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听了李老师和周锋锁的访谈,我的许多朋友都非常喜欢这期节目。李老师问周锋锁,现在的情形与89年有什么区别。周锋锁说,89年的议题是很清楚的,就是共产主义的崩溃。但是现在即使在民主国家也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议题,由此不是非黑即白,也难以形成合力。比如看陈日君与梵蒂冈教廷之前的矛盾:教廷同时是亲中和亲同性恋的,而陈日君是保守立场,属于香港民主派,也不希望天主教祝福同性恋。而在香港本土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群,跟台湾一样,是民主派的。民运托庇于美国保守派,这也是王丹始终不能出柜的原因。巴以问题也是如此。巴以问题没有办法化约成【西方+以色列】VS【中俄伊+巴勒斯坦】的模型,因为西方社会内部的分歧也越来越多了。
根据可能是不太准确的记忆,我觉得大白、网格员、居委会的疯狂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使这个过程很短,也非常可能是确实存在的。
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防疫工作的危险性有多大,也不知道基层绝对权力的力量,所以能躲就躲,吃不上饭的人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躲不开的人才被迫应征,后来全社会很快就意识到大白绝对权力的力量,也知道防疫工作没什么危险,就剩权力了。于是全国范围内从第一波封城解封后,第二次封城开始过了不到一个月(我记得上海还是北京啊所谓精准防控,第二波全域范围的封小区里第一次也就持续了三周到一个月),就开始有人真的为了权力往里冲了。也就是说,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二波防疫,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国从上到下都意识到,大白、网格员、居委会等防疫工作者在基层拥有类似红卫兵那种有国家背书的无限权力了。
然后每次封小区封城,都在强化这种不受控的权力,也在完善社会上对于这种权力的认知。到最后就是基层已经疯了,不是说为了防疫而在封城期间运用权力牟利,而是为了运用权力牟利,主动制造机会封城封小区,与防疫完全无关了。2022年6月到12月,全国各地都能看见这种基层防疫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制造的疯狂场面,直到2023年一月,忽然就解封了……
@normanzxy 补几种监控的例子。一种是摆在明面上的,比如摄像头,直接对着你,让你看到自己被监控。例如之前引入小学的那套系统,统计上课走神什么的。
一种是运行在个人电脑系统后台,人容易忘记自己是被监控。它基于特征数据的采样和分析。比如记录键盘操作、电脑屏幕截图、网络流量、无操作的持续时间等。
还有的是直接内置在一些公共服务设施里,根本不让你觉察,比如在路由器里内置数据上报机制。
像这些监控、数据上报、数据分析,有AI能做,没有AI一样做。
这些监控机制对人的态度,其实是以一种资产的角度来看的。就像看待服务器上跑的各种资源、资产一样。“问题资产”“劣质资产”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干预。并没有把人当作人。
既然是这种视角,既然是资产,那么当然是指标越多越全面越好,监控越是没有死角越好,上报越及时越好,干预越快越好。只有这样,资产才能保持安全和优质,整个生产线才能有最大的效率(这个结论是很可疑的)。
(在公司层面上,)而这一目标所导向的结果,必定是机器对员工的全面取代。将员工变成彻底的资产,随时可以更替、报废、系统升级,一边降低成本,一边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对比人类员工,机器员工不存在摸鱼,不存在“行为越界”,也不存在社保。相比人类员工来说,成本要低太多,对老板的诱惑太大。
继续推演下去,结论是很吓人的。机器对人类员工的全面取代,会造就大量失业。而这一次失业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在于,这一次是全面失业。不剩多少“安全”的领域。在降本增效的激励下,AI员工会对所有领域都造成冲击。绝大部分人会被AI挤兑成“无用阶级”。社会没有那么多岗位,社保福利又稀烂的情况下,不知道会变成怎样。
但这个势头又是不可阻挡的,AI员工带来的竞争优势,使得公司不得不紧跟脚步,追上这条赛道。
以我很有限的经济知识来看,单纯的把人排挤出工作的这种生产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产能力是扩大了,但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却变得极低。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分配机制,能够保障没工作的人也能进行相当的消费,这个模式才持续的下去。
极权的死穴,在于没有谈判妥协机制,即一个健康的解决问题的制度框架。
面对重大社会危机,民主的社会有谈判机制,能够谈出一个不至于一拍两散、社会崩溃的解决方案。
但是极权社会没有这种机制。极权社会的解决问题,是以镇压问题或是对外转移问题为出路的。它堵塞了言论渠道,钳制了种种社会力量,扼杀了种种社会自救的可能,把问题越堆越不可收拾。而它又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愿望,就算真想改,时机也早已错过。结果就只能硬抗,直到在火焰中猝死,在风雨飘摇中崩溃。
听到一个非常赛博的事情:一个亲戚的小孩,工作是生产线上的安全监控,而他的工作全程又是由AI监控的。也就是说,他盯着设备有没有出错,AI盯着他有没有走神。之前看到有人说,本以为AI是来解放人类的,没想到是来奴役人类的。理由是AI现在取代的都是高附加值工作而非低端工作。对于这个结论,现在又有了一个更好的解释——AI根本不需要真正达到或超过人类智力的水准就能奴役人类,因为它只需要能够辨别人类有没有偷懒、走神或者反抗就行了,而这是相对容易的。中国AI专利世界领先但其中大部分都产生于监控领域这个事实也正好证明这一点:与创造新价值相比,AI更方便的运用是作为监控工具。悲观地说,这是数字极权爱好者的福音;乐观地说,这也是极权国家在实力上永远也不可统治世界的原因。
一位女性好友的生育经历
昨天听她说了一个小时,经过同意,我想把她经历的生育过程记录下来。
她孕吐非常严重,从第一个月一直吐到生产前,脸上毛细血管全炸了。
生产那天是地狱般的一天。上了无痛,但是对她并没有太大作用,而且由于无痛无法排尿,她被插了尿管,生产后拔尿管和嘘嘘的痛,不亚于宫缩,她说她这辈子都会记得,而且她产后恢复不好,又被插了两天尿管,重复受创。
生产时她持续宫缩四个小时,最后还是挨了一刀侧切,她说当时已经不想活了,听到要侧切,感觉终于能解脱了。侧切的痛加上宫缩,还要用力,又经过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15分钟,才终于生下来,缝针缝了三层,缝了半个小时,每一针都从皮肉里穿过。
生产后她躺在推车上,护士开始压她的肚子,因为喝了太多能量饮料,怕她膀胱爆炸,反复按压,压出近800ml的尿和血。
各种后遗症,三个月后也没有好转多少,漏尿成为常态。请了月嫂,而且她坚持拒绝母乳喂养,才算是有了点喘息和休息的空间。
经历这些后,她感到无法再爱自己的家人,是他们用虚伪的温情把她亲手推进这个地狱。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说“不要再提不开心的事了”,她恨不得撕开他们的嘴脸。
劝生天打雷劈,她这样总结。
#抑郁自救 #生活小技巧 #长毛象安利大会
给大家安利一个app叫解忧娃娃:
https://worrydolls.app
每个娃娃负责一件烦恼的事情,觉得不爽的时候就向娃娃倾诉。尤其可以在睡前心烦的时候把烦恼都讲给解忧娃娃听,把内心的烦躁从脑子里倒出来,就可以睡得比较安心。
这个app我断断续续用很久了,觉得烦就会用一下。效果很好。推荐给大家!
优点:
- 免费
- 国区可下载,无需换区
- 可以设置密码
- 文案很治愈
缺点:
免费用户的娃娃样子是随机的,不能自己选。(付费可以自选。)
这个app比单纯找地方写下烦恼要更贴心。我个人的体验是如果状态真的很差,还要挣扎着自己治疗自己,自己找本子/打开备忘录,自己对自己说话,是很累的。解忧娃娃虽然是虚拟的,但可以给人一种“有人在倾听我”“娃娃在治愈我”的安心感,比自己自言自语舒服很多。
后来我查了一下的确有worry doll这种东西,是危地马拉的玛雅文明遗产,西语叫muñeca quitapena。当地人会制作很小的娃娃,每天睡前(尤其是小孩)可以把烦恼倾诉给娃娃,再把它放在枕头底下,娃娃就会带走你的烦恼。
南美的文化好健康!大家可以学一学!没有小娃娃可以用app,不想用app可以在家里找个小娃娃,殊途同归。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去年十月底,因为富士康封控,大批做工的年轻人怕被封锁而找不到工,连夜沿着高速路边徒步回家。那时候基本上全河南都在封,打车是不可能的,大巴车也停了,据说有人走了三天三夜。我在河南高速的小程序直播里看了一会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郑州富士康到底在什么位置,离机场很近,但我以前从没注意过。可能去看的人太多了,没过多久那个区域所有摄像头的直播都被关掉了。
昨天晚高峰昌平线故障全线停运,打车排队一千多人,很多人只能在雪地里沿着铁轨走路回家。我这里早上8点,看到有人说自己还没打到车,走了快一夜。那已经是北京时间的半夜三点了。看到一个帖子叫《西二旗的地铁会给多少人结束北漂埋下伏笔呢》,里面有上千的评论,说今年的不景气,下大雪不准居家办公,打不到车,工作不如意,房租贵,说要离开了。有人说有时候就是这种小事才是压垮人的稻草。更多的人在发问但更像是问自己,“这个班非上不可吗?”过了三小时再去看,这个帖子已经没了。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