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通常所认为的“下大棋”相反,专制系统的各个部门之间反倒更难协同。因为每个部门都不乎事实和规则,都想按照自己的办法(往往是阴招)尽快“平事儿”,只要能避免上面问责就行。就好比家里有个暴虐的爹,花瓶碎了老大栽赃给猫老二把碎片往床底下扫老三硬说家里根本就没花瓶,都是为了免一顿打,相互之间就难免拆台。你看中山二院这事,本来最佳解决方案是:1、医院方面出一个避重就轻转移焦点的“辟谣”公告;2、找几个科普大V宣传一下“相关不等于因果”+“极小概率偶然事件也是有可能发生的”;3、装模作样搞个整改等舆论平息之后不了了之。这事儿不就过去了吗?现在倒好,第1、2项本来正在做,这边把实验室给拆了,相当于当场打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昏招?因为负责拆实验室的又不是宣传口,它只管自己免责(死无对证),才不管整个事情在公众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呢。就跟当年动车出事之后就地掩埋一样,荒谬到无论你怎么想都会觉得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会这么愚蠢且肆无忌惮。不知道就对了,因为本来就不是什么下大棋,某个部门出于某个自己的考虑就这么干了,管你个鬼。
实验室里接触到有毒材料这回事,我觉得导师真的不会在意。可能说起来是会有人道主义关怀,但是很稀薄。导师自己成长起来的环境也没什么人道主义精神。越往上爬越了解学术界的隐形剥削和学院派走到哪里都靠攀关系的作风。我们去psi做X-ray实验,泡在实验室里边上一整天一整天这么泡,导师自己都一天工作二十个小时,他连自己的死活都不在意,只问你一句怀孕没有。真实放射线的辐射量你根本不知道。也没人关心,只要你不是立刻死在同步加速器边上你就没事。用有毒金属做样本,和你说没事,戴着口罩别吃进去就行。连通风橱都未必让你用,因为他根本不了解这种晶体的毒性,也没想去了解。所以只能靠自己注意。想想我们也算是业界薪资待遇标杆了吧,但是实际上还是剥削那一套啊,就没把人当人。博士生的工资也不高,经常实验做起来一宿一宿地做,最后发不出两篇文章,周末还要工作,加班全都不算。
补充一个信息:所谓福岛五十死士,其实是五十人一组轮流值班,前后共有580人左右(根据维基)。现在十年过去了,其中有8人被认定因此患癌,也就是1.38%,苏士成实验室一共37人,患癌比例是8.1%,也就说,在苏士成实验室读博士,比在发生核泄露的地方值班危险5.86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6%8F%E5%B2%9B50%E6%AD%BB%E5%A3%AB
https://news.cctv.com/2021/09/12/ARTIo1jpWyL7w6zk3wUGpHeG210912.shtml
https://news.sina.com.cn/s/2023-11-07/doc-imztvauh2103498.shtml
重回“枫桥经验”,不是为了维稳,而是为了折腾。正如在官场上永无宁日地瞎折腾是一种帝王心术,让群众惶惶不可终日同样是这个逻辑。唯一的问题是,这个计划会不会像雄安一样烂尾。你想啊,对抗官僚系统的惰性(把部委央企挪到雄安)尚且这么难,更何况所谓的“发动群众”?别忘了毛时代和现在有个重大区别,就是那时候的“群众”个个都是有单位(至少是生产大队)管着的。工资/工分全在别人手里,既能充分被“发动”(不紧跟不行),也比较能收放自如(乱也乱不到威胁政权的程度)。现在你再弄这个,最多相当于让体制内的人(其他人你也不放心啊)以“群众”的身份服维稳的徭役(比如认领监督改造坏分子的任务),而他们本来都已经快发不出工资了,这时候再压任务,真当他们绝对忠诚用爱发电呢?
Clash core、Clash for Windows、Clash for android作者删库,Clash meta、TUIC作者封锁库。翻墙界的程序员作者们境况不明,不论他/她们是被威胁强迫还是主动跑路躲避。虽然我已经润走,但我还是要替墙内朋友感谢他们能让翻墙者睁眼看世界。
某种程度上,这些程序员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飞蛾扑火吗?我觉得正是因为他/她们知道,所以才主动投火在黑暗中带来一丝光明,才会与21世纪的柏林墙斗争。
2015年SS(Shadowsocks)开发者Clowwindy被喝茶,2016年SSR(ShadowsocksR)开发者Breakwa11被逼退网,2019年V2ray core开发者Victoria Raymond突然失联,再到Clash系开发者们。
翻墙技术的开发是不会停滞的,因为墙就在那里。Shadowsocks、V2ray项目并没有因为失去原始开发者而停止,总会有新的开发者加入。能翻墙不是来自墙的恩赐,而是程序员们与墙的对抗。
本日突破次元壁:无意中看到一个戒色吧友的油管视频,絮絮叨叨里还真听出点有意思的东西(仅就这个人的表述而言),有点改变我对这个群体的看法:其实戒色并不一定是种伪科学/佛学的执念,也不一定对应厌女情绪。因为它很可能根本就不是针对色,甚至也不是针对撸,而是身处绝境中的底层男性获得效能感的一种方式。这个播主的形象非常典型:经营小生意失败,炒币亏钱,买老破小被套,身高样貌气质毫无可取之处,甚至连口才也并不是很好,所以他能怎么办?他把小店关了找了个班上,有空就爬爬山感受生活中所有不需要花钱的美好,不怎么跟同事社交,尽量不看短视频不接受简中信息污染……这已经是很努力在生活了对不对?在这个情况下,他为什么还有戒色(其实就是戒撸,而这不跟爬山一样属于生命中不需要花钱的美好吗)这个执念呢?他的解释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因为撸需要幻想!这么漂亮的姑娘,明显不可能跟你有什么瓜葛,这你居然都敢想,那岂不是就敢想一夜暴富了,岂不是就敢加杠杆炒币了?所以播主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有老婆,那么正常的性生活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单身而又要过一种真正躺平的低欲望生活,就连撸的欲望都不能有。以前我只知道黄赌不分家的心理学解释,还真没从具体当事人的角度想问题。现在看到这个说法,真是又觉得他人间清醒,又觉得真相实在是比我想象的更悲惨。当然,我仍然认为戒色吧人群整体上比较疯逼,但是现在能更能同情地理解这种疯逼了。撸都不敢撸,这是何等痛彻的觉悟。
推荐一种觉察和自我关怀的办法:写情绪记录。
理论:
我粗浅概括一下。许多情绪之所以反反复复发作并且无法被处理,是因为当事人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无力识别它。但如果把莫名的情绪精细化,为它“命名”,处理的难度就会减小很多。比如,泛泛地说“想死”是无解的,还有可能会因为无处归因的迷茫愤懑转而进行自我攻击;但如果能更进一步,再具体一些地说“碰见脑残了好想死”,负面情绪对身心的摧残力度就会小一些,也更容易顺着精细化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化想死为愤怒立刻去把那个脑残揪出来打一顿爽一爽)(例子缺德但大致是这个意思)。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情绪之书》了解一下,我印象里这本书只有台湾引进翻译的繁体版。可能不好找,很多年前我在京东上买到过。以及,许多心理治疗和灵性疗愈的方法也是一样的思路。比如《蛤蟆先生去看医生》里写的那种,心理咨询师苍鹭反复让蛤蟆先生为自己的状态打分的方法。再比如“圣多纳释放法”,那张分门别类的情绪表格就是一切的基础和秘诀。
方法:
学习识别情绪的过程,锻炼的是对自我的觉察力,而觉察之后的记录是保留练习成果的必要措施。对我个人来说,记录下来这次是因为什么不开心、因为什么又恢复了精力,会方便我在之后感受到有同样苗头的时候直接调用经验。这个非常重要。
所以,喜欢做手帐的话可以准备几支颜色不同的笔,代表状态的高高低低,每天固定一个模板记录这一天的心情如何。好中坏、1到10打分等等,怎么确定等级标准都行,选自己喜欢的。重要的是通过记录找到情绪和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下雨对应心情低落,与某个人聊天对应生气三天吃不下饭等等。所以,平时可以随便打个分了事,在情绪有波动起伏的时候一定要试着认真找一找睡觉,今天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才造成了这个问题的出现。
喜欢无纸化记录的可以去找一些情绪日记app,现在有很多相关软件都做得很好。我自己买了emmo,好玩,推荐尝试。
很多人说,信息战已经让网络成为一个垃圾场。但是我觉得,只要你不是只有七秒记忆并且具备一定常识,信息战的效力就是有限的。因为真相与谎言、文明与野蛮、有意识的信息战与专业的媒体报道,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是很容易区分的。而且区分它们的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看后续”(aka被简中污名化的“让子弹飞一会”,这话本身没问题,但是简中纯只为“情绪延宕避免事态发酵给网信办提供搞死传播链的时间”而使用这个说法就很无耻了):一个严重的指控,可以把对方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那种,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也不可能只有一小段视频或者某个发言人的声明。比如“轰炸医院”,这个事情如果坐实,是可以直接国际法庭起诉的,而且单就这一个案子,就能反转议会制的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哈马斯想不想坐实它?当然想;能不能坐实?如果有证据当然是可以的,比如收集现场弹片;有没有坐实?没有,这事居然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又转到说以色列突袭救护车,敢情之前那个更严重的事情就黑不提白不提了是吧?你猜这是为什么?另外一个“看后续”的角度,则是看细节。比如10.7的音乐节大屠杀。你可以说以色列伪造证据夸大数据,但是架不住不断有各方面的各种细节涌现,越来越丰富和具体,各自都有后续展开而且可以交叉检证。你说这怎么伪造?而反观哈马斯那边的信息,永远都是无法检证的数字+没有后续的小视频,唯一一个多次出镜具有连续完整性的小哥还被发现纯粹是个演员。总之,这次的哈以冲突,是我们在信息战时代网络生存的一个绝佳的训练机会。面对信息轰炸,“看后续”绝对是一个很好的个人防御手段。
前两天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事情。关于外国人来中国因为不接受现金而寸步难行的。
经济不好,好不容易谈了一个大的外贸单子,甲方态度还特别好,派了一个代表来中国来看生产线,好生招待。
结果对方落地就寸步难行,打车不接受现金、不接受VISA卡。对方想办中国微信/支付宝支付,需要中国银行账号;办中国银行账号需要中国手机号;而非中国身份证办中国手机号只支持长期套餐。
结果小蛆书上一堆蛆就开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说来了就得按照我们的规矩。
你们的规矩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外资大规模撤退的时候,难为一个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外贸甲方吗?
你们的规矩是中国人境外游可以用护照在机场就办下来临时手机卡,留学生用护照+短期居留就能办下来银行卡、激活Apple Pay,中国人甚至在境内就能用Revolut、Wise,但是外国人哪怕是外国的甲方来了中国就得吃屎吗?
我因为打游戏的原因认识了很多国家、阶级、圈子的人。最传奇的的是一个在华生活十来年的西班牙人,当时是上海某咨询公司的高管,他曾经给三大运营商之一做过咨询。有一次,另外一个刚来华的老外在群内聊到外国人办手机卡种种限制,他答,他之前跟三大中的一家的「ling dao」说过,这种用户身份歧视在这样体量的公司、而且是寻求国际化服务的公司内根本不应该发生,「ling dao」答难道他们不想多点客户吗,但这种事情执行起来内部有阻力,且这种涉外的政策改变,也得有上面授意。
所以到底是谁在破坏中国经济啊?大嘎刚!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