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有啥看不懂的?不就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吗?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2-03-11/detail-imcwipih7851657.d.html?fromtech=1
日常小逻辑
“……不是万能/完美的”,只要一看到这种句式和变种就可以警铃大作了。
🔸这话的一个层面是“虽然我不行,但你也不行,所以你没有资格说我”。企图剥夺他人的话语权。
比如基督教屡次曝出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的案件。接下来就会出现“没错的人可以扔石头”这种话术。大家都不完美,所以你性侵儿童就没关系了?
反正大家都不完美,我把你骟了,你闭嘴好不好?
🔸另一个层面是“因为你不行,所以我行”的逻辑谬误。
比如中共经常攻击美国的人权问题,比如早期的印第安人,黑奴历史。即使美国过去再怎么有人权问题,也不能自动说明新疆和中国言论人权不存在问题。
金钱不是万能的,你就可以卖假钞横行天下了?
🔸还有一个层面是“因为你这点不行,所以你都不行。”也是逻辑错误。
比如粉红就说“自由/民主不是万能的……自由/民主能当饭吃吗”。隐藏的意思是因为自由/民主不是万能的,所以中国不需要自由/民主。
自由/民主保护的是你的锅和饭碗,把你的锅和饭碗砸了,你还吃得上饭吗?
我相信同龄人中绝对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心理:由于从小就接触网络并经常上网冲浪,所以面对那些“中年人”时,总有一种“资讯上的”优越感——甚至会觉得ta们如此岁月静好只是因为视野所限、看不到太多的黑暗。但我近期有所察觉,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从业者而言,ta们几十年所接触的社会上的腐败、阴暗和不公,实际上比我们这些年轻人多太多了……例如唐山烧烤店事件之后,我一位朋友在警局工作的父亲很淡然的跟她说,“这种事情在基层不是多的是嘛,这次能爆出来很蹊跷啊,估计是因为牵动了谁的利益吧”。
我慢慢能理解为什么ta们依旧如此冷静:一方面,一场场惨剧看下来ta们早已脱敏,从曾经的理想主义慢慢滑向了犬儒,在每日为生计奔波的忙碌中也无暇顾及其他;另一方面,中年人早已落地生根,更因上有老下有小而顾虑重重,实在很难放弃已有的、稳固的“短期利益”去为未来虚无缥缈的“长期利益”去做什么反抗。记得陈纯原来写过一篇《中产阶级的去政治化和再政治化》,就很好的形容了这种情况……极具现实感的对话令人记忆犹新,有一种荒凉的黑色幽默感。
在这个世界上,往往是知道得越多,越难乐观。社会和人性的复杂远非书籍所能概括、理论所能解释,各类人的各类利益盘根错节、处处牵连,每一环都难以打破。时机未到的话,真要有什么制度性的改变极其困难;更何况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只要能有“接受现状”的理由,尚能苟活又何必冒险。我看到许多中年人被无形的铁链捆住手脚,ta们的无所为,并非是“不清醒”,而是真的“无力”;我也看到许多年轻人为正义和理想付出惨痛代价、却并没有如愿改变世界,“殉道者”般的故事让人落泪。
流浪地球一类刘氏文学,可能是某种反伤痕文学
传统伤痕文学反思痛苦,而刘男士显然被打上了中共正典史观思想钢印,走不出光荣感和挫败感共存的矛盾(aka阳坚的应然和阳痿的实然),必须要设计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所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是正确有意义的。不是个别独裁者发疯,是大棋以及伟大工程;不是血海横流的荒谬,是光荣铁血悲壮大而坚硬人定胜地愚公移山;不是愚昧落后逆文明发展浪潮而行,西方先进白人迟早会看到我们的伟大,所有人都要平等地经历共产主义智能设计先实现血海的洗礼;不是野蛮的集体癔症,毕竟野蛮也是有意义的,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人性是白左毒草不可能真的存在。
伤痕文学走出伤痕,而刘男士是伤痕本身。
至于非要把全世界卷入其中默认别人一定会同自己一起伟大坚硬这一点,往小了看,就像电工不仅自己意淫吃女人,还要逼交大教授江晓原一起吃才满意。
什么宇宙黑暗森林猜疑链,稍微读过一点文革回忆录,就是整个宇宙文革化嘛(或者叫毛化嘛),谁都是敌人、夫妻是敌人、子女是更大的敌人、不能暴露自己、不然随时召唤更上级铁拳、没有人是安全的、国家主席一样死得跟狗一样、你在整别人的时候一大堆人等着整你,从胡风、丁玲、老舍冰心茅盾、邓小平、吴晗、彭德怀、贺龙粟裕、陶铸、王关戚、陈伯达、林彪、周恩来、江张姚王、叶剑英华国锋,这个猜疑链不比你什么宇宙猜疑链来得刺激?谁先说话谁就死,充满了欺骗、狡诈和铁拳召唤术。而且,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指导下,不断地煽动人类暴露自己,写下自己的历史问题,反反复复地暴露思想,在灵魂深处闹革命,怎么可能不暴露位置呢?一大堆人等着背叛你呢。这里还没列举文革中的小人物,多得数不胜数,不如这个星球给个名字叫周恩来,看看今天消灭哪个星系,哦,今天是康生星系暴露了。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