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接上)
图1:2005年前后,山东卖血的价格,和生物制药公司的报价
图2:2007年前后,山西的血头和他们的血奴,吃药卖血、在血站抽血至死,直供北京的生物研究所

显示全部对话

腰肌劳损去三甲医院外用一直给开的云南白药膏,众所周知这玩意不公布成分表。今天去附近社区医院,给开了麝香追风止痛膏,在它的成分表里一众中草药中水杨酸甲酯的存在显得格外明显,一查果然就是真正的有效成分:“外用局部发赤剂,常用于消肿、止痛。”
又上小红书搜了下,发现了一种深受好评的日本产“复方水杨酸甲酯薄荷醇贴剂“,这个药目前淘宝旗舰店卖1.3425元一片,而医院给我开的麝香追风止痛膏12元一片、云南白药膏4元一片,你说医保为什么没钱呢?

@Tuilindo 我看thread上有一种搅浑水的方法,就是面对一条po文,首先求来源,一旦提供了来源,就开始找这个来源的问题,比如片面,无时效性,非官方背书,渠道可疑,数据不严谨等等等等,然后慢慢就陷入了自证、诛心、道德绑架、情绪勒索、身份话语体系这些典型聊天模式。

这种搅浑水的模式非常明显(很容易识别)且有效,很容易把发言的评论区弄得混乱不堪,然后,不仅影响po文者的心情,还会影响讨论氛围、围观者对po文的关注度,降低其传播意欲。怀疑这是一种被研究出来的方法,通常被用在影响舆论时有组织的水军行为上——不是说这条嘟文下面求来源的人是水军或故意用这招,但这个开局实在是很眼熟……

男的天天在那里幻想“女的躺着就能赚钱很爽”,但你一看他愿意为性支付多少钱,你就知道这一行真的很难做,宁愿进厂都不愿意站街。

我有一个打游戏认识的朋友,不算太熟不怎么聊天,不过她太话唠什么都发sns说,所以了解了不少她的事。她是自由职业者,不参与任何线下本人出面的工作,主要收入来自偶尔接点线上兼职、开个小网店,以及私下出售原味(最多也就内衣裤丝袜圣水啥的,没有太重口味的)。她说从大一就开始卖原味了,每个月多赚几百一千零花钱活得滋润一点感觉很好,甚至她家里也很开明,发现之后完全没有反对她,反而觉得各取所需而已没害人也没被害有什么大不了的。她现在大学毕业几年,自称在圈里已经小有名气,平均每个月至少有一两千额外收入,对她来说已经可以满足了,不打算扩大业务更不会去接其他类型的色情工作。这应该才是一个正常社会中风俗业者的真实面貌,没有人不卖就要饿死,也没有人一旦沾了快钱就只能一路堕入地狱,都只是一段人生路上的选择而已,不需要羞耻、不需要正确,更不需要为了任何一种“主义”。如果只是这样的普通生活在有些人看来就是罪恶堕落可耻的,那错的肯定不是她而是你们。

我是有点白嫖羞耻的,接受营销礼品总是问心有愧,要么象征性的买点啥,要么配合其把营销流程做完。所以虽然深知对日本的血海深仇,但第一剥削我的又不是日本人,第二从小白嫖了无数的动漫,甚至你让我现在回想,在二次元里去逃避蛮荒无序又被动羸弱的现实,就是我童年最美好最精彩最有趣的记忆,我就是摸着良心恨不起日本。所以我就奇怪同时代白嫖了无数“启蒙影片”的直男们,你们当年在帝吧求种,谈论起诸多陪伴你们度过迷茫青春“启蒙老师”时多么如数家珍,你们现在仇日,难道不问心有愧吗?

有象友提到,前30年是国男们人均有妻可娶的黄金时代。这也就给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好大儿,制造了很大的错觉,让他们以为,娶上老婆是每个男人的基本人权(否则就是政府or女人错了)。

然而实际上,底层男打光棍,是从古代一直到民国的普遍现象,尤其是那些儿子很多、而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一般只能给一两个排行靠前的儿子出钱结婚,小儿子们的婚事则必须自力更生:要么自己挣钱结婚,要么入赘,要么打光棍。所以我父母那一代人,往往会有一两个终生未婚的老光棍叔叔。

而这也成为这些底层家庭产生矛盾、在赡养问题上扯皮的原因:那些没能在结婚时获得父母资助的儿子,经常以此为说辞,拒绝赡养父母。

@inklingsdaily 我以前也以为,是不是因为工资收入比较稳定,所以学校的同事哐哐生小孩。
然而,我最近“聊”到好多打散工的、破产的、失业的(大多是周边地区来珠三角务工的人),年轻一辈跟我说他们家孩子太小,压力很大,年长一辈则跟我说他们的孙子刚出生,压力很大……我就很无语……他们就和亮亮丽君夫妇一样,仿佛没什么能阻止他们生孩子,除了讨不到老婆。

朋友们,这个是,上海核心地段的,纯女性青旅

图一大堂,图二进房间,图三是过道,图四是休息室。

编辑一下发个公开,地址是上海东方巴黎青年旅社,我买的十二人间128/人,上下铺,很宽敞,能平放很多个行李箱,配两个独立卫生间(不能洗浴),每天免费提供一瓶水,还有洗漱包(还没看,但问了说有浴巾)

公共设施还有一个小餐厅但没进去。

地段超级好,附近两三百米内两个商场,对面是地铁站,,盒马罗森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manner喜茶等等基础设施齐全。

rt 茧中网人很喜欢拿四川男同多所以hiv占比最高、美国上世纪因为性少数传播hiv所以系统性压迫他们等这些结论反推历史的谣言来甩锅性少数,真的很气人
除了血祸之外,西南地区艾滋传播还和早年毒品交易泛滥有关,以及部分偏远地区宣传不到位、一些封建习俗等,在统计数据上占比很高
还有在美国亚文化历史中,因果更是完全颠倒,就是因为对性少数的歧视与压迫,才让很多医疗机构根本不会接待艾滋病早期患者,放任他们等死。而很多酷儿群体没有钱看病也根本找不到体面的工作,有很多会去从事性交易,那些“上流”社会的嫖客的传播病毒的重灾区,但是他们可以掩盖事实保护颜面再接受治疗,很多性少数在完全对这个病没有认知的情况下就成为了携带者

重点项目地方配套的比例,通常是三成左右,三成中的20%就是6%,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已经穷到连整个项目的6%都拿不出来了。而通常来说水利工程又是差一点也不行,没建成就是没建成,前期投入是literally打了水漂。而且打根上说,“引调水”本来就是个错误的思路:没水的地方人口和产业向有水的地方迁移不就行了,挪人可比挪水便宜多了。所以这里存在三重浪费:1、(理性行为者模型)从一开始建设方向就错了;2、(政府政治模型)中央明知道地方政府已经普遍破产,却由于政治上的考虑非要地方上出配套资金,导致工程烂尾;3、(组织过程模型)地方政府虽然知道会烂尾,但是毕竟过程中是能搞到中央资金的,有钱进来办事的人就有油水可以捞,至于最后会怎样不关自己事。你看,《决策的本质》用来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三种模型,在这里都能用上。这就叫麻雀虽小,五毒俱全。

to一切支持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人:鉴于你也有不管多少分之一的可能在未来违法犯罪,所以现在直接把你杀了永绝后患就是非常标准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你的付出对所有人都是有意义的。什么?你说你觉得这太极端了?那么我觉得公开艾滋病人隐私、禁止吸毒者工作、剥夺性工作者人权比这极端得多,因为我只迫害了你一个死不死无关紧要的傻逼,而当局在迫害数亿本应正常生活的人。

我没有办法统计,到我这把年纪还坚持不生小孩的中国女性有多少。肯定有,但或许确实少到只能在网上互相联络的地步。

我在现实中可以接触到的人类当中——包括当面接触和侧面了解,珠三角和长三角,不含已出国的——只发现一个,是个跟我血缘关系非常远的“亲戚”。

跟楼里各位象友观察到的差不多:有的人(包括男性和女性)二十岁的时候说不打算生小孩,可是时过境迁,三十多岁结婚突然就生了……

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之后,我所在的大学,几乎所有已婚老师都在生二孩,有些夫妇已超过四十岁还坚持追二孩,并且二孩全是男宝。一胎是女儿的,想追男宝,一胎是儿子的,也想追男宝——这是国内学历和职称最高的人群,他们尚且如此热衷生孩子和追男宝,其他人群呢?

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过一次“开放二孩后新生儿童性别比”,我记得数据注水之后仍然非常难看。2021年人民网就喊《严打性别筛查》了。严打到2025年,干脆生育率也不要公布了。

我在学校发现过一位比我大两岁的女老师,她目测独居无孩。我鼓起勇气去试探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小孩早就打酱油了,她是离异,孩子抚养权判给男方 :0520:
另一位离异女老师,单亲带儿子,她丈夫离婚后立刻再婚又生一儿子 :0520:
疫情后入职的年轻一代教师,要么刚生娃,要么在备孕……

大家生育积极性这么高,出生人口少得可怜,官老爷们该认真数数中国究竟还剩多少女人了。

显示全部对话

@MulanPurple
你提醒了我,确实是这么回事。在古代,“溺女婴”+“上层妻妾成群多吃多占”+“底层妇女进入娼妓业”,这都是让大量底层男性无法结婚的社会痼疾,在前30年,上述痼疾被极权政府扫荡了一段时间,这才导致前30年,普通底层男也基本上都能结婚。然而上述三大痼疾,在后30年,又都不同程度地回来了 :blobcatanimeeyes:

(重发)如今的出生率暴跌显然是90后进入生育年龄,而90后众所周知,是应用B超打女胎的初代,育龄女性断崖式消失,才是出生率下跌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当然这除了是统治者恶政的报应,也是所有中国人齐心协力屠杀女性的“福报”。

注意图中的时间节点,92~95年省级医院换彩超,把黑白机淘汰给了乡镇医院,算上时间差,95~97年完成了把B超武装到镇上的“宏伟进程”!85~90后的性别比是随着B超的普及开始极速畸形的,95后因B超武装到乡镇疯之极,这不就跟现在对上了,因为现在育龄主力是95后!

从81年首台B超引入中国,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没那么残忍的堕女胎就继承了残忍的溺女婴传统,对女性的屠杀又大规模重启了。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中青年中国女性,都是性别屠杀的幸存者,而且祖祖辈辈都是,只有50~70后出现了短暂的消停(接后)。

涉黄 

说真的,有很多黄漫我看不下去的原因是人体比例太夸张了。比如很多女性角色那个胸给我的感觉就是别上床了还是上医院吧。
真的,看到我能吓缩回去。
不过我也不能排除就是有人好这口,我想起很多流传下来的雕塑,女性的胸也是胀得像西瓜,说是古人有什么母神崇拜或者生殖崇拜啥的,我看可能就是有这么一款性癖。
总之我喜欢正常健康一点的人体。

接上,50后~70后是中国从古到今少历史上少有的、几乎每个男人都能娶到老婆的“黄金世代”。首先因为生产力飞跃,加上二战后百废待兴,溺女婴的传统绝迹了一段时间,新生儿的性别比达到了历史最低点。第二就是推行一夫一妻制度,也没实行计划生育。第三就是社会封闭,婚姻观保守,不容忍不婚,把几乎所有女性都赶入婚姻。

这也是给了当年60后~70后父母敢于堕女胎的底气+错觉,但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国男宝人人都能娶到老婆不是常态。当然了,以中国人的尿性,他们即使明知道也不会停手的。呵呵,自作孽,不可活。

显示全部对话

众所周知

中国几乎所有无法自我表达的弱势儿童群体,都缺乏关于在家庭中遭遇虐待、忽视、失权的系统研究。

神经典型儿童的相关研究是有的,但是也不多,数据也严重失真。

那到了弱势儿童身上,就是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父母天然权威)再加成不敢触及的法律是个笑话+社会支持为0雷区,再加上确实压根儿从来也不关心弱势群体,自然相关研究不可能有。

但是

国外的研究是有的👇

《Children》 期刊:殘障儿童被认定为虐待受害者的概率是非殘障儿童的 6.2 倍

柳叶刀:殘障儿童受虐儿童比例达 31.7%

说这些不是为了苛责父母,而是提醒大家一个严肃的事实:当社会默认父母是最辛苦、最无辜的一方时,孩子的处境往往被遮蔽。

尤其在中国,文化惯性让我们习惯性地把共情放在父母而不是孩子身上。再叠加上“养特殊孩子更辛苦”的常识性理解,就更容易形成一个盲区:父母是特殊孩子的天然受害者。

不是的啊!!!

要看见这些无法发出自己声音的孩子啊!!!

理解父母辛苦和明确父母责任不矛盾的啊!!!

当父母vs孩子,孩子永远是要被优先保护的啊!!!

退一万步说一个寻愁觅恨寻死觅活的人能有多大威胁,你该警惕的是那些活得心安理得每天活出花儿来了的人。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