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运动员之一比莉·简·金,在一次比赛后发现她的的报酬之后750磅,而男运动员的奖金则是2000磅。1972年,她连续赢得了法网、美网与温网冠军,在赛后采访中她毫不留情的指出男女网球运动员间不公平的收入。不料这一发言却惹恼了当时有名的男子网球运动员鲍比·里格斯,他恶臭、无脑又愤怒地宣称自己可以穿着溜冰鞋轻松地打败世界上所有的女网球选手。
金接受了里格斯无脑的挑衅,于1973年9月20日在5000万名观众的注视下与其开战,金以6:4、6:3、6:3的好成绩连胜三局,零封里格斯。经此一战,网球四大满贯赛事陆续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
50多年过去了,奥运会羽毛球赛前,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王昶说他想挑战女双羽毛球比赛,因为男双好累,虽然女双也不轻松,但对他而言难度会小一点。
怎么贱不死你个臭傻屌
我觉得所谓垃圾时间,要看对谁而言。
目前的时间对于执掌政权的你共来说确实是垃圾时间,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了。只能看着水从脖子淹到喉咙和头顶,偏偏能扑腾的手和脚都被一尊砍断了。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现在的时间其实是非常宝贵的。
我就说一点:目前的萧条和衰败很明显是因为缺了什么东西。人对于缺乏是很敏感的。只要能冷静地观察现状,其实就能总结出那些能使得社会变得繁荣发达的关键因素。你就变得清醒了,有了领悟,这可是亲身体验,比读书得来的知识更深刻。
只要能活下去,这些领悟是有助于你去亲身重建一个更好的中国的。
相比之下,过去中国的经济烈火烹油,反而让很多人变得糊涂了。
我就有一个印象很深的例子。不明白播客有一期请了VIctor Shih(史宗翰),问他中国会不会因为体量很大,家底很厚,所以经济的种种问题还能再拖一段时间才爆发?史宗翰很确定地说2023年就会有很大的问题。我刚开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那么自信,后来看到2023年经济确实就是一蹶不振,慢慢想才明白:原来我们总觉得中国家底很厚,但作为经济分析专家,史宗翰着眼的地方不是家底有多厚,而是“家底是怎么来的”
中国过去的发展是凭借庞大的低薪劳工群体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再加上对外开放吸引来外资投入,所谓的家底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其实这样的发展也还是不足以搞出胡温后期和一尊上台初期的那种炫目的大繁荣,我们还以为一尊有什么法宝,后来才知道法宝原来是疯狂借债。
现在人口老龄化和工资上涨使得中国失去了廉价劳动力,战狼外交和《反间谍法》又使得外资从中国飞速逃跑,第二个法宝也不灵了。现在之所以勉强维持,只不过是之前的惯性,但疫情三年的穷折腾、一带一路的大撒币、高科技维稳体制、地方债的利息等等开支这么一耗,再厚的家底也撑不了,所以2023年出问题这个判断在旁观者眼里非常自然。
而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因为中国人,特别是80后90后这些人之前的运气太好了。中国的90后基本上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为止都过着一年比一年好的生活,这种生活使得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了解基本的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也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享受的都是些什么。认为中国是特殊的,认为中国只要有你共的“高效管理”和被中国人捧为神圣的“吃苦耐劳”,就可以永远发展下去,外国人永远也离不开我们,我们就可以永远挣外国人的钱,永远拿着土潮的中国麻袋去外国抢最新款的iPhone……
我们现在失业、内卷、人心惶惶,这些都是美梦破碎的代价。然而代价付完了之后你是有可能学到东西的。前提是你得拿出勇气去面对现实,而不是共产党灌入你脑子里的那些八股。
鲁迅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我认为拿来说现在的中国人也很合适。这三句话其实说的就是这二十年的一场幻梦,但最后一句也是我想说的。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现在是得救的机会,不是什么垃圾时间。
在想外卖员会不会成为未来运动中的某种重要力量:
1. 穿街走巷、熟悉环境
2. 有便捷的交通工具且可快速抵达目的地、快速集结出队伍
3. 人群庞大
4. 需求存在高峰期(午晚饭时段)和低谷期,低谷期存在闲聊交流机会,在商家处等单时也有丰富的交流对象和机会,相互可以形成关系网(这个不太确定,可能要实际问一下)
5. 统一制服。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各类行动指南都有提到这一点。统一制服可以增强人对群体的归属感,战斗意志也会更强。
虽然一直觉得外卖员被困在算法里,是高度原子化的,但看起来与这样一股力量相比,保安要原子化得多。他们有着高度固定的工作地点,不同小区的保安相互间缺乏交流与联合、难以共情,也不会快速集结。
可惜我发生这么多涉外卖员群体事件才后知后觉。政府和公司应该很早就注意到了,维稳体制未来一定会对他们重拳出击的,也许早就是进行时。
@aospont1
我也是从“防疫”暴政之后,才真正意识到某个国家机器运转的真正方式,尤其是,“控制能力”和“治理能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极权政府却一直在把这两者混淆,把“控制能力强”混同为“治理高效”。——真相是,这俩东西不但完全不同,前者还往往构成对后者的干扰破坏。
一个例子是:你国在开放以后被诟病的退热药物严重缺乏的问题,完全是人为导致的。政府有意识严管退热药物的生产和销售。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它们建立的那个天杀的“动态清零”管理体制,为了让民众无法靠服药自行退热,以逃避被抓去方舱。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最新研究称多吃苦对大脑有害 】老话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在说明经过挫折和磨难的洗礼,人的方方面面才会得到锻炼,方可超越他人。但是,“吃苦”教育真的有用吗?近期,一篇来自《自然》旗下子刊《分子精神病学》的文章指出:吃苦,特别是早年吃苦,对大脑发育和个人行为有多种不利影响。大脑具有可塑性。在面对逆境(包括各种困难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时,人的神经、代谢等生理调节系统会产生各种生理反应,以适应逆境。如果长时间或者反复面对逆境,这种生理反应会逐渐积累,从而形成“应激负荷”,这种负荷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精神和身体上的疾病。
为了了解逆境对大脑的影响,研究收集了从2010年1月1日到2023年4月8日这段时间的文献数据,特别关注普通人人群队列的样本,以全面了解不良生活事件经历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分别对虐待、社会机构抚养、霸凌、孤独、贫困、家庭矛盾以及环境污染等“逆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与生活优渥的同龄人相比,生活在贫困中的儿童更有可能遇到发育迟缓、认知和学业水平更差的情况,情感和行为出现问题的几率也更高。全脑结构研究表明,财富和社会地位优越,大脑皮质厚度、皮质表面积和灰质体积等大脑整体测量指标也会更优;而财富和社会地位越差,杏仁核、海马、纹状体、丘脑等特定区域灰质体积越少。这些区域的发展与语言处理、阅读技能、视觉空间能力、决策和执行功能等多种大脑功能相关,并且这些影响将会持续20年。
贫困往往还伴随着更多的家庭暴力、更差的生活环境、更少的家庭帮助等,这些相关事件也会体现在财富和社会地位对大脑发育及未来发展的影响当中。由此来看,恰当合理地为子女提供生活和成长条件才是培养之道,一味追求“穷养”似乎不是正确的决定。(来源:科普中国)更多详细内容请查看原文>>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12905967?serialId=143d1f94c82415b4573bf3a075405f04&showType=news
有件事特别令人感慨,就是俄国人作为所谓的“战斗民族”,其实你细数一下他们历史上能打赢的仗,背后几乎都有西方的支持或者至少是默许。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大清洗大饥荒各种作死已经快把自己玩死的情况下,居然还能战胜如日中天的纳粹德国。然而这次奇迹般的,完全是因为“站对了队”而取得的胜利,事后被几乎全部被归结为伟大领袖、制度优势、民族韧性、战略纵深、严寒气候……不但没有变成亲西方的证据,反而变成了这个变态极权反西方政体的最重要的政治资本。甚至会有人觉得,极权政体这样胡搞都能打赢纳粹,可见极权体制别的不说,至少战斗力还是很可以的。像这样一个习非成是的归因,以前你还真不好反驳。现在潮水退去,终于有一个实证了:当俄国面对一个西方全力支持的对手时,一切都不一样了。论实力对比,俄乌在2022年初的差距远超纳粹德国之于苏联;论战争进程,俄国表现得远不如当年的德国国防军;论现实战状,对俄国的反攻势如破竹看不到停下来的迹象。现在你看——伟大领袖没变,民族韧性(aka灰牲口的廉价和麻木)没变,战略纵深和极端天气这些自然禀赋更是没变,唯一变化的,只是“有没有西方的支持”这个关键。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