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看到李老师的这条推文,一个举白纸的青年迅速被两个举着蓝色警察标语的布的警察隔开围住,使得外面拍摄的人无法看到里面的场景,然后举布的警察越来越多,逐渐围住抗议的人,最后在包围圈里逮捕抗议的人。看到这样针对性的训练还是蛮震撼的。惊讶于这些人的专业性,完完全全地用在了对付手无寸铁的人的身上。他们也知道用印有“警察”二字的遮羞布,里面只是一个举着白纸的青年而已,要逮捕什么小偷啊罪犯等,他们会那块布遮起来吗?当然不会,但他们知道逮捕一个举白纸的青年,是要遮起来的,因为虽然ta举的只是白纸,但是每个人心中都知道白纸上写的什么啊!
粉红们所说的,举白纸是为了给境外势力更好PS标语和口号。我看警察举的遮羞布才更好PS好吗?还能PS蓝底白字的官方公告,背景颜色都不用调,希望你们建议警察换个办法啊。
视频链接:twitter.com/whyyoutouzhele/sta

独裁对民主最常见的误判之一,就是民主政体都很软弱,很容易因为怕死人而求和。二战时的日本,就是这么想美帝的,如意算盘就是打垮美帝太平洋舰队,逼美帝签城下之盟。就类似鸦片战争或者甲午战争,打赢了几个战役,逼对方签个不平等条约,就行了。

其实民主政体一旦决定了要打仗,那几乎一定是不死不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存在城下之盟。独裁可以一夜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天清零明天放开,今天跟大洋国打明天跟欧亚国打,一句话的事。民主政体做不到,好比就算罗斯福政府想求和,也立刻就会被弹劾/选下台,换一个总统继续干,不干到东京誓不罢休。

俄罗斯跑到乌克兰领土发动侵略战争,作为侵略方却声称打击危害俄罗斯的纳粹主义,像不像中共跑到越南的领土上打所谓的《自卫反击》战。

今天Zeit这个俄乌战争一周年的示意图真的很直观地震撼到了我,坚强的乌克兰人民……

Zeit做的专题报道还写着“当初俄罗斯和西方世界都以为基辅会在72小时内陷落…”

最让人揪心的是,真正知道不能跟西方翻脸的人,于公于私,反倒是最不敢这么说的。因为这里有个“赚差价”的传统,就是看西方搞出了什么好东西就一哄而上,或学或骗或偷,能弄出个样子来就行,然后想方设法包装成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这一方面是符合从两弹一星以来的正能量叙事(我们不怕封锁,只要想搞什么都能搞出来),向上面要钱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更是满足个人私利,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市场上搞钱都是很方便的。本来这也是三赢:政府既有里子又有面子,粉红民族自信爆棚,中间商也赚足了差价。可是现在你看多尴尬,小院高墙政策越收越紧,赚差价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些人总不能老老实实地跟上面说,如果跟西方彻底翻脸,我们以后啥都搞不出来吧?这都不是面子或者利益的问题,万一倒查三十年怎么办?命还要不要了?被信任又懂行的不敢说真话(只要还在简中这个圈子里混,就算自己不是赚差价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可能彻底得罪同行),懂行又敢说真话的不被信任。所以结论是:不懂行领导的看懂行的专家都说行,就更有底气了。

关于体制性的愚蠢,金融领域是另一个例子。和科技领域不同,制度和规则是不存在封锁的,好东西放在这里,想学尽管学。而且金融搞好了,不也是有利于维护统治的吗?然而事情哪有这么简单,意识形态不与世界接轨,你金融系统与世界接轨,这本身就是在打爹的脸。你觉得你是爹的心头肉,爹觉得你胳膊肘往外拐。不管爹是真不懂假不懂,反正看你不顺眼是肯定的。比如23号中央纪委发文,说要在金融领域批判“西方看齐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这就很有趣了。从这些罪名,你完全可以推论出,金融系统里面是有明白人跟爹据理力争过的。你甚至可以把他们讲过的话还原得八九不离十,无外是说,就算要跟西方斗争,出于业务需要,咱们金融这块还是得遵循一定规则的。你们打架归打架,不能把自己家锅都砸了啊。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是有的。爹听不听得懂呢?大概率是听不懂的。而且就算能听懂一部分,爹更怀疑的是你搞独立王国不听招呼。更何况在爹心里,有兵在有网信办在,金融实际上搞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期管理”上咱们永远是赢的。大胆预测一下,这波运动搞完之后,金融领域再也不会有专业精英的容身空间了。

同人文化真的是一种极其前卫的东西,在形式上破除了作者中心论,作品的解释权不再被作者垄断,而是由整个圈子的读者(其中很多也是创作者)共同享有;在内容上结合了古代民间文学的转述传统和现代主义的重构方法,为文本赋予前所未有的生命力。这是真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哲学,同人女就是新时代的先锋艺术家啊!

“风腐一体查”这个说法很有趣,相当于直说“我就是看你们不顺眼,没实锤也要整死你们”。为什么在金融行业要特别强调这个呢?你代入一下昭和时代的视角就明白了——对于一个土包子出身,只有上等兵资质的陆军马鹿来说,人家海军是正统英伦贵族范,玩的那些东西看都看不懂,看他们不爽,可不就只能从作风问题着手了?海军可不就是“西方看齐论”、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精英论”“例外论”“特殊性”“优越性”“无关论”“业务需要论”等错误论调的大本营?

这听起来是个恶毒的想法,但其实并不是:像弘芯那样的纯粹的骗子,要是再多一点就好了。号称能做芯片做操作系统做基础软件……最好是把钱彻底耗光并且什么都做不出来。因为要是真弄出来点能用的东西,他们做事就会更加肆无忌惮,更加不在乎国际规则,结果一定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倒退回改开前,甚至更惨,那就是擅开战端生灵涂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骗子,简直是利他利己利国利民。亚当斯密如果写个《新国富论》,一定会说:专制国家的安宁,并非来自专业人士的勤勉和恩惠,而是来自骗子基于自身利益对其作恶能力的削弱。

武汉弘芯的闹剧,非常典型地说明为什么官僚系统搞不好经济。都不一定涉及腐败和低能,官僚系统凭借其自身本性完美发挥,大概率就能把事情搞砸。你可以代入到武汉政府的角度想一想:国家是不是要搞芯片?是。这事搞成了是不是重大政绩?是。人家是不是挖来了蒋尚义(以及台积电的几十位工程师和高管)并且搞到了光刻机?是。行吧,有人才有技术有设备有政策,这事凭什么不能做?当然现在你可以复盘说,那几个董事没有做芯片的经验;或者敏锐地注意到,光刻机买来半年就被抵押给武汉农商行(相当于把虚晃一枪把资金又给套出来了),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因为在那些做成了的案例里,也不乏这种情况。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官僚系统的决策方式和商人是不一样的。在涉及商业上的重大决策的事情上,政府这个体系最好的情况也就是照章办事(假设其中不存在腐败的话)——条件都具备了,软件硬件都谈妥了,文书是合格的,上头也有这个精神,齐活儿。至于跟投资团队深入地聊,从各个角度旁敲侧击,最终凭借直觉做出判断,这些细致的,人性化的,微妙复杂的事情,是官僚系统根本无法胜任的。

不见棺材不落泪,是官僚系统的必然。逻辑是这样:做事情的人,是对上负责而不是对事情/结果负责。而上面下达任务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免责,又肯定是“既要又要”的。所以,当上面既要A也要B,而A必然会导致B无法实现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上面就是因为知道A会导致B无法实现,才专门说一句“也要B”的,这就是免责的诀窍),下面是不能说“可是A是通往棺材之路啊”(这会被理解为懒政和不忠诚),而只能通过努力把A做到极致,让这条路尽头的棺材快点出现,才有一丢丢希望能让上面回心转意。比如说,上面同时讲“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防住疫情就要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就必然会流失外贸订单,外贸又是目前中国经济唯一还在运转的发动机。可是既然这人这么有头脑,再想想就会明白,这道理上头难道不知道吗?知道还这么说,是为什么?把““疫情要防住”放在第一位,是为什么?还特意在后面又加了一个“发展要安全”,一副生怕你真去搞经济的样子,这又是为什么?这样一想就会明白,所谓“经济要稳住”,根本就不是上面的真实意图,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免责罢了。可是,经济如果不稳住,不也是个死?对,可是这话轮不到你说,你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既然知道这条路一定通向棺材,就更要好好地走。不但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甚至见到棺材也不能落泪。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你的国,你连落泪的资格都没有。你就把棺材放在怹面前就行,看怹怎么反应呗。

公权力谴责网暴,有两点特别无耻的地方。一是闭口不谈网络戾气的真实成因,二是谈来谈去最后的导向都是严加监管。比如那个粉色头发的女生为什么会触发网暴?还不是因为你们禁止了一切所谓“不得体”(包括但不限于染发纹身穿环打洞奇装异服)的因素,同时又在几乎一切问题上鼓励党同伐异的戾气?网络暴民无非是上行下效,你们多大脸觉得自己与此事无关?就算你说,谴责网暴本身是没问题的,可是你的讨论方向是什么?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对吧?让每个人都更加不敢说话是吧?简中的环境已经让人活不下去了,结果真活不下去的人,又变成让其他人进一步活不下去的理由。被碾死的尸骨,不断变成这台碾压自己的巨大机器的燃料,这个画面太恐怖了。

搬一张群友发的图(因为现在那个微信群为了避免敏感,叫「🦫河狸保护区」hhh

#水獭#海獭 不难分,但我以前居然觉得#河狸#海狸 是一种动物……

小时候学“乒乓外交”,课本和老师都一再向同学们传达,这是一件多么聪明的举措,显示了古老的中国智慧。但我就觉得很奇怪,很难接受,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利用个人的情感来达成这样一个目的,那不就是演的吗,有什么运动员之间的情谊,不都是骗人的吗,为什么写在这里供人称颂,教人虚情假意,时刻做出自我牺牲。最近天天看到大熊猫,真的觉得太惨了,古代用“和亲公主”,今天换成熊猫,什么都能外交,大国智慧。

俄乌战争打到如今,还有人带着某种看似悲天悯人的样子,把不愿停战进而造成平民大量伤亡的帽子往乌克兰政府头上扣。
不往远了说,单谈近一点的简单事实:这场战争从2014年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时就开始了。乌克兰当时忍气吞声,换来的相对和平(注意,只是“相对”)只有八年的保质期。那个跟妈妈走在文尼察街上便死于俄军炮火之下的唐氏儿小丽莎才四岁,很显然,八年前的认怂保护不了四年前才出生的她。
把平民的损失往乌克兰政府的抵抗上靠,意味着认为弱者有示弱的义务,不肯示弱导致的后果也该由弱者本人承担。
一言以蔽之,不问是非曲直的种种,无论体现为怜悯还是什么,都是在替罪行辩护。

chatGPT和类似的机器人完全可以用于diy留学申请,从查找院校信息到总结申请要求,到撰写小作文,再到怎样做作品集等等,一切步骤清晰明了。以往需要两到三次面谈咨询的内容,点点鼠标只要几分钟就能搞定个8877,省钱省时间还不用担心被骗。(细节可以去点开每个学校的官网查看,外语不好也可以借助DeepL之类的翻译工具转换成自己能读懂的语言。)全程人机互动就够了,完全不需要任何所谓“中介老师”的参与。尤其适合预算本就有限的申请人,再也不用给通过“虚构信息差”和“贩卖焦虑”挣钱的留学中介送钱了!

马姑娘今天一些感慨直接把我说哭了。她说有人指责她利用孩子赚钱。她说,把孩子不堪的照片贴出来,更能博取同情。其实很难挑出孩子看起来正常可爱的照片,孩子的各种狼狈都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不会给别人看。她说孩子虽然不懂,她也是个人,她有尊严。我直接眼泪就下来了。马姑娘经常说自己没文化。她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超越90%的国人。因此也就让她的艰难更让人愤怒且无奈。政府但凡给她一点帮助,她都能带着孩子过的平静安宁,再给她多点帮助,她做个网红写手之类也不是不行。
在中国,生而为一个女人,还生在底层,出一点意外,人生就完蛋。他妈的盛世。

说这么多,我的意思是,公务员和类公务员们真的不行,傻逼率非常之高。不是他们天生是傻逼,而是进去了就会变成傻逼,十有八九。女孩子们不要相信他们会无条件地爱一个人,不要相信他们给你花的钱是没有算计的,不要相信他们承诺的丁克婚姻,他们几乎玩不了这么“不俗”的东西,“不俗”在公务员竞争游戏里是超级减分项,会毁灭他们的人生意义。必须俗不可耐,必须天天算计,不然就是失败的公务员和类公务员。有几个老中男人能忍受失败呢?他们不能!

显示全部对话

说两件国内脱口秀圈的事。

孟川的微博被突然禁言了,不过他这几天都没有发过什么言论,传闻是因为几个月前曾发博支持过南传学生,现在大概属于是“秋后算账”。(待证实)

池子在国内已经被全面封杀,各个社交平台基本上搜不到他的资讯了,作品也被陆续下架,应该就是与他前些天赴美巡演所展演的涉政主题有关。他的小红书、B站,微博工作室账号统统都被炸号。更可怕的是,池子粉丝群的会长,本身就是一个私人帐号,算不上什么官方认证,她已经好久没发和池子有关的动态了,但也受这次风波,也无辜被炸号。

银幕之外,池子一直有在线下讲脱口秀。“四月之声”后,上海地区曾有规定说不让在线上/线下脱口秀表演时讲有关疫情的段子,池子曾在自己的俱乐部中破例讲过几次,但因为观众里有“小人”,导致他的俱乐部几次被举报,被罚款整改了几回,也因此他用情怀撑起的俱乐部基本上赚不到钱,最后倒闭。

池子曾在某期播客中透露过他这几年其实积攒了好多的段子,想有机会可以弄一个自己的专场。我想,这次北美的巡演应该是他的一次磨刀试炼。可见,他虽然在国内的线上节目很少讲脱口秀了,只出镜一些综艺节目,但他其实一直没有放弃自己脱口秀的理想。

但公权力的手伸得太长了,无处不在。

作为喜欢池子很久的粉丝,我很气愤,也很难过。

似乎中国的一切都从细枝末节缓缓溃败,甚至有的是快速腐烂,从医保养老金,就业率婚育率各项指标和社会文化体系,经历了三年变态的心理创伤,但又无法问罪罪魁祸首,每个人都在压抑中有意无意地对他人散发着恶意,而这也作为一种维稳的方式被官方默许和认同,大众对一些已经被嚼烂的话题装傻充愣大谈特谈,却不敢面对任何真实的过去和未来,自我安慰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以后一切都会更好的,可是过去如此这般,未来怎么可能会好呢,谁又能说得准未来会不会再来一次?就像王小波说的那句“ 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