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人要或者必须要有一片安全区域(不会利用和压榨,而是真诚地关切着你的需求和需要,真诚地赞美和接纳的领域),只有一个人也可以,哪怕是自己撑起来的都可以,如果没有这种领域人就会死掉。甚至我觉得毫不客气地说:社会的残酷是必要和应当的,因为社会是所有人出来博弈和打猎的地方。但家庭是安全所,安全所不是猎场。没有生物能够永久存活在猎场里面,应激反应就足够杀人了”
刚刚跟象友讨论的时候说了这句话,进一步思考,对于剥削位的老中人来说家庭并不是安全所,而是…割草游戏,或者简单模式,是刻意掉排位虐新手的那类玩家,是在真正的博弈场连输十把之后去揍人机发泄情绪找回控制感的玩家。
对于被剥削位的人而言,家庭是更残酷的猎场,因为在家庭中他们扮演的不是平等的玩家(你的同学/同事跟你能力差不多;你的老师/上司多多少少会受限于社会规范:而且成年人只要不是被枪抵着头,无论遇到怎样的不平等,永远有跑路一条退路),而是被刻意找上用来发泄的新手和人机。
对于这类人而言,家庭当然要比社会残酷多了。
昨天说俄爹以身犯贱做了示范,以圣上的智商也不至于看不明白发动战争没好果子吃。今天就看到金融时报说,圣上去年(也就是俄乌战争一周年的时候)就已经参透了个中奥义。你还别说,虽然这话(说美国希望挑动中国打台湾)扯淡,但却是他们那个圈子唯一能接受的逻辑。be like,你跟一个原始人讲民主自由,肯定是不行的,你说约翰洛克是神,不听他的就会长痔疮,说不定就能听进去。在圣上的扭曲的世界观里:1、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2、我们打不赢帝国主义,3、我们很凶,就算打不赢,该翻脸的时候也是会翻脸的,4、帝国主义知道我们打不赢,也知道我们很凶,还要欺负我们,就是希望我们翻脸,可见其用心险恶,我们可不能上当……你看,不管过程多曲折,结论是对的不就行了吗?正如程序员常明白的一个道理,但凡能运行,你管背后的代码有多荒谬干嘛?
俄国欠中国两个大的,一是夺走了领土,二是送来了共产主义。已经还了一个大的,就是在1989年之后有可能重回高压政策的关键时刻,非常及时地以自身的解体示范了“不改革死路一条”的道理。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恩情。试想一下,如果苏联在90年代初能够做到不把经济搞好仍然江山永固,中国的对外开放不说完全停滞,至少还要拐一个大弯。1991.12.25苏联解体,1992.1.18邓小平南巡,简直是一天都不敢等。同样的剧本似乎正在重演,在普京2024.2决定入侵乌克兰之前的十年,中国海军驱逐舰的规模扩张了七倍,然而就在这个要搞事情的节骨眼上,俄军以事先谁都没想到的拉胯(意外程度和苏联的突然解体是同一个级别的),向中国示范了“发动战争也是死路一条”这个更重要的道理。说真的,完全不是讽刺,我是真心实意地觉得,俄罗斯简直就是肉身菩萨——你不是不信这里有高压线吗?那我就电死一个给你看看。与这种以自己的血肉给我们做负面示范的恩情相比,占点儿领土,真的不算啥。如果真能因此避免海峡两岸生灵涂炭,我是真诚地愿意叫一声“俄爹”的。
批判性思维的起手式,是区分观点和事实。而我要接着讲一句:事实背后的叙事框架,较之于观点背后的价值系统,其实是更难被觉察到的。就此而言,事实并不比观点更客观更可靠,剔除了观点之后的“纯粹事实”,甚至可能是更有迷惑性的。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被看到”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当你看到某个事实的时候,“这是事实还是观点”的老一套思维训练其实是有点过时的。此时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会看到这个而不是那个事实,为什么我是以这种而不是那种角度看到它?背后发生了什么?议程设置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最终会呈现为这个样子?……比如戴锦华那句“所有被禁止讨论的历史都是被过度讨论的”,(被禁本身就会引发关注和讨论)是不是事实?当然是,但是在公权力几十年如一日地钳制言论歪曲历史这个前提下,你对一个如此明确的事实避而不谈,只讲“被禁止确实会引发更多的讨论”这个事实,这背后的叙事风格、角度、框架、宗旨又是什么?当你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就能能看透简中“新左派”在玩一个多么鸡贼的游戏。他们所有的学识和智慧,都被用于在大象存在的房间里倡导反抗消费主义的极简生活美学,在苍蝇围绕的狗屎边倡谈人类中心主义是多么地不可取。他们是对的,这是事实;他们无耻且不自知,这也是事实。
“在我生活的年代,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上是全面的男女平等。当时在《婚姻法》和《民法》的意义上,中国的妇女的地位在全世界是Top 5。今天我们很多法律经过反复的修订之后,我们相当落后了。这是你们所面临的现实,文化的开放,世界的视野,更多的工作选择,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生活样式,但是你们也面临着一个重新用私有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市场逻辑、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阶级性别、种族的逻辑重新组织起来的社会结构,所以good luck to you!可是同时我说,我们有选择,有空间,我们可以参与到历史的创造过程当中去,因为前面已经有那么多人。”——戴锦华这样形容她所生活的毛泽东时代。
细想还是恐怖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受到追捧的,竟然是戴锦华这种将文革大批斗语言译成漂亮的现代学术语言的人,充分说明文革精神僵而不死甚至有复活的一天。而鼓吹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的人民民主进程”的刘小枫之流,至今稳坐国师之位,甚至有些我认为很有才华的搞学术的朋友都是他的学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了。戴锦华又是另一种,在互联网上一呼百应,就差被封为“女权红旗手”了,如此看来,“粉红女权”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概念和现象了。
看到这个回答感觉到感同身受……👉🏻【中国式父母对孩子最残忍的伤害是什么?】 原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7210892/answer/3387622780?utm_psn=1784727521582956544
“通过向孩子投射恐惧、焦虑、羞耻、嫉妒等负面情绪而让孩子充当情绪垃圾桶的角色、通过抑制孩子健康人格的成长,来满足自己因为自身同样不完善的人格而造成的能量缺口(满足自己的自恋)。”
“这些心理年龄还没长大的父母们不能识别自己的情绪、不能面对现实、而错误的把所有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地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去的创伤被激活、却没有能量或者意识去改变自己的行为、让代际创伤终止,却是在拿到了父母这样、对外普通极了、对内——对孩子却是这么至高无上的权利的时候,第一次在自己自卑的人生里感受到了一种权利带来的快感。”
以上都是我切肤之痛切身体验的创伤。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害怕成为问题和麻烦的根源”最根本的原因。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