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网友投稿
6月12日晚,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季
一名学生在教学楼上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行程码,以此纪念自己的大学四年。 twitter.com/i/web/status/16683

网友投稿
在一则视频下,网友纷纷吐槽“印度”的高房价问题
据悉,由于在抖音上禁止讨论中国现状,所以网友们在评论区里便开始使用其他国家来代指中国。

窝在家里看中央九套演灵长动物的纪录片,里面说非洲大草原的大黑猩猩,雄性首领光强壮能打是不行滴,对幼崽慈关护的洶猩猩🦍的后代数量是一般雄猩猩的后代数量的五倍。
我:天啦!所以全世界最垃圾的灵长动物就是人类吗!那些逼男人整天讲社达,什么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男人可以压迫女人的原因是因为男人更强。屁嘞!我看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物竞天择,什么垃圾玩意都可以有后代。人类真的物竞天择我可能就听不到这些屁话了!(大雾

一边是深圳公安进行演习时假象敌是讨薪的民众,一边是几天前劳动报报导北京工会帮外国员工讨回薪水。

对比无数在地铁被偷拍被性骚扰的女性被迫忍气吞声难得被处理的现实来说,“诬告和误会是最好的武器”,一百个这样的诬告和误会出现,可能就有一万个女性敢于站出来讲述自己的遭遇。

多的是人会维护被诬告者的权益,也最容易自证清白,无论实际权益和网络舆论都不会受到多少伤害。就以这次的事件为例,所谓那位大叔被网暴,最多也就是评论区里针对全体男性的愤怒和辱骂,而当事女性被腾讯辞退,被开盒被要求学校开除。

而一个真正被偷拍被性骚扰的女性呢,也有男的被行拘被开盒被网暴,但更多的是无声无息地在网络群组里狂欢,而被伤害的女性要么被恶心一整天,要么是无法言说的持续伤害。

最荒谬的是,我看到有人说BBC的偷拍报道是境外势力与境内女权的合谋,美国驻成都领事馆也是幕后黑手之一。大写的服。

为什么中共政府处理某些公共事件的积极性极低甚至抵触呢?

因为这类事件被公众关注,处理过程会成为公共知识,结果被所有人看到,会被整个社会作为以后处理类似事件的标杆和案例。一旦中共处理了第一个公共事件,那么第二个就必须处理,第三个第四个第N个……以中国之大,社会之复杂,规则之混沌,某些领域的文明程度与现代性之低,人口素质之低,公共道德之缺失,法治意识之落后,法制程度之低,各种违法或不公正的事件会此起彼伏地在网络上被受害者或媒体曝光。处理起来会严重暴露政府的各种问题,从而充分暴露中国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极端的贫富不均,没有安全性,没有公信力,没有秩序,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利益集团的黑暗,最后一定会归结到对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质疑上,进一步上升到对体制的质疑,然后就是对执政党合理性的质疑。
而且在网络上发酵的过程中,会形成利益诉求一致的群体,这种群体在网络上会形成对抗政府的舆论导向,在线下会形成集会。
再有,这种事件一旦成功一次,就会唤起一点儿公共领域的公民意识,成功N次,公民意识就觉醒了,就开始要求公民权利了,这是中共绝不愿看到的结果。

网络是暴露问题的地方,舆论引发公共事件之后,第一时间定性,前两类直接镇压,第三类允许发酵一下,看看调查结果是不是会走向前两类,如果不是,是不是普遍问题会引发公民意识觉醒,如果不是,是不是处理结果会增加中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处理宣传美化歌颂,否则一概镇压。

这就是各种性侵、家暴、虐猫虐狗、偷拍卖视频这类公共事件会被无视甚至镇压的社会及政治层面的考量。

中国高层政府通过网信办中宣部来全面控制新闻媒体和科技公司产品中的议程设置,通过对社交媒体普遍性的封号、封话题、禁言、限流等方式压制和误导社会公众对中国性别不平等现实的认知。以降低男性严重施害事件的话题热度和舆论效应,紧抓男性非明确受害者个例制造高热度舆论场的手段,引导中国公民集体陷入猎巫女性的狂欢之中。

以为别人在偷拍自己,这并不是反应过激。发现并不是而且还嘴硬,这是反应过激,说人品有问题也不为过。不过与个人的反应过激相比,社会(特别是官方)对这种反应过激的反应过激,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个人的反应过激还能理解(毕竟偷拍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官方的反应过激,则只能被理解为“忍你好久终于让我抓住把柄了”。现在就等学校的处理了,如果因为这个事情就开除人,那就真是太过分了。

日前内地多个城市有动物保护志愿者发传单谴责虐猫,被警方处罚。而发布虐猫视频的网红“杰克辣条”在短暂受到治安拘留后被释放,网友指他随后继续在社交平台直播虐猫。

这跟我回国一趟的观察也很一致,虽然网上一片红,但是线下可就丰富多了。

虽然我之前(试图)开一串嘟吐槽国内的男的,但其实主要是我父亲那一辈的男的,天天看抗战剧,说打台湾会捐钱,觉得中国最好——前提是他们的business没有被这几年疫情和政策受影响;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比如体制内拿退休工资的那一批。更多的是其他的人,比如我之前有一个亲戚让我毕业回国,结果现在生意因为地方政策受影响,以及成都退林还耕等等一系列事情,跟我说留在国外发展是个好选择(当然男朋友还是不要找外国人???);然后另外一个认识的叔叔(估计60后),早就在疫情期间因为反动言论太多,号都被封了好几次了,然后人家又注册了一个小号继续各种私下发,我都不知道他哪里有那么多渠道看到那么多消息;还有一些五六线城市体制内的领导,微信里面红得不行,私下就是国内的电影电视剧我从来不看,要看就是看美国大片。(当然其实很多红专内容都是体制内要求转发的任务。)

再年轻一些的80后,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对目前国内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没有多元化,上行下效非常形式主义),甚至美国的体制门清儿,只是看说多说少的问题;还有政协委员吐槽说地方政治做决策流程多么形式化。然后一个朋友看着路边的新疆烤串,跟我说中共在新疆搞集中营,种族灭绝。正巧house事件出来,他们都表示这是文革前奏。

再到90后,我身边认识的人当然有一个样本偏差,但是的确是1/20的生娃率,体制内外的都躺平(生了娃的当然就不能躺平了),这里面还有两对确定丁克的,几个潇洒单身的。特别是我一个朋友挺粉红的,还在某一线城市买了房看好中国经济,但同时又身体力行的单着。有的朋友在网上一言不发,线下见面两句话就忍不住反贼吐槽;还有的体制内朋友从来不点赞不发言,但是其实在默默看我分享的文章。

当然我这个sample size肯定是有偏差,但是生育率骗不了人;同时疫情前后亲友们态度感受甚至决策的变化,也是看得见的。

官方宣传得再好,言论控制得再紧,舆论引导得再反人类, 生活在其中的人自然能感受到底真实情况如何,追求自由平等这样的”西化生活“就是大家的本能。

图源:wainao.me/wainao-reads/anti-Xi

显示全部对话

微博上“大爷被女子误会偷拍”那个热搜真是令人出离愤怒。这段时间和偷拍有关的重要新闻,是中国男的经营偷拍网站。是身为警察的孙吧男参与对明星、网红和素人女性的网暴,利用职务之便起底女性的住址和真实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女子误会大爷偷拍自己”的新闻被炒上热搜,背后的目的简直昭然若揭:就是为了转移公众对“偷拍”这件事的注意力,为了塑造“正确的(利于男性的)集体记忆”。今后再有女性投诉自己被偷拍,这次“误会”事件都会被拿出来否定这些女性的真实感受。

这就是男权社会对女性开展的有计划的围剿。就是为了吓阻未来敢于站出来投诉的女性。

太可恨了。

苹果日报:
由前军人、大陆艺术家陈光(译音)在89年6月4日拍下的照片。背景是天安门城楼,相片前方是数十辆已驶进长安大街的坦克车,最少列成五个横排,炮嘴指向上前方,角度不一。
89年6月4日上午约10时许,解放军完成清场行动,当时有份参与镇压的解放军陈光,拍下这一幕。

这下可真是大逆不道啦 

@incognito 跟友讨论了一下,说朱虹璇写男人之间的友情明显更舒展更自如,写女性的友谊就有束手束脚之感。这种约束在于她有一种信念,要传递和刻画一种“女性情谊”。当一种理念的需求主导了创作的思路,那么无论这种理念多么正确,多么和我的立场相契合,我都必须要客观地讲它是有问题的。讲这个话并不是批评《春逝》,(我也很讨厌简单地用“卖腐”来批评它,《蝶变》才是一款真正的卖腐!(暴言!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少刻画女性情谊的作品,像朱导这样的创作者才需要去写这样的东西。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不是因为创作者本身的不足,而是大环境的问题。当女性之间(与男性无关的)合理竞争,(与男性无关的)性格不合,(与男性无关的)亦敌亦友,都会被,甚至是被女权主义者,严格凝视、审查是不是“雌竞”,那么以女性主义为导向的刻画女性友谊当然就只能走向……“我熠熠生辉的顾静薇女士”了。

真难啊,女的连被写作都会比男的更难一点。男的之间反正什么样的感情都出现过了,什么样的好像都没问题,不需要再被强调,也没什么需要创作者有意识地矫正。那当然自如了。

显示全部对话

现在叫嚣着要打台湾的小粉红。
真要抓壮丁的时候,你会后悔吗?
打台湾或许还很遥远
但是马上就有个类似的要应验了。
喊了干死美国那么多年,脱钩终于来了。
收入要下降了,工作要找不到了。
不知道当他们失业的时候,是否会为曾经的叫嚣而感到悔恨呢?

@lizard 重点在于可操作性真的很高!
你看,就算男的去报警,也不好意思开口啊!
他报警时,准备说啥?
被大屌男盯上了菊花?
而且,哪怕他知道是谁在恶心他,他也拿不出实质的证据。
先不说隔着个墙呢!
要知道,他的信息是被发在一个人人可投稿的号上。
难道指望马斯克和微博一样,给老中提供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条信息?
推特用户可没老中人这么驯服。

刚刚吃了个瓜,结论是,国男恐同是真的,准确说,恐惧成为同当中的0,哪怕是假的。
国男嘴上说着,中国女人已经站到男人的头上去了,中国是女尊国。
身体却很诚实地最怕自己站到女人的位置,哪怕只是在互联网陌生人的视角上。
起因(男作者单方面言论总结)是:
一个群里的一男作者和一女作者吵架。
事后,女作者准备起诉男作者。
男作者拒绝配合。
女作者起诉不能,她就把男作者信息挂在推特男同交友平台了。
现在,
有好多大屌猛男去加那个男作者,男作者惊慌地连发三帖狂水几百楼求助。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