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韩非子解释说,这是因为如果打明牌的话,那么固然君可以“操之以制臣”,臣也可以反过来“得之以壅主”。他们所说的这个“利器”,无非是“赏罚(的依据)”而已。但是真正操作起来,更重要的其实是获取真实的信息以施行奖惩,而非这个赏罚的权柄本身(所以韩非子又讲了一堆防止底下人蒙蔽自己的帝王心术),所以大多数君主即使知道原理,也很难有这个实操的智商。在数字极权时代,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因为高度专业化的数字极权工具从来都不是某个代表皇权的特务机构(比如厂卫系统)玩得转的。既然这样一个“利器”不可避免地要部分委托给市场主体,也就无怪后者会用来为自己谋利。比如说,你但凡敢放权让网约车公司监听车内谈话,它就一定不会只防反贼,这不就连聊收入也禁了吗?这就叫“夹带私货”。至于它们(也包括体制内能接触这些信息的人)能拿这个工具做什么,这里的想象空间太大了。
关于安全生产,突然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报告文学。讲是改开初期中国的远洋公司,遇到国外一个港口的工人罢工,理由是滑石粉会导致尘肺病。中方代表大智大勇有礼有利有节,以各种方式摆平了这些刺头。其中有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是说你们的太太用的化妆品里都有滑石粉,你们在码头装卸的时候接触点滑石粉怕啥?当时真觉得我们中国人聪明惨了,老外实在是又蠢又多事。现在想来也不全怪自己,洗脑这个东西,要义是控制所有信息。当年连网络都没有,与滑石粉和尘肺病相关的信息一概不知,那不是他说啥是啥?这个段子就跟周恩来说中国的资金储备是18元8角8分那个段子一样(把所有币值加起来),都只在缺乏现代社会文明常识的社会里才有效(央行居然不公布货币发行规模而且还能拿这个当脑袋急转弯来说)。你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有什么改不回去的成果?我觉得“常识”算是一个。而且常识是一个网络,摁住这个另一个会起来。所以乐观地说,虽然在所有问题上都能看到倒退,但是想让全社会都转回去接受前现代的思想框架,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朝鲜从来就没有经历过思想启蒙,再加上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大国的输血支持,不也还是有那么多脱北者吗?我相信李克强说“长江黄河不会倒流”的时候,应该也是想着这一层的道理。
微博十年,体感声誉下降最明显的群体是医生。前三年医闹杀医事件舆论差不多是一边倒地斥责患者野蛮愚昧,后三年陶勇这样的完美受害者也激不起多大水花了。狗熊治下百业不举的大环境因素就不说了,个人观察觉得原因包括(按重要程度递减排列):
1、现实世界里医患(医包括医院、医生、医药)矛盾的加剧;
1)医改/医保/医XXXX等狗皮倒灶的政策之下,医院发生非常荒谬的操作,并且体验到这种操作的人越来越多;
2)医生整体专业水平下降,文革后加急培养的一批人才登上了主治和专家舞台,培养机制好像也有问题;
3)医疗纠纷处理不公正;2010年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基本等于取消了2001年才开始的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加剧了患者的无助。
2、每次确实存在技术疑点的医疗纠纷发生时,医生群体无差别抱团、巧言令色、毫无反省之意的护短行为;近年来这个抱团针对行为的受害人甚至从患者蔓延到低阶年轻医生和医学生,令人对从业人员的德性更没有信心;
3、医生群体实际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是提高的,结合专业能力的降低,丧失网络社会同情;
4、烧伤超人阿宝、白衣山猫等行业弄潮儿的个体现眼行为。
突然想到一件很好笑的事:所谓“消费主义”,一向都是资本主义的一大罪名,无数专家学者口诛笔伐而且各有各有道理。但是你看现在经济下行,这还没崩盘呢,大家就开始省吃俭用极限躺平了。说明啥?说明批判消费主义就跟戒色吧一样纯属庸人自扰:在经济繁荣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下,消费主义本来就是人性的正常倾向(甚至可以说今天花明天的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当经济下行,对未来的预期转向悲观的时候,也不劳您批判,除了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人之外(比如学霸猫的受众),消费主义自然也就会失去市场。既然对大多数人而言,消费主义/反消费主义都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可以自行调节,那你们这些思想家都在那儿逼逼啥呢?更阴暗的逻辑是,以消费主义为由来批判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人性异化-消费主义),完全是在颠倒是非(正确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消费主义),把功劳当成了过错——真想彻底治愈消费主义也太简单了,不忘初心开倒车呗。二舅能治好你的精神内耗,圣上能治好整个国家的消费主义,so easy到都不好意思拿这个吹牛逼。
与通常所认为的“下大棋”相反,专制系统的各个部门之间反倒更难协同。因为每个部门都不乎事实和规则,都想按照自己的办法(往往是阴招)尽快“平事儿”,只要能避免上面问责就行。就好比家里有个暴虐的爹,花瓶碎了老大栽赃给猫老二把碎片往床底下扫老三硬说家里根本就没花瓶,都是为了免一顿打,相互之间就难免拆台。你看中山二院这事,本来最佳解决方案是:1、医院方面出一个避重就轻转移焦点的“辟谣”公告;2、找几个科普大V宣传一下“相关不等于因果”+“极小概率偶然事件也是有可能发生的”;3、装模作样搞个整改等舆论平息之后不了了之。这事儿不就过去了吗?现在倒好,第1、2项本来正在做,这边把实验室给拆了,相当于当场打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昏招?因为负责拆实验室的又不是宣传口,它只管自己免责(死无对证),才不管整个事情在公众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呢。就跟当年动车出事之后就地掩埋一样,荒谬到无论你怎么想都会觉得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会这么愚蠢且肆无忌惮。不知道就对了,因为本来就不是什么下大棋,某个部门出于某个自己的考虑就这么干了,管你个鬼。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