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一直以来中国对于为什么不能实行民主给出的理由无非是大部分中国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比较蠢容易被洗脑,容易被煽动一搞民主就乱等等。那么,对于这样一个需要被照顾被关怀的“不聪明”的人民,国家的各项政策服务应该要尽善尽简才对。然而现实中,在中国办个什么许可要去找这个部门盖章,找那个部门同意,还要带上三五十本证件,跟有关部门斗智斗勇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可能办成。同样的还有类似于医保政策划分复杂的统筹账户个人账户,不同年龄不同缴费额度。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各种健康码行程码各种颜色弹窗带星等等,不会用智能手机的简直寸步难行等,都是一道道智力体力精力关卡。
不说政策层面,在商家看来,中国的消费者也是一等一的聪明。之前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的各种眼花缭乱的套餐与收费细则,没点数学能力的真的算不出来自己选哪个比较省钱,想转个网也是要跟运营商们较劲比划。电商们办个消费节千奇百怪的优惠政策,费尽脑汁了才能算出怎么给自己省个几十块。网络媒体服务更是,各种会员价格不一看的广告都不同,不同平台还不互通。一个电视盒子上系统都复杂的让人挠头,到头来一分钟广告都少不了。以至于上次我看介绍APPLE TV盒子的视频下面,不谙世事的中国消费者留言问:“既然这个这么简单好用,为什么不引进给我们用?” 一个中国人想看点apple tv上的流媒体,要折腾国外ID路由器梯子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是即便如此困难还是被不少智慧勤劳的中国消费者攻克了。
每次听到老中人跟我说什么中国人不适合民主不会投票,我真的想把中国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的复杂系统甩给ta看,这明明就是政府企业想方设法为难民众,没有困难创造困难的系统,这些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更别说一个小小的投票了。
当然这样的解释是无法说服老中人的,毕竟大家大多习以为常且没有太多便捷生活的经历。还是坚持中国人素质不高无法实行民主的话,我都会反问:“那为什么不让一部分先民主起来,先自由起来?” 既然中国的崛起都是源于一句“让部分先先富起来”,那让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给他们投票的权利,给他们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不是更能带动中国的发展?尤其,再我们常说的“金钱是万恶之源”的俗话里,先富起来的机会都可以不分学历的给任何人了,那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自由为什么不能先给本国最高素质人才?
一般说到这里,什么中国人不适合民主自由的鬼话胡话就应该要不攻自破了。钱钟书所说的”中国人流毒无穷的聪明“,没有用在好好行使自己的权益上,反而被无穷无尽的复杂政策环境所消弭殆尽了。

【624起酒醉驾中仅公布25位女司机信息?衢州交警被指疑似性别歧视】2月10日上午,衢州交警官微发布了一则名为《今年全市已查获酒醉驾624起,其中女司机25人,有你认识的吗?她们最高的喝了多少?》的文章,引起热议。文中指出了25位酒醉驾女司机的姓名、车牌号、违法时间和地址与实测值等信息。相反,599位酒醉驾男司机的信息未被提及。目前,该文章已被删除。 :sys_link: 3g.k.sohu.com/t/n668931286 :sys_video: 搜狐新闻的微博视频 video.weibo.com/show?fid=1034:

:icon_weibo: weibo.com/5890672121/MsOHLtc7b

#搜狐新闻

#白纸运动 #被捕 人士消息,最近陆续有三位男士被取保,其中一位据说是翟春明,一位年轻资深推友,另外一位不知名。按推测,翟春明的女朋友孙颖琦应该也出了看守所。郭艺曹芷馨翟登蕊李思琪候金艺李元婧王雪李超然 Kamile Wayit 等女士们,还有男士辛赏,都没有新消息。

Source: twitter.com/CitizensDailyCN/st

【本日呼唤AI时刻】我一直觉得,ChatGPT这个技术对简中舆论场最重要的影响,是它能为个人提供方便的事实核查功能,对伟大的喂屎工程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以下这些内容,放在个人AI助理上几秒钟就能搞定,愣是用了我半个小时。

事情是这样的,我刚刚注意到,俄亥俄聚乙烯列车爆炸这个新闻在国内的传播节奏,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能够看出宣传部门实际上是怎么工作的,以及他们办起事来有多拉胯。

帮大家捋一捋:今天晚上,突然看到微博和推特上大堆蛆头一起在评论这个事情,统一口径是“影响堪比切尔诺贝利”、“美国政府抓记者压新闻”、“主流媒体静悄悄”、“就这还好意思天天盯着中国的气球不放”……然后我就有点奇怪:这么“好”的新闻难道中国官媒会错过?拖了十天才在简中爆料?不能够啊。

果然一查就发现,事情是3号发生的,4号美国官方确认,5号央媒就报道了。嗯,这才对嘛,中国媒体一直是24/7值守美国负面新闻的,也算是尽职尽责。

问题出在哪儿呢?你在谷歌新闻里用train derailment ohio搜一下相关报道,看看时间线就会发现,这个事故的细节,特别是对环境有可能的影响,是一点点被批露出来的。

也就是说,你以为的中国宣传机器,是看到美国聚乙烯爆炸这么有爆点的新闻,就兴奋地开始检索资料添油加醋,编排这有多严重。然而事实上,这部宣传机器是出工不出力的,自己其实啥都不干(你好歹找点专家先问问啊),专等美国媒体有了报道之后(你也知道美国媒体在这种事情上一向是能有多严重说多严重的),再在人家的现成物料上发挥自己想象力。

比如说,根据CNN的报道,当地在8号就已经解除了对居民的疏散令,因为实时空气和水监测未发现任何污染物水平超过限值。“但是清理和监控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好嘛,有这句就行,俄亥俄以后不能住人啦!美国也有切尔诺贝利啦!这些宣传方向就都出来了。早你干嘛去了?这些东西应该是4号看见“聚乙烯”这三个字就出来啊,居然等到13号,不靠美国媒体喂料就活不下去是吧?

edition.cnn.com/2023/02/11/hea

又比如说,关于那个“抓记者”,事情是这样的:NewsNation 记者 Evan Lambert在做直播时,干扰了现场州长的讲话,因为不服从警察的劝阻被抵押了五小时。行啊,我管你那个去,有记者被抓对吧?那就是你“也”压制新闻监督咯,那你跟前苏联对切尔诺贝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wesa.fm/development-transporta

总之,我不是想说他们这样做我很奇怪,真正让我震惊的,是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态度居然如此懈怠。难道不应该是第一时间就找专家来分析聚乙烯有怎样的危害,这个事故可能会有多大影响吗?难道不是第一时间就盲猜美国的新闻自由是假的政府一定会掩盖事实吗?这些都没有,就这么傻等了十天,终于看见美国媒体有大篇幅报道了,才从里面抠出一点边角料熬制成简中特供新闻。蛆真的就是蛆,一点儿粮食也不自己产啊。

信息污染,就跟俄罗斯炮灰兵冲锋一样,讲究的是海量压制。就此而言,ChatGPT具有的快速精准事实核查,能产生跟海马斯一样的反制效果。比如我看见微博上有博主在说,俄亥俄聚乙烯列车泄露这事,并没有简中所宣称的那么严重,马上就有一群人在底下质疑:那你说说抓记者是怎么回事呗?那你说说当地有动物大范围死亡的事呗?那你说说有啥潜在危险呗?那你说说为什么这事不能上推特热搜呗?……所有这些质疑,不管是真人还是水军,不管是真诚发问还是有意抬杠,单个来看都是可以回答的。问题是它们第一个都需要数倍于提问的篇幅才能给出专业的问题,所以放在一起上,就能攻陷任何一个博主的评论区。想象一下,如果博主能够选定专业信源,把这些简单问题授权给ChatGPT自动生成回答(可以在专区显示),是不是就轻松多了?说到底,简中的蛆言蛆语,基本上都是不配由真人来回答的,AI就足以胜任了。

惩治污点艺人是一种“德治”。但深挖下去,是“人治”。
“德治”是落后文明的表现,因为确定污点的道德准绳是完全主观的。且不说主角吸毒下架影片无法可依,破坏法治,整个剧组完全不公平是“连坐”!二号主角,配角,群演吸毒又该怎么办呢?“污点”的定义权,适用范围,灰色空间的裁定权,完全落到官员的手中。“人治”无法可依,官员的权力不受限制,必然导致腐败。

让劣迹公众人物(不包括官员)永世不得翻身,是简中底层唯一被官方允许的力量宣示,上面也高兴下面也高兴,这是第一层合谋。更妙的是,即使自由派对此看不过去,倒也不至于太过激动。因为虽然他们并不觉得“劣迹”就该封杀,甚至根本就不认为那些叫“劣迹”,但是由于简中公众人物本来就是在挣傻逼的钱,所以傻逼以傻逼的方式使其不能挣到钱也是活该,这是第二层合谋。

还是群里看来的截图
难以想象看到这条时的震惊,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写的那样,有个犯人无法适应出狱后的自由生活,用玩具枪抢劫了一个加油站后又如愿以偿地入狱了。

小时候听大人讲了个笑话:一个蓝田老汉进城了(西安人讲笑话的主角大多是蓝田人,跟英美的笑话主角多是爱尔兰人差不多),头次看到高楼,很惊讶,驻足观看有多高。不料被几个地痞流氓威胁,说城里数楼层要付费,一层一块钱。老汉说他数到第十层了,遂被敲诈走了十块钱。蓝田老汉回村后逢人便说城里人都是傻x,他早就数到二十多层了。小时候觉得蓝田老汉真蠢,受逼迫之下妥协,只是减少了损失却以为是自己赢了。现在想,当我们拿着场所码截屏蒙混过关、测体温敷衍了事、去网上找各种心得体会修改一番够三千字就交差、打开强国app播视频凑学时一边看电视,都觉得自己是赢了,其实这不也是“蓝田老汉时刻”嘛。

@Incarna 我也补充一个豆瓣用户的提醒吧:如果发现阴阳怪气的留言,请点进留言者的豆瓣主页,如果对方关注人数很多,也许达到100+,甚至几百,而几乎没有多少人关注它,那么这个号极有可能就是留言钓鱼以便删你的广播和回复,完成管理员KPI用的。
请果断拉黑,以降低自己被盯着删除的风险。
我这么试过,是有用的。豆瓣的确存在一大批专门用来这样搅和舆论、给管理员提供监控便利的假用户。

反思不彻底,真就不如彻底别反思。比如有人说,中国人就是对毒品有历史伤痕的,所以反应过激也合理。你想想,这要是用所谓客观伦理、民族精神甚至现象学的伦理学之类的概念包装一下,是不是特别学术特别有历史感?但是且慢,有关“鸦片战争”的正确历史记忆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这套叙事背后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可疑之处,这些东西你咋就不分析了呢?像这种一阵聪明一阵糊涂的知识分子,还真就不如蛆。蛆你盯住仔细看,还有几分顾涌者的憨态,而这些人的理论你仔细一琢磨,就像是喷了花露水的屎,越回味越恶心。

@board
《关于党国和五毛的宣传逻辑》 一

1.模糊化
1).创造模糊词语:朝共创造了大量的模糊词汇,甚至还把他们写进法律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马列主义是个箱,什么理论都能容得上;颠覆国家政权罪是个缸,什么行为都能向里放。什么是共产主义?恐怕党自己都搞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和谐?恐怕胡锦涛自己也说不清楚;……
2).引用模糊词语:根据“相关”规定,依据“相关”法律,“有关”部门,……
3).故意模糊相似的概念,把民主等同于美国式的民主,把党和国家混为一谈,把党的利益等同于国家利益。
4).故意模糊歧义词语。 例如反对外国势力干涉朝鲜内政,却从来不向人民解释怎么干涉的?干涉了什么内政?朦朦胧胧,模模糊糊,含糊其辞。西方不过是骂了几句朝鲜的人权记录,怎么能叫干涉?人权记录等同于内政吗?干涉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力干涉,内政容易让人联想到内部政策,党国故意使用这些类似的歧义化了的模糊词语迷惑人民。

在一篇关于邓拓(中共文宣笔杆子,亦是文革中“三家村事件”当事人、受害者)回忆文章中,有以下一段——
【凭着多年新闻工作的经验,他自然清楚那种“声势浩大”、“全国一致”的来龙去脉::一纸电文,一个紧急通知,就能够在一夜之间调动起千军万马。社论、材料、文章、反应依次见报,各条战线先进人物、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纷纷出场,反正自有笔杆子捉刀代笔。只要有三五篇、七八篇,就能冠以通栏大标题,“舆论”就造成了。
“群众是对的。”面对着那些足以使人神经高度紧张的报纸版面,邓拓痛苦地强制住自己的愤慨:“既然宣布我反党反社会主义,那就是敌人,他们当然理应表示憎恨。群众从来是相信党、相信党报的。‘’】
极权下政治精英,以信仰之名,行投机之名,难免为虎作伥,无异火中取栗,其身败名裂,亦是常态——可怜之余,也是咎由自取。
邓拓于文宣,刘少奇于造神,鲁炜于网络……被极权反噬,都是大概率事件。政治精英们的赌徒性质,丝毫不让于掷骰搏金的小人物,而且,本无公正公开的规则,且赌注极大——身家性命,历史褒贬,均孤注一掷。
其实,与刀尖舔血的凶险营生,也类似。

说起来,如果只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产芯片也不用太高级。因为典型老中人脑回路的AI,根本用不着多少算力。比如在明星吸毒的消息底下,一定是一溜小号跟复读机式的讲什么死掉的缉毒警。行啊,人死不能复生所以明星不能得出是吧?那明星嫖娼没死过警察吧?黄海波能复出不?你看,像这种稍微复杂一点点的推理,从来都不会出现在老中人的脑回路里,所以我强烈怀疑,要做味儿特别冲的那种国产ChatGPT,芯片用286的就够了。

看到说今年要举办“首届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就觉得很有趣:要说“峰”,台湾的那些文学音乐影视领域的代表人物,还有几个是没被禁的?还有几个是没淡出大陆市场的?你现在要搞峰会,是想请谁?霹雳布袋戏吗?

关于武汉医保改革,太长叠一下。 

中共之维稳,有几个基本盘是要首先稳住的,重要性依次降低。其首重在军队,其次在警察,再次在公务员队伍,再再次就到老人了。
前三项是其统治基础,老人则是基础之外尤其重要者。中国儒教传统至今深入人心,根本就是忠孝二字,“老有所养”是其基本口号,也是统治合法性的保证。之前防疫,打的口号就是保护老人和孩子。
老人平时不显,其实出了事最难控制。
年龄往那一摆,先天处于弱势地位,你要上那些暴力手段就要先掂量掂量,想打成境外势力也基本没人信。舆论高地难以占领。
老人不需要工作,不像社畜周末聚集起来,一到工作日就都散了,你让他们不满意,他们有的是时间跟你耗。控制成本过于高昂。
现在这批老人,尤其七十岁往上走的,没经过计划生育,往往一人而有子女多人,一家而牵连数家。影响范围特别广大。
老人多是毛粉,很多经历了文革,有斗争传统。老人不常用网络媒介社交,但是线下的联系比年轻人紧密,过去惯用的网络监控手段也不太派得上用场。
所以不是迫不得已,中共不太敢动老人这个基本盘。虽然老人多是粉红,但是粉红也不等于一定会支持你。十个老人八个毛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没少被骂,这几位没做啥都要被骂,何况你动了人家口袋里的钱呢?
但是现在,先以延迟退休政策动了年轻人,又以医保改革动了老人,听说体制内也有不少地方降薪,这就慢慢地动到根子上了。这是经济下行,地方财政困难,迫不得已,但也是过去三年自己造下的孽,种下的因。
这就像《红楼梦》里面冷子兴评荣宁二府:“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至于这面子还能维持多久,那就非我等所能预料了。我独记得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时留下的那句谶语:“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