话的不是人。然而同样惨绝人寰的罪行发生在某国,就有人理直气壮地不做人、不说人话,而且还他妈觉得自己特聪明特幽默!

这段时间很多人在谈论中国经济是否会陷入通缩。借这个话题,我们来聊聊通缩。通缩跟大家熟悉的通胀貌似镜像:前者物价下降,后者物价上升。有人或许以为两者的后果差不多,甚至可能觉得通缩更好——因为物价下降意味着买东西便宜。但对经济来说,通缩是比通胀严重得多的问题。两个貌似镜像的概念何以会有不同后果?原因在于通胀会自我缓解——因为通胀源自供不应求,但物价上涨会刺激生产,从而自动缓解供求关系;通缩则相反,会自我扩大——因为通缩源自供大于求,尽管由此导致的物价下降会使厂家减产,但减产的更严重后果是工人失业,而失业会大幅减弱消费,从而加剧供大于求……打个比方来说,通胀仿佛是对一个稳定态(或沿一个稳定方向)的扰动,通缩却如同是对一个不稳定态(或沿一个不稳定方向)的扰动,前者会自我缓解,后者则会自我扩大乃至失控。当然,无论通胀还是通缩,经济调控机构都会采取措施来应对,但应对通胀是往供求关系自我缓解的方向提供助力,使缓解加快;应对通缩却必须对抗失控,难度大得多。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通缩 (即所谓 “大萧条”) 是借助二战导致的巨额政府采购才侥幸脱困;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通缩则导致了 “失落的三十年”。

那些在谈到霸凌问题、霸凌创伤的嘟下面大谈特谈“我也被霸凌过但我打了回去打ta一顿就好了”的人,能不能学会在不该分享的时候别分享? :0010: 所以呢?别人在感叹在分享创伤在分析社会问题你们谈自己成功反击经历,那真的是超厉害超棒棒呢?是在炫耀什么,传播什么大家早就知道的独门秘技吗?可是其他所有人的经历都能让他们拥有能够打回去的体力、胆识、来自家庭朋友教师的支持吗?他们受到的霸凌,还有霸凌他们的人,难道真的都能因为受害者勇于打回去而收手而不再发生吗?

对网飞三体西人不懂中式恐怖的一点点吐槽和对比 有剧透 

alive.bar/@wolf2046/1121430272

这段改得也让我觉得西方还是不懂中国的地狱哈哈哈,因为书里重逢红卫兵这段我记忆很深还特地摘录下来了。

剧里有一些台词差不多,但是把唐红静改成独臂,原因改成上山下乡时冻出坏疽然后活生生被锯掉,也没有提到其他红卫兵,最后唐红静还恶狠狠放狠话说没人会忏悔,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像收割一样把你爹割了啥的()
非常美式恐怖,一点也不中式恐怖,美式恐怖是血腥的、猎奇的,中式恐怖是现实的、历史的,现代人依然还活在几千年历史中 没人得益 没人幸免 但不知为何还要继续演这样一出荒诞悲剧戏 的那种恐怖

还别说啊,沙丘的世界观还真更适合中国语境。赛博朋克的封建父权帝国,宁愿以摧残的方式训练而工具化人类也要拒绝科技发展。对女性智慧恐惧和女巫化污名化,宫廷斗争,独裁者与个人崇拜,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轮回与诅咒。

友发我的【抢救断层的十年中国女权运动史:行动者们的群像、历程与现状】,感兴趣的香油可以看看
wainao.me/wainao-reads/fea-Mar

#长毛象安利大会

我认同三体原著与剧中所反思的:文革不单单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种主义的过错,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无数人道灾难的镜像。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并非是“宇宙就是个草台戏班子,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是让你跪着又没有打死你已然算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这种简单粗暴的洗白它的理由。诚然自私贪婪是刻在人类血液中的DNA,但普世价值也是,这个世界就有很多人为了信仰连死都不怕,你怎么就敢笃定所有人都会为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下去而吃人?后面的剧情原著和普世价值的分歧会越来越大,意识形态对剧情的影响也会更大,想依然改编的那么丝滑,比如试图把维德塑造成一个具有争议性领袖而不是“真人类之父”就会更难,我还挺期待这个黑人救世主去挑战人类最极致的封建父权帝国的后人的认知。希望编剧继续大刀阔斧的改,改她个程心大女主逆天改命成为救世主的庸俗剧情,让它们大破防。

支人的挑剔和狂妄真的令人难以置信,网飞三体连文革戏都能挑剔,说场景一看就是对中国的真实政治运动和历史时期不了解,就是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完全拍给外国人看的,甚至还有说大字报字体是现代字体很出戏的,我想问那tm不然呢?你国特定历史时期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构建出基础准确的视觉表达体系你自己心里没点c数吗?还不是你共对这点事拼命藏着掖着捂着不允许大家拍?你国人自己对自己的历史最了解你倒是让腾讯拍个试试啊,外国人又有什么义务去深挖一段完全封闭在影视历史上严重欠缺样本的事件?有什么义务给你精准还原?更何况贵支压根连网飞都无法合法观看,到底凭什么要照顾中国观众怎么想呢,网飞又没赚过你支一分钱,有什么不满问你共爹去,看你共爹不把你臭揍一顿让你翻墙让你看外网,放着腾讯拍的完美三体不看跑去看网飞版?是不是想勾结境外势力?

比原著好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难以想象正常的文字工作者是怎么捏着鼻子鼻子把那些拖沓乏味过时爹味的意识形态私货剔除,整合成一个简洁明快舒服有趣的商业片。
那个盗用叶文洁研究成果的小人因为向太阳发射信号的主意涉嫌犯上,反而把叶文洁救了,这辱的简直不要太结合时事。加上红太阳的特写,中国人都拍不出(对,不是拍不了,就是拍不出)这么中国的场面。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这个黑人罗辑成为“人类之父”后三体厨哭天抢地的破防了,哈哈。

你国小粉红评价三体剧那个“为一碟醋包饺子”的烂比喻(说这话的玩意大概还觉得自己特别聪明妙语连珠,我都能想象到它那洋洋得意咧嘴贱笑着的嘴脸),让我非常愤怒。

甚至是,那些直接给文革翻案的兽类嚎叫声,诸如“文革就是该整死你们这些反动派恨国党”,都没有让我这么愤怒到失控,愤怒到想要杀人。

我想,大概正是那种“这事儿不重要+你的愤怒不重要”的轻佻态度,激怒了我。

因为那不是一碟醋。那不是一个可以用这种轻佻态度谈论的话题。
那是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那是无数大活人的血泪尸骨,那是本该把“大救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集体送上法庭严惩的罪行。

它们不但不许我们谈,而且它们贱笑着说:这事儿不重要,就是一碟醋,哈哈哈,嘿嘿嘿。

由此,我忽然再一次认识到,从某个节点开始(我印象中是把火神山雷神山的挖掘机人格化、萌化),你国粉红话语的轻佻幼质化倾向,其实是有多么糟糕和恶毒。

通过这种咧嘴贱笑耍贫卖萌的方式,它达到了原先宣传话语都达不到的效果:

原先的宣传话语,需要费很大的力气颠倒黑白,告诉人们说,文革是正义的,反动派恨国党活该被人民群众整死。

而现在,都不用费这个劲,只要告诉人们说,文革就是一碟醋,外国人居然为这么一小碟破醋,包了这么大一锅饺子,真是傻逼。哈哈哈,嘿嘿嘿。

叶文洁为什么不能跟那个白记者睡呀??你到底以为那个年代有多「纯洁」?这是真不知道女知青被流氓、文化流氓和村干部祸害的故事是伤痕文学一大主题吗?我家里甚至就认识靠跟支共干部睡觉才得以比别人早几年回城的女知青!

看陈红和蒋勤勤的儿子就知道了。。。
三次元的貂蝉和西施,也救不了丑男人的基因。。。

这么说是因为,在整部《三体》原著三部曲中,除了充斥着的厌女气息,还有很强烈的“工程师思维”或“理工科思维”。
这种思维相信真理唯一性,也就是这个世界可以分解为经典力学定律那样唯一的答案,并基于这个答案得到唯一的社会发展路径。
这个思维还相信这种真理是只有少数人(智力足够聪明)的人那里,而绝大多数人只配被其领导。所以,我们看到孤独、睿智、充满智谋、不受感情影响且始终被误解的男性:罗辑、章北海等角色,

显示全部对话

我依旧觉得比起刘慈欣,王小波的未来想象更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王小波的未来是:技术用于把电视摄像机镜头的雾霾调成蓝色,老百姓却只能骑花大力气制造出的土三蹦子发动机,向海外学习先进的鞭刑技术,但普通人与国外的联络仅限于被拆开的书信;大学生毕业后就被关进监狱,赚了钱只可以用于给自己买金手铐,出差要坐集装箱,甚至集装箱里的马桶消毒药水都被换成了价格低廉蓝墨水;历史学家和作家都得凭证营业,干得不好就吊销你执照还送你劳动再教育……
听起来是不是比流浪个球中国多了?

上司跟我讲些自己去读书会,会有人流泪,说参加心理学活动,什么开悟,自己是自己的贵人,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什么正能量,说自己招人都不招看起来萎靡的,感觉能量场不正。我操快别说了,你们健全人的集体活动透露着一股邪教的味道。我发现国内的心理学就是一种劝自己看开点,在不能向上探究痛苦成因,不能向上琢磨向上抗争的前提下,反复研究打磨自己。劝自己笑着接纳有限的资源空间,去积极追逐自己想要的,包括笑着接纳在家庭里一动不动的老公,积极操控子女的人生。学会接纳当下的生活本来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咱们老中人在学着接受烂泥的过程总有点子自我洗脑的的恐怖。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时间概念的存在,且人类对时间的感知是线性的,人能具象化这个概念就天然受到了诅咒,因为寿命的有限所以焦虑会如影随形般强烈,人们对生活的期待永远是一切都要变好,哪怕是螺旋上升也得上升才行,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更多享受,比如说今年比去年学了什么新技能,赚了更多的钱,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身体更健康了等等,但现实不是这样的,生活未必总是在变好,有时候就是今天不如昨天今年不如去年,就是赚得少了,身体差了,失去了朋友和家人,希望更渺茫了等等,总有一些人的人生就是在总体变差中度过的,但在对时间的线性感知下这变得难以容忍,最终转化为痛苦,然而时间大概率不是线性的,甚至可能压根是不存在的,将要发生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过去和未来相互接壤,本为一体,一切都已注定,每个切片都安静的待在那里,在更高维度中你可以走入任意的片刻,但在这个维度里你只存在于当下,对一切感到不安

这算白纸2.0吧,「白纸」这一标志物不仅开始脱离物质载体进入数字化赛博化阶段,拥有了「白屏」这种更加难以杜绝防不胜防的形态,甚至其颜色属性也被进一步提纯,今后可能白色的一切都开始具备抗争意味变得“阴阳怪气”,白衣白帽白鞋,白纸白屏白图,甚至白色的光也可以象征着自由,抗争语境也从疫情反封控进入更加纯粹的对独裁暴政的反对,感觉有一种力量已经悄然扎根正在化茧成蝶,这是极好的,因为这个国家的症结绝不仅仅是在疫情封控上,希望关于「白」的意义可以继续被扩大和延续,成为更庞大和无法被限制与消解的力量

惊闻华北某高校,评职称不再明码标价多少篇C核北核、多少篇SCI,改为由学术委员会评议认定申报者的论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我退一千万步讲,或许它的本意并非让学术委员会寻租腐败,而是十分善意想破除“唯核心刊物论”——但是,它还有一个条件:评正高的人,需有政策建议并获得副省级以上官员签字批复,而且要从政府OA系统里头导出的签字批复。

不清楚北方什么情况,但在广东,政府部门连日常工作的来往文书,科长副科长都拒绝签字了,局长更是装死……所有日常工作靠口头通知,生怕留下任何痕迹,日后追责。
(大家一定记得,新冠期间,几乎所有封城、抓人隔离的事,全没有正式文件、公章、领导签字。)

该高校竟然让教师去找副省级以上干部在政府OA系统里给签字 :blobcatwhat: 副省级干部自己来评正高都不敢在OA签字吧?这学校是打算在OA系统里昭告天下哪位干部与哪位教师有一腿?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