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是各国审美标准,因为读的材料是在讲后殖民时代非洲的黑人女性如何拼命向白女看齐,我说这个在中国也是差不多的,中国社会的审美是肤白、大眼、高鼻,简而言之就是越像欧洲人越好。但是呢,在身材上又有不同,文章中提及的丰乳肥臀反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简而言之中国社会对美女的标准比较倾向于13、14岁左右尚未发育的白人少女。
我的白女老师一瞬间露出了非常恶心的表情,小心翼翼地问“这是不是不太好?”
我:不太好,不太好。这个是殖民创伤+男权的双重夹击。
老师问那男生呢?你们也会觉得像白人小男孩的男生漂亮吗?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对中国女人来说还真是这样(
而且最好是德国金发小男生那种。赛级雅利安人最好……对不起其实中国人非常racist,而且是一种外来的racist,我们甚至不是基于“黄种人最优”的思路在搞种族歧视……
新学年,本科生多了好几门公共必修课,名字都带“国家安全”字样,归类在思政课里。
国庆前我参加几个部门的会议,主题都是 “抓好安全工作”。不是安全生产,是叫老师们盯学生的朋友圈,看哪个学生发布涉及LGBT、女权、宗教、吐槽学校事务的言论。
我:嗯。谁又发病了,又梦见康哥要杀他。快看,康哥在下面招手呢。
中国富豪有个幻觉,钱是自己凭本事赚来的。这幼稚病,得改。你的钱不是自己赚的,是党允许你赚的,你的钱也不是你的,党让你临时保管。财富的数字增长不代表地位增长,只代表未来风险的增长,胡润财富榜是杀猪榜。
你的企业就是你的?口罩时代,连小保安都敢训斥业主,“你以为有房产证,房子就是你的?我告诉你,房子是国家的”。
https://bird.makeup/users/dayangelcp/statuses/1978071004493881798
走神想到你国的一套标准操作程序就是先把一群人判定成精神病,然后加码逻辑是如果是精神病就是不可控的危险源就可以关起来随便虐待。轮子功后期其实就是这样处理的,不否认这些人已经普遍存在精神上的问题了,但这些问题是双向迫害的结果。忽然回想起这些,想到所处的这个小小的社会环境完全没有给予这些人应有的爱护。而是非常冷漠地把他们抛弃了。处在其中的人,都有这样的明悟,他们是祭品。至于献祭的对象是谁呢?不讲了。目的是什么?无外乎自己能平安。也就难怪这些年来,建构神话故事时,人们喜欢把龙神索要童男女的事情再翻出来做文章。这也是人们下意识地想要在精神世界里寻求处理这种情况的办法
@sabishizhiren 我觉得问题还在于修辞上,日本说“失去的xx年”,前提是他们真的“拥有“过,日本的繁荣真的是辐射到绝大多数日本的普通民众。然而对于中国来说,他们几乎没有拥有过。也许中国的国民在过去的三十年确实提升了一些收入,但一个国家的繁荣其实也要看国民所拥有的选择是否变得更多,自由程度是否提升。
而在这方面中国从来没变过。我们唯一的一次全民直选是2003年超级女声用短信投票选冠军,除此之外我真的想不出中国改开的年代里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真正“拥有”的。
在一个讲究公有制,要求摧毁所有的阶级和私有制的国家,讲“拥有”和“失去”是一个很幽默的事,法理上你什么都没有,也不应该拥有,又谈何失去?
孙中山的军政-训政-宪政路线图/阶段论,逻辑上是对的,甚至可以说是意识形态上全面落后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但是这里有个巨大的bug,就是“军政”阶段产生的军事强人,几乎一定会在“训政”的时候训上瘾,找出各种理由认为这个国家不训不行,死活不肯进入最终的”宪政“阶段。所以你看历史上唯二的典型成功案例(德国和日本),都是被文明国家的军队”军政“和”训政“,训好了之后再自主运行“宪政”体制的。还有两个不那么典型的成功案例(韩国和台湾),也是在文明国家的压力(虽然不是被美国打服,但是由于它们现实的军事威胁太过巨大,而美国又是唯一的保护伞,所以也可以说是间接的“被军政”)下才实现的民主转型。理解了这一点,你再来看刘晓波那句“中国至少需要被殖民三百年”,就能意识到他其实是在说什么——关键不是“殖民”,而是来自文明国家的外在压力。孙中山+刘晓波,才算是把问题的全貌讲明白了。
#水浒传
全书完食(可以填这个表了),大哭三声呜呜呜呜呜呜!昨天看到剩下五回,还在想施耐庵得多高效才能把接下来要死的几十个人全杀完,结果今天,真的杀完了,我之前一直在骂这108个烂人如何如何可是现在却在汪汪大哭……倒不是说情节有什么反转,其实结局早就知道了,只是真的看到故事终了,心中还是百感交集。鲁智深圆寂真是古典文学绝美死亡场景,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同碧,鲁大师闻战鼓声响,遂奔江潮而去,方知坐化只在今日,剧情与文笔皆是神迹。
卢燕BE得甚是憋屈,燕青是下凡的活菩萨,只恨卢员外愚钝,一生的波折都是因为没有听燕青的话,到最后我还期待着燕青再次神兵天降救他一救,可是他再没有来了。
然后我要说下宋江,怎么也没想到看完全书觉得最好的角色是他,不能说最喜欢,其实论喜欢更偏向鲁大师,但是宋江最复杂最有意思。我对他的评价是可怜一痴人,身为一介小吏,却有大的离谱的欲望,这里的欲望不止是出将入相甚至当皇帝,而是生而为人所能得到的极致,要事功,也要兄弟,要虚名,也要真情,可是他所追求的诸般事物中不乏互相矛盾的,比如晁盖的存在与他的利益相冲突,但他也是真爱晁盖,因此被红尘裹挟不能脱身,死到临头时依然不肯放弃身后名,不仅身后名,他还要把三个最亲的兄弟一起带走,亲手杀李逵,托梦给吴用花荣,可见是做鬼也要叫兄弟来给我殉情,痴得吓人。实际上真应了他执念的也就只有李花吴,李逵本质上是宋江的半身,两人在戏剧上是一体两面,花荣是宋江最忠心不二的门面,吴用是他生死与共的老公。这里面塑造较弱的是花荣,因为他誓死追随宋江的原因不是很立得住,全程除了当六边形打手之外也没有什么想法。吴用却是想法多多,虽然一直表现得很伪人,但是到后期我反而越来越get到他了,就是有几个时刻,心里咯噔一下,我知道那就是爱了。结局他去殉情,写到 “不带从人,独自奔来”,吴用出场时就孑然一身,走的时候也是自己一个人决定去死。当然我依然认为全书大部分时候吴用是施耐庵的控场代言人,所以吴对宋偶尔流露的爱,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笔下主角的爱,施耐庵花费如此多心思,派代言人从头到尾策划这场大戏,带着宋江一步步发迹、看穿他的虚伪、成全他的痴心、陪他演戏陪他死,作者不爱宋江是不可能的,金圣叹看差了。
在国庆假期,年纪轻轻、没有经验就贸然高原登山而遇险的,不仅是阿坝州的20岁女毕业生。这两个已毕业一年的、2个男大学生更作死,可是作为男人,传播者就会给他俩起化名哦。
那一名遇难者的死因,也是急性高原反应AMS,啧啧,就算大家都是这操蛋的网络鼓动\教育制度的受害者,也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责任,但男人还有免于网暴的特权
就讨论健身、食品安全、饮食习惯这类研究,一定得先明白一个问题:每个研究(主张or结论)都有自己的对象特征(前提),不要随便往自己身上套——先看看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生活习惯、餐饮结构、生理指标跟人家那个研究的范围一样不一样,再往自己身上招呼……
亚洲人,
先解决碳水蔬菜和肉蛋奶比例问题,再探讨生酮或戒碳水
先解决如何能吃到干净卫生的食品,再探讨药食同源食疗药膳
先解决科学诊疗和精准用药,再探讨偏方治大病中成药点滴与注射
先解决每周平均运动时间,再探讨过度运动挑战极限竞技表现
先解决健康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之间的关系,再探讨增肌减脂节食打针吃药做手术
blahblahblah……
西方人那基因,饮食习惯本就是肉蛋奶为主蔬菜米面为辅,加上齁死人的甜食大量摄入糖,肉类以煎炸炭烤香肠牛排为主,医院可能存在的滥用药,他们有他们的不健康。亚洲人,主食大量米面粥高碳水,平时少动,零食高糖,再加上一堆三无的科技与狠活,中药乱七八糟的食补药膳,面临的问题真的和西方人不一样啊🤣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