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说自己用小红书会焦虑吗?后来觉得焦虑这个词太宽泛了,我要想想清楚我到底是焦虑什么,能不能给治了?
最近我明白了就是刷小红书的大部分时候都让我联想到我读书时备考的感受。就是一种做什么题不重要,读书是为什么也不重要,重要地是怎么最快最好最有效率的答题成功,怎么猜考试的方向,怎么揣摩出题人的思路。哪怕题目很荒谬也不重要,这些帖子就在教你怎么也能成功答对了。
比如旅游啊吃饭啊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出片,但它就疯狂教你怎么出片,还一副你不这样出片你的帖子就没人看的态度。我活着又不是为了涨粉,但小红书告诉你,在本平台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涨粉,不管是你养花、写字、画画、分享、教学、卖货……一切都是题!怎么做题很重要,你别瞎学习,你这么做永远考不上北大清华。
好吧那如果我的目的就是搞一个营销号就是为了涨粉,那更麻烦了。我要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每晚都要刷题,刷一样的题,多刷,刷数量,质量不重要,重在刷存在感。好么,这不跟当年无脑备考一摸一样?!
我好不容易长大成人不需要考试了,莫名地被拉回这种 “紧张焦虑,觉得不努力是自己不对,但怎么别人学学都能进步就我不行?”的心情。
太可怕了。
离婚完,两个孩子第一次和汪小菲回北京,网友们惊呼,哇孩子终于养肥了,小玥儿有内衣穿了——还得是咱地大物博的华夏,才能喂养好。怎么这么熟悉?哦,就像从海外接回那些外国动物园“不会喂养”的大熊猫。瞬间高潮,“国宝回家了!祖国母亲爱你!用甘甜的乳汁喂养你!”
推演到,这次“如果是汪小菲一起去,肯定不会让她死的。”
——他们相信“表演”出来的爱。
只要有点脑子的人,会怀疑,为了要孩子,连命都舍得,从小就担起养家担子的,一个女性,她不爱自己的孩子?!会不给女儿买内衣?!因为她没有晒出来,没有表演出来。真正在忙着养育孩子的人,哪里有时间去表演???
孩子被拉着在直播间吃酸辣粉,露正脸,被张兰说娘们儿唧唧的。
人死了,在雨中漫步台北街头,回到之前的家,有镜头跟拍。在综艺节目视频下面留言说老婆我想你,有网友截图。(杨子边痛苦边斜眼看看镜头有没有捕捉到。李行亮坐飞机去上海买青团拍成vlog)每时每刻,都在“表演”,表演爱,表演深情,表演痴心,表演爱国。(表演一切能打在简中网友G点上的元素)
女的不表演。她们没时间,她们忙着走花路,走阳关大道。小丑们在阴沟里拿着卑鄙者的通行证恶臭狂欢
亦舒著名的那句“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人永远又小又笨,需要怜惜照顾,可是假使你不喜欢他,她立刻变得老谋深算,是只妖精,必须好好提防”,有道理但不全对。
因为,怜爱一个人“又小又笨”,不代表你没有同时在心里轻视ta。万事替ta做决定,就是假设ta没有充分的自主能力,这完全不是平视的态度。
反过来“老谋深算的妖精”虽然未必得你喜爱,但是在礼貌上你恐怕还会做得更周全一点。中国人一向担心无心得罪小人,所以宁可敬着远着。
这么一来,待遇差得太明显:被你怜爱的那个小小人,一辈子得不到被你背后当心提防的妖精从你这得到的那种尊重和平等。
请我们正视一个现实:人就是这种贱脾气,觉得什么人又小又笨的时候,你的本能反应就不会仅止于爱怜,你也会有意无意地欺负ta。因为ta又小又笨,欺负了也未见得有得罪小人的后果。
家长也是会欺负小孩的,以年龄、以阅历、以读过的书、以收入以财产、以养育者的身份、以在社会上建立的地位,全方位地建起对小孩居高临下的俯视地势,并严防被赶超颠覆。多少家庭矛盾,说穿了不过是家长不肯放弃上位者心态。
真正的爱,是即使你没有任何比我厉害的地方,是即使你还依赖于我的养育,是即使你也依然需要我不时的指导和保护,我依然要坚持与你平视,用对等的心态检视自己的内心,以对待任何外人、上位者的同等尊重与你对话。
因为除此之前,不算真正的爱。
吃完午饭后,老公很顺口地说了一句 okay time to get back to work.
我就坐在那里想了很久,就觉得为什么要get back to work? 我才刚吃好饭我还没消化呢。我很困我想睡一会儿行吗?为什么一天8个小时都给了工作,吃饭围绕工作的休息时间来,活动要安排在工作外,工作日就只能工作,出去玩甚至休息都要等工作结束了以后才能进行。
我愿意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但我不想把所有时间都给工作,工作怎么就成了这个世界所有人默认最重要的事情?!最荒谬的是大部分工作给的钱只够人为了工作活着,而不够为自由地活着活着。但这个世界创造的钱已经够所有人不工作好好活着了。
我投胎时选了这什么破游戏,我能不玩吗妈的。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